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體育 > 武術

最新武術散手抗擊打能力

武術2.04W

抗擊能力是指身體形態和體能上能夠適應激烈的實戰對抗,它的意義在於加強防守動作的力度,提高防守動作的有效性;防止同對方的連續攻擊,而造成自己體力上的消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最新武術散手抗擊打能力,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武術散手抗擊打能力

  一、抗擊打能力的幾種表現形式

抗擊打能力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提高防守動作力度,提高防守技術效能;

二是通過鍛鍊,改善肌肉、韌帶、關節的形態與機能,提高它們對攻擊的承受力,發揮它們對攻擊的緩衝作用,減少對方攻擊的威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對方攻擊而且對自己造成的損害;

三是平時加強頸部、腕關節、踝關節、頭部、胸部、腹部等薄弱部位的鍛鍊,加強這些部位肌肉、韌帶、關節的力量與柔韌性,防止在攻擊和被擊時,因打擊力量過大而造成損傷;

四是通過鍛鍊,推遲疲勞的產生,或是在受到對方連續攻擊的條件下,即使自己的體力受到消耗,還能具有頑強的對抗能力。

  二、抗擊打能力的鍛鍊

例如:拳擊運動員需要發展上肢力量,在靜力性和動力性的兩種力量之中,拳擊運動員更需要的是動力性力量。擊拳時,在擊到對方身體某一部位之前,上肢肌肉處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條件下,採用的是主動性的收縮。發揮這種主動出擊的力量練習要採用輕負荷、快速度的手段。但是,防守時上肢肌肉處於對抗對手擊拳的.條件下,採用的是剋制性收縮。進行這種力量的練習就必須人為的創造外力的條件,使受訓者提高剋制外力的力量,以提高防守的力度和效能。怎樣在練習過程中創造剋制外力的條件呢?有人以為可採用啞鈴和槓鈴練習,但還是少採用為好。因為用固定負荷的方法容易使肌肉練僵而不靈活。最好的辦法是克服對手的攻擊力量或克服同伴以及自身的體重,運用這種辦法是最佳的選擇。改善肌肉、韌帶、關節的形態與機能,提高對攻擊的承受力

實戰中既要力爭讓對方打不着,又使自己做到不怕打。不怕打有兩種情況,其一是防守成功,自己的手、臂、肩、腳、腿、臀等部位受擊,為了使身體平衡不致被破壞,這須要有足夠的力量與對手抗衡;其二是防守失敗,自己的頭、胸、腹、肋、襠部等部位受擊,由於發揮了肌體的緩衝作用而減少了對方的攻擊威力,使自己的損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一般説來,肌體完全放鬆時,受到攻擊其損害最大。當受擊的瞬間,迅速憋氣,固定頭部、胸廓腹腔,同時使有關肌肉、特別是受擊部位的肌肉適度緊張,此時受擊的緩;中作用最佳。但是,要提高緩衝作用除了上述技術因素外,更要注意改善肌肉、韌帶、關節的形態與機能,以提高對攻擊的承受力。採用力量練習對提高這種承受力有巨大意義。一方面,我們要多采用實戰練習,在與對手的直接對抗中提高抗擊能力,同時還要採用以克服同伴或自身體重的多種方法,提高肌肉,韌帶、關節剋制性力量的水準。

  三、加強薄弱部位的防守

在主動出擊或防守時,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頭部、手指與腕關節、踝關節、胸腹部等等。雖然腕關節、踝關節靈活,但受到外力的衝擊時極容易受傷,應當特別加強訓練與保護。這些薄弱部位受到傷害,直接影響到攻防技術的發揮。此時機體平衡受到破壞,抗擊打能力也隨之下降。因此,加強薄弱部位的力量練習既是防止傷害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抗擊打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調練目標

第一,發展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以利實戰時保持身體平衡,提高受擊時肌體的緩衝能力。

第二,加強頸部、腕關節、踝關節的力量,以防止薄弱部位的傷害。

第三,加強胸大肌、背闊肌、腹直肌、肋間肌等的力量,以有利在受擊時固定胸廓與腹腔,提高攻擊的承受力。

  五、訓練方法

第一,跳繩練習。跳繩提高全身的協調能力,特別是踝關節的支撐力和靈活性,為快速的移動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步法練習。再好的技術沒有步法做基礎,一切都是被動挨打。 第三,衝刺跑、變速跑。 第四,加強各肌肉羣的力量訓練。 第五、防守動作練習。如格擋、拍擊、抄抱、閃躲 第六、拍打訓練。對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拍打,提高其抗擊打的能力。如用木板對小臂、腹部、背部、大腿等部位的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