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聲樂

聲樂訓練的基本要素

聲樂2.44W

相信很多剛開始練習聲樂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聲樂該如何去訓練呢?聲樂訓練過程中有什麼必需的要素呢?別急別急,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聲樂訓練的基本要素

 一、基礎技能聲樂

基礎技能主要指除純音樂總體範疇的基本知識(如視唱能力、節奏模擬能力、樂理知識等)外的屬於聲樂的基本要素。這基本要素便是呼吸、發聲、共鳴、吐字。

1.呼吸與氣息的支點

幾乎所有的權威人士皆認為,影響歌唱的最根本問題是呼吸。我國古代聲樂理論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一説;聲樂教育家費蘭契斯克•蘭培爾第也有“歌唱的學問是呼吸的學問”一説。可見呼吸對於歌唱是多麼重要。 呼吸的訓練,正常的要求是如何將大量的空氣儲藏於胸腹之內,而不是説如何將空氣用力的向外壓出。我們有許多人對這一點不甚瞭解,甚至錯誤的認為歌唱呼吸的作用就是如何運氣、如何將氣吐出。其實,正確的要求恰恰相反,科學的吸入比合理的呼出重要得多。因為“聲音線”是以氣作支撐的,沒有足夠的氣作聲源,“聲音線”就不可能保持流暢、自如、圓潤。要想達到此目的,就要求練習者在呼的同時,不僅要充分擴張胸腔肋骨,還要由橫膈膜及其連鎖部分(主要是腹部肌肉)加以嚴格的控制。 氣息的支點就是腰部、腹肌(戲曲稱為丹田)的力量對歌唱的支持,就是用最少的氣、最小的力獲得最美、最佳的聲音。支點要堅實有力、能支上勁,要做到腳踏實地、昂首挺胸、底氣十足、正步走般的用氣,不要如履薄冰、踩鋼絲般、躡手躡腳、偷偷摸摸的用氣。歌唱中的支點要更多的加入肌肉控制和靈活的彈性,還要以科學的、正確的呼吸做基礎,支持並控制歌唱,使情感表達更充分。古人云:“沙喉響潤,發於丹田者自然耐久。”由此可見,要想歌唱藝術常青不老,就要正確掌握和運用好呼吸與氣息的支點。

2.發聲

(1)話聲與歌聲的用聲關係

氣波轉成聲波的聲帶動作,謂之發聲。聲帶的作用雖然屬於生理性的自然動作,但人的意識還是可以適當控制的。在歌唱時,聲帶在歌唱家的調節、控制下,想唱什麼音時聲帶便會發什麼音,從不用考慮如何讓環形甲狀肌動作,也無須考慮特地去拉緊聲帶或放鬆聲帶,聲帶的張力變化與震盪次數完全與歌唱人的意識相吻合。 人的聲音是由聲帶(老百姓叫嗓子)發出。我們人類從嬰幼兒時期的呀呀學舌,到學生時期學習文化,以後步入社會人與人的交流,都離不開語言(也就是説話)。每個人説話時的嗓音運用是最自然、最放鬆、最隨心所欲,是各發聲部位下意識的配合,目的只是注意事物的描述和情感的表達,使對方聽清便可,不可能去注意自己的氣息運用如何,聲音共鳴怎樣,嗓音洪亮與否。如果一個人放棄自然狀態,講什麼科學的發聲去與他人作語言的交流,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精神上出了問題。話又説回來,唱歌離不開語言,是由説話發展而來的,“話聲是歌聲的基礎,歌聲是話聲的昇華。”説話和唱歌都是從一個嘴裏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統一的,發聲器官的工作原理應該是一樣的,區別之處只是説話時的用聲在最適度、最靈便的自然聲區裏,而唱歌時的用聲從低到高的音域要遠遠的超過説話用聲的自然聲區,音域是拉寬了。時間上,唱一樂句比説一句話的時值要長一些,所用的氣力相對要大一些,但是二者發聲的基本狀態不能改變,就像騎自行車勻速運動和加速度時它們所用氣力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你不蹬,它不走。狀態的改變,聲音也會受到影響,跟着隨之改變。喉頭上提,舌根使勁,卡緊喉嚨,咽喉撐大,過分提高軟齶,聲帶不擋氣,聲音空虛無力,下壓喉頭出現喉音、鼻音等等,這都是改變説話發聲狀態的結果。既要改變狀態,又要使之自然發聲,這便是聲樂基礎訓練的最終目的之一,也是使歌唱的聲音達到弱而不虛,強而不炸的必要手段。

