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思想作文八篇

作文1.24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思想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思想作文八篇

思想作文 篇1

思想在飛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似的外表,內心卻是不一樣的,內心是各種各樣、異彩紛呈的,把我們同別人區分開,可惜我們無法完全看透一個人,正因為有些神祕未知,所以更想知道更多,甚至我們無法完全瞭解自己。內心世界的複雜性與奇妙性,讓我們始終無法捉摸,所以我們一直充滿好奇。

現在,我們在同一個教室裏上課,從宿舍中匆匆的的趕過來。總有提前到達的,準時來上課,也永遠有一些同學遲到的身影。進入了教室,我們開始上課了,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上課方式。或是認真踏實的聽課,或是在手機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是和身邊的人竊竊私語,不敢高聲語,恐驚小夥伴,或是看着自己額外帶的書……聽課的人,有了聽課的目標;不喜歡聽課的,總要找點事做吧,一節課那麼長,你總要去打發時間吧,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這節課沒有意思,我自有辦法對付,條條大路通羅馬,聽課不是唯一。

課堂還在繼續,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有的同學開始發呆走神,眼神停在某個地方,思緒已經到了遠方,有的同學開始進入夢鄉,疲憊的身心需要得到休憩,睡眠充足精力才會充沛,才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老師講了半節課,給我們提了問題,讓我們思考然後回答,課堂互動開始了,其實這樣老師和同學都得到了適當的休息,講課和聽課都會感到疲勞,讓耳朵和大腦休息三兩分鐘再必要不過了。

思想在飛,在短短几分鐘內飛到了遙遠的地方。有人在思考問題,想到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想到自己的過去和書本中學到的知識,然後大腦迅速把所有信息整理羅列,以便於簡明扼要的回答問題;有人還在睡夢中,夢到了過去,夢到那些故人和故事,在夢中和老友相遇,發生了奇妙的事,和以前的見面狀態不太一樣,我們變的和現實中的自己不同,俗話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有一定道理,白天在想什麼,晚上也會夢到什麼,不過許多畫面都異乎尋常,根本不會在現實中發生的,夢是奇特美妙的;有的人開始了自己的“白日夢”,清楚的醒着,思想卻飄了起來,想到許多美好的事,可能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可能想到了自己的未來有多麼成功,可能腦袋空空的,不去想任何事情,面無表情,心情不喜不悲。所有人、所有的思想在這幾分鐘裏,都開始飛翔,思想可能停在教室裏,可能飛到了千里之外。

思想在飛,大腦中的想法在運動,在尋找信息,在創造未曾出現的幻覺;在期待,在悲傷,在超脱現實,在雲層漂浮。思想在飛,每一個想法都可能是一雙翅膀,如果現實中到達不了遠方,藉助飛翔的思想運行吧。思想有多遠,把心也帶走多遠。現實那麼近,卻不一定都是我們想要得到的,藉助思想的翅膀暫時的逃離現實,讓自己放鬆,然後恢復,重新迴歸最真實的當下,調整好自己,慢慢走近未來,迎接每一個黎明,送別每一次夕陽。

思念如香

時間總是匆匆,昨天還在耳邊,今日又將過完,往事還未走遠,回憶卻已數遍。距離疏遠了空間,分離催生了思念。如酒,沉香,如花,嬌豔。

喜歡在安靜的夜晚,躲在寂寞的角落,沙啞的音樂相伴,翻閲心靈的日記,敲打沉睡的鍵盤,無法自拔,卻馨醉心田。

習慣了靜靜地思念,心中的筆,描不出歲月的輪廓,卻演譯出過往的畫面。歡樂的童年,少年的初戀,兒時的小溪,校園的林間,一幕幕,一片片。如茶,青澀,細味,甘甜。

不經意間,晨羲敲窗,清風撲面,思念的那些過往,早安。

心絃相和心相融

自古人們嚮往神話般愛情,至今人人追求着愛的傳奇。

——題記

今日得寬餘,沒有閒庭信步,不想讓這氲氤的空氣瀰漫着我的心,而是坐在書房中,讓耳邊流動着高山流水般的韻律,去感受音樂人的內心吶喊;一邊陶醉於古詩詞的歡快、痴情、憂鬱和相思之中,與古人一起歡歌、一起舞蹈、一起憂傷、一起祁盼、一起感歎。

