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關於數學説課的問題小結

一、“説課”的意義、內容、要求

關於數學説課的問題小結

1、“説課”的意義 所謂“説課”,就是教師街準備地在一定的場合下,分析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及教學任務、闡述教學目標、講解教學方案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理論指導的教學研究與交流的活動形式。 “説課”與上課都是為了搞好課堂教學,所不同的在於“説課”不僅要説準備好的教學方案怎樣教,而且要説為什麼要這樣教,運用了什麼教育教學理論,要説備課中的有關思考。為此,還要運用“任務分析的理論與技術”對教學目標的充分分析,揭示學生所應形成的能力或傾向的構成成分及其層次關係,確定促使這些能力或傾向形成的有效的教學條件。這樣,使教學原理和教學型論得到最佳的應用與發展,使備課的過程趨於理性化。一般説來,上課的直接目的是在課堂內教學生--面向學生,“説課”的直接目的是在某種場合與同行交流--面向同行。“説課”可以是課前對教學方案設計的闡述,也可以是課後對教學方案設計的分析與介紹。

2、“説課”的內容與要求 由於“説課”的時間限定(比賽時,一般不超過20分鐘),因此應簡要而概括地説明所定課題的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及其設計思想等。

具體地説:

(l)教材內容 説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對該部分的教材內容所要求完成的任務:説明該內容在本單元、本章乃至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後聯繫(有時可以從該內容在學科結構中的地位作用,對旁學科的影響等方面加以闡述),該內容在教材的邏輯結構與學科邏輯結構中所處的角色,教材編寫的意圖、特點及重點、難點、關鍵,該內容的學習類型,並應從課程論的高度,依學生的認識、思想方法、能力、人格因素等不同的層面來審視該內容

(2)教學對象 分析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即學生學習該內容時所具備的與該內容相聯繫的知識點、技能、方法、能力; 分析學生的生理、心理基礎,即該內容與學生現時的年齡特點是否匹配,如果不甚匹配,作何種方式的處理:該內容與該年齡學生的一般學習方式、習慣、態度是否匹配,如果不甚匹配,如何處理; 分析學生羣體中的個體差異,如何對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分層遞進從而達到整體推進。

(3)教學目標 分析該內容在認知、操作、情感領域的終極教學目標,力求終極目標制定得全面、準確、恰當。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應提倡目標的多元化,即從單一的知識目標擴展到能力目標,從認知目標擴展到操作目標、情意目標。根據終極目標制定出相關聯的從屬目標。

(4)教學方案的設計 ①説明整個方案的設計思想,即整體設計思想,它是整個方案靈魂,應泛溢出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 ②説明教學過程,即教與學兩種活動有機結合的安排與構想,及其理論依據。特別是新課引入階段,為什麼要這樣引入,有什麼優越性。 ③説明教學方法,即説明教法的選擇與組合,為什麼要作這樣的選擇與組合及其理論依據,説明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設想。 ④説明教學媒體,即説明選用哪些教學媒體(包括教具),為什麼選用這些媒體,這些媒體具有什麼不可替代性。 ⑤説明典型壞節的設計,即説明如操作、觀察、討論等環節的價值取向及其理論依據。 ⑥説明範例設計,即説明選擇這些範例有何必要性,有何種方法論或其他理論與實踐的價值。

(5)教學評價 分析教學反饋與調節的措施,分析訓練題的功能與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符合反饋矯正原理,等等。 在具體撰寫某課題的説課稿時,並不要求説課稿面面俱到,包羅上述所有的內容與要求(由於時間性,不可能做到),而應該有所側重,寫出自己的特色。

二、“説課”的評價

説諜”的評價是與“説課”的內容、要求密切相關的。同時,由於“説課”是説課者以語言表達的,因此“説課”的評價必然與語言表達的素質相關。我們可從“要求--內容”、“內容--要求”兩種不同的分類來設計兩份評價表。

評價表一

1、科學性:(30分) 教材分析、把握正確;(10分) 教學內容的確定,學習類型的確定正確;(10分) 教學目標制定全面、準確、恰當。(10分)

2、理論性:(30分) 整體設計構思新穎,有理論依據;(10分) 典型環節設計符合教學原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10分) 教法選擇、媒體選擇合理,有理論依據。(10分)

3、實踐性:(l5分) 設計方案對設計者所假設的教學對象(學生)具備可操作性和實踐性;(10分) 設計方案對其他執教在具有可重複的操作性和實踐性。(5分)

4、邏輯性:(10分) “説課”者的語言表達條理消楚,層次分明,富有邏輯性。

5、藝術性:(5分) “説課"者的語言表達字正腔圓,悦耳動聽,富有藝術感染力。

6、時間性:(5分) “説課”不超過20分鐘。如超時,依超1分鐘扣2分,超3分鐘扣5分處理。

評價表二

1、教材內容(20分) (1)教材把握的適切度。(10分) 指教材分析正確;對教材要求完成的任務的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領會、學生學習教材的學習類型的理解等,正確、得當。 (2)重點、難點、關鍵的表述的正確性。(10分)

