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與地壇》讀後感(合集15篇)

作文7.05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與地壇》讀後感(合集15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1

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史鐵生推着輪椅緩緩地進了園子。他想尋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個返鄉的知青、一個失業的大齡青年,一個多愁善感的大腦,再加上一個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機活着的現實,史鐵生的命運真是多舛!母親悄悄地跟進了園子,落日的餘輝把她慌慌張張的影子拉得悠長,滿臉的焦灼終於在看到兒子的一剎那散去。她就這麼怔怔地盯着兒子倔強的背影,又怕他驀地轉身發現自己,便遠遠地守着、藏着。地壇的風翻動着安詳的落葉,輪椅的車輪軋過青青草坪,母親瘦削的腳印散落在地壇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親,一個雕塑般的兒子,共同凝成了一個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這樣看似平靜地過去了。這便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難以釋懷的景象。

所有的無奈和悲愴都源自一個現實:兒子在二十歲這個“最狂妄”的年紀突然截癱了。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和事業的人,卻先迎來了殘疾。天塌了!他成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當時的史鐵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兒子所有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一個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對着一天天長大、卻更加孤僻內向的兒子,已經身患絕症的母親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這一切,兒子在母親去世後才逐漸體會。

每次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總是神情肅穆,喉嚨裏有個莫名的東西在來回嘀咕,胸口憋悶之極,眼淚就潸然而下,爸爸的樣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爸爸在我“最狂妄的年紀”上猝然離世。那時,二十三歲的我剛剛走出村子獨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綠綠的高樓大廈在帶給我新奇的同時,也挑動起了一顆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騎着一把破舊而快樂的單車把夢想灑遍整個城市。然而,幾乎一夜之間,爸爸沒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個巨大的東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憶20xx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爸爸想對我説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經不容許他多説一個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後一瞥留給了母親、姐姐和我。之後,他的瞳孔便逐漸放空,一雙飽經滄桑的淚眼掙扎着,卻終於不聽使喚地閉上了,永遠地閉上了。爸爸的靈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時刻升起、飄走,留下了全家無盡的遺憾、對未來的恐懼和對他永遠的不捨。

那些年,我因過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責和子欲侍而親不待所帶來的無邊痛悔,幾乎帶走了我所有的眼淚和對未來的希望。每天下午,我總是搖搖晃晃地騎車到二環邊上,找個沒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這個世界熙熙攘攘,卻沒有了我的爸爸!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爸爸那白髮蒼蒼的臉龐總是似有若無地出現,然後淡去,終於無形。史鐵生寫到:“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呀,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難道我的爸爸也是由於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偉大的父母一樣,有着低調的自信,堅忍的意志和對兒女毫不張揚的愛。在鄉下幹了一輩子民辦教師的他,自幼喪父,節衣縮食,養家餬口,數十年風雨交加,有幾次瀕臨餓死的邊緣。如果上帝賦予眾生均等的苦難,我想他早就應該苦盡甘來、頤養天年了。他勤勞善良一生,卻不想會以這樣一個殘酷的方式來結束人世的苦難。

為了爸爸,我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這種念頭從八年前出現到現在依然清晰可見。誠如史鐵生所言,“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情畢竟太真實了”。我開始全面審視自己的過去和將來,對自己的不滿與日俱增,逐漸進入一個狂躁奮鬥的時期。我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來“使爸爸驕傲”,只是頻繁地更換專業、不止一次地謀劃變動工作。我無法確定現在自己慌慌張張所撞開的這條路是不是爸爸所希望我走的那條路?那條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是衣錦還鄉的榮貴,還是家財萬貫的顯赫,抑或是內心的豁達、堅強以及與人為善的真誠?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也可以讓一切迴歸本真。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後,終於明白:“我用紙筆在報刊上所撞開的那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裏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盤點自己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自己八年來的奮鬥,在“使爸爸驕傲”這個外衣的包裹之下,並沒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夠讓爸爸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積極姿態,和逐漸形成的堅韌、寬厚、真誠和豁達。讀完書,我掩卷長思,我想那些所謂的名、所謂的利,就像地壇上空那鴿子的哨聲、宂長的蟬歌和空曠的啄木鳥聲一樣,早就應該在時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了……

於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壇。地壇的風輕輕拂過四季,輪椅上倔強羞澀的少年在內心的安寧中變得堅強無比;一位失去了爸爸的兒子在悲憤的奔波中逐漸長大。古殿檐頭的風鈴搖個不停,可是那些受盡苦難、大愛無疆的爸爸母親們卻永遠地走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2

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史鐵生推着輪椅緩緩地進園子。他想尋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個返鄉的知青、一個失業的大齡青年,一個多愁善感的大腦,再加上一個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機活着的現實,史鐵生的命運真是多舛!母親悄悄地跟進園子,落日的餘輝把她慌慌張張的影子拉得悠長,滿臉的焦灼終於在看到兒子的一剎那散去。她就這麼怔怔地盯着兒子倔強的背影,又怕他驀地轉身發現自己,便遠遠地守着、藏着。地壇的風翻動着安詳的落葉,輪椅的車輪軋過青青草坪,母親瘦削的腳印散落在地壇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親,一個雕塑般的兒子,共同凝成一個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這樣看似平靜地過去。這便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難以釋懷的景象。

所有的無奈和悲愴都源自一個現實:兒子在二十歲這個“最狂妄”的年紀突然截癱。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和事業的人,卻先迎來殘疾。天塌!他成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當時的史鐵生想到死。殊不知,兒子所有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一個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對着一天天長大、卻更加孤僻內向的兒子,已經身患絕症的母親不知度過多少個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這一切,兒子在母親去世後才逐漸體會。

每次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總是神情肅穆,喉嚨裏有個莫名的東西在來回嘀咕,胸口憋悶之極,眼淚就潸然而下,父親的樣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親在我“最狂妄的年紀”上猝然離世。那時,二十三歲的我剛剛走出村子獨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綠綠的高樓大廈在帶給我新奇的同時,也挑動起一顆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騎着一把破舊而快樂的單車把夢想灑遍整個城市。然而,幾乎一夜之間,父親沒,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個巨大的東西被猛然抽走。我不忍回憶2001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親想對我説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經不容許他多説一個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後一瞥留給母親、姐姐和我。之後,他的瞳孔便逐漸放空,一雙飽經滄桑的淚眼掙扎着,卻終於不聽使喚地閉上,永遠地閉上。父親的靈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時刻升起、飄走,留下全家無盡的遺憾、對未來的恐懼和對他永遠的不捨。

那些年,我因過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責和子欲侍而親不待所帶來的無邊痛悔,幾乎帶走我所有的眼淚和對未來的希望。每天下午,我總是搖搖晃晃地騎車到二環邊上,找個沒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這個世界熙熙攘攘,卻沒有我的父親!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親那白髮蒼蒼的臉龐總是似有若無地出現,然後淡去,終於無形。史鐵生寫到:“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呀,迷迷糊糊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難道我的父親也是由於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偉大的父母一樣,有着低調的自信,堅忍的意志和對兒女毫不張揚的愛。在鄉下幹一輩子民辦教師的他,自幼喪父,節衣縮食,養家餬口,數十年風雨交加,有幾次瀕臨餓死的邊緣。如果上帝賦予眾生均等的苦難,我想他早就應該苦盡甘來、頤養天年。他勤勞善良一生,卻不想會以這樣一個殘酷的方式來結束人世的苦難。

