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保健協會認證

2017夏季清涼養生保健法

在中醫養生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2017夏季清涼養生保健法,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2017夏季清涼養生保健法

  ①夏至養生三宜:

  1、飲食宜多吃“苦”

在中醫養生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在飲食方面,適當吃些辛温類食物,最好適當吃點“苦”,忌食過於腥熱的食物,以免上火。

夏至儘管天氣炎熱,但陰氣已開始生長。“夏至前後飲食宜清淡,忌食過於腥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專家提示:

這個時候最好適當吃點“苦”,如苦瓜、蓮子心等都是清熱祛暑的佳品。還可吃些金銀花綠豆粥,喝些菊花枸杞茶、麥冬金銀花茶等。

  2、宜晚睡早起

古人對於夏季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説,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運行。此時天氣是晝長夜短,中午午休一會兒,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一定好處。

專家提示:

夏至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每天最好養成午睡習慣,但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只要合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温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3、夏至前後半月最宜節氣鍼灸

“夏至陽氣盛,人體陽氣浮越,可在這前後15天進行節氣鍼灸,針對痼疾,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腹瀉等,可有效地扶陽祛寒、祛除根因。”

專家提示:

説起節氣灸,或許很多人並不太瞭解,它是古人根據“天時”,有選擇地鍼灸不同穴位,預防該時節好發的疾病的方法。夏季氣温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同時,中醫講究“春夏養陽”,也就是説在夏至前後乃至三伏天治療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

“節氣灸”適應病症,主要對呼吸系統疾病和脾胃病有很好的療效。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因為此時節影響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症狀相對較輕,這個時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更好地透邪外出。脾胃病如胃痛、腹痛、腹瀉、腹脹等,這是因為脾臟喜燥惡濕,濕邪最易困脾,影響我們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補脾胃,可以健脾化濕。

解暑佳品---綠豆湯

  ②解暑佳品---綠豆湯

進入盛夏,在外工作、學習的人們回家後喝上一碗涼爽可口的綠豆湯,頓時會覺得汗消熱解。

專家提示:

食物的'温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綠豆中蛋白質含量比雞肉還多,大分子蛋白質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老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另外屬於寒涼體質的人,例如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症狀者,不適宜太頻繁飲用綠豆湯,否則會加重症狀。

要避免綠豆過於寒涼引起不適,可以選擇吃綠豆粥解暑。做法是將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同時下鍋加水煮成粥。如果想飲用綠豆湯,則需煮爛綠豆才不至於吃得太涼。

綠豆湯也不宜喝冰鎮的,否則會造成脾胃失衡和腹瀉。

[夏至]節氣養生:多喝涼鹽開水防中暑

  ③多喝涼鹽開水防中暑

  1、夏季節氣氣温較高,天氣悶熱,容易中暑。

“在夏天或高温作業場所工作一段時間後,有輕度頭痛、頭暈、耳鳴、噁心、眼花、無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

專家提示:

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温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中暑。另外,如出汗過多,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鹽代謝發生障礙,也會中暑。

  2、炎炎夏日,如何預防中暑的發生呢?

若出現中暑先兆,應暫停工作,立即將患者轉移到清涼通風的環境中,解開衣服,脱掉過多的衣物,塗擦清涼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頭部冷敷,可用冷水擦澡。經休息、降温處理,一般4小時即可恢復。重症中暑,應迅速搶救。若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温;有呼吸困難者可進行人工呼吸;對於熱衰竭或熱痙攣,主要是補充水分與氯化鈉,重者靜脈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水。

專家提示:

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同時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中午陽光最強或温度最高的時候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學習。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戴帽子,並注意適當休息,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對中暑有一定預防作用,夏日工作時最好隨身攜帶。

蟲咬性皮炎高發季

  ④蟲咬性皮炎高發季

夏季是蚊蟲活動與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也是蟲咬性皮炎高發的季節,因此應十分重視蟲咬性皮炎的防治。

專家提示:

蟲咬性皮炎即為蚊蟲叮咬人體後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同時會伴有劇烈瘙癢感。蟲咬性皮炎最常表現為紅色腫脹的疙瘩,多呈卵圓形,頂端常有一個小水皰或小瘀點。少數皮炎表現為類似水痘的大水皰或僅見小瘀點,偶爾也會表現為紅色結節或出血性斑塊。

兒童對叮咬反應較為強烈,通常表現為大片腫脹的紅斑。患者一般無發熱等全身症狀。但由於搔抓,不少患者併發膿皰瘡,從而引起發熱、疼痛等不適。也有的患者因處理不當,引起結節性癢疹,病情遷延難治。

口服抗組胺藥對蟲咬性皮炎有較好的療效。外用藥物可選擇爐甘石洗劑、激素霜或含有薄荷的製劑,均可達到止癢消炎的效果,經過2—10天即可痊癒。

而預防蟲咬性皮炎應注意室內衞生,放置蚊帳、蚊香驅蚊。室外活動時應做好防護,穿長袖衣服,適當噴灑驅蚊露。一旦被蚊蟲叮咬,應避免搔抓,叮咬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