2、教學目標(20分) (1)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全面性、層次性。(l0分) 科學性指教學目標制定切合學生實際,指教學目標反映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教師想如何做;全面性指目標的多元化,認知、操作、情感等領域都應體現;層次性指目標反映出瞭解、理解、掌握、應用四級水平。 (2)教學目標具體、明確,具有可測性。(10分)

3、教學設計(45分) (1)整體設計新穎、合理,有理論性。(10分) (2)教學方法、教學媒體的選擇符合教學原理,切合學生實際,適合教學要求。(10分) (3)重要教學環節的設計合理,能用教學理論加以闡述。(10分) (4)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10分) (5)注重反饋、矯正,使學生對教學目標有較高的達成度。(5分)

4、語言表達素質(15分) (1)邏輯性。(10分) 指語言表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富旬邏輯性。 (2)藝術性。(5分) 指語言表達字正腔圓,悦耳動聽,富街藝術感染力。 根據實踐表明,在評比要求不十分高的情況下,使用“評價表一”比較簡易,方便;在評比要求較高的情況下,使用“評價表二”雖較繁複,但較可靠。

三、“説課”的價值

1、“説課”具有營造,實踐與理論研究氛圍的價值。隨着每週五天工作制的實行,隨着上海中國小課程教材改革方案的實施,減少了數學課的必修課的課時;隨着上海提出實現一流教育的目標,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圍繞着如何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各種研究進一步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進行,“説課”活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開展自然是十分有利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由於對廣大教師而言,“説課”是現實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結合體,因此他們是“説課”活動的主體。通過這種具有堅實羣眾基礎的活動,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前所未有的教學研究的氛圍。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必須從整個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各個有關因素(如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媒體、典型環節及學生活動等等)進一步實現優化,使教學更加科學化、更加藝術化、更加情感化,這就需要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同時要改造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益,必然促使人們對教學能手的教學特色和成功經驗尋求理論依據。於是,通過以某課題作為載體“説課”,不僅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編寫意圖、編寫特色的理解,而且更深入地理解為什麼要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使用這樣的教學媒體,……即充分理解各自的理論依據。這樣,從課程論、教學論、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量學、教育統計學等全方位地進行學習研究,反過來這種學習研究推動了對新教材的研究,有利於課改的推動,新教材的全面推行使用。

2、“説課”具有提高教師素質的功能的價值。如果把60年代、80年代教師進修機構舉辦的“教材分析”的培訓看作“説課”活動的雛形的話,那麼這樣的説課涉及的內容及其研究往往是經驗型的`,缺乏理論性,而且往往落在少數教研人員或極少數有經驗的骨幹教師身上,由於廣大教師長期處於充當羣眾的角色地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積極性,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現在,每位教師都有機會參與“説課”活動,調動了教師的內因。廣大教師為了説好課,為了尋求本人教學特色的理論支撐點,不僅認真鑽研教材,而且自覺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國內外有關的教育信息資料,吸取了豐富的理論素養。通過“説課”的交流,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理論素養與教學實踐水平迅速提高,使教學實踐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這樣,他們就更增強了學習教育理論的自覺性,真正實現了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理論素養的提高與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處於一種良性循環狀態,使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有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3、“説課”具有為學校進行教研活動提供實用的活動模式的價值。 目前各中學的教師多以年級組形式辦公。不可否認,這種辦公形式給學科的教研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少數學教研組組長(甚至備謀組長)對年級組辦公形式下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感到力不從心,感到缺少一種常規有效的活動形式將全體學科教師經常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教學研究活動理論學習。現在的“説課”就為學科的教研活動提供了一種實用有效的活動模式。“説課”可按備課組、教研組、學校(甚至區)這幾個層次開展活動。 備課組是“説課”的最基本的單位。每學期中備課組每個成員承擔1~2個重點課題,每次活動研討一個課題。這樣就形成了經常性的“説課”。 教研組的“説課”活動,每學期至少可以安排4次,即每次交流一個年級備課組推出的“説課”範本。 學校(或區)一級的“説課”活動,每年1~2次,以示範、交流、評比為主。 通過層層“説課”活動,學校的教研活動就能“活”起米,“動”起來。 四、結論 “説課”的產生可追溯到50-60年代,但是形成規範並在全國流行卻直到90年代初,這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它是教學實踐呼喚教學理論的產物;是新時期高素質學生的培養目標對高素質教師要求的呼喚的產物;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呼喚的產物。 “説課”具有營造實踐與理論研究氛圍的價值,具有提高教師素質的功能價值,具有為學校進行教研活動提供活動模式的價值。這些價值的總和就是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説課”活動的開展,必將對提高教育質量作出不可低估的貢獻。

標籤:小結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