為父親,我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這種念頭從八年前出現到現在依然清晰可見。誠如史鐵生所言,“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情畢竟太真實”。我開始全面審視自己的過去和將來,對自己的不滿與日俱增,逐漸進入一個狂躁奮鬥的時期。我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來“使父親驕傲”,只是頻繁地更換專業、不止一次地謀劃變動工作。我無法確定現在自己慌慌張張所撞開的這條路是不是父親所希望我走的那條路?那條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是衣錦還鄉的榮貴,還是家財萬貫的顯赫,抑或是內心的豁達、堅強以及與人為善的真誠?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也可以讓一切迴歸本真。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後,終於明白:“我用紙筆在報刊上所撞開的那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裏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盤點自己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自己八年來的奮鬥,在“使父親驕傲”這個外衣的包裹之下,並沒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夠讓父親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積極姿態,和逐漸形成的堅韌、寬厚、真誠和豁達。讀完書,我掩卷長思,我想那些所謂的名、所謂的利,就像地壇上空那鴿子的哨聲、宂長的蟬歌和空曠的啄木鳥聲一樣,早就應該在時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

於是,我再一次想到地壇。地壇的風輕輕拂過四季,輪椅上倔強羞澀的少年在內心的安寧中變得堅強無比;一位失去父親的兒子在悲憤的奔波中逐漸長大。古殿檐頭的風鈴搖個不停,可是那些受盡苦難、大愛無疆的父親母親們卻永遠地走……

《我與地壇》讀後感3

閲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看電視劇《知青》,那段時間我內心比較狂躁,有時候難過的想哭,有時候又憤憤不平,我以為自己生病了,開始檢查自己的病根,但查來查去,不是我生病了,而是這個存活的空間病了。我身邊的人,讓我感覺很陌生,不能親近,不能用心交流。我的故事變成了他們口中的笑話;我的同情變成了他們的異類;我向往的那種闔家歡樂的工作氛圍變成了猜想,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這個空間中的人迴歸人本來的真面目,人本來的善良,感覺自己渺小的可以被口水淹沒!我學着把自己掩藏起來,學着把自己覆蓋住,我還是我嗎?我想要的愛的生活還會有嗎?

  是什麼出現了問題?

當你拼命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會這麼忙?這學期,工作量明顯比去年的工作量大了很多,不僅需要拍照片,還需要錄像,網絡的工作還是需要去弄,學校的網絡,電腦全部都要我去修理,很多天,真的很累,我忍不住想要流淚。以前,希望自己做一片綠葉,去襯托花兒的美麗。今日,我終於知道綠葉的那點兒心酸,原來,這需要多麼大的胸懷,我不再只想做綠葉,有時候花兒也是需要爭取着去做一下。

當你幫別人做事情的時候,一旦那件事情沒有讓自己學到什麼,或者沒有達到自己做這件事情的目標,你會感到內心的空虛,孤獨?人只有自己內心滿足的時候才會發自內心的開心,而當為了關係,為了往上爬等等的時候去做一些事情,我猜想他的內心是空虛的。

一段時間,很多事情讓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惡,但我必須學會排遣,否則我會無法承受這種難受。

周萍戰友來看她,她們抱在一起哭了,我很久沒有那種感情,那種很久沒有見到親人或者任何人的開心到想要流淚的那種感情,是我很久壓抑着自己的感情嗎?壓抑太久,就失去了想要激動和感情。感動的淚水,你流過嗎?路上碰到一個和你長得很像的人,我生生的愣了一下,心跳瞬間停止,而這種感覺又怎樣會常有呢?

也許就像史鐵生説的那段話一樣,“誰又能把這個世界想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説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與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與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是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我常夢想着在人間徹底消滅殘疾,但可以相信,那時將由患病者代替殘疾人去承擔同樣的苦難。如果能夠把疾病也全數消滅,那麼這份苦難又將由相貌醜陋的人去承擔了。就算我們連醜陋,連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和行為,也都可以統統消滅掉,所有的人都一樣健康、漂亮、聰慧、高尚,結果會怎樣呢?怕是人間的劇目就全要收場了,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也許一切事物存在,必有其存在的道理,有美的就會有醜的,有幸運就會有倒黴!坦然接受一切生命中存在的萬事萬物,因為生命就是這樣存活下來,也因為這樣生活才會有色彩!

這樣深思再深思之後,世界你只是以你的姿態存在我的身邊,那不該叫病吧!而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存活下去,那是我的問題,但我還是希望,真誠的希望,這個美麗的世界存在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和諧。想起以前有人問我“如果面對不能忍受的事情,卻不能不為自己考慮需要忍受這些的時候,你是起來反抗還是承受”我沒有回答,我也沒法回答!在這樣的年代,這樣的條件下,我一個懦弱的人,我有選擇的權利嗎?有我也不敢擅自使用,因為我也是自私的。但我不是壞人,我只能是個和稀泥的爛人。

史鐵生,知青,身體殘疾。如果我遭受像他這樣的苦痛,我該怎麼面對,有時候會想像一下,自己走在各種各種人生的彎路上,嚐盡人間百態,這樣才會體會到別人的難處,才會去理解別人,自己的心胸也才會變得寬廣,但現在,“一個人只能唱他自以為真誠的歌,這是由他的個性和歷史所限定的。一個人儘管他虔誠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既然不可能發生的理解所有,人生的百態味太多了,領略不盡,那我能少走點兒就少走點兒。

那天和顧老師,周老師聊天,他們講所有人都是自私的,我據理力爭,不是所有人,不是所有人。但今天,我想了一下,真正深刻地想了一下,基本都是自私的,我只是因為喜歡你,所以會做一些可能讓你感覺我是無私的人的事情。

《我與地壇》讀後感4

《我與地壇》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歌頌,這地壇僅僅一個載體,而文章的實質卻是一個失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進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掉了自個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説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説過“曾一連幾個小時聚精會神地想關於死的工作”還有他自個也説了“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逝世挑選了日子。是他的母親的愛給了他力氣,點着了他生的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酷愛歌唱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距離跑運動員,美麗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了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手足無措,乃至失望,扼殺了自個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於寫效果殘損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飽滿的思維。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然生成的殘疾,但他卻酷愛生命,用他那明晰的頭腦,極好的幽默感通知了國際生命的剛強,通知了國際生命的自負、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咱們熟識的巨人。咱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剛強,但咱們能夠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咱們便不畏懼辛苦。咱們沒有他們那般的醒悟,但咱們需求做咱們能夠卻偷閒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間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個是世上最意外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意外在母親那兒老是要加倍的”不由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儘管僅僅短短几個字卻寫出了父親母親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母親,我的父親母親儘管沒有過其他父親母親捨身救兒女的閲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裏父親就從睡夢中醒來為我掖被子他目光中有一股柔情。母親不是啥家庭主婦,她不能為我料理好全部,但她常常為我找些教師,教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承受長期的輻射都是為了我。史鐵生每天在輪椅上過着,他的母親為了他不再受到損傷,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不見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留意不到,這一種靜靜的偉大的母愛。 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剛強,學會了正視。也讓咱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查找和對生命的追問,對生命的含義又加深了了解。

《我與地壇》是帶有自傳、自省、自述意味的散文,史鐵生以真實的身份投入作品,用文字坦誠地表現自己在地壇沉思流連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和對命運的感悟,作者由個人嚴酷的命運上升到生命永恆的流變,超越了個體生命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帶入到了生命全體的融會之中。

作者筆下的地壇“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似乎荒廢已久,地壇從皇室祭祀的處所演變為隨着歷史的風吹雨打而頹圮荒涼趨於沉寂的廢棄古園,它的命運似乎與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不幸遭遇彷彿,不同的是,“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而作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他孤寂、迷茫、失魂落魄而痛苦難熬。感謝地壇中的“蜂兒”、“螞蟻”、“瓢蟲”、“露水”、“草木”,它們勃勃的生機影響了史鐵生的心境,他終於弄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從低沉消極的心境中醒悟過來,並思考“怎樣活的問題”。地壇,在史鐵生最無助最彷徨的時候,以它“落日”“高歌的雨燕”“孩子的腳印”“草木泥土灼烈而清純的氣味”“秋風落葉”等難以言説的包孕着永恆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靜與湧動、博大與纖細的雙重境界給了作家心靈以強烈的震動。