(2)發聲感知上的自我錯覺

要想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歌唱,還須得到專業上的訓練。聲區的統一,真假聲的轉換,混聲演唱的嫻熟,聲帶支點的堅實穩固,共鳴腔體的熟練運用,歌唱感覺上的自我調節等,這裏有一個忽略的問題,就是嗓音發聲時的自我欺騙。這是感知上的一種自我錯覺,也是學習聲樂走入誤區的一種現實存在。 據史料記載,人類登上月球以後,證實月球上沒有聲音,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聲音是藉助空氣來傳播,沒有了空氣也就沒有了聲音,就像電能需要金屬或導電材料來傳送,沒有了這些電的導體,我們將無法知道電的存在。歌唱嗓音的練習也是如此,藉助空氣為媒介來傳播。聲音由聲帶發出後,經過口腔傳到空間,再傳入我們的耳朵,我們就聽到了聲音,這是其一。還有一種聲音我們聽不到,只有發聲者自己聽得到,這種聲音沒有經口腔傳到空間外界,而是由聲帶發出,經咽喉等器官內部直接傳入兩隻耳朵。就像我們吞嚥東西時,聽到好似“咚”的一聲,聽起來很響,但別人聽不到。還有,我們用錄音機錄音,當錄完播放時,別人會很明確的指出,是某某人的聲音,從聲音的音色特點、風格都很像。可是他(她)自己本人聽着就是不像,這就是學習聲樂走入誤區的原因之所在。從嘴裏傳出來的聲音,錄音機可以錄進去,別人也可以聽到,從內部傳入耳朵的聲音,自身能聽到,外界聽不到。這兩種聲音造成了我們感知上的自我錯覺。所以,在學習聲樂時,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調節好自身的歌唱感覺,才能掌握好科學的歌唱發聲方法。

3.腔體與共鳴

聲音的反射作用謂之共鳴。人體內的空間謂之腔體。有腔體就有共鳴。我們用手指去彈一隻玻璃杯,就會聽到一種悦耳的聲音,同樣用手指去彈一塊平面的玻璃,只會發出一聲乾澀的聲音。物體質地是相同的`,發出的聲音卻存在着區別,這是腔體在起着決定作用。人的腔體大體包括:胸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等,咽腔和口腔又是可調的腔體,可根據需要調整其狀態。以上腔體有機的、協調的、合理的運用,就能得到良好的共鳴,獲得美好的聲音,從音量、音質、音色上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做到聲音上統一,運用好歌唱發聲時的腔體共鳴,隨時調整其比例程度,使歌唱達到我們最完美、最理想的要求:

4.吐字

明人魏良輔在《曲律》中説:“聽其吐字、板眼、過腔得宜,……方可辨其工拙,不可以喉音清亮,便為擊節稱賞”。歌唱是語言的變形,是一種交流,所以必須字字清晰,富於韻味。根據漢語規律,吐字一般分為字頭、字腹、字尾。字頭即出字部分,分別出自喉、舌、齒、牙、脣各部,傳統謂之“五音”。字頭一出即逝,為聲母部分。字腹為韻母部分,時值較長,分別用開、齊、撮、合口形,傳統謂之“四呼”。字尾根據所歸的韻轍,分別收歸於鼻音、半鼻音、舐音、滿口及齊齒等。我們在吐字過程中不可能將每個字的頭、腹、尾分的那麼清晰。它是一個過渡、交待中圓轉、自然、不露痕跡的過程。吐字忌的是過鬆過緊。過鬆則囫圇吞棗、不清不楚;過緊則易造成口腔肌肉的僵板,甚至影響氣息和共鳴。基礎技能屬於聲樂課堂必學的,是任何一位聲樂工作者都不可能輕易略過的第一步。

