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茶藝

黑茶的種類

茶藝2.44W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是我們國家有名的六大茶種之一的茶葉,屬後發酵茶。大家知道黑茶的種類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黑茶的種類,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黑茶的種類

  黑茶品種

黑茶品種可分為緊壓茶與散裝茶及花捲三大類,緊壓茶為磚茶,主要有茯磚、花磚、黑磚、青磚茶,俗稱四磚,散裝茶主要有天尖、貢尖、生尖統稱為三尖,花捲茶有十兩、百兩、千兩等。

  三尖

天尖:是用一級黑毛茶壓制而成, 外形色澤烏潤,內質香氣清香,滋味濃厚,湯色橙黃,葉底黃褐。

貢尖:是用二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帶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稍橙黃,葉底黃褐帶暗。

生尖:是用三級黑毛茶壓制而成。外形色澤黑褐,香氣平淡,稍帶焦香,滋味尚濃微澀,湯色暗褐,葉底黑褐粗老。

  花磚

“花磚”歷史上叫“花捲”,因一卷茶淨重合老秤1000兩,故又稱“千兩茶”。過去,花捲的加工方法是用安化高家溪和馬家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錘築制在長形筒的篾簍中,築造成圓柱形,高147釐米,直徑20釐米,做工精細,品質優良。1958年“花捲”改制成為長方形磚茶。規格為35×18×3.5釐米。正面邊有花紋,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微澀,湯色紅黃,葉底老嫩勻稱,每片花磚淨重2公斤。目前有1kg、2kg等幾種規格,花磚形狀雖然與花捲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銷區的讚賞與歡迎。“花磚”的名稱來由,一是由卷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故名“花磚”。花磚茶的製造工藝與黑磚茶基本相同。壓制花磚的原料成份,大部分三級黑毛茶及少量降檔的二級黑毛茶。總含梗量不超過15%。毛茶進廠後,要經篩分、破碎、拼堆等工序,製成合格的半成品,以後進行蒸壓、烘焙、包裝等,工藝與黑磚茶相同。

  黑磚

安化黑茶歷史悠久,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運輸的主要商品是絲綢、瓷器、茶葉。安化黑茶,通過古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西北邊疆,也銷往俄國、英國等國家。

湖南安化黑茶主要集中在安化生產。湖南黑茶是採割下來的鮮葉經過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等五道工序製作而成。湖南黑茶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松煙香。黑毛茶經蒸壓裝簍後稱天尖,蒸壓成磚形的是黑磚、花磚或茯磚等。湖南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被權威的台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黑磚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澤黑潤,成品塊狀如磚,故名。其原料選自安化、桃江、益陽、漢壽、寧鄉等縣茶廠生產的優質黑毛茶。製作時先將原料篩分整形,風選揀剔提淨,按比例拼配;機壓時,先高温汽蒸滅菌,再高壓定型,檢驗修整,緩慢乾燥,包裝成為磚茶成品。

每塊重2公斤,呈長方磚塊形,長35釐米,寬18.5釐米,厚3.5釐米。磚面平整光滑,稜角分明;茶葉香氣純正,湯色黃紅稍褐,滋味較濃醇。該品為半發酵茶,去除鮮葉中的青草氣,加以磚身緊實,不易受潮黴變,收藏數年仍不變味,且越陳越好,適於烹煮飲用,尚可加入乳品和食糖調飲。年產量約5000噸,主銷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以蘭州為集散地。

  茯磚

陝西茯茶出自於陝西咸陽涇陽,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她興於宋,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茶體緊結,色澤黑褐油潤,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湯橙紅透亮,滋味醇厚悠長。適合高寒地帶及高脂飲食地區的人羣飲用。特別是對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涼地區,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遊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因而,在中國西北地區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説。

涇陽縣位於咸陽市,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東與三原、高陵縣交界,南與咸陽市渭城區接壤,西隔涇河與禮泉縣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與淳化、三原縣毗鄰。從涇陽縣城出發到西安城北客運站44公里。茯茶的出現,約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問世,採用湖南安化黑毛茶為原料,手工築制,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稱“涇陽磚”;茯磚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名稱由來因其藥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磚”。由於系用官引製造,清代前期須在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税金,這批茶交給官府銷售,又叫“官茶”、“府茶”。其餘的磚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銷區銷售,故稱為“附茶”。在清道光年間,將安化黑毛茶中色黃葉粗的甘引用篾簍踩成大包,包重90公斤,運往陝西涇陽壓制成磚。