史鐵生在20歲時下肢不幸癱瘓,青春韶華,其苦自不待言,他在一段時間裏精神幾乎崩潰。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史鐵生來到地壇,走入了上述雙重境界裏。夕陽殘照下的殘垣斷壁所顯現出的歷史滄桑,讓作家充分感受到時間永恆的偉力,感受到歲月流逝的無情;宇宙的浩渺和歷史的凝重襯托出個人的微不足道,襯托出個人遭際的無常和偶然,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從反面讓一個不幸的人獲得瞭解脱,得到了靈魂的皈依。同時,作家從這一雙重境界中又分明感受到在無情之中卻是生命的有情,花木鳥蟲,各自向作者展現出繽紛的生命世界,無言地訴説着生活的藴藉和愛意。地壇之於作者,是精神家園,它以只可意會的獨具意藴的形象為一個瀕臨絕望的人開蒙揭翳,使他從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來,曾經的焦躁不安、無可奈何的作者變得平和而寧靜,他宗教般地透過地壇想象到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就是我們的歸宿。我們生活在塵世——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喧囂嘈雜、現實功利,另一世界則平靜祥和如荒涼而沉靜的地壇,彷彿與世無爭的道士,卻又像大徹大悟的高僧。

《我與地壇》讀後感5

“你就看看他的這本書,會不知不覺的被他所吸引,你就好像看到了那個地壇,看到了書中的那對老夫妻,那個唱歌的青年,還有那對兄妹,你似乎在體驗着那種過客,也在觀察着別人的生活。他的文字有一種滄桑感,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壓抑,但是最後你就會明白生命本質的一種淡然”這是我在某個問答網站上看到的一篇關於《我與地壇》的書評,也是因為這句話,我捧起了這本書,寫下了今天的一點小小的心得。

《我與地壇》這本書以非常温柔的筆觸書寫了一個極其堅強的人生,也描述了一個讓人不知不覺為之動容的人生。這本書裏沒有繁華的文字,也沒有刻意的抒情。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就像滴水一樣,一滴一滴地流進你的心裏。這本書的文字不僅給我帶來了視覺上的盛宴,更是給我的內心帶來巨大的衝擊,也使我對人生,對生死有了自己的理解。

如果讓一個人在最年輕氣盛的年紀失去行走四方,遊覽萬物的能力,你覺得他會像正常人一樣冷靜,好好的生活嗎?回答“不會”的,你很真誠,回答會的,我不想看你做言語上的巨人,咱們行動上見真章。史鐵生老師恰恰就是那個失去行走能力的狂妄青年,而他又恰恰是那個言語和行動上的巨人。史鐵生老師在文章中這樣説:如果世間沒有了苦難,每個人都是健健康康漂亮的人,會怎麼樣?沒有差別的世界就好像一灘死水,一個一望無際的沙漠。所以必須有人接受這種苦難,這種差別誰來接受呢。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從他的文字當中我很少感受到對世界不滿,對命運不公的抱怨,反而更多的是安詳與平靜,是他不需要任何人同情的決絕,以及超然的人生態度。他為什麼做到了行動上的巨人?而我們中的他她,卻很難做得到。那是因為,他已經通過世界的表面看到了生物多樣性的本質,也就是説我們常説的存在即合理。其實史鐵生老師並不是一個一直積極向上的人,他也想過自殺。

坐上輪椅的前幾個月,史鐵生老師很失落,他想要通過自殺來消除自己的失落,不過好在他有一個非常愛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如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深深地愛着自己的孩子,只不過她的愛多了一絲的小心翼翼,温柔。史鐵生老師説:如果沒有母親,他可能就不會堅持活下來。他的母親用她那温柔如水的愛,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告訴她,好好的活下去,沒有什麼是克服不了的。這是一個母親僅僅能做到的,但是史鐵生老師並不是一個一直能壓抑自己的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年輕人。我想對生命的徹悟,才是他最後接受自己接受現實的原因。自己將自己真正的從邊緣拉了回來,他自己解脱了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解脱。沒有向史鐵生老師學習,可能我們沒有失戀生老師做得好,但是我們也要學會自己解脱自己。

地壇是史鐵生老師最常去的地方,那是一個小公園,有各種各樣的人在那裏去,留,去。而史鐵生老師就坐在那裏,靜靜的看着每一個人,觀察着他們。他從那對老夫婦那個唱歌的青年,還有那對兄妹,看到了我們所看不到的東西,時間一直在流失,生老病死也是正常,他真正的看到了生命。在書中,他説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樣一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把死亡看做一個節日,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與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輕生形成鮮明的對比。就像他在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務虛筆記》第一句話就提到了生命。全部的內容也只是為了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生活的偶然性。很多時候如果你打開的是另一扇門,走的是另一條路。生活的軌跡可能完全不同,而選擇多數只是一念之間。我想説輕生的人,他們選擇了一天一條最悲劇的路,他們的死不僅帶給別人失望和痛苦,更是自己失敗的標誌。

我不敢説自己能夠像史鐵生老師一樣看待生死,但是對於生的渴望讓我不至於求死,讓我不至於拋棄全部只為了那一瞬間的享受,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我留戀的東西。我不敢談論命運,因為對命運沒有公道可言。就像世界一樣,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所能做的只有不斷超越自身侷限,讓自己更加完美。不要説你和他的背景不同,自己沒有資源,這些都是失敗者的藉口,是懦夫的謊言。任何人在生死麪前都是一樣的,所以我沒有什麼可怕的呢。

經常有人跟我説他很孤獨。但是從我史鐵生老師那裏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他説孤獨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的要流溢出來的,要衝湧出來,便渴望有人呼應他,收留他,理解他。心裏之間的呼喚與呼應,投奔與收留,探路與理解,那便是心靈解放的號音,是和平的盛曲,是愛的狂歡。那才是孤獨的擺脱,是心靈享有自由的時刻。史鐵生老師對於孤獨的理解與我們傳統的理解大不相同,我沒有史鐵生老師那樣的覺悟,也沒有條件以他的角度思考人生。他對生命的感悟已經超出了我們常人的範圍,我們都是健全的人,沒有像他那樣的苦惱,所以我所受到的只有通過對他的文章的解讀來了解他的想法,繼而引發我們對生死的看法。

閲讀我與地壇這本書,我用了將近兩週的時間。雖然書的內容並不多,但是我卻花了整整兩週的時間才完全理解文字之中所表達的感情,讀到最後我發現地壇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公園,它成了史鐵生老師情感的寄託。所以我想説精神寄託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東西,有的時候它甚至是你,我保命的東西。

讀過《我與地壇》之後,我不敢輕言生死,但也更加看淡生死。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珍惜與別人的時間,多關愛自己的父母,沒事兒給他們報個平安,願每個人都能有個美滿的生活。

《我與地壇》讀後感6

在最紛繁嘈雜的都市之中,史鐵生覓得了地壇,從此便有了份寧靜;

在最輕薄浮躁的當今社會,我邂逅了《我與地壇》,自此便多了份思考。

思考一:生存還是毀滅?

這是史鐵生最初的思考,更是困擾人類千年已久的問題!幸好,他用殘缺的身體給出了最完美的回答。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慘痛的災難使他“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女教師、長跑運動員、弱智的女孩……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這裏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堅強地走了過來。

然而,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西班牙作家馬利亞諾在住宅裏響起了沉悶的槍聲;中國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卧軌自殺……這些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歎和惋惜。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值得我們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重視生活的磨練,體驗友愛、負責、學會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思考二:如何更好地活?