千年知音千年夢,宛轉歌聲宛轉情。琴聲悦耳誰人懂。

痴心相思痴心痛,悦已者容悦已明。心絃相和心相融。

—《浣溪紗》

這首《浣溪紗》就是我此時的內心感受,我不知道這種感受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鳴,此時,我只知道我的心與古人相融,與知音人相融了。

這種感受來自於古詩《王敬伯歌》中,感動於那神話般的傳奇,至今讓我的思緒還停留在那時、那景、那情之中。

“月既明,西軒琴復清。寸心斗酒爭芳夜,千秋萬歲同一情。歌宛轉,宛轉悽以哀。願為星與漢,光影共徘徊。悲且傷,參差淚成行。低紅掩翠方無色,金徽玉軫為誰鏘。歌宛轉,宛轉情復悲。願為煙與霧,氛氲對容姿。”這是唐朝詞人李端寫的《王敬伯歌》

説起這《王敬伯歌》,且有一段傳奇神話。據《續齊諧記》中記載:晉朝時期,浙江會稽餘姚有一個叫王敬伯的人,從小愛好學習,精通鼓琴音律,十八歲便入宮做官,有一次休假坐船回家路過吳地,登亭望月,悵然有懷,便撫琴歌《泫露》一首。突然只聽窗外有人讚歎不止,出來見有一女子,甚是美貌,雅而不俗。只聽這女子對敬伯説:我被你的琴聲吸引而來,我願與你一起撫琴,可以嗎?敬伯説可以。這時又來兩女子,姿質婉麗,綽有餘態,便向那女子施禮後站一邊。只見那女的撫琴揮弦,調韻哀雅,彈了《楚明君》、《遲風》曲詞後,一邊歎息,一邊命旁邊的大俾酌酒,小婢彈箜篌,作《宛轉歌》。這女子拔下頭上金釵,扣琴絃而和之,意韻繁諧,彈了八首曲子後,俾女説出來時間久了,要回去。但此時,這女子愁容滿面,不肯離別地説:深閨獨處,十六年了,今日與君邂逅這旅館,是我一生的心願,死了我也知足了。話畢便離去。敬伯船至虎牢戍,聽説吳地縣令劉明惠有一愛女早世,坐船沉水而死,當時所留遺物皆是那女子相贈之物。敬伯到縣令家,在小姐的牀上也找到了他相贈的火籠、琴軫。縣令説他女兒名叫妙容,字雅華,大婢名春條,年二十許,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彈《宛轉歌》,一起沉船而死。

讀了此神話故事,我不想去考證這故事是否真實,只是被這故事感動着,感歎這知音相遇,人鬼情難圓。只可惜這緣分陰陽兩隔,阻礙了有情人難成眷屬。然而,我們活着的每一個人,都要珍惜生活,珍惜光陰,珍惜今生所遇之人。

心絃相和心相融,這是愛的最高境界了,如果是有緣人,是今生難得的知已,你會被他(她)的魅力所吸引,你們心中所想皆相同,你會愛亦所愛,喜亦所喜。

心絃相和心相融,是世人嚮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我們活着的人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相信愛在自已手中,命運之神靠自己把握。

心絃相和心相融,就是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果他是愛你的,心中必為你所想,如果你是愛她的,心亦為他着想。

心絃相和心相融,是我所希望的,亦是你所希望的,讓你我的心律一起跳動,去感受生活帶來的快樂。但我們不必強求這個世界給予我們什麼,我們只要有這份心境,這種追求,這種渴望和這份心,去尋覓那心心相融之人吧?