茯磚茶壓制要經過原料處理、蒸氣漚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成品包裝等工序。其壓制程序與黑、花兩磚基本相同,其不同之點是在磚形的厚度上。因為茯磚特有“發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條件外,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求磚體鬆緊適度,便於微生物的繁殖活動。茯磚與黑、花兩磚另一個不同之點,是磚從磚模退出後,不直接送進烘房烘乾,而是為促使“發花”,先包好商標紙,再送進烘房烘乾。烘乾的速度不要求快乾,整個烘期雙黑、花兩焙長一倍以上,以求緩慢“發金花”(即產生冠突散囊菌)。

茯茶功效突出原因在於有一種金花菌(冠突散囊菌),使磚茶裏面佈滿星星點點密密麻麻黃色的“金花”。“金花”越茂盛,品質就越好,對消化、對生理的調節作用就越大。以肉食為主的西北牧民,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可見茯茶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茯茶消滯去膩,降脂降血,平衡生理,是不爭的事實。茯茶的“金花”,一目瞭然,茯茶金花菌的作用,不是其他茶可以替代的。茯茶中有人體必須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茯茶的原材料本身具有對人輪狀病毒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阻斷人體致癌性亞硝基化合物形成;所含脂肪分解酵素含量高於其他茶類。

  千兩茶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制出了千兩茶,即“花捲”茶。千兩茶成品每支淨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千兩茶是採用安化本地產優質黑毛茶為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後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築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經多次反覆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緻密堅實的要求,最後形成高160釐米左右、直徑0.2米左右的呈樹狀的圓柱體,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乾燥而成。

千兩茶茶包裝原始獨特,外形碩大挺拔,很具視覺衝擊力。其外形色澤黑潤油亮,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帶蓼葉.竹黃、糯米香味。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千兩茶與百兩茶製作工藝是完全相同的,但茶越小製作工藝的難度就越大,對技師的工藝要求也越高。千百兩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經典茶葉,以陳年茶為 最佳,現存50年之久的千兩茶市值在200萬元左右,韓國、日本等地以千兩茶做為鎮店之寶,收藏千百兩茶更為盛行。據説千百兩茶保健功效十分不錯,“日曬 夜露”之特殊發酵工藝,造就了“千兩茶”獨特的品質特徵和對人體獨特的藥理功效,長期存放的“千兩茶”對腸胃調理具有“藥”到病除的功效。臨牀實驗證明,“千兩茶”對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降低血脂、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千兩茶”採用茶學界俗稱為“後發酵茶”的黑茶為原料,因此,只要存放在幹 燥、無異味的場所,時間越久,其藥理保健功效則更加突出,而且口感更醇厚、自然。“千兩茶”已經成為具有遠見人士的藏品和客廳裝飾品。

  青磚茶

青磚茶是黑茶中的一種,也稱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沒有的自然茶香。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是青磚茶的原產地,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羊樓洞商人雷中萬於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開辦“羊樓洞茶莊”,後又將“羊樓洞茶莊”更名為“洞莊茶號”。“公設茶莊於廟場,始製茶磚”(《中萬公傳》),茶號設在羊樓古鎮廟場街中段,廠房設在觀音泉下60米處,以羊樓洞茶為原料,引觀音泉水製作。因觀音菩薩座駕為蓮花,故所產磚茶“以蓮花為案,以洞莊二字為識”,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有"磚茶之源,百年洞莊''之説。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蒸汽高温壓制而成,湯色澄紅清亮,濃釅馨香,味道純正,回甘雋永。青磚茶經發酵、高温蒸壓、適當存放自然後發酵後,茶葉中的兒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於水中,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膩健胃,降脂瘦身,禦寒提神,殺菌止瀉等獨特功效為其它茶類所不及。主要銷往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區和蒙古、格魯吉亞、俄羅斯、英國等國家。