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餘華説“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們並沒有告訴後人應當如何去好好地活。史鐵生也知道其問之難,“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於是他仍然到地壇中去,希望這位靜邃淵沉的老人能夠指點一二,使其最終醍醐灌頂。然而在這一點上,地壇沒有明確回答,只是在以處變不驚的.態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眾多的人出現在史鐵生那時的生命之中,雖然都是過客,卻隱含着問題的答案。一對十五年後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侶,他們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不知是否在後來交上了好運;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態隨意放浪不羈;一位捕鳥的漢子,痴等着一種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飛鳥;還有素樸優雅的女工程師,被埋沒了的長跑健將,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

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靜或跌宕,或有激動的際遇,或有遺憾的歎息,但他們都坦然地應對,過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壇裏享受一時半刻的寧靜清幽,最後就像雪泥鴻雁一般杳無蹤影,只為史鐵生增添了一份記憶的盛筵。他們雖然消失在無涯的時間荒野之中,但終究還活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他們活的方式,他們活出了他們的滋味,更引領着史鐵生找到了救贖的道路,即“該怎樣活”的答案:“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是的,自覺生活與己無關,當然無法進入生活;而過於進入生活之中,則像佛語所説的“住色生心”一般,難以逃脱心中的罣礙。與生活保持若即若離的姿勢,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思考三:母愛有多偉大?

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為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讓人的腦海裏立即湧現出朱自清散文裏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也讓我想到母親戴着花鏡坐在燈下為我織毛衣,深夜裏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們應該懂得親情。母親深深地愛着我們,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獻着自己的一生,她為我們這些孩子做的太多了,而我們又能為母親做些什麼呢?即使我們不是為了自己活,也算是為了愛我們的母親,報答我們的母親而活下去,否則會把她的心傷透的。哪個母親願意看到一個年輕的生命慢慢凋零?但是有時,她也不敢直説出來,怕刺激了孩子。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着,他的母親為了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裏消失了。

我們也應該為這一細節而感動,那是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走了過來,文壇上多了一個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誨,只是讓他活下去,簡簡單單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而這種愛鼓勵着病痛中的他好好地活着。

為了母親,為了親人,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未盡的責任,讓我們都好好活着。相信,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我與地壇》讀後感7

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我都在這園子裏呆過。有時候呆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呆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裏了,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鬆一點?並且慶幸並且感激這樣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裏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

設若有一位園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這麼多年我在這園裏坐着,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候恓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而且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其實總共只有三個問題交替着來騷擾我,來陪伴我。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個,我幹嘛要寫作?

現在讓我看看,它們迄今都是怎樣編織在一起的吧。

你説,你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便決定活下去試試?是的,至少這是很關鍵的因素。為什麼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彷彿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麼損失。説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我説過,這一來我輕鬆多了,自由多了。

……

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壓根兒沒有這個世界的好。可你並沒有去死。我又想到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可是不必着急的事並不證明是一件必要拖延的事呀?你總是決定活下來,這説明什麼?是的,我還是想活。人

為什麼活着?因為人想活着,説到底是這麼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慾望。可我不怕死,有時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時候,——説對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兩回事,有時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來就不怕死的人是沒有的。我有時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於不想活呀?可我為什麼還想活呢?因為你還想得到點什麼、你覺得你還是可以得到點什麼的,比如説愛情,比如説,價值之類,人真正的名字叫慾望。這不對嗎?我不該得到點什麼嗎?沒説不該。可我為什麼活得恐慌,就像個人質?

後來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錯了,活着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着。你明白了這一點是在一個挺滑稽的時刻。那天你又説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個朋友勸你:你不能死,你還得寫呢,還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寫呢。這時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説:只是因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寫作。或者説只是因為你還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寫作。是的,這樣説過之後我竟然不那麼恐慌了。就像你看穿了死之後所得的那份輕鬆?一個人質報復一場陰謀的最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殺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殺死在市場上,那樣我就不用參加搶購題材的風潮了。

你還寫嗎?還寫。你真的不得不寫嗎?人都忍不住要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擔心你會枯竭了?我不知道,不過我想,活着的問題在死前是完不了的。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個人質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麼可能自由呢?別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慾望。所以您得知道,消滅恐慌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慾望。可是我還知道,消滅人性的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消滅慾望。那麼,是消滅慾望同時也消滅恐慌呢?還是保留慾望同時也保留人生?我在這園子裏坐着,我聽見園神告訴我,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每一個倒黴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台太近了。我在這園子裏坐着,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説: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我與地壇》讀後感8

近日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領悟了不同尋常的人生,史鐵生雖然肢體殘疾,但在我看來他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充實的人生,始終有伴隨着他的地壇。

地壇在史鐵生的生命裏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從而引發了我對地壇的遐想。書中描述: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退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闌,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藏幽,到處的荒草野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蕩。這是史鐵生第一次看到的地壇。園中凋零蕭瑟的景象展現出史鐵生的內心的無助與悲慘的遭遇,但野草荒藤都茂盛的自在坦蕩,從中體現了殘疾生命裏不服輸的精神。不在遭遇中倒下,而是堅強的崛起,自在坦蕩,從不同的環境中尋回自己。

他兩腿殘廢後,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就搖着輪椅總到那兒去,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跟別人上下班一樣在那裏消磨時間,躺在輪椅上或者是坐着看書或者是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打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的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的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子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院子都是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園中荒蕪但並不衰敗。

史鐵生看院子荒蕪但並不衰敗,看到了他心情的轉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史鐵生也使我看到了世界自然地美妙,生命的意義。只要細心觀察,留心注意,不管何處都有他美好的一面。

地壇的每一棵樹下他都去過,不論什麼時間,什麼天氣他都在院子裏呆過。他總是想一些我們看起看來很平常的事,如:經常反覆想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後他便覺得安心了。還有是怎樣生活,這幾乎是困擾他的重要問題,但有些東西是任誰也無法改變的:比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的燦爛;比如在園中最為落寂的時間,一羣雨燕都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喊得蒼涼;比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蕩安卧,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味苦的味道。這樣的想法是他得到了安慰。也是我從沉迷中醒來,領悟到不變得美,他時刻伴隨着生活。春之潤,夏之熱,秋之爽,冬之潔,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讓我們快樂起來,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陽光。、

不僅是地壇陪伴他,還有一個時刻關心、牽掛着他的母親。史鐵生到過的每一處,他的母親都不知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母親總是悄悄地來找他,又不讓他發覺,每一次找到後又悄悄的離開。等他母親去世後他才懂得那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無私的愛,他的偉大的值得他驕傲的母親在他心中滲透的深徹。啊,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使我想到了我的母親,母愛不一定是轟轟烈烈,感天動地。平淡中流露着真情,愛如淡茶,越品味越濃香。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們遠離風浪,享受安寧。母愛是雪中炭,給了我們慰藉;是失敗時的鼓勵,給了我們信心。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春天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以聲音來對應四季?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宂長的蟬歌和鹽樹葉子嘩啦啦的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夢哪?春天是樹枝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土地上的一直孤零的煙斗。這句子不但生動明確,細細品味確實真實的描述。自然真是無奇不有,生命是上帝賜給我的最好的禮物。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與史鐵生比起來,我更加感到欣慰。一定要享受自己完美的人生,無盡的奧妙在等待着我。

在這個地壇中有一些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15年前的一對中年夫婦,現在已經成了一對老人,依舊來園中散步;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還有一個老頭,算得上十一哥真正的飲者,他在腰間掛一個扁瓷瓶,裏面裝滿了就酒;有一個捕鳥的漢子,園中人少鳥卻多;有一箇中年女工程師,每天工作都要穿過院子;;還有一個是史鐵生的朋友,一個長袍家,這位長跑家來園中,史鐵生為他計時,經過他長期不懈的努力終於的到了第一名,並破了記錄;最後還有一個孩子,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她是個弱智兒。

誰有能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那?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説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為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為此享有崇高和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地迷茫了。

假如世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嗎?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那?要是沒有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命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崇高又將如何讓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哪?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那?