也許在這個世上,我們至今還沒有遇到心絃相和心相融之人,但我們應該慶幸我們還活着,為了她(他),而應該好好地活着,或者,就權當我們好好活着的理由吧?寫到這兒,讓我想起了這句話:上帝給人開了一扇門又關了一扇窗。上帝最公平,總讓人不很完美,留有遺憾,所以,人總是生活在無盡的追求之中,不然就了無生趣了。

 看《我們都是壞孩子》有感

外面不斷下雨,不能出門,就在宿舍隨便看看電視,看到了《我們都是壞孩子》,覺得挺有意思,於是看。

看了後,感概許多。這電視劇共有三集,我不知道以後還會更新的一集,如果有,我會看。是的,這電視劇有一些尺度蠻大膽,但是最能真實地反應當時正在讀高中的未成年人的生活狀態。

誰説一生下來就乖乖的做好令家人老師社會放心的孩子呢?人一旦進入青春期,這時候會有很大改變的瞬間,好像有很多的東西充滿新奇,迫不及待地接觸着一些家長老師早就吩咐不能接觸的東西,可是飽滿好奇的激情催他們大膽或者暗地背叛,多少美好的嚮往,多少温馨的希望,多少痛心的傷害,多少無法回頭的後悔,都形成無法改動的記憶。

子怡説過一句話:“曾經令你哭過的事情,現在一定會笑着講出來。”聽起來感覺很殘酷,很冷冷的,然而又如何?人是要活下來的,是必須要面對現實的!

想想自己,那時候青春期的我,並不是壞壞孩子,笑了,我怎麼會不是壞孩子呢?或許跟家庭環境有關吧,但是現在,幾乎越來越讓人不放心。我是抑鬱的人,有時候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留下了很多無法挽救的遺憾,但我的前途還很長很長,我真心希望不要再發生許多後悔的事情,人生一定要少許遺憾,多些快樂,如此,人生就不會白費了。

騎驢找的可能還是驢子

騎驢找馬其實還是被大多數人理解的。

愛情或者工作是不是都可以這樣呢,那麼有沒有人告訴我,那頭被你騎過的驢子該怎麼辦?

很多的人的理由是累了,有的人是真的累,有些人是掙扎在自己捏造的成熟裏。似乎所有的決定都是有理由的,這種理由只有在自己心底是藉口。

我也不是一個高尚的人,我也做過騎驢找馬的事,但是我很確定自己找到的不是一匹馬,而是一頭披着馬皮的驢子。

開始後悔了,時間長了才知道,原來那頭驢子才是真的適合我的。但是現實沒有給我的後悔留餘地。過了這個村早已沒了這個店。

我還是個出入社會不久的人,真的還不配去説這個社會該有多現實,我只知道不管自己做了什麼樣的決定都必須自己去承受。就算是錯了。小時候發生什麼事的時候我會立即告訴媽媽。因為媽媽的擔心我會舒心,長大了,發生什麼事情,我不會立即告訴媽媽,因為媽媽的擔心我會難過,時間長了咱們不得不自己去承受了,好像人都是這樣逼出來的。

現在最好找的就是帥哥美女,最難找的就是工作,根本找不到的就是無私。最不容易的就是騎驢找馬。

很多時候當你習慣了某個環境,某件事,某類性格,某張臉的時候。你的眼光、舉動、決定都定格了,守舊不是一件壞事,如果騎驢找馬找的還是頭驢子的話,那麼你的“找”就多餘了,騎驢的過程也因為你的不專一而荒廢了享受,結果你得到什麼?不是驢子失去了你,而是你失去了一個為你施展的平台。

我希望你騎驢找到馬而不是驢子。

想她的時候,她只屬於你

坐在陽台,吹着微風,戴着耳機,聽着傷感的音樂,隱隱的思念二十年前的他,應該是宋丹丹那段時間最愜意,也最傷感的事。愜意的是能尋一個最安靜的時刻想起藏在心裏二十幾年的他,難過的是就在幾天前那個他離丹丹而去了。

