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

職場2.22W

12月8日——16日,按照“三項工程”的要求,在縣委組織部的的統一安排下,我參加了長白縣鄉村幹部赴山東濰坊學習考察培訓班。通過聽課和參觀考察,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的考察學習,包括授課和參觀的示範點,都比較適合我們的實際,聽的都是結合農村實際的,看的都是有一些借鑑意義的,大家在理論上和感官上都得到很大收穫。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

一、山東濰坊農業產業化發展經歷的階段和目前的主要模式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地跨北緯35°41'-37°26',東經118°10'-120°01',東鄰青島、煙台市,西接淄博、東營市,南連臨沂、日照市,北瀕渤海萊州灣。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壽光、安丘、昌邑、高密6市(縣級),昌樂、臨朐2縣。高新經濟、濱海3個市屬開發區,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67萬。市域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區丘陵,中部為平原,北部是沿海灘塗,山區、平原面積分別佔總面積的28.7%和13.6%。有4462平方公里的淺海、灘塗和濱海平原,海岸線長113公里。2017年全市財政總收入26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2億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三位,農民年純收入7072元。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獎,中國適宜人居環境獎。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形成糧食、棉花、油料、煙草、蠶繭、果品、水產品、蔬菜、食用菌、花卉、肉雞等16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技術產業重點產品,建成各類龍頭企業1200多家,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和花卉、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準。

聽教授介紹,中國的農業看山東,山東的農業看濰坊,確實一點不假。大體上濰坊的農業發展經過經歷了五個階段。一是1979年—1985年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帶來了三個變化,主要表現在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實現建國以來比較好的形勢,1984年農民人均佔有糧首次突破400公斤;二是1986年—1992年期間,濰坊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壓縮了糧食種植面積,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經濟作物逐漸成為了山東農業發展從解決糧食到解決錢的方向轉變;三是1993—1999年期間,濰坊市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出了以工業的經營理念融入農業的生產環節,延長產業鏈條,形成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成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源地,有16個主導產業作為堅強後盾加快濰坊農業大闊步向前發展;四是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濰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推向國際市場,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五是2017年中央實施新農村建設以來,濰坊農業進一步向區域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濰坊特色的縣區經濟發展三大模式,成為當前濰坊農業的一大特色,在中國農業發展上具有一定的獨特模式。

一是以諸城為代表的貿工農一體化模式:“企業+農户”。諸城是一個110萬人口的縣級市,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源地,從1971年起就實施了訂單農業,一直延續至今。他的模式走的是外貿集團(樂港集團)—肉食雞—企業+農户的路子,目前已覆蓋四個縣市區和46個鄉鎮,主要由企業提供給農户雞苗、飼料、技術、防疫,然後由農民負責飼養,成熟後,由企業收購、加工和銷售,他們的商品雞一般在56天就可以上市,我們參觀了樂港集團的肉食雞鴨加工生產線,僅加工車間工人就多達4600多人。這還是樂港初加工階段的一個分支企業,據介紹,樂港集團的生產範圍擴大的領域涉及到玉米澱粉的加工,同時生產其他秸稈煤等綜合循環利用加工,他的深加工當數在紅辣椒中提取紅色素和在萬壽菊中提取黃色素,這才是外貿集團的真正主打產品,天然色素的加工提取,年產量為3億克,佔世界的56%,價格昂貴的概念是提取1納克天然色素的成本,等於50克黃金!

二是以壽光為代表的市場拉動模式:“市場+基地+農户”。壽光是全國的蔬菜批發基地也是生產基地,這得力於名聲在外的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的發動而形成的,它的重點是發展暖冬大棚蔬菜,已經成為壽光的拳頭產品和叫響中國的品牌。由於有了這個基地的支撐,1990年,政府一次性劃出680畝土地一次性建成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現在已經賣給深圳布吉,成為深圳在壽光的一個點。這個交易市場的一個特點,就是管理十分規範,從建市場到現在從來沒有發生過欺行霸市等情況發生,誠信度遠近聞名。他的主要運轉操作是市場,買菜和賣菜雙方互不見面,無論是買菜和買菜,到了菜市場只需要做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兩件事即可。賣菜的,只需要將蔬菜交到市場,然後由市場劃價,過秤後開據單據,當天下午五點就可以到結算中心結算,至於菜買到哪裏,是誰買的,賣主根本不知道。買菜的,先點菜,指明品種和規格,然後拿到劃價單,錢打入市場賬户,只需告訴市場你自己的車子和車牌號,在規定時間之內就可以裝滿走人,至於是買誰的菜自己也不知道。現在這個蔬菜市場已經成為全國的交易中心,信息發佈中心、價格形成平抑中心,年交易量58億公斤,交易額55億元,唯一遺憾的是,由於是原產品銷售,價格低於0.5元每市斤,只能佔有國內市場,進不了國際市場。

