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國學智慧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翻譯

齊桓晉文之事通過孟子游説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齊桓晉文之事原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翻譯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翻譯

出處或作者:《孟子》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説,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如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御於?”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齊桓晉文教案

教學目標: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鑑賞本文出色的論辯藝術,品味辯駁技巧和修辭方法。

重點難點:體味並分析文章在論證説理方面的獨到之處;

教學課型:新授

教學方法:誦讀、點撥、講析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內容,重點詞語、重點句子。

二、依據第一部分內容,可分三層,教師做點撥分析:

第一層:開頭至“則王乎”。齊宣王與孟子的談話以“霸道”開端,而孟子巧妙地將話題轉向談論“王道”。

孟子引入話題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託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説:“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從“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遠皰廚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礎。以其自身行為證明施行王道甚麼高不可攀的難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孟子以“百姓皆以為愛也”一句使齊宣王陷入不能自圓其説的尷尬境地,緊接着又替他開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與之作對比,表明自己很瞭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齊王説出“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的話來。然後再進一步為他辯解,先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見那牛驚慌顫抖的樣子,不忍殺它。2.沒有見到羊受驚的樣子,故以羊換牛。指出這足以説明他有仁慈憐憫之心。最後點明“以羊易牛”一事與行仁政的共通點﹕皆有憐憫仁愛之心;皆有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殺害之心。而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礎。解決了齊王缺乏信心的問題。

第三層:從“王説”到“王請度之”。:闡述齊王之不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齊桓王已經承認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於是就勢舉出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説明齊桓王只恩及禽獸,卻功不至於百姓,這是不肯行王道,而並非“不能”做到。他勸説齊宣王應把“不忍”之心,擴展至恩及百姓,統一天下的事業上去。接着孟子為齊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舉斯心加諸彼,把恩惠推廣開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無敵。推恩可以使天下運於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則無以保妻子。

三、佈置學生朗讀第二部分

學生熟讀課文、自行翻譯。依據第一部分的方式總結規律。

教師點撥,檢查重點詞句翻譯。

四、提出問題,共同討論。

在孟子發出了“推恩”然後可以王天下的議論後,齊宣王並沒有樂意地表示要去實行,孟子面對的又一問題是什麼(揣測齊宣王此時的心理)?面對這一情況,孟子又是怎樣使齊宣王最終説出“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的?

教師點撥:孟子用“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一激,使齊宣王説出心中想法,再解釋齊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輕暖”、“采色”、“聲音”、“便嬖”五項,旁敲側擊,逼出齊宣王的“大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然後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形象地説明了齊宣王要以區區之齊去戰勝八倍於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麼愚蠢,再以鄒楚之戰類比以一齊而戰諸侯,指出齊勝絕無可能。生動的比喻,到位的類比分析,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發政施仁”。

這一部分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不施仁政的'嚴重危害。最終讓齊宣王認識到:必須行王道。

附板書設計:一、可以行王道,三層:1、引入話題。2、揭示基礎。3、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二、必須行王道,反面論證。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賞析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頗能反映孟子散文結構嚴謹、中心突出、論點明確、説理充分、感情激越、氣勢磅礴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孟子要在與齊宣王的對話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就必須揣摸對方的心理,誘使對方順着自己的思路來談話。因此本文在寫作上比較曲折委婉,層層深入,而且説理既邏輯嚴密,又注意形象生動。

①迂迴曲折,層層深入,跌宕起伏。論述問題先從側面、遠處、外圍入手,逐漸引向主旨,形成了迂迴曲折、波瀾起伏的論辯風格。本文意在宣揚王道,卻不直言王道,而以齊宣王問齊桓晉文之事發端。這個開頭既避免了平鋪直敍,使文章產生了頓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駁辯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場鮮明的談話。孟子的答語既表明了對霸道的態度,又機智委婉地把談話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談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備行王道的基本條件,藉此打開話題,鼓起齊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興趣。接着又宕開一筆,先言百姓皆以王為愛,再為齊宣王辯解,使談話的氣氛趨向緩和,進入談話情境。再以牛羊何擇焉,詞鋒一轉,為百姓辯解。齊宣王只好無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後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齊宣王失去對王道的興趣。於是齊宣王贊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請教。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辯解,孟子的分説,交錯間雜,曲折起伏,頗有意趣,最終把齊王對齊桓晉文之事的注意轉到對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説自己的仁政學説,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説明齊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為。要使齊王真正傾心王道,必須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對此,孟子明知齊宣王的大欲是什麼,卻故意不直説,欲擒故縱,先説五種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後以緣木求魚和鄒與楚戰,説明齊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氣勢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觀點。行文真是千迴百轉,搖曳生姿。

②氣勢浩然,邏輯嚴謹。本文鋪張揚厲,縱橫恣肆,各段之間又聯繫緊密,一氣呵成。孟子散文的氣勢源於他堅毅的人格,他對自己的主張,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廣博的學問,氣盛則言宜,所以談起話來理直氣壯,剛柔相濟,詞鋒犀利。但本文不僅波瀾起伏,氣勢磅礴,而且邏輯上十分嚴密,一環扣一環,表面上散漫無紀,實則始終圍繞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齊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礎,進而論述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不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論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開仁政藍圖,令齊王心動目眩,迫切希望實行王道,於是孟子又向齊宣王説出了實行王道的具體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③取譬設喻。孟子散文長於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挾太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緣木求魚鄒人與楚人戰等等,非常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地説明了道理。孟子這些比喻,並非實際存在的事物,而是憑空造説,帶有寓言性和誇張性,卻並不給人虛假之感,而是更顯道理之真,情事之實。

此外,本文還在許多方面表現了孟子的論辯藝術和語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這種齊宣王親身經歷的事情説服齊宣王,不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而且也更有説服力,更易被齊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斷變化,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而且單句和排比句交錯使用,既有引經據典之句,更多明白淺顯之語,使全文筆勢靈活,文詞富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