那將是人生最痛楚最苦澀最心酸的時刻——你做着瑣屑的家務,拿着掃帚安逸的拾掇那個温暖的小窩的時候,突然,你得知那個曾經也帶給你温暖的他和你分開了,去了另外一個世界。頃刻間,崩塌了。驀然間,你覺得他儘管不是你,但卻是能掀起你狂瀾的人。是發傻還是不顧一切的哭出聲來,他還是回不到你的身邊。扔掉掃帚,最不忍讓別人看到的是你的雙眸,因為它已經沾滿了淚水。此刻,就讓淚水洗刷你的悲痛。

宋丹丹説:那年,總希望他出車禍,這樣就能永遠的守在他的身邊,以此來證明我有多愛他。現在,坐在陽台,聽着那年的情歌,緬懷過去,可惜,他去了那邊。

這是一種天翻地覆的絕望和悲傷。

我猜得到,不能説丹丹現在愛的是他,但是曾經愛過。而,在這一刻,在他離她而去的這一刻,她懂得,她曾經愛過他。

音樂還在,海水還洶湧着,他沒了。

當我再一次來到那條小巷,房子大都換了裝潢,樹木也蒼老的擱淺了生長。陽光已在這個地方留下了多少過往。可是,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她依然沒有出現。

經過了多少個春秋,歲月都有點累了,但悲劇還在上演,並且,樂此不疲地持續着。殘忍的生活把你的髮絲染上了蒼白,把這個故事續寫成無奈。

人生不缺少美,可悲的是美並不屬於你。但,美也曾殘存在你的世界片刻,足矣。

幻想着和她在田野裏牽着手奔跑,尋覓前方的羊腸小道。

幻想着和她拿着鞭子,驅趕着老黃牛,看夕陽斜斜地拂過她的臉。

幻想着和她放風箏,線在手上,愛在心裏。

幻想着和她看着電視,她枕在我的肩,電視關着,愛卻在訴説。

幻想着,幻想着——

你説,總是幻想嗎?

你知道嗎?想她時候,她和你最近,想她時候她就在你心裏。想她的時候,她只屬於你。

我想和青春一起長大

流光易碎,散不盡流年,驀然回首,高三這部曲將趨於結尾,突然發現自己還有那麼多的事沒有做,可這些都已來不及回首。

我不敢回首,因為害怕逝去的年華多為空虛的骨架;

我不敢回首,因為害怕流走的時間多為指縫間的沙;

我不敢回首,因為害怕湧起的記憶將我活活吞沒。

我不敢回首,因為害怕自己已悄然長大。

可長大的路途太過孤單,我的青春太過繁華,我想和青春一起長大。

常常伏案而眠,想忘卻世俗的一切羈絆,夢見紅塵滾滾的曠世才情,夢見甘為花碎的蝴蝶痴情,夢見夢迴千年的紙鶴翩翩,夢中,朦朧地吻着眼淚啜泣,夢,終會醒,醒了,又是下一個天亮。

我的青春太過安靜,沒有太多的驚濤駭世我,我默默的沉浸在這種來自心靈的靜寂裏,獨守煙花,獨自憔悴,沒有太多的心情去書寫青春的壯麗華章,沒有太多的勇氣為孤單的自己流淚堅守。

我只想和青春一起長大,快樂了,就浪跡天涯,疲憊了,就小憩孤舟,讓青春在逍遙中長大,我不在孤單,不再任性的發脾氣,不再固執的堅守紅塵,我不會再是青春這片麥田孤獨的守望者。

可終有一天,我會長大,會揹負生命中該有的重任,走屬於自己的路,我,會揹着青春上路,和青春一起長大。

這種曲終人散的離別,這種人去茶涼的感歎,帶不走時間的更迭,青春這部時光機,再也轉不回從前。

這個6月,青春打馬而過,我們匆匆散場,n年後是否還會集合,我還會向誰傾訴衷腸。

思想作文 篇2

一切的清高都是不知可恥行為,都是忘本的思想。

自古以來,人皆愛花。而花中最為清高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千古佳句。

有人想過嗎?沒有大地給予大源源不斷的營養,又哪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迷人美景呢?荷花是出淤泥熱不然,但它的根卻是深深紮在泥土你的,黝黑的漿泥確實沒有污染她光鮮亮麗的外表的。可她華麗的外表下隱藏的是腐朽的心。人皆説看事物要看事物的內在美,不能迷戀事物的外表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那些文人墨客自詡清高可是又有誰沒做過什麼呢?我不敢説我能看破世間萬物的外表我只希望自己不要像花一樣虛偽,忘本。人應時時刻刻銘記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思想作文 篇3

