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評估審計

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重點

開展扶貧資金績效審計可概括為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思路和重點的文章,僅供大家閲讀交流!

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的重點

經濟性是指支出是否節約;效率性是指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產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效果性是指是否達到目標。在其具體做法上,要使審計思路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查錯糾弊向追求扶貧資金總體效益轉變。在關注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的同時,更加關注項目實施後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二是從財務審計向業務流程、制度執行審計轉變,以制度的健全性為基準點,以遵循制度情況為啟動點,以業務流程為切入點,開展績效審計。三是從單純的查處問題向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轉變。通過審計,反映專項資金政策措施的落實、執行效果,分析政策目標的實現程度,並提出有針對性性的建議,促進完善扶貧開發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等工作機制,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高效運行。

  一、建立“三項效益”,解決“審什麼”的問題

一是立項效益。主要是從項目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分析評價,看是否符合區域優勢,是否彰顯效益。二是管理效益。主要是從項目資金的撥付、管理、使用進行分析評價,看扶貧資金管理系統是否健全,內部控制和責任機制是否存在並有效實施,財務信息是否真實可靠。三是投資效益。主要是從扶貧項目的經濟性、社會性進行分析評議,看是否確保農民羣眾得到實惠,是否推動本地資源和環境的良性循環。

  二、突出“五個結合”,解決“如何審”的問題

在扶貧項目績效審計中,要將績效審計的要求細化到制定方案、審計實施、審計報告、成果運用等各個環節。在制定方案時,要圍繞審計目標,對項目總體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效益審計預期效果;在審計實施中,要緊扣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需求,分析研究審計對象總量、結構、特點,通過收集證據、走訪調查、座談了解、利用文獻資料和公共數據等形式,進行具體事項的效益分析;在撰寫報告時,要以規範操作與效益評價為突破,統籌各項效益分析資料,從經濟性、生態性和社會性角度,建立項目整體經濟效益分析指標;在成果運用上,要評估項目的經濟效益,提出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建議。

五個結合:一是與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審計相結合。在對扶貧資金撥付、管理、使用的真實合法性進行審計的基礎上,要通過對審計掌握的計劃扶貧期間面上總體情況和對一定數量比例的'重點項目、重點村項目實施效果抽查獲得的微觀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客觀地評價扶貧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和項目經濟社會效果。二是與專項審計調查相結合。要充分利用專項審計調查涉及面廣、方式靈活的特點,圍繞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搬遷扶貧、科教扶貧等扶貧工作重點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對扶貧資金投入力度、項目資金到位率、項目投入結構以及完工項目驗收率等進行審核評價,揭示扶貧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影響效益的問題。三是要與預決算審計相結合。通過加強扶貧項目的預決算審計,確定和控制項目從籌建到竣工驗收所需經費合理,保障扶貧項目建設公開透明和陽光操作。四是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把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績效審計工作與幹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為正確評價和使用幹部提供重要依據。扶貧專項資金績效審計結果應列入領導幹部本人的幹部考核檔案,作為領導幹部業績考核和職務任免的參考依據。五是要與計算機審計相結合。蒐集財政、扶貧主管部門計劃文件,資金規模,建設項目內容及扶貧項目數量,編制統一審計報表,並運用EXCEL電子錶排序、篩選、彙總功能,自動生成扶貧項目動態管理表,建立支農扶貧資金數據庫。同時,運用計算機模塊,對扶貧資金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找出差距和分析形成的原因。

  三、明確“三類指標”,解決“怎麼評”的問題

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規章制度、行業的專業標準和規定以及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都是績效審計評價的尺度。在評價指標上,一是要注重反映扶貧政策執行情況的指標。主要包括資金到位率、資金投入使用率、資金流失率等;二是要注重反映扶貧項目建設情況的指標。主要包括項目完工率、項目合格率、項目資金有效利用率、項目資金閒置率及項目效益能力等;三是要注重反映扶貧項目投資效果情況的指標。包括項目實施前後有關指標數據的對比等,如貧困户(人)減少數、貧困村人均純收入增加額(增長率)、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增加額(增長率)等指標。同時,要通過制定《財政扶貧資金計劃及投向情況表》、《年度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分析表》、《重點村扶貧成果調查統計表》,對有關指標進行量化分析,促使許多審計成果進入領導宏觀管理決策圈。此外,還應評價項目建設對地方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對貧困人口脱貧的長效機制的實現程度、是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