《我與地壇》讀後感9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了他頭上,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説如雷轟頂。用他自己的話説是“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愛喚起了他的意志,堅強地走了過來。

面對挫折和苦難,有些人卻選擇了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殺;中國當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後,卧軌自殺……這些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對生命的不負責,對生命的不重視,其留給世人的只有感歎和惋惜。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古人云“身體髮膚授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當代青年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對他的母親的敬重。

作者樸實的一句話應當成為名言:“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讓人的腦海裏立即湧現出朱自清散文裏父親去買橘子的背影,也讓我想到母親戴着花鏡坐在燈下為我織毛衣,深夜裏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們應該懂得親情。史鐵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頑強地走了過來,文壇上多了一個新秀。當他的第一篇文章被髮表的時候,他想與母親分享快樂,但母親沒有留下過什麼雋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誨,只是讓他活下去,簡簡單單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親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很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再也不知道了,已經永遠在天涯守護着他。

其實史鐵生在文中不但寫了自己感受到的母愛,還有老夫妻間的恩愛,兄長對弱智女孩的關愛以及作者對女工程師的敬愛等等,這些豐富的感情足以昇華人的心靈,拉近人的距離,温暖社會關係,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都是讓人堅強的理由。文中充滿了對生命意義的思索,對生命目標的探尋,鼓勵人們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我想到了我們生活的社會。現實中忙忙碌碌的人們生活在緊張繁重的壓力下,市場條件下對利益和物慾的追逐,開放形式下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襲,社會陰暗面的擴張,一些西方文化對我國優良傳統的顛覆,使人思想日益狹隘浮躁,在迷茫而不知所措,失去目標甚而開始沉淪的時候,更突顯出優秀文化的導向作用。教育是傳播弘揚這種文化的方式,而優秀的作品就是這種文化的最佳載體。史鐵生的這篇文章發人深省,它能感化和糾正那些近乎迷失的心靈。同時,還告訴我們對待突來的不幸要冷靜地思考,不要魯莽行事。有時候,自己的反思和醒悟比別人的提醒更起作用。史鐵生在突然失去雙腿時,脾氣變得很暴躁,喜怒無常,對生活的希望越來越渺茫,經過在輪椅上年復一年地沉思默想,他度過了絕望而狂躁的青年時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意識到那樣做都無濟於事。於是,他選擇了冷靜思考。

其實,冷靜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品質。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裏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冷靜和坦然。正是因為他很好地做到了冷靜思考、坦然面對生命,才使他頑強地走了過來,而沒有魯莽地選擇死亡。這些讓我聯想到了20xx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藥品二甲基亞硝胺殺害室友黃洋,魯莽地解決了問題,而投毒是為了給受害人開個愚人節玩笑,讓他難受些。這個發生在校園,發生在受過高等教育學生身上的案件震驚了全社會,也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人們不禁要問,他為何如此漠視生命?我想這就牽扯到大學教育的問題了:大學在對學生進行技能、知識培訓時,尤其要注重精神領域的錘鍊與鍛造,將理性與德性高度的融合,使走向社會的每一個學生懂得愛、理解愛,懂得付出,正確的面對生命和生活,培養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給予社會。這也是建立一個和諧、積極、進步、寬容的人文環境的基礎。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10

史鐵生推着輪椅緩緩地進了園子。他想尋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個返鄉的知青、一個失業的大齡青年,一個多愁善感的大腦,再加上一個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機活着的現實,史鐵生的命運真是多舛!母親悄悄地跟進了園子,落日的餘輝把她慌慌張張的影子拉得悠長,滿臉的焦灼最終在看到兒子的一剎那散去。她就這麼怔怔地盯着兒子倔強的背影,又怕他驀地轉身發現自我,便遠遠地守着、藏着。地壇的風翻動着安詳的落葉,輪椅的車輪軋過青青草坪,母親瘦削的腳印散落在地壇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親,一個雕塑般的兒子,共同凝成了一個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這樣看似平靜地過去了。這便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難以釋懷的景象。

所有的無奈和悲愴都源自一個現實:兒子在二十歲這個“最狂妄”的年紀突然截癱了。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感情和事業的人,卻先迎來了殘疾。天塌了!他成了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當時的史鐵生想到了死。殊不知,兒子所有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一個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應對着一天天長大、卻更加孤僻內向的兒子,已經身患絕症的母親不知度過了多少個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這一切,兒子在母親去世後才逐漸體會。

每次讀到那裏的時候我總是神情肅穆,喉嚨裏有個莫名的東西在來回嘀咕,胸口憋悶之極,眼淚就潸然而下,父親的樣貌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親在我“最狂妄的年紀”上猝然離世。那時,二十三歲的我剛剛走出村子獨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綠綠的高樓大廈在帶給我新奇的同時,也挑動起了一顆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騎着一把破舊而歡樂的單車把夢想灑遍整個城市。然而,幾乎一夜之間,父親沒了,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個巨大的東西被猛然抽走了。我不忍回憶20xx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親想對我説的很多很多,可是病魔已經不容許他多説一個字。他把自我56年人生的最終一瞥留給了母親、姐姐和我。之後,他的瞳孔便逐漸放空,一雙飽經滄桑的淚眼掙扎着,卻最終不聽使喚地閉上了,永遠地閉上了。父親的靈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時刻升起、飄走,留下了全家無盡的遺憾、對未來的恐懼和對他永遠的不捨。

那些年,我因過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責和子欲侍而親不待所帶來的無邊痛悔,幾乎帶走了我所有的眼淚和對未來的期望。每一天午時,我總是搖搖晃晃地騎車到二環邊上,找個沒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這個世界熙熙攘攘,卻沒有了我的父親!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親那白髮蒼蒼的臉龐總是似有若無地出現,然後淡去,最終無形。史鐵生寫到:“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呀,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難道我的父親也是由於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偉大的父母一樣,有着低調的自信,堅忍的意志和對兒女毫不張揚的愛。在鄉下幹了一輩子民辦教師的他,自幼喪父,節衣縮食,養家餬口,數十年風雨交加,有幾次瀕臨餓死的邊緣。如果上帝賦予眾生均等的苦難,我想他早就應當苦盡甘來、頤養天年了。他勤勞善良一生,卻不想會以這樣一個殘酷的方式來結束人世的苦難。

為了父親,我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這種念頭從八年前出現到此刻依然清晰可見。誠如史鐵生所言,“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境畢竟太真實了”。我開始全面審視自我的過去和將來,對自我的不滿與日俱增,逐漸進入一個狂躁奮鬥的時期。我不明白以怎樣的方式來“使父親驕傲”,只是頻繁地更換專業、不止一次地謀劃變動工作。我無法確定此刻自我慌慌張張所撞開的這條路是不是父親所期望我走的那條路?那條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貌?是衣錦還鄉的榮貴,還是家財萬貫的顯赫,抑或是內心的豁達、堅強以及與人為善的真誠?

