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其它技能

北方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下面小編準備了北方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的文章,歡迎大家參考!

北方冬至吃餃子與誰有關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即使最貧苦的人家,到了冬至,也要弄點野菜包頓黑麪餃子吃。人們説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據説這個習慣是從南陽傳過來的。

東漢時期,南陽出了個名醫叫張仲景。此人行醫,不圖發財,只求濟世救人。某年,洛陽發生荒旱,他來到洛陽行醫,對貧苦人家特別優待,不僅有求必應,而且對特別困難的病人還施捨他自己花錢配製的藥品,為眾多百姓解除了病痛。一個叫李生的小夥子來求醫,張仲景為他號過脈,説他雖然營養不良,但沒有大病。李生只好説了實話,説他失去了父母,現在孤身一人,上無片瓦,下無立足之地。他請張仲景為他治治窮病。

張仲景自行醫以來,治好的病人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替人治過窮病。由於他心地善良,對李生的要求他經過認真捉摸,便開了一張藥方,藥方上開的只有“茅根”一種,交待李生挖的越多越好,洗淨晾乾,保存起來。照此辦理,窮病可除。李生對張仲景的話深信不疑,一連挖了好長時間,積累了大量的茅根。不久,瘟疫流行,張仲景為人開的處方上,都有茅根四兩,因那時洛陽醫生們還不懂茅根有通竅利尿的功能,藥鋪均沒此藥,都得到李生那裏配藥,時間一長,李生便積攢了不少銀子。他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張仲景在洛陽治窮病的'故事廣為流傳。

後來張仲景科場得第,官拜長沙太守,但他仍然不忘鑽研醫術,著有《傷寒論》等名著。他當太守,不僅坐堂判案,還坐在太守的大堂上為貧苦百姓看病。“坐堂醫生”這個詞即源於此。

張仲景在長沙離任告老還鄉那年的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天氣奇冷。老百姓由於生活困難,飲食不佳,衣服單薄,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張仲景一到家,登門求醫的人很多。騾馬接,轎車請,整日裏把張仲景圍個不透風。張仲景雖然很忙,可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他叫弟子們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盤上大鍋,在冬至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的耳朵。他施捨的藥叫“去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煮,嬌耳煮熟後,給來乞藥的每人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起熱。天天如是,舍藥一直舍到年三十,人們的耳朵都醫治好了。大年七年級,人們慶賀新年,就學着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有人把這種食物稱“餃耳”,也有叫“餃子”的,還有叫“扁食”的。

此後,“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七年級,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説法。

  如何挑選餃子?

餃子是最為常見的冬至餐點,奈何工作忙碌,很多時候不能自己包餃子,只能去糕點店買一些,終究味道不是那麼如意。如果自己挑選食材包餃子,你可知道怎樣挑選?你知道,怎樣挑選好的餃子嗎?小編總結了一些方法,教您為您的家人挑選健康餃子!

説説韭菜冬菇三鮮餃子。韭菜冬菇三鮮餡營養,一般來説,精肉餡比肥肉更營養。因為三鮮、韭菜、冬菇餡,屬於植物性食物,營養高,可作為優先選擇。

韭菜是水餃餡的代表,那韭菜應該怎樣挑選呢?首先,在做韭菜豬肉水餃之前,要注意選購。不買葉片過長、根部粗大且顏色過白的韭菜,那樣的韭菜通常用了過量的農藥。應買短一些的,並且在食用前,要將韭菜的根部切掉半寸以上,因為根部是韭菜農藥殘留最多的地方。

水餃餡裏的美味香菇怎麼選?香菇鮮肉也比較受歡迎。挑選香菇時要注意剛採收的香菇,菇傘內側會有一層薄膜。若此處出現茶色斑點,表示不太新鮮。肉餡的選擇就簡單多了。那些肉餡,主要是看肥瘦,肥肉做餡,飽和脂肪酸高不營養,熱量也高,對人體不好,而瘦肉內的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

餃子餡是多種多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過在冬至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會選擇羊肉餡的。理由是羊肉性温熱,冬至吃可以起到温陽作用,幫助機體驅寒,還有温養臟腑之作用。不過,若本身就有“上火”的情況,則不宜過度食用温熱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