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淺析國中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1W

導語:語文新課程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還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文風。那麼,如何上好作文課呢?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淺析國中語文作文教學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淺析國中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是人們系統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造性的語言活動。作文還是一種信息輸出,其信息來源於實實在在而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但在語文教學中聽説訓練起步早,基礎較好;讀寫訓練中,閲讀訓練的分量較重,時間多,範圍廣,寫作訓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數量上相對來説都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任務還很艱鉅。目前,我們雖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實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並非教材本身問題,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與駕馭教材的能力問題。

《課程標準》規定: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人手。要解決這一問題,使之具有生命力,能準確反映文題要求,必須抓好作文的立意和觀察積累生活,正確選材等環節。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

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本人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望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讓學生從範文中學"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生搬硬套範文,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似乎這世界上真有這麼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後,可讓學生學習文中在寫作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了《從教室到西邊的**》。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

讓他們仿寫《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範性寫作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張開着創造性思維的雙翅,歷練不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了。我們常對學生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作文也是這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説:“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一開始不要怕寫不好,只要勤練筆,熟能生巧。世上哪一個作家、詩人都不是一開始就能成為作家、詩人的。有的投稿幾十次,甚至幾百次才得以發表。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是從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來的。有經驗的老師通過辦手抄報,編印本班學生優秀習作選,在班上放大張掛學生的好文章,指導、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等形式,讓學生獲得較多的“發表”自己文章的機會,滿足其發表慾,這些也不失為一種激發作文興趣的有效辦法。我不斷用這些名人成功的經驗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並且還善於發現學生作文的長處,哪怕一點一滴也及時給以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一次作文,一個學生在題為《樹根的聯想》一文寫道:“樹根彎彎,像爺爺的枴杖,聳立着一個美好的希望!”縱觀整篇文章,錯別字病句很多,想到哪,寫到哪,全文紊亂,僅此一句較好,我在評講作文時就暫避其不足,只對這一閃光的語句給以高度評價,該生深受感動,同學們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寫活一句,也一定會寫活全篇,從此該生便對寫作有了濃厚興趣,建立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另外,老師對典型文章的分析講解也可誘發學生的寫作情緒。學生從範文中的人物形象會想到現實生活中的熟人;從範文的事與理會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從範文的精妙構思,設計自己文章的框架??從多方面受到啟發,便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將自己的感受傾訴於筆端。

二、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孔子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於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變。實現這一轉變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思想狀況、寫作水平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給出適合學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好的文題能讓學生感到興致盎然,只要貼近學生實際,標新立異,就能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國中生活形象設計”、“給心靈下場雪”、“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在我們現在的日常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並不重視作文的命題選擇,表現在對學生作文的訓練缺乏通盤考慮,作文佈置往往興之所至,信手拈來,題目陳舊,內容重複,致使學生了無興趣,絲毫沒有創作激情。其實作文題目命得怎樣,集中體現了一個語文老師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關係到寫作訓練的成敗。所以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本人極為重視作文的命題。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善於捕捉他們生活中閃光的情景。

脱離生活的寫作是無源之水,脱離學生生活的命題則無異於緣木求魚,因此題目一定要出在學生身邊,最能體現學生生活,否則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説,無情可訴。即使寫出文章也是胡編亂造,東拼西湊。

現在的學生,生活豐富多彩,接受新鮮事物快,教師必須善於觀察他們,熟悉他們,才能命出符合學生口味的題目來,進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像這樣的題目《我熟悉的一個人》就不如換個角度寫,把題目改為《你猜猜他是誰?》、《你看看他像誰?》;寫《我的ⅩⅩ》不如改寫成《和ⅩⅩ説説心裏話》《ⅩⅩ,您瞭解我嗎?》等等。

三、指導學生廣泛閲讀,獲取大量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瞭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當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着。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閲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閲讀,獲取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閲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慾望。我們向學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誌,讓他們訂閲,並經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並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晚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閲讀面,增加了閲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

自然,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覆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覆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連大文豪魯迅先生説

起自己的寫作體會時,也是這樣強調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説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或方法。因此,初學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的飛躍。所以平時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對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不無裨益。

四、開放作文評改方式,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閲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特別強,而且往往很不及時,不利於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新《課標》還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為此,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或組內同學或同桌同學聽,請同學打分或評級,並談談為什麼得分又為什麼扣分。在班內舉行作文展覽,讓學生閲讀自己的,欣賞他人的作品等等。並且讓學生人人辦自己的文學小報,把自己的作文發在上面,完了以後全班進行交流,實現了更加充分共賞互評的效果。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寫作能力便會不斷進步。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説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而流不歇。”我鼓勵學生讓生活走進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描繪生活。其實,要讓學生寫好作文並非易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長期持之以恆,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多積累、多思考、多練筆,就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