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職業心態

心態是職業經理人的內功

引導語:每一個決定都會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一是你過去的歷史,包括輝煌的經歷,也有慘淡的過往;二是你現在的心態,可以樂觀,也可以悲觀;三是你對將來的考慮,有短線的,也有長線的。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心態是職業經理人的內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心態是職業經理人的內功

我們常説心態決定一切,那麼究竟什麼是心態呢?看看古人發明的這個“態”(態)字,心字上面一個能字,可以理解為心的能力。心的能力決定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你對社會的影響,這個影響決定你的成敗。心的能力就是幫你描述現實的能力,每個人眼中的現實不一樣,是因為心的能力不一樣。有的人看世界灰暗一片,整天躲在角落裏抱怨,有的人看世界陽光一片,整天精力充沛地做事。

心態是主動的,情緒則是被動的。因此,做人要爭取主動。宇宙如果都在我們心裏,外面的天氣又怎能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呢?

  心態就是思維習慣

多年前學打高爾夫,覺得特別難,雖然我是個愛運動的人,但高爾夫球的要求和別的球不太一樣。有人跟我説:“對你來説,打高爾夫球是一種新動作,你的肌肉沒有這種動作的記憶,所以特別不習慣。要想讓肌肉記住新的動作,就要重複一個動作49天,肌肉記住了這個動作,打起球來動作就流暢了。”

我相信打球的道理同樣可以用在心態上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套思維習慣,這套習慣一直指揮着我們的生活。比如有人罵我,我會很不舒服,一定要罵回去,這就是一種習慣。養成新的心態(思維習慣)跟學習一種新的運動一樣,必須不斷練習(打球是練習動作,心態是練習思維)。

心態是思維習慣的結果,要培養健康的心態,就要養成健康的思維習慣。一切從自己的思維習慣開始,如果我們的思維習慣是消極的,凡事從負面角度去想,行為也會表現得很消極,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覺得一切事情都沒有希望;反過來,如果你是一個心態很積極的人,你的行為也一定充滿活力,給人帶來很陽光的感覺。

有一本書叫《看見成長的自己》(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作者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做了一個試驗,觀察人們是怎樣面對失敗的。她給參加試驗的每個小孩一個十分困難的字謎,大部分小孩都愁眉苦臉的,很快就失去了興趣。但其中少數幾個小孩的反應就不一樣,他們面對自己的“問題”會説“I love challenge”——我最喜歡挑戰!

這個試驗顯示出兩種心態,一種是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簡稱FM),另外一種是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簡稱GM)。根據試驗結果,大部分人都是固定心態。固定心態的人相信三歲定八十,人的聰明才智是天生的,生出來聰明你就一定會成功,生出來不太聰明那你就沒戲。

成長心態的人相信聰明才智是可以積累的,通過努力,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著名的高爾夫球星本·霍根(Ben Hogan) 小時候就是一個協調性很差的孩子,但是他通過後天的努力成為一代高爾夫球好手。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成長心態的典型表現就是,不因為自己有缺點而沮喪,而是關注怎樣通過學習來改正缺點。所以面對同樣的事情,這兩種不同心態的人會有很不一樣的反應。

  你是哪一種心態呢?

  性格不易改變,心態可以培養

從心理學角度看,心態就是一種自我暗示,如果你要改變它,就要通過一種行為不斷地提醒自己,慢慢地,心態就會隨着你的行為改變,然後新的心態就會主導你的行為。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有點兒困難,就好像明明想哭,卻硬要站起來唱歌。這麼説雖然有點兒誇張,但是每個人都要找到一個方法和一種行為來影響自己的心態。心理學家已經證明,心態是我們行為的主宰,而反過來,行為也可以影響心態。

多年前,我的領導風格很“強勢”。開會的時候,常常是我的一言堂,宣佈完計劃之後,就盯着每個人去執行。後來發覺這樣不行,會累死自己,團隊也沒法成長。於是就決定要學着多聽取大家的意見,要養成聆聽的習慣。

我強逼自己開會的時候不發言,或儘量少發言。剛開始的時候真不容易,總是忍不住想説話,而且就算不説話的時候,我也沒有好好地聽別人説話,我只是在等機會開口而已。後來慢慢習慣了不發言之後,我才發覺我能“聽”到別人説話了,還發現了很多新的想法。有了這個發現後,更進一步地,我連討論都不參與,直接讓下一級管理層去決定,有些會我乾脆不參加。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我發覺我開始看見其他的細節,開始做應該做的事。

改變的過程真不容易,面臨的考驗包括你的耐性、包容、信任、聆聽和授權等。因為我不去開會(行為的改變),所以不得不信任下屬的能力(心態的改變)。要改變心態,一定要找出相關的行為作為改變的目標,然後培養新的行為習慣,當行為養成了習慣,你的心態也就改變過來了。