青磚茶經多道工序製作後壓制而成長方磚形。感觀上為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滋味尚濃無青氣,水色紅黃尚明,葉底暗黑粗老。 青磚茶的用料分灑面、二面和裏茶三個部分。其中灑面、二面為面層部分,色澤為棕色,茶汁味濃可口,香氣獨特,回甘雋永。灑、二面之間即為裏茶,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還具有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降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功效,是內蒙古等西北地區人民的日用消費品,屬國家應急儲備物資。其中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川”字牌青磚茶是黑茶行業中商務部首批認定的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享有久遠聲譽,至今依然是邊區人民的日常首選。一些不懂漢語的少數民族消費者,只需用手在磚面上輕輕一摸,只要有三條凹進去的印跡,他們就會徹底的放心。“三道道”(即“川”字)已成為邊疆人們心目中誠信的標誌。

  四川邊茶

四川邊茶分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兩類,四川雅安、天全、榮經等地生產的`南路邊茶,過去分為毛尖、芽細、康磚、金玉、金倉六個花色,簡化為康磚、金尖兩個花色,主銷西藏,也銷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路邊茶製法是用割刀採割來的枝葉殺青後,經過多次的“扎堆”、“蒸、餾”後曬乾。南路邊茶(藏茶)為黑茶品種製法最複雜,經過32多道工序製成。四川灌縣、崇慶、大邑等地生產的西路邊茶,蒸後壓裝入篾包製成方包茶或圓包茶,主銷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肅、新疆等省(區)。西路邊茶製法簡單,將採割來的枝葉直接曬乾即可。

  廣西梧州六堡茶

廣西黑茶最著名的是梧州六堡茶,因產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已有上千年的生產歷史。除蒼梧縣外,賀州、橫縣、岑溪、玉林、昭平、臨桂、興安等縣也有一定數量的生產。六堡茶製造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漚堆、復揉、乾燥,製成毛茶後再加工時仍需潮水漚堆,蒸壓裝簍,堆放陳化,最後使六堡茶湯味形成紅、濃、醇、陳的特點。廣西梧州因梧州六堡茶享譽國際和國內,2010年和2011年舉辦了兩次廣西春茶會,形成了形良好的茶文化城市品牌效應。

梧州六堡茶是特種黑茶,品質獨特,香味以陳為貴,在港、澳、東南亞和日本等地有廣泛的市場。黑茶為中國 特有的茶類。因 茶葉顏色呈烏黑 狀,所以稱作為 黑茶。中國人一 般不太熱衷於陳 茶。據説日本人更傾注於新茶; 然而日本人開始對雲南出產的黑茶中的代表 “普洱茶”和廣西梧州生產“六堡茶”青睞起來了。這大概是受到香港慣飲陳茶的習俗的影響吧。

  康磚金尖

創制於1074年前後,主要使用四川雅安、樂山一帶的原料,後擴大到宜賓、重慶等地。主銷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等藏族地區。原狀產於四川雅安、宜賓、江津、萬縣等國營茶場(廠)加工築制,年產量近萬噸。

都是經過蒸壓而成的磚形茶。康磚品質較高,金尖品質較次。兩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質有差異。

築制康磚和金尖的原料來源廣泛,類別也很多,有做莊茶、有級外曬青茶、條茶、茶梗、茶果等。所以毛茶原料必須預先過細整理,再經篩分、切鍘整形、風選、揀剔等工序,務求做到沙石、草木除淨,梗長適度,還要製成形狀勻整的灑面和裏茶。再按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合理配料,經過稱茶、蒸茶和築壓等製造工序,製成康磚和金尖。

康磚茶每塊淨重0.5公斤,金尖每塊淨重2.5公斤。康磚為圓角枕形,大小規格為17×9×6釐米。金尖也是圓角枕形,大小規格為24×19×12釐米。康磚外形色澤棕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紅濃,葉底花雜較粗;金尖外形色澤棕褐,香氣平和,滋味醇和,水色紅亮,葉底暗褐粗老。

2013年,沉香黑茶與黃花梨黑茶獲得國家級專利。

  結語:看完了小編分享的之後,大家是不是對黑茶的種類更加清楚了呢?

標籤: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