讀完了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感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在這樣温柔似水的母愛中成長。

故事告訴人們的,是龍應台經歷兩個兒子幼年成長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中,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中國母親,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她的禮物,用心感受他們在成長中的喜悦與淚水。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看這行字,我想起了第一篇故事:看着這個小男孩,很努力地打蝴蝶結,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還是看着這短短几個字,讓我埋藏在記憶深處的那個寶石,又亮了起來。

那時,應為小,又貪玩,不願意寫字。大人們也總是笑笑説,還小呢,讓他多玩一會,以後就沒時間了。

可幼兒園也有教書法班吶!在家裏我用我那時的小手,在米字格上,歪歪扭扭地寫出一行字來,有大有小,像是亂塗鴉上去的。寫的我厭煩了,就跑出去就愛哦媽媽幫忙。

“媽媽,你幫我寫好嗎?”“為什麼?”“我要得大紅花。”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這個理由很可笑。我記得當時媽媽也笑出了聲,然後帶我到桌子上來,握着我的手一筆一劃得寫,還唸叨着:“不急慢慢來,一筆一劃就能得大紅花了。”

我當時就應該好好感謝媽媽,第二天我真的得了大紅花。可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字也沒有多好看,或許還是要歸到小時候愛玩上面吧。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真的能所有事情都慢慢來嗎?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或許童年那聲“慢慢來”讓我們難忘。但孩子也會長大,做事也不能像小時一樣。

“你可以慢慢來,但是快快放手也是必要的”。在那時,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但長大了,也就有了這個能力。那聲“慢慢來”對我們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小時是行為上的慢慢來,能讓讓我們把該做的,都能做好;但長大,不在是做好那麼簡單了,我們應該做到沉着、冷靜、全方面對待問題,而不是兒時那麼片面了。或許這就是慢慢來不同的意義吧:從行為到思維,還不知道會到什麼境界。或許那時,思考問題真的很透徹,也很成熟了,才叫真的慢慢來吧!

思想作文 篇4

在夢裏,我變成了一條魚。

伴着張雨生的那首歌,《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在水裏遊。

“就像魚兒水裏遊,你的心河流向我,不眠不休的追求。”我用力地搖晃着尾巴,拼了命地往前遊,試圖超過前面的夥伴。而且,我們一直在遊,的確不眠不休。

作為人類,看起來是夠辛苦了,比如成年人每天需要工作八個小時,我那做教師的媽媽平均每天工作15個小時。但是,變成一條魚之後,我才發現,魚更是沒有休息的,累了就只能浮在水中,而且,因為魚沒有眼瞼,隨時能夠看到周圍的景象變化,有時候受到驚嚇,有時候看到食物,就會立即遊走起來。

很多人於是認為,魚是沒有思想的,比如歌曲就唱:“就像魚兒水裏遊,永遠不會問結果。”其實他們錯了,這就像很多人認為我們沒有家一樣,其實我們有家,家就在水中,水才是我們身心兩安之處。

比較瞭解我們的是莊子,他説“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的常態就是快樂地前進!每一天的遊走,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快樂。更多時候,我們始終在比誰遊得更快,越快越快樂。“滄海多麼遼闊,再也不能回首。”我們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魚啊”,我們永遠前進,勇往直前。

我們是有思想的,只不過,想的很快,然後忘記的也很快。作為一條魚,“魚忘七秒”,記憶力只有七秒,每隔七秒後,我們就完全不記得之前的想法了。

好在,快樂就是我們的根本屬性,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人類在痛苦地呼號,真想告訴他們:快點變成了一條魚吧,就能擺脱痛苦了。當然,他們也許並不能真的就變成一條魚,他們需要學會遺忘。