我們參觀了壽光暖冬大棚蔬菜,重點看種植模式和支部帶動羣眾發展的情況。壽光的蔬菜種植大棚已經發展到第五代,新建一個大棚用地面積在1.2—1.5畝,方向是背北面南向東,背北方向築上一堵厚厚的泥土牆體,目的是保温防風,牆體的泥土來源就是掘地三尺,將大棚裏的熟土取出來放在一邊,然後將生泥挖出來築成土牆。然後在土牆上加上鋼筋或角鋼、在斜面上搭上塑料厚膜,整個大棚的斜面成扇狀斜坡型,大棚內的蔬菜土地距離地表一米,這種方式很保温,山東最冷的天氣在零下20度,但大棚室內温度保持在14度左右,即便遇上大雪,室內蔬菜也安然無恙。建一個大棚約花8萬元左右,以後每年增加約1.5萬元的補充維護費。收入每茬在2—2.5萬元,種一年菜的收入除了可以收回建棚的投資成本,還有盈利。

三元朱村是黨支部書記王樂義所在的村,全村面積1500畝,蔬菜大棚850個,佔地約900畝,其他的土地面積就是居民居住區。整

個全村的蔬菜生產,全是種植優質蔬菜(品種以黃瓜居多),實行訂單和依靠壽光蔬菜批發市場轉運全國各地,銷路是不需農民考慮的。

三是以安丘為代表的外銷出口模式:“企業+基地+農户”。安丘市110萬人口,主要靠出口加工企業,由於從市場購進原料很難形成統一規模,於是龍頭企業自建基地,一步到位建成標準化、規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實施的是國外的訂單農業,也就是按照國外訂單要求進行生產,然後加工包裝外銷。安丘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六個問題:一是中國農產品和國際市場直接接通,不用走中間商的環節;二是解決了一家一户小生產方式與國際大市場的矛盾,因為他要的是標準化、規模化、商品化。中國小農經濟生產單元,一般是一户農户生產能力只能在4.5畝左右,而國際市場要的是農場式生產,一個單元至少在2500畝。三是解決了農民二次收入問題,農民出租土地給企業,然後又為企業打工。四是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消化問題,在家門口打工,不必外出。五是加快了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各項建設。六是加快了農村小城鎮建設步伐。安丘模式,我們重點參觀的是他們的訂單農業。在安丘市的興安街道,是以萬畝為單位的大葱生產基地,他們由企業統一提供種子、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銷售,重點出口日本,保底價最低0.3元,不足0.3元由企業補貼,百姓只管按照技術要求種植就行,不用擔心風險。種植兩年可以生產五茬,每畝地每茬產量在1.5-1.7萬斤,銷售收入0.45-0.51萬元,五茬總收入在2.25-2.55萬元,加上每畝按照小麥產量產值的租金(大約在500元),加上務工的收入,農民每年每畝收入上萬元,這種模式在

我們當地可以借鑑。

三大模式是濰坊農業的三大-法寶,成為濰坊農民增收和市場接軌的支柱,也是濰坊農業向中國農業炫耀的資本。但是作為濰坊其他縣市的“一鄉一特”、“一村一品”也毫不示弱,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濰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幾個優勢特點

資源條件好。濰坊是典型的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種植模式已經不再是我們偏僻的貧困地區靠人力和手工勞作,靠體力拼命,而是機械化作業,一個人耕作幾十畝的土地,或者聘請機械操作大田,人工負責小區作業。良好的地理條件,為濰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發展農業容易上規模,這是我們山區所不能比擬的。

結構調整快。由於已經形成了產業化、規模化和區域化生產,濰坊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幅度來得比較快,比較統一,羣眾接受很快。一個區域內,要種西瓜就全部種西瓜,要種韭菜就全部種韭菜,要種黃瓜就全部種黃瓜,整個外銷成為一個整體。不像我們小農的生產單元,哪家想種茄子就種茄子,哪家愛種辣椒就種辣椒,不能實現品牌生產和品種的統一,即便種植成功,但因數量小品牌雜,在銷售環節不能帶來附加值,導致羣眾增產不增收。

