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聲樂

器樂知識之中國樂器笙介紹

聲樂7.37K

導讀: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中(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笙屬於匏類。笙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一起了解一下吧!

器樂知識之中國樂器笙介紹

由於笙可以吹奏和絃,在傳統器樂和崑曲裏,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吶的伴奏。在傳統音樂裏,笙常常在旋律線加上四度或五度的音,稱為“自然和聲”。在現代國樂團,笙可以擔當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笙的形成

可以追隨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簫有點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鬥,只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後來人們逐漸給笙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笙鬥,和排簫區別開來。

笙鬥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鬥上面。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為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為銅製。

由於笙流傳的年代久遠,所以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製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絃樂隊裏,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歷史沿革

笙,是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稱。春秋戰國時期,笙已非常流行,它與竽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竽、笙仍並存應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笙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

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着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竽、笙、壎、籥、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竽,如《呂氏春秋. 仲夏紀》高繡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東漢時期的《説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並設有摺疊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製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佔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於合奏或伴奏,很少用於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

笙的最初形式,同排簫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鬥,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的樂器,後來才逐漸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葫蘆)笙鬥。

古代的笙,用葫蘆作笙鬥,後來吹奏者覺得笙鬥體大、質脆,吹奏費氣,於唐代以後改為木製,經過世代的流傳,最後銅鬥又取代了木鬥。

在東漢的古籍裏,記載笙的形制。《説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鳳之身”。《宋書·樂志》説:“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時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種;後來又流行一種17簧義管笙,這種笙在17簧以外另備兩支“義管”供轉調時替換用。後來19簧笙也失傳了。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宮廷樂工單仲辛製作19簧笙,此後19簧笙在宮廷和民間又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明、清以來,流行的笙多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

現在民間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種,但以14簧、17簧最為流行。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戰國初期的古匏笙,均殘,但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笙鬥用葫蘆製作,笙嘴為木製、圓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後圓衞列式,在笙鬥和笙苗上,都有黑漆朱描圖案,雖歷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見。簧片為竹製,其形狀、製作和調音方法,與今日的銅簧片完全一樣,簧數為14、16和18等偶數,與早已發現的及古籍中所載的笙的簧數(多為13、17和19等奇數)不同,為研究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資料。

北京智化寺保存的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鬥用牛角製作。通高51釐米、笙鬥高8釐米、直徑8.5釐米。智化寺是明正統(1436—1449)年間太監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內一直擁有一批擅長演奏管樂的樂僧,現存樂譜,年代最早的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由於樂僧有嚴格的師承傳授,故其所傳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可能是明代民間實際存在的形式之一。

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十七簧笙,通高51.4釐米。木鬥,另置長吹嘴,繪龍紋和雲紋,笙管也刻有紋飾。

我國的笙、竽在盛唐之時東傳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裏,現存我國唐時製作的吳竹笙、竽各兩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馬蹄形,唯彎曲的吹嘴特別長,鬥上都有油漆彩繪的人物或風景畫。古籍中所説竽為多管,而正倉院所存的唐俗樂使用的竽,則與笙同為17管。

我國的笙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笙最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又將笙傳到歐洲。

1780年,僑居俄國的丹麥管風琴製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國笙的簧片原理,製造出管風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風琴才開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

18世紀末,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稱讚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以後,又促進了其他自由簧樂器的產生。1810年,法國樂器製造家格列尼葉製成了風琴;1821年,德國布希曼發明了口琴,次年又發明了手風琴。

  笙的構造

笙的構造,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笙鬥上。吹時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解放後,對笙進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制。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與合奏外,已發展成為獨奏樂器。

 笙的種類

傳統笙一般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經過改良後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二簧等多種。

傳統笙以手指按孔以控制那一支管發聲。改良的笙加上按鍵,一個手指可以控制多個按鍵,以便控制更多的音。

現代國樂團多使用三十六簧笙取代傳統笙,並設有高音笙、中音笙、次中音笙和低音笙,其音域如下:

G3-F?6(C4=中音C)

中音笙(三十六簧):C3-B5

次中音笙(三十六簧):G2-F?5

低音笙(三十六簧):C2-G4

標籤:器樂 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