法國的帕斯卡爾有句名言説:“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我覺得,人也可以是一條有思想的魚。

思想作文 篇5

早上起來,我一個人穿好衣服下樓了。看貝貝還在睡,我沒叫她,也沒給她準備今天要穿的衣服。

七年了,貝貝五歲以前,我睡覺起來要等她醒,給她穿好衣服才能下樓。這兩年,每天早上不用我給她穿衣服了,但是我得把她要穿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好放在她枕邊。今天破例,我沒給她準備。

貝貝的衣櫃和她的牀緊挨着,可是她從來都沒自己開衣櫃拿過衣服,每天早上醒來穿衣服就會問我,媽媽,今天我穿什麼衣服?這一點,往優點説,挺好的,不挑衣服穿。往缺點説,那就是懶惰,思想和行為上都懶惰。我知道,這和我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我習慣於做她的主人,不論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她亦習慣於聽我發號指令,遵從我的命令,享受我從頭到尾,從裏到外“無微不至”的照顧。既沒主見也沒思想,性格已顯得懦弱,遇事不思考,優柔寡斷,總等我拿主意!

為了讓她做個有主見,遇事能拿主意的孩子,我決定不再做她思想上的主人,首先先從她穿衣服這件小事上做起。於是昨天晚上和她商量,從明天開始,你的衣服大件的媽媽幫你洗,小件衣服你自己洗,洗完晾乾後,你自己收進衣櫃,每天早上穿什麼,想穿那件你可以自由搭配,隨你的意思!

我已下樓好一會了,正玩着電腦。才聽見貝貝“啪嗒啪嗒”穿着拖鞋下樓的聲音,腳步聲還特別大!走到我面前時,還穿着睡衣,揉着眼,一臉的不悦:“你咋沒給我拿衣服?我穿啥?”

我和顏悦色:“昨天晚上都商量好了,你和周公一見面又忘記了。今天和以後你自己決定你早上起來穿什麼衣服?想穿什麼穿什麼?,媽媽不再幹涉,你可以自由支配!從今天開始,我休假了,不再做你思想上的’主人’,你自己當家作主,想穿什麼穿什麼,自己上樓挑選吧!”

貝貝很愉快的接受了我的意見:“OK!今天我要穿我那件白色的公主裙。平常你老説白顏色衣服不好洗,總不讓我穿。今天我自己做主了,想穿啥穿啥!”

我本想説除了那件白裙子,其他都可以。想想算了,既然已經決定不做孩子思想上的“主人”,就由着她來吧!

思想作文 篇6

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大地時,在一個寧靜的森林裏,鳥兒在歌唱,小動物們在四處尋找食物,彷彿一切都在享受着森林中的寧靜。

可是這時的寧靜卻被一個人打破了,只見他頭戴藍色的鴨舌帽,肩上扛了一柄鋒利的斧頭,用貪婪的目光掃視着林子,好像在看一座金山。只見他把斧頭一舉,一揮一棵樹倒了,再一舉、一揮,又一棵樹倒了,就在這時,一隻啄木鳥衝了過來,停在他的肩上,憤憤地説:“這段木頭裏一定有蟲,我一定要好好給他治治病!”

這個人的腦袋裏的確有蟲,是思想上的蟲,是貪婪蟲、自私蟲,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了多少像這樣寧靜的森林啊!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些人,樹木才會被砍伐,森林才會遭到破壞。

我們應該保護森林啊,森林是地球之肺,如果我們把森林都破壞了,地球就沒有了肺,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肺她會死去,地球沒有了肺,也會毀滅,地球毀滅了,我們人類不也會走上絕路嗎?

保護森林吧,如果再繼續砍伐樹木,河流就會乾涸、樹木就會枯萎、森林就會消失,到時候剩下的最後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

思想作文 篇7

縱橫古今,我們眼見着自己創造物的'變化消亡,卻無可逆轉。而唯有思想能像血液一樣注如靈魂,永不泯滅!