  二、實用技巧

聲樂的實用技巧是在基礎技能的基礎上,根據對音樂的理解,在實用過程中需要做出的基本處理。它包括了強弱變化、高低變化、長短變化、快慢變化、斷連變化等。

1.強弱變化

強與弱是相對存在的,它們之間的對比變化,可以存在於歌曲與歌曲之間,更重要的是存在於一首歌曲的段落與段落之間、樂句與樂句之間、小節與小節之間、音與音之間、一個音的前後之間。音樂是極度情感化的藝術,形式越多變感情越豐富,這個樂句是弱的,下一樂句就可能是強的;這個音是弱的,相鄰的音又可能是強的;即使是一個音,開頭是弱的,中間可能會強一些,後一部分又可能會弱下來。強弱變化可能是突然發生的,也可能是漸漸發生的。嚴格的講,強弱並不等於力度的大小。弱不等於虛,不等於鬆懈,強不等於使勁的喊。實則它們是一種氣息的控制,我們在輔導教學時,必須深刻領會到這一點。

2.高低變化

高低變化雖屬於音樂創作上的安排,音樂輔導者也必須領悟在演唱高與低連續變化時的一些技術要領。高低變化實則是聲區的變化。聲區變化又最容易現實氣息是否貫通、聲線是否連貫、共鳴是否隨即到位等技巧功力。沒有嚴格的指導訓練,一切問題都容易在高低變化中暴露出來。

3.長短變化

創斷變化主要是氣息調控的體現。若要使長短變化自如自在,必須在氣息的呼入與呼出中做合理的分配。

4.快慢變化

快慢變化的關鍵是吐字和氣息的連貫。

5.斷連變化

這種變化也是由氣息作支撐的,在橫膈膜的不斷調節下,方能唱出或頓、挫、短、促,或悠遠、綿長、圓轉的效果。 實用技巧既屬於課堂之必修,也屬於舞台不停的實踐的能力。

  三、表現能力

聲樂的表現能力似乎不屬於知識、技能範疇,在一般專門音樂院校中也不可能作為課程由聲樂教師按部就班的講給學生聽。但作為羣文聲樂輔導者,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輔導課題。如果説前列的基礎技能與實用技巧屬於基本知識外,那麼,表現能力則屬於二度創作能力。基本知識是建築的基礎,有了基礎並不等於完成了建築工程,即使完成了建築主體工程,還要經過門窗的安裝、牆體的粉刷、地面的抹平、還要有內外的裝飾、佈置。表現能力即如建築基礎之外的所有工作。我們常見一些人發聲技能、技巧均有一定造詣,但卻仍唱不出什麼名堂,沒有屬於自己的作品,原因就在於他缺少了這一部分。 表現能力包含根據歌曲內容確定基調、確定韻味、確定情緒、確定形象等幾個方面:

1.確定基調

每首歌曲作品都有一定的內涵基調,是剛性還是柔性?是有力的還是温和的?是抒情的還是行進的?是內在的還是外露的?……這些都需要輔導者在輔導學員時預先確定這一點,在學唱一首新作品時尤為重要。

2.確定韻味

不同的歌曲具有不同的韻味,有的具有某一地域的地方韻味,有的具有某一民族的民族韻味,有的具有某一旋律韻味,有的具有某一和聲、調性韻味。韻味可能存在於節奏之中,更大的可能存在於甩腔、裝飾音之中。韻味不對,整個歌曲的風味便失去了。尋找韻味、確定韻味,也是輔導者的任務之一。

3.確定情緒

歌曲的情緒指歌曲要表現的 喜、怨、歡、悲、樂、愁等。唱準了情緒,才能完整的表達歌曲的內容,抒發歌曲的情感,起到感人、動人的目的。

4.確定形象

歌曲形象不是可視性的,全憑歌者意識支配下的聲音感覺去塑造。歌曲形象可能是具體的人,也可能是模糊的人;可能是個體的你、我、他,也可能是泛指的我們大家。還可能僅是一種意境、一種氛圍,甚至只是一種情感。形象確定後,歌者只能去用聲音深化他、凸現他、誇張他、使聽眾感悟到形之存、物之有。 所以,作為一個聲樂訓練過程,分析歌曲作品、理解歌曲作品,多方掌握歌曲(音樂)所藴含的種種表現因素,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要求。不要以為聲樂訓練、聲樂輔導只是“聲音”的教學,它需要一種綜合性的素養。

以上談到了聲樂訓練的三個基本要素即:基礎技能、實用技巧、表現能力三大部分。這三個部分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所以在聲樂訓練中不能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