時間能夠沖淡一切,也能夠讓一切迴歸本真。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後,最終明白:“我用紙筆在報刊上所撞開的那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裏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盤點自我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自我八年來的奮鬥,在“使父親驕傲”這個外衣的包裹之下,並沒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夠讓父親欣慰的,就是自我在生活面前所一向具有的進取姿態,和逐漸構成的堅韌、寬厚、真誠和豁達。讀完書,我掩卷長思,我想那些所謂的名、所謂的利,就像地壇上空那鴿子的哨聲、宂長的蟬歌和空曠的啄木鳥聲一樣,早就應當在時光的流淌中一齊逝去了……

於是,我再一次想到了地壇。地壇的風輕輕拂過四季,輪椅上倔強羞澀的少年在內心的安寧中變得堅強無比;一位失去了父親的兒子在悲憤的奔波中逐漸長大。古殿檐頭的風鈴搖個不停,可是那些受盡苦難、大愛無疆的父親母親們卻永遠地走了……

《我與地壇》讀後感11

《我與地壇》是作家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大學時因為讀了些相關的評論,我給史鐵生貼了個標籤:“西緒福斯”,至於他的真相卻並沒有去探究。工作後,偶然翻看。因為沒有任務,常常只看其中一、兩章,特別是第四章。看得多了,感歎也多起來。寫作《我與地壇》的史鐵生,給我的印象,像極了歐陽修筆下那個歷經滄桑、深秋登高的少年。雖然那時的他遠不是少年模樣。

《我與地壇》第四章感動我的是一分樸素。

這段文字幾乎沒有什麼花哨,一路看去就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敍述,不要説排比就是成語都很少。所講述的人物雖然像是有幾分異秉,細看也只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普通人,即使在我這樣平常人的生命中,伸開手去類似的人物也能抓出一把來。但作者很有心,用心的觀察與細緻的描繪讓他筆下的人物定格,成了特定的那一個。

沈從文老先生在談及自己的作品時,曾説“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後藴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優美,照例那作品背後隱伏的悲痛忽略了”。史鐵生的文字倒常常因為他獨特的風致讓人深切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愛。

史鐵生筆下的人物、故事平常極了,讀過去就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像其中對園中唱歌男子與作者認識過程的描述,總讓人想起歐陽修的“上元燈”,想起人生途中很多還沒來得及瞭解就擦肩而過的人。

《我與地壇》第四章打動我的是一分執著。其中那個長跑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允許我重温那段樸素的文字:還有一個人,是我的朋友,他是個最有天賦的長跑家,但他被埋沒了。他因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而坐了幾年牢,出來後好不容易找了個拉板車的工作,樣樣待遇都不能與別人平等,苦悶極了便練習長跑。那時他總來這園子裏跑,我用手錶為他計時。他每跑一圈向我招下手,我就記下一個時間。每次他要環繞這園子跑二十圈,大約兩萬米。他盼望以他的長跑成績來獲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為記者的鏡頭和文字可以幫他做到這一點。第一年他在春節環城賽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見前十名的照片都掛在了長安街的新聞櫥窗裏,於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聞櫥窗裏只掛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沒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櫥窗裏掛前六名的照片,他有點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櫥窗裏卻只掛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幾乎絕望了,櫥窗裏只有一幅環城容羣眾場面的照片。那些年我們倆常一起在這園子裏呆到天黑,開懷痛罵,罵完沉默著回家,分手時再互相叮囑:先別去死,再試着活一活看。現在他已經不跑了,年歲太大了,跑不了那麼快了。最後一次參加環城賽,他以三十八歲之齡又得了第一名並破了紀錄,有一位專業隊的教練對他説:“我要是十年前發現你就好了。”他苦笑一下什麼也沒説,只在傍晚又來這園中找到我,把這事平靜地向我敍説一遍。

生活是最好的編劇。這個跑了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的長跑者沒有形象、沒有名字,但他的身影卻清晰地印刻在《我與地壇》中,那份不濟命運燭照下的執著顯得尤為可貴。也是這分執著讓他的命運從悲劇漸漸走向了喜劇。

長跑家的經歷讓我想起史鐵生的另一部作品:《命若琴絃》。小説中不斷拉琴的老瞎子和小瞎子,從希望拉到失望,在絕望中拿起琴繼續拉,在琴聲中卻收穫了真正的希望。

長跑家的經歷也讓我想起探險家餘純順,他完成了人類首次孤身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十多年前他在羅布泊遇難。他在自傳曾講到探險讓他慢慢變得高尚起來,在探險中他從“功利”走向了“非功利”。我覺得教育的路途也許也是這樣。可能有人最初的起點並不那麼光輝,只是為了謀生為了就業。在失望與追求中他們略有無奈地執意前進,只因為不斷地前進、磨礪,於是漸漸褪去了原先的渺小、自私,走向了一個無我圓融的境界:無私執著的投入成了一種內在的需要,起點那些目標變輕了,變小了。

長跑家的經歷更讓我想起作者史鐵生。21歲,雙腿癱瘓。1981年,患嚴重腎病。1998年,開始做透析。當求學時讀着中文專業、捧着他的文字稀里嘩啦的我放下對文學的渴求進而連讀書也成為奢侈品時,寫出這感人文字的他卻承受着巨大病痛依然在創作的道路上前行……從《命若琴絃》、《我與地壇》,到《務虛筆記》、《病隙碎筆》,他筆耕不輟,他説自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每次讀蔣捷這首詞,慨歎人生的同時,我也常想天地的奇妙:這世間總有一些景緻需要時間來閲讀,比如風雨。好書大概也是如此,比如《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讀後感12

你看看吧,看看《我與地壇》。

為什麼要看?

不為什麼。

你要我看,就找不到一個理由?

就怕我説的這個理由太沉重,你不想看;又怕我説的這個理由太無聊,你不想看。

我們站在最高的那一層樓往下看,看到斜暉下的人們還是匆匆的趕路,這時候的他們會不會去想他們生命的價值,會不會去想他們幸不幸福,會不會去想斜暉靜靜的映照在他們身上到底為了什麼?

生命本身就是含義無窮的,“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的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這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我與地壇》)史鐵生筆下的這些小生命也都在思索着自己無窮的生命含義,不僅僅在吃,也不僅僅在睡,擁有了生命,也就有了演繹生命的使命,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則,對人,對蟲子都是一樣的道理。史鐵生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到地壇去思考這一個問題,幸好他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順便讀了很多書,不知道他在書中找沒找到他的“黃金屋”,也不知道他在書中找沒找到他的“顏如玉”,但他有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的感悟,也順便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王羲之的“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也是告訴我們活着要比死去有更多的意義。死是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到來之前,我們能做的不外乎兩件事情:一是好好活着,二是儘可能讓自己的生命有一點價值。

活着是很容易的,對於常人來説,吃飽,喝足,倒頭一睡,這是活着;養男,育女,造間大房子,買輛名牌汽車,滾滾,這也是活着;出生,上學,畢業,找工作,不斷換工作,這也是活着;就算吃不飽喝不足睡不着,還不是活着?

但好好活着得着眼於“好好”,這有兩個“好”。

我私下認為一“好”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着。雖然“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我與地壇》),出生也許不是自己的主意,但好好活着得自己想清楚。史鐵生為什麼要活着?他想過“我為寫作而活下來”,而又想到“只是因為我活着,才不得不寫作”(《我與地壇》)。這些反覆輾轉的思考讓他認識到“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於自己的精神”(《我二十一歲那年》)。

精神?人只有迴歸到自己的信仰殿堂裏,才能看得見自己精神的微笑,也才能有單臂頂千斤的力量。

你覺得你成績很差,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你覺得家裏很窮,沒有了跟命運叫板的勇氣?你覺得你長得醜,沒有了問鼎夢想的機會?錯了,你把眼光全放在了信仰殿堂旁邊的魔窟屋頂上,那裏掛滿的只是“慾望”,外在的衍生品,他們存在的目的是迷惑你,讓你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也就找不到為什麼要活着的答案了。別信他的,哪怕你的信仰殿堂裏的精神才長出一小點幼芽,你就相信精神的力量。現在,睜開你炯炯有神的眼睛,邁開你矯健的步伐,張開你有無窮力量的臂膀,抓住宇宙的邊緣,飛翔,你會看到:人人生而平等!