——題記

人之所以成為人,是比其他物種多了一個意識領域,而這之中的關鍵就在於偉大的思想。它決定着一切,關於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沒有思想,人無疑是一具空殼,行屍走肉的卑微存活,只剩下麻木的軀體,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思想是寬廣的。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他計較的少。人們往往希望得到內心的平和,既然如此,就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它決定我們或喜或悲,或憂或哀。人們通常幻想自己能達到的境界,可卻常常以失望告終,這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過於狹隘,不夠成熟,太過飄渺,故而變得不切實際,因而常常悲泣於生活。感歎命運的不公。試問將自身置於陰影的人們如何看到陽光?他們的思想消耗在了算計計較上,總是在乎所得所獲,如何會有積極的心態,思想又怎麼會寬廣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去了不一定代表無法擁有。我看即我有,思想容括了一切,而這只是我們一念之間,無論悲哀不幸,抑或快樂幸福,我們擁有情感!

思想是永恆的。生活與我們而言,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着我們的模刻。有很多夢想未經綻放就要枯萎,隨時光苒苒而去,可每一個人的思想卻是與世長存的,那裏有思考就有思想。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關鍵在於他們的思想不變質,能永恆,不會隨着物慾的橫流而漸行漸遠。它是被刻如人類靈魂般堅韌不移。它超越了記憶,跨越了時空,永世流傳。魯迅先生曾經説過:“人的一生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思想的永恆!”要想永恆,也必須如此,這是每一種永恆存在的力量與希望!

思想是強大的。秦始皇為何不惜一切焚書坑儒?僅是為了人民的思想,穩固自己的強權統治。他想毀掉所有可以與他抗衡的力量,讓自己的江山永世相傳,可他最終還是敗了。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思想,他以為他可以掌控一切,就不知思想豈是三言兩語,豈是一場大火就能抹平。它的力量足以顛覆一切,摧毀所有,是不容侵犯的神聖,是無法遏止的生長。無形之中掌控着一切,乃至我們。

阿基米德説:“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

我説:“給我一種思想,我可以囊括宇宙!”

思想作文 篇8

  第一,讓作文的立意彰顯思想之美

一般拿到一個作文題,考生們都會產生豐富的聯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課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這些聯想獲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義,就不可能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當我們想起與題目相關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時,需要思索:裏面有什麼意義,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對意義的感悟和追尋,是構思立意的基礎。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獨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儘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內涵。關注時代,關注社會熱點,時常看報看電視新聞,多讀一些時文,善於從社會現象中體察人生,在放鬆精神的同時思考一些學習之外的事情,在思考過程中澄清自己的靈魂,對人生、對社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力爭在文章中表現出卓爾不凡的思想。另外,作文要善於以小見大。社會熱點不是空談大道理,不是調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見深刻的道理,見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第二,讓材料和思想緊緊地膠合在一起

在材料的運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擺問題代替分析問題的現象,缺少對材料的分析和評論,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餘的羅列。正確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敍寫中滲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顧後,在材料之前、之後加上與主旨關聯緊密的感悟語或點評文字,讓思想和材料有機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思想這根紅線串聯相關的材料,讓材料洋溢着理性的光輝,文章才有深度。

  第三,讓語言跟着思想走,滲透文化的特質

語言之美首先依賴於思想之美,有文采的語言必須是體現思想內核的,才富有表現力。一是對幾個不同事例逐個進行一句話高度概括,使之構成排比句,這樣既充實了內容,又體現了文采。例如:還記得一人一馬的郵路上的王順友,教我敬業;還記得為友守墓30年的陳健,教我守諾;還記得舞出千手觀音的邰麗華,教我不屈;還記得生命中無數幫助過我的人,教會我愛他們都是記憶長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們教給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財富,它們不會被風化,而會隨時間的風、時間的流水傳到心底,浸潤全身,恩澤我的一生。(《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二是讓文字表現出深厚的文化積澱,避免枯燥乾癟、孤陋淺薄,使文章飄逸出濃濃的醇香,耐人尋味。

標籤:八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