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樂器

歌唱發聲與小提琴演奏的聯繫

樂器2.45W

導語:不論是歌唱還是小提琴,這些所謂的音樂子屬,都是文化修養和情感質的標誌,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技術進步是永無止境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歌唱發聲與小提琴演奏的聯繫,歡迎大家閲讀!

歌唱發聲與小提琴演奏的聯繫

  歌唱發聲與小提琴演奏的聯繫

  一、歌唱與小提琴學習在當今社會的普遍性

當下,全面推動音樂事業的發展,提高全民音樂素質,已經成了社會的一個潮流,更被視為一個國家先進落後的標誌。在我國,特別是那些經濟文化較落後,教育設施、音樂師資極其欠缺的偏遠地區,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音樂教育沒有足夠的重視,絕大多數的學校沒有樂器、音響等設備。一般的學生不會接觸到樂器特別是小提琴和正統的音樂教育。即使在大城市裏,也只有少數人才能接受器樂教學,因此,採用器樂或其他手段來普及音樂教育是很困難的。“只有人聲,這個人們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優美的樂器,才是使音樂屬於每個人的沃土”。

然而在城市,特別是發達的城市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能有一技之長,除了學習唱歌,眾多家長使自己的孩子在僅有的空閒投身於器樂的學習,比如前幾年多數學習鋼琴、古箏、二胡、琵琶,而近幾年由於小提琴的大面積推廣,孩子們把目光都投向了小提琴的學習。

(一)學習歌唱的益處

歌唱是人類最基本的音樂活動,是古往今來人類音樂生活中最普及的一個內容,是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之一。歌唱是情感的昇華,歌聲是大自然的圖畫,德國科學家發現,唱歌能使人的血液成分發生有利的變化,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據報道,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專家們對他們對學生進行合唱排練之前和之後的血液進行了檢驗。結果發現在排練之後,這些歌手的免疫力系統中像抗體一樣發生作用的'蛋白質免疫球蛋白A和抗壓力激素氫化可的鬆的濃度都有了顯著提高。一個星期之後,專家們讓這些歌手聽他們上次排練的錄音,結果歌手們的血液成分在聽錄音的前後變化很小,法蘭克福大學的專家還發現唱歌還能顯著激活人的情緒。

可見,唱歌對人的心理健康有益,這是人們用直覺就能感受到的。它不但能釋放悲傷,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人情緒變好。不過,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唱歌不僅對人的精神健康有益,對身體健康同樣是有好處的,在唱歌中使用舒緩的呼吸,還能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二)學習小提琴的好處

無論是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對手腦配合,對美的追求,還是對修養的提高,學習音樂都有着其它學科無法代替的益處。這一點是教育界和兒童心理學家普遍公認的。當然,在此提及的被譽為“樂器皇后”的小提琴,因為自身所具有的特色,所以在如今被眾人所愛戴。比如,它比起其他的樂器更具有人情味兒、比較接近人聲、可以高昂、可以委婉、可以短促、可以悠長;有時如火如荼,有時又如泣如訴。這些特色可以振動人們的心靈,鼓起人們的想像。正是由於這些特徵,所以小提琴沒有金屬的冰冷感,也沒有金屬的堅硬感,它可以是一團摯熱的火,一股感情的宣泄,一道勢不可擋的洪流。當用弓拉時,她的每個音可以從弱到強,從強到弱、從弱到更弱、從強到更強,一個音甚至可以強弱反覆變換,奇妙無窮等等。此外,由於小提琴體積小,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演奏,這些優點是很多樂器無可比擬的。雖然人們不甚瞭解小提琴是誰發明的,可是這種樂器的存在確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驕傲。

  二、歌唱過程中與小提琴演奏的緊密聯繫

對於歌唱發聲和小提琴演奏技術而言,實踐經驗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自然科學原理,揭開了歌唱活動既看不見又模不着的神祕面紗,有力推動了歌唱技術的發展。當歌唱技術和小提琴演奏技術進入到人文視野後便有了從物質到精神,再回歸到自然現象的審美內藴。此外,我們還可以從二者的技術中悟出“變”、“和”、“化”等思辨性哲理。總之,適時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再認識,對推動歌唱藝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歌唱與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