我私下認為第二個“好”是:熱愛自己的命運!這是史鐵生告訴我們的最鏗鏘的道理。史鐵生在他“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我與地壇》),他想到過死,誰都不希望自己有一雙殘廢的雙腿;在他在文學上碰撞出一條路,發表了文章後,母親溘然長逝,他再度沮喪,誰不希望母親看着自己成功,然後滿臉驕傲呢?

可是世事無常,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預料,在我們經歷前面的這些“風和日麗”之後,會不會有“狂風暴雨”在等着咱們;我們也都無法預料寵我們愛我們的雙親會不會一直陪着我們;更無法預料,今天努力完成了作業,明天考試會不會一塌糊塗。“無限的悲愴與有情,無限的荒蠻與驚醒……以及靠着無限的思問與祈告,去應和那存在之輪的無限之轉”(《扶輪問路》)。“存在之輪的無限之轉”啊,“存在之輪”是“物與我皆無盡也”,是恆常,是一定了的;“無限之轉”是“則天地之間曾不能以一瞬”,是變化的是無常的。活着是肯定的,命運已經發生了變化,暫且不説變好變差全隨個人修化,單説這命運變了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愛他。

史鐵生在《好運設計》中給設計了非常完美的命運,可是他卻説:“沒有了陰晴圓缺,沒有了潮汐漲落,沒有距離便沒有了路程,那是什麼呢?很明白,那是死亡。”我們説過要好好活着,活着的死亡可比死了的活着要痛苦許多。所以,碰到順暢如意的命運我們愛他,碰到“不可心”的命運,我們更要愛他。在愛自己命運的同時,把我們愛命運的感悟化成春風去温暖在坎坷路上輾轉的人們,我們所經歷的或好或孬的生活就成了我們愛眾生的財富了。史鐵生就是這樣的人,二十一歲後,在輪椅上和命運幾次談判幾次肉搏,掙扎着感受親情、友情、愛情的滋養,他筆耕不輟,就是要把他愛命運的感悟化成縷縷春風吹去我們心頭對命運的埋怨。他是愛眾生的,他已經在命運的旅途中成功的昇華了自己。

説了這許多,知道為什麼要你看《我與地壇》了嗎?

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是父母親沒有和我們商量就給了我們的,但生命的品質得靠我們自己去鍛造,如果還找不到讓自己的生命有實實在在的價值的理由,多讀點書也許就能找到了。總之,愛自己的命運,愛大家的命運!

《我與地壇》讀後感13

記得第一次接觸史鐵生是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上,那時侯讀他的《我與地壇》,我反覆讀了三遍,流了三次眼淚。不是我煽情,也不是我矯揉造作,而是我確實被史鐵生的文句感動了。感覺到自己跟他有着某種説不清的相同之處。我傷感於他的不幸遭遇,也佩服他的樂觀與豁達,更崇拜他的堅韌頑強。讀他的文章,自己的心靈像似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反思與崇高的洗禮。黃昏的時候,獨自漫步,使人聯想到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那時滿紙的人世無常。人世是一個説不盡道不完的話題,其中形形色色,恍恍惚惚,應有盡有。然而,其中自有真意,《地壇》的無常之味是其中的一種。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的時候,已經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塵世中,人世總無常,一部《紅樓夢》是一個個紅顏女子的無常,一部《三國演義》是一個個帝王將相的無常,一部《世説新語》是一個個風流名士的無常。有迷惑,有無奈,有清香,有恬然,而更多的是悲愴。因此,活的問題必像“魔鬼與戀人”陪伴人的一生。

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着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上帝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説。

母親最偉大,同時也最痛苦,尤其是作為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子的母親最明白。偉大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承受。可,造化總在弄人,人世的無奈正在此。當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裏,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着,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讓她有一個微笑,但是她卻熬不住了,享年四十九歲,人世艱難,事與人違。

多少的日子裏,四季的風,四季的雨,從沒有停過。無論春夏秋冬,總有些淒涼之意。春夜有淅淅瀝瀝的雨,夏日有黃昏入暮的斜陽,秋夜有紛紛凋零的落葉,而冬天則有漫無邊際的大雪。

但無論怎樣,只能是獨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隨它去吧,人生就是人生,還有什麼好説的呢?

眼前,落日的黃昏,永恆與變遷的對比,使愛情更無常了些。夕陽下攜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經有過多少的日日夜夜,度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種素樸的,風雨無阻的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但時光卻把人從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無奈,友誼無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離去。而其中總有些味兒,奈人尋覓,或許是甜的,或許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裏,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人生總逃不過無奈,歲月飛逝,孩提時代的無憂無慮一去不復返,面臨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有時,確如無言的好,寧可“怒目望着”“一聲不吭”。這是經過了太多的苦楚,而後的無言。無謂的哀號,永不如無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因為無言的背後,有一個人世的無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沒有人把這個世界想個明白。

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好象一齣戲,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種角色,“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人世“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候惶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他的話不難令人想到叔本華的悲劇哲學,所謂人生是一個悲劇,更何況無常。然而,人生的悲劇卻是美的,因為,人總是面對它,並且給自己生的勇氣,給自己思索的空間,所以才有活着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説盡,有些事“一旦成了語言,不再是它們了”,所以人生的關鍵還是用心靈品味人生的美,一種人世無常,無奈的美,聊以慰藉,是安慰,也是“墳墓”。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臨則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從降臨之時就走向了死亡,或許有一天“跑出來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許不必想,自然而然,該來的總會來。

命運的神祕、深奧,時常以無常的形式讓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運卻也潔白如水,時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尋煩惱,遠不如漫步夕陽下來的美。

《我與地壇》讀後感14

雖然這本書中的有些文章早已在國中的閲讀練習題中出現過,但是再次拜讀後我又有不一樣的體會。同時我自知僅憑自己現在的閲歷不能完全體會到文章更深層的內涵,所以就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小體悟記錄下來。

關於生死

“生死”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本書就像大多文人騷客的作品一樣幾乎每篇文章都提到了這個話題。在《我與地壇》中作者寫道:“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一個沉重的話題,卻被作者以一種輕鬆的比喻那麼淡然地看破一切地解釋完畢,這其中的虛無感與那種處之淡然的感覺就這樣滲透在作者的文字中,原來死亡不過如此啊,原來死亡是給度過一生的疲憊的我們用來休息的節日啊,這種輕鬆讓人感到有些不寒而慄,但細想起來卻覺得其實就是如此,儘管我們畏懼死亡(可能只有極少數不是),因為死亡代表着未知,黑暗,像一個無盡的深淵,但這是老天爺從我們出生起就給我們的一道難題,我們必須敢於直視它,勇敢面對它。正如老子的“無為”思想,當一個人可以不辨生死,無所謂死或生,那麼他終將會走到天地中去,得到永生。

關於母愛

對於母親的描寫和對生死的討論一樣幾乎在每篇文章中出現,這可能與作者的母親在作者最困難的歲月裏給予他最無私最堅強的支持,而後又在作者尋覓到自己生命道路之時離開人世有關。所以我想在這裏談談每一個平凡的母親給予孩子的熱烈深沉又偉大的愛。在《我與地壇》中,“我”的母親每次都會目送我搖着輪椅走出家門去地壇,一回我走出去不久後又返回卻發現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的那個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出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不知那時的她是不是在想自己能否代替自己的孩子受苦。可是作者卻沒有明白母親的苦心,直到母親去世,作者才漸漸明白原來“這園中不單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秋天的懷念》,《合歡樹》中都描寫了母親感人的愛和作者對自己沒能在母親生前明白母親的愛的懺悔。