發展規模大。每個農業產業化的示範區,最小的單元是萬畝為單位。不像我們偏僻山區,地勢低窪不平,田土高低起伏,每個種植區域由於地理落差大,田間小氣候誤差不小。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12月8日——16日,按照“三項工程”的要求,在縣委組織部的的統一安排下,我參加了長白縣鄉村幹部赴山東濰坊學習考察培訓班。通過聽課和參觀考察,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的考察學習,包括授課和參觀的示範點,都比較適合我們的實際,聽的都是結合農村實際的,看的都是有一些借鑑意義的,大家在理論上和感官上都得到很大收穫。

一、山東濰坊農業產業化發展經歷的階段和目前的主要模式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地跨北緯35°41'-37°26',東經118°10'-120°01',東鄰青島、煙台市,西接淄博、東營市,南連臨沂、日照市,北瀕渤海萊州灣。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區,青州、諸城、壽光、安丘、昌邑、高密6市(縣級),昌樂、臨朐2縣。高新經濟、濱海3個市屬開發區,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67萬。市域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區丘陵,中部為平原,北部是沿海灘塗,山區、平原面積分別佔總面積的28.7%和13.6%。有4462平方公里的淺海、灘塗和濱海平原,海岸線長113公里。2017年全市財政總收入26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2億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三位,農民年純收入7072元。是世界風箏之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獎,中國適宜人居環境獎。

濰坊是一個農業大市,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一。全市已形成糧食、棉花、油料、煙草、蠶繭、果品、水產品、蔬菜、食用菌、花卉、肉雞等16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技術產業重點產品,建成各類龍頭企業1200多家,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和花卉、昌樂西瓜和肉雞等一大批名優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小康縣標準。

聽教授介紹,中國的農業看山東,山東的農業看濰坊,確實一點不假。大體上濰坊的農業發展經過經歷了五個階段。一是1979年—1985年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帶來了三個變化,主要表現在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實現建國以來比較好的形勢,1984年農民人均佔有糧首次突破400公斤;二是1986年—1992年期間,濰坊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壓縮了糧食種植面積,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經濟作物逐漸成為了山東農業發展從解決糧食到解決錢的方向轉變;三是1993—1999年期間,濰坊市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出了以工業的經營理念融入農業的生產環節,延長產業鏈條,形成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成為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源地,有16個主導產業作為堅強後盾加快濰坊農業大闊步向前發展;四是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濰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推向國際市場,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五是2017年中央實施新農村建設以來,濰坊農業進一步向區域化發展,形成了具有濰坊特色的縣區經濟發展三大模式,成為當前濰坊農業的一大特色,在中國農業發展上具有一定的獨特模式。

一是以諸城為代表的貿工農一體化模式:“企業+農户”。諸城是一個110萬人口的縣級市,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源地,從1971年起就實施了訂單農業,一直延續至今。他的模式走的是外貿集團(樂港集團)—肉食雞—企業+農户的路子,目前已覆蓋四個縣市區和46個鄉鎮,主要由企業提供給農户雞苗、飼料、技術、防疫,然後由農民負責飼養,成熟後,由企業收購、加工和銷售,他們的商品雞一般在56天就可以上市,我們參觀了樂港集團的肉食雞鴨加工生產線,僅加工車間工人就多達4600多人。這還是樂港初加工階段的一個分支企業,據介紹,樂港集團的生產範圍擴大的領域涉及到玉米澱粉的加工,同時生產其他秸稈煤等綜合循環利用加工,他的深加工當數在紅辣椒中提取紅色素和在萬壽菊中提取黃色素,這才是外貿集團的真正主打產品,天然色素的加工提取,年產量為3億克,佔世界的56%,價格昂貴的概念是提取1納克天然色素的成本,等於50克黃金!

二是以壽光為代表的市場拉動模式:“市場+基地+農户”。壽光是全國的蔬菜批發基地也是生產基地,這得力於名聲在外的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的發動而形成的,它的重點是發展暖冬大棚蔬菜,已經成為壽光的拳頭產品和叫響中國的品牌。由於有了這個基地的支撐,1990年,政府一次性劃出680畝土地一次性建成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現在已經賣給深圳布吉,成為深圳在壽光的一個點。這個交易市場的一個特點,就是管理十分規範,從建市場到現在從來沒有發生過欺行霸市等情況發生,誠信度遠近聞名。他的主要運轉操作是市場,買菜和賣菜雙方互不見面,無論是買菜和買菜,到了菜市場只需要做

《青島濰坊酒店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