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設計 > 影視製作

淺析韓國電影與中國電影的合拍

韓國電影何以值得中國合拍?這個故事首先要從韓國講起……

淺析韓國電影與中國電影的合拍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韓國電影無論從商業角度(本土票房數字)或是藝術角度(國際獎項的認可)來説,無疑都是低迷的。雖然60年代以前的韓國電影的政治環境比較寬鬆,但70-80年代軍人獨裁統治嚴重限制了電影人的創作自由,電影工業陷入“失去的20年”的黑暗之中。那時韓國本土電影市場佔有率一直徘徊在20%上下,美國、日本以及香港的電影則壟斷了約80%的市場份額。

但正如大家所周知的,事情很快起了大變化。那麼小編來談談這種變化的發生。

奮發自強:亞洲電影之王的崛起

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韓國電影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亞洲之王”。韓國經濟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即開始為世界矚目,與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共同被世界稱為“亞洲四小龍”——但若要論及獲得全世界的尊敬,僅僅依靠經濟的富強是遠遠不夠的。

隨着1993年金泳三文官政府的上台,以及1997年金大中以在野黨身份在競選中獲勝而執政,韓國政治在九十年代逐步民主化——政治的開明也給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清風,韓國政府接連推出了旨在扶持國產電影的一系列發展策略。

首先是加大資金的投入,政府除了投入到製作、宣傳、廣告的成本盡數翻倍之外,還成立了好幾個電影投資基金管理機構,例如1999年改名的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中小型商業投資委員會(SMBA)等。到21世紀初期,KOFIC接管的資金達到了2400萬美元,SMBA接管的資金達到了3920萬美元。資金的充沛無疑為韓國電影的崛起打下良好的經濟基礎。

其次,從制度角度講,電影分級制的確立和配額制的推行可謂是保護韓國電影發展的哼哈二將。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是懸在電影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威懾力嚴重壓抑了電影人的創作靈感。1994年,韓國製定《韓國電影振興法》;1997年廢除電影審查,積極開展電影振興政策,分級制的確立使電影人獲得空前的表達自由。

電影配額制主要是韓國政府用強制性手段保護韓國本土電影。配額制始於1966年軍政府時期,於《韓國電影法》中明定:外國影片的進口量不得超過本土電影的1/3。至1995年,該制度改為,影院須以40%的放映日播放韓國國產電影,即每年146天。如果説電影分級制對韓國本土電影起到了開源的作用,那麼配額制度便起到了築堤的作用。

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韓國電影的破繭成蝶離不開韓國電影人的集體奮進。一大批海歸電影人帶來了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包括技術、方法與理念,韓國國內的電影教育熱潮又使電影相關專業在許多綜合大學開設,他們注重課堂教學和實踐的結合,使得人才的培養能夠很好地對接產業,保證了韓國電影創作的活力和生產的動力——人才的梯隊建設為韓國電影注入了與時俱進的活力,這是韓國電影受到本土歡迎也受到出口市場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韓國電影人的愛國和團結亦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韓國電影爆發式躍進的關鍵。1998年,為了抗議金大中當局向美國做出讓步,決定將電影配額制中的每年國產片放映146日壓縮為92日,韓國電影人發起了大規模s威遊行,不少男性電影人甚至剃光頭、戴黑紗、捧遺照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這一著名的“光頭運動”迫使韓國政府放棄之前的決定,恢復146日的配額制令。“光頭運動”喚醒了韓國民眾的“國片”情節,推動了民族電影運動的興起。韓國電影由此得到了更多民眾的關注,也逐漸走向了國際市場。

韓國電影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復甦、騰飛,到21世紀初達到繁榮。

據統計,1995年韓國電影國產片觀影人數只有1000萬,在2006年則達到了觀影人次1億;韓國國產片的人次市場份額從1995年的佔比20%上升到2006年的佔比65%。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是在韓國總人口只有4800萬的背景下取得的。

在國際上,本世紀初的韓國電影則在大大小小不同的電影節上頻頻亮相,引起世界影壇的高度關注:2002年,林權澤憑《醉畫仙》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李滄東憑《綠洲》獲第59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4年2月14日金基德憑《薩瑪利亞女孩》獲第5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世界三大電影節“最佳導演”的殊榮已被韓國人盡數收人囊中。

本土競爭再生危機,出口壓力凸顯

潮起自有潮落,韓國電影與韓國經濟一樣,抗週期能力較弱。進入2006年之後,上一輪的“超速”開始漸漸失去動力,再加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韓國電影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尾聲遭遇困境。

隨着韓國本土電影市場佔有率的逐步提高,關於是否還要保護國產電影的爭論重新浮出水面。同時,韓國政府為了順利地與美國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口片配額制度的擴大自是被裹挾在了這一關係韓國經濟未來的談判當中。2006年7月1日起實行的新國產影片配額制,將韓國國產影片配額減至一半,電影院每年須播放國產影片的天數從146天減少到了73天,這一政策的突變使得韓國本土市場再次遭遇進口片的壓制,對於韓國電影的打擊堪稱巨大。

儘管這一輪的新配額制的頒佈也有韓國電影人進行遊行、抗議,但再沒重現“光頭運動”的聲勢。韓國觀眾的民意冷淡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韓國電影自身在創作方面的危機:類型片過於固化,缺乏特色和支撐票房的種類;題材主要集中在犯罪、驚悚、動作類等。韓國民眾對千篇一律的本土電影創作也產生了審美疲勞,這就給了進口片捲土重來的機會。

在本土市場遭遇天花板及政策扶持力度減弱的雙重壓力下,2006年上映的108部韓國國產影片,最終盈利的只有22部;2007年上映的112部影片,實現盈利的不到13部,虧損數超過了90%。雖然2007年一部影片的平均製作費從2006年的50億韓元下降到了43億韓元,不過一部影片的平均票房收入卻只有24億韓元,平均收益率為-42%。到2014年,平均收益達到0.3%也僅僅處在收支平衡的程度。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統計,2014年韓國影院票房為16641億韓元,其中,韓國電影票房為8206億韓元,與2013年相比減少893億韓元,外國電影票房為8435億韓元,與2013年相比增長2021億韓元。

標籤:電影 淺析 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