意大利美聲學派曾經認為:“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和動力、誰懂得呼吸誰就懂得歌唱”。而在我國古代聲樂理論中也提及“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氣動則聲發”,這些道理雖然古老,但至少科學地説明了歌唱呼吸的重要性。也説明了,一切聲音表現技巧都與呼吸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有氣才有聲,有聲必有氣。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好的呼吸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能夠使樂句唱的更長,但這是錯誤的想法。在歌唱中正確的呼吸能使聲帶打開,深的呼吸可以使聲音流暢、柔美。歌唱過程中離不開正確呼吸的支持,因為它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着聲音的統一與完美。離開了正確呼吸的歌唱,歌聲就像乾涸的河流,只有正確呼吸的歌唱才能使歌聲就像千萬條小溪,匯聚成滾滾的洪流,充滿着生命,充滿着無窮無盡的力量。

相對於歌唱的呼吸而言,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呼吸也有同樣重要的作用。當我們沒有接觸過這種樂器時,是不能理解小提琴的呼吸是怎麼一回事,但,一旦接觸你就會發現在拉小提琴的時候呼吸是等同於歌唱,比如我們在拉一段曲子時,中間會有很多停頓,這些停頓就如同歌唱中的氣口,我們只有在該停頓改換氣的地方進行相應的處理,才能是我們的演奏達到遊刃有餘,讓自己聽起來舒服的同時,也會讓別人聽着舒服,特別是在演奏會上,如果達不到換氣的目的,不但我們會很累,身體也會覺得彆扭,而更重要的是在場的觀眾心理上會上不來氣,所以一個好的小提琴演奏家再演奏時是會注意這些問題,並且會將次放到一個很重要的練習環節。

(二)歌唱與小提琴演奏中的“放鬆”

放鬆是每個學歌唱的人不太注意的問題,通常在學習過程中大家只顧氣息、腔體等等,但不知只有做到了放鬆,歌唱的狀態才能做到更好。在多年的歌唱及聲樂教學實踐中,筆者體會到,放鬆的演唱是歌唱的最高境界,是聲音通向更高層次的橋樑。總之,作為歌唱者本人以及其音樂素養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歌唱者放鬆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演唱的效果。

在上面部分談到了小提琴在演奏的時候如果呼吸沒有做好會讓自己和別人同時感到不舒服,那麼在演奏小提琴時如果達不到放鬆,我們同樣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説身體僵硬不放鬆會導致拉奏過程中該快的快步上去,該慢的慢不下來,所以同樣要想作為一名好的小提琴演奏者我們在做好呼吸的同時,也比需做好小提琴的放鬆工作,這對一個初學者或者高學者都是至關重要的。

(三)歌唱與小提琴演奏中的意識的控制

意識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只要接觸過歌唱的學生都知道在歌唱教學過程中意識控制的重要性,因為很多發聲器官在歌唱時的狀態我們是看不見摸不着,相對於其它的學習會比較抽象,所以給歌唱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能儘快而準確的掌握各種歌唱方法,更好的表現作品的藝術意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充分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動作啟發學生,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只要從事過聲樂教學的人都會有聲樂難學但更難教,老師經常會聊到學生不能理解老師的要求所以唱不出高質量的聲音,而學生也會因達不到老師的要求而鬱悶。這些結果主要是因為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歌唱的狀態、意識沒有形成統一,因而教與學之間不能配合默契。經過這麼多年歌唱的學習,作者總結出:在歌唱過程中如果想得到優美的音色,必須做到意識走在聲音前面,要在內心的意識中準確地知道這個聲音的方向、位置,用這種內聽覺指揮和控制發聲機能,尋找最美、最動聽的聲音。

在歌唱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會一直告訴我們,要學會意識控制聲音,在沒有出聲音之前,我們就要想到聲音的線條在哪裏,所以一出聲,聲音就會沿着這個線條往下走,而對於小提琴也是這樣,也要採用意識控制聲音這樣一個環節,當我們的手放在琴弓上的時候就要做到已經知道下面這個音出來是什麼效果,而接連後面出現的旋律出來的是什麼感覺,如果我們沒有學會讓意識控制聲音,那麼在演奏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出現聲音跑調或者走音等等之類的情況,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和歌唱是等同的,一定要學會讓意識去控制。

  三、結語

不論是歌唱還是小提琴,這些所謂的音樂子屬,都是文化修養和情感質的標誌,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技術進步是永無止境的。歌唱者和演奏者應始終都應有一種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中國人在對這些技術掌握程度的量化上,不僅認識非常深刻,而且用詞十分考究。對其僅僅只有一般的掌握稱為技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則稱為技巧,所謂熟能生巧它不僅要勤學苦練,更要深穎其的精神內藴。所以我們應從歌唱技術和小提琴演奏技術中升騰出一種具有獨創性的技藝,它不是原來的“技”,而是融入了創造意識、文化精神的“藝”。希望對二者的認識能夠使歌唱愛好者及小提琴喜愛者有所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