  心態是內功,修煉要有耐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與事在破壞我們的心態,所以就需要每天維護心態,不能放鬆,不能失控。健康的身體要靠健康的生活習慣來維持:吃有營養的食物,睡眠充足,堅持運動。健康的心態也需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看健康的書,交心態好的朋友,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態。心態的改變固然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很多的努力,但一定會令你受益匪淺,有了健康積極的心態,我們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不一定是壞事

一位退休的跨國公司總經理説自己是一個沒文化的人,是跑堂小弟出身,能坐到總經理的位置是因為他一直遵循“垃圾桶哲理”。所有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都願意接過來做,而且做得很開心。他的心態就是,將自己當做各種事情的“垃圾桶”。就是因為這種態度,他長期處理大大小小的“垃圾”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心態與能力不斷提高,同時也帶給別人很多快樂,這種做事方法讓他多了很多學習和歷練的機會。

事實上,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關鍵就是看你是不是有更多的機會歷練自己,歷練的時間是不是比別人多。如果態度很端正,每一份工作都會給你帶來很多意外的驚喜。有時候,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並不一定是壞事。所以在工作上不要嫌這個、嫌那個,做事不要怕吃虧,運用這種做事的方法,最後贏的是自己。

  把“需要”的事變成“喜歡”的.事

我們一生中會做兩種事,一種是自己“喜歡”做的事,一種是自己“需要”做的事。需要做的事是你為了維持正常的生活必須做的,比如工作、學習、做家務、運動····做你喜歡做的事會令你開心,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需要做的事也是你喜歡做的事,如果是這樣,那就恭喜你了。但很多人都沒有那麼幸運,通常你需要做的事卻不是喜歡做的事。

在分配時間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先做喜歡做的事,需要做的事卻會排到最後,到了非做不可的時候才做。所以最後該做的事情都沒做好,更加沒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做喜歡的事一定會充滿激情,用心去做,但對需要做的事就可能會敷衍了事。有些年輕人白天還在上班就等着下班去玩,一玩就不睡覺,結果第二天沒有精神做事,又無精打采地等下班,這種生活狀態的結果顯而易見。

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把需要做的事變成喜歡做的事,到最後就只剩下自己喜歡做的事了。我發現,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做得很好,你就會喜歡做,有點像良性循環。但如果一件事你總是做不好,一定不會喜歡做。所以關鍵就是努力將你需要做的事做好,慢慢地你就會愛上需要做的事。

用喜歡的心態去做你需要做的事情,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能做好這件事,最後它就會變成你喜歡做的事。

  擺正自己的位置

我曾參加過很多次經濟論壇,大多數時候我只是參與討論的嘉賓之一,所以感覺很輕鬆。有一次我被邀請做主持人,我發覺我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作為主持人,我自己的看法已經不是很重要了,關鍵是要讓嘉賓發表他們的意見,讓討論熱烈起來。

我也見過一些很不稱職的主持人,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參加討論的嘉賓卻沒有太多機會發言,這種論壇會讓觀眾和嘉賓都很難受。

一個人需要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場合)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不同的心態。

在企業裏,許多員工調動崗位的時候,通常只是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勝任,很少注意到心態上也需要改變。結果就出現許多與崗位不配套的行為,給企業增加了許多的內耗。此外,心態如果不擺正,就會影響你對事情的判斷,導致行動上的偏差,最後沒辦法解決問題。這樣一來,你反而會懷疑自己的做事能力。

  你的心態與你的工作崗位匹配嗎?

  心態決定職場環境

我做過很多不同的崗位,但無論是什麼崗位,我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公司對我的要求,然後將這個要求轉化成我自己的工作理想。這就解決了“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問題,因為是我自己的理想,所以就很有動力,很快就進入“怎樣去做”的思考階段,然後就去“執行”。

很多年輕人常常抱怨職場環境不好,其實我認為職場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心態。這個世界上沒有特別理想的企業,也沒有特別理想的領導行為,員工的行為也不見得很理想,關鍵是你要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一個不太理想的環境,這就是成功的祕訣。如果環境都那麼理想,也就不需要什麼健康心態,不需要發掘正能量了。

在同一個環境裏,有人疑神疑鬼,整天在惶恐中過日子,也有人樂天知命,每天都笑嘻嘻地做事,這就是心態造成的差別。你可能改變不了客觀環境,但心理的環境絕對是你可以操控的。

作為員工,不要對公司或者老闆抱有太多期望,特別是那些不太現實的期望,否則你會整天專注於公司怎樣對你、老闆怎樣對你,而忘了你應該為公司做些什麼有價值的事情。專注於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