不可能每個家庭都像作家史鐵生的家庭一樣,特殊的生活背景凸顯出母親偉大的愛,但是不能説我們的母親的愛就不夠偉大。國小時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母親愛我的方式有點膩煩,她常常對我説“你看媽媽多愛你。”之類的話,因為那時的我常常讀到母親不讓孩子知道,只是背地裏關照孩子的文章,我覺得母愛就應該是這樣默默的,哪個媽媽一天到晚把“愛”掛在嘴邊呀?後來隨着自己長大了,我發現媽媽是真的愛我,她每天都看着我出家門,然後每次都對已經在樓道里的我囑咐“多喝水啊”,天冷時還常提醒我“課間操跑步時記着圍圍巾”等瑣碎的小事,每每此時我都感到幸福不已。我慢慢明白了,每個母親愛孩子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只不過我媽媽對我的愛表現得有些熱烈。我認為所有母親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只是孩子能否體會和理解這種偉大的愛。

關於命運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有一大段關於命運的論述,“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存在麼?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和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就命運而言,修論公道……”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後天無法改變的,但是有些東西是依靠後天積累和刻苦訓練練就的,文中有些“宿命論”的味道,我認為我們要先接受命運的安排,然後調整自己才能夠積累更多,訓練更充分,改變命運中可變的部分,而非自暴自棄,荒廢一生。

讀完整本書,“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這句出自《想念地壇》的話久久縈繞在我心中。地壇是作者十幾年前找到的心靈避難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讀後感 )地壇空曠寂靜,因為有了眾多生機勃勃的小生靈,園子雖然荒蕪但並不衰敗。園子裏有參天的古樹,破敗的院牆.地壇放棄了昔日的榮華,迴歸生命的起點,在安靜中探尋生命的本真。雖然如今的地壇因遊客漸多已少有最初的安靜,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找到一個“地壇”,在那個寂靜的地方迴歸生命的零度,思考生命的意義。

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我與地壇》讀後感15

讀啦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史鐵生推着輪椅緩緩地進啦園子。他想尋找生的理由,或者死的解脱。一個返鄉的知青、一個失業的大齡青年,一個多愁善感的大腦,再加上一個高位截肢不得不依靠透析機活着的現實,史鐵生的命運真是多舛!母親悄悄地跟進啦園子,落日的餘輝把她慌慌張張的影子拉得悠長,滿臉的焦灼終於在看到兒子的一剎那散去。她就這麼怔怔地盯着兒子倔強的背影,又怕他驀地轉身發現自己,便遠遠地守着、藏着。地壇的風翻動着安詳的落葉,輪椅的車輪軋過青青草坪,母親瘦削的腳印散落在地壇的角角落落。一位焦急的母親,一個雕塑般的兒子,共同凝成啦一個千年的守望。一天又一天,十五年的日子就這樣看似平靜地過去啦。這便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一幅令人難以釋懷的景象。

所有的無奈和悲愴都源自一個現實:兒子在二十歲這個“最狂妄”的年紀突然截癱啦。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和事業的人,卻先迎來啦殘疾。天塌啦!他成啦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當時的史鐵生想到啦死。殊不知,兒子所有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她是怎樣的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一個痛苦、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面對着一天天長大、卻更加孤僻內向的兒子,已經身患絕症的母親不知度過啦多少個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只是這一切,兒子在母親去世後才逐漸體會。

每次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總是神情肅穆,喉嚨裏有個莫名的東西在來回嘀咕,胸口憋悶之極,眼淚就潸然而下,父親的樣子便清晰地浮在眼前。八年前的冬天,父親在我“最狂妄的年紀”上猝然離世。那時,二十三歲的我剛剛走出村子獨自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花花綠綠的高樓大廈在帶給我新奇的同時,也挑動起啦一顆早不安分的心,我精力旺盛,騎着一把破舊而快樂的單車把夢想灑遍整個城市。然而,幾乎一夜之間,父親沒啦,就像一座山的底座突然下沉,我心底某個巨大的東西被猛然抽走啦。我不忍回憶2001年除夕那天那一刻,那一刻父親想對我説的很多很多,但是病魔已經不容許他多説一個字。他把自己56年人生的最後一瞥留給啦母親、姐姐和我。之後,他的瞳孔便逐漸放空,一雙飽經滄桑的淚眼掙扎着,卻終於不聽使喚地閉上啦,永遠地閉上啦。父親的靈魂在那一年、那一天最隆重的時刻升起、飄走,留下啦全家無盡的遺憾、對未來的恐懼和對他永遠的不捨。

那些年,我因過去猖狂而生的深深自責和子欲侍而親不待所帶來的無邊痛悔,幾乎帶走啦我所有的眼淚和對未來的希望。每天下午,我總是搖搖晃晃地騎車到二環邊上,找個沒人的角落,坐着、站着,又坐下……這個世界熙熙攘攘,卻沒有啦我的父親!在輾轉反側的深夜、在若有所失的傍晚,父親那白髮蒼蒼的臉龐總是似有若無地出現,然後淡去,終於無形。史鐵生寫到:“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呀,迷迷糊糊我聽見啦回答:‘她心裏太苦啦,上帝看她受不住啦。就召她回去啦。’”難道我的父親也是由於受苦太多被上帝召回?他像天下所有偉大的父母一樣,有着低調的自信,堅忍的意志和對兒女毫不張揚的愛。在鄉下幹啦一輩子民辦教師的他,自幼喪父,節衣縮食,養家餬口,數十年風雨交加,有幾次瀕臨餓死的邊緣。如果上帝賦予眾生均等的苦難,我想他早就應該苦盡甘來、頤養天年啦。他勤勞善良一生,卻不想會以這樣一個殘酷的方式來結束人世的苦難。

為啦父親,我發誓要活出個人樣來。這種念頭從八年前出現到現在依然清晰可見。誠如史鐵生所言,“兒子想使母親驕傲,這心情畢竟太真實啦”。我開始全面審視自己的過去和將來,對自己的不滿與日俱增,逐漸進入一個狂躁奮鬥的時期。我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來“使父親驕傲”,只是頻繁地更換專業、不止一次地謀劃變動工作。我無法確定現在自己慌慌張張所撞開的這條路是不是父親所希望我走的那條路?那條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是衣錦還鄉的榮貴,還是家財萬貫的顯赫,抑或是內心的豁達、堅強以及與人為善的真誠?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也可以讓一切迴歸本真。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多年之後,終於明白:“我用紙筆在報刊上所撞開的那條路,並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年年月月我都到這園子裏來,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麼。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盤點自己的人生經歷,突然發現,自己八年來的奮鬥,在“使父親驕傲”這個外衣的包裹之下,並沒有完全剔除那些世俗功名的念想。唯一能夠讓父親欣慰的,就是自己在生活面前所一直具有的積極姿態,和逐漸形成的堅韌、寬厚、真誠和豁達。讀完書,我掩卷長思,我想那些所謂的名、所謂的利,就像地壇上空那鴿子的哨聲、宂長的蟬歌和空曠的啄木鳥聲一樣,早就應該在時光的流淌中一起逝去啦……

於是,我再一次想到啦地壇。地壇的風輕輕拂過四季,輪椅上倔強羞澀的少年在內心的安寧中變得堅強無比;一位失去啦父親的兒子在悲憤的奔波中逐漸長大。古殿檐頭的風鈴搖個不停,可是那些受盡苦難、大愛無疆的父親母親們卻永遠地走啦……

標籤:讀後感 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