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族舞

藏族的傳統舞蹈是什麼?

民族舞3.01W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多、分佈地域廣闊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傳統舞蹈是什麼?下面介紹藏族的傳統舞蹈——大鼓舞。

藏族的傳統舞蹈是什麼?

藏族的分佈區域以西藏自治區為主外,還遍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多個省份。藏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具有悠久的民族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也正是由於藏族具有以上的人文特點而出現了: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異、各自與周邊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類別的文化現象與藝術品種、節日和祭祀活動中,形成了諸多形式不一、風格各異的禮儀和歌舞。

藏民族是個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同時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為敬奉神靈和歡娛民眾、藉以把節日歡樂氣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在藏族的民間節日中,希冀豐收與歡度“望果節”是辛勞了大半年後人們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語中“望果節”的“望”字,意為“田地”,“果”為“轉圓圈”,“望果節”的整個意思便是:圍繞豐收的田野歌舞。

“望果節”的由來和酬神儀式的舞蹈,在《笨教歷算法》中有一定的記載。傳説在公元五世紀末,藏王佈德貢堅向笨教教主請教保佑作物豐收的辦法時,教主指出:讓耕作的農民在即將收穫的田地周圍繞行並舞蹈娛神,上天將會賜予豐收。從此,每年收穫之前,笨教僧侶充當祭祀隊伍的先導,高舉幡旗、手拿纏繞哈達的木棒“達達”與羊右腿,率領着各個村落手持青稞麥穗的農民和盛裝婦女,排成長長的隊伍,圍繞農田地界進行“收斂地氣、祈求豐收”的法式活動。在這浩蕩的遊行過程中,人們不停地高呼讚美神靈和祈求豐收的口號,直至回到村中,把麥穗和小旗插在穀倉或神龕上為止。

西藏的“望果”活動在八世紀中期前,只有十分簡單的祭祀儀式。至八世紀後半葉黃教創立,“望果”活動被加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成為具有整套宗教祭祀儀式、包括“繞田遊行”和“慶典”兩部分活動,而列入藏族農區節日。

後藏農區“望果節”活動的日期,隨青稞麥的成熟而定,節日一般三至五天不等。活動的規模大小和舉辦時間長短,根據各鄉的經濟能力而定。

望堆舉行“望果節”時,為籌備活動,人們較平日更早地開始忙碌。婦女們點燃場院的爐灶,開始了煮茶、搗奶……;男人們忙着支撐帳篷、佈置鋪滿獸皮的‘觀禮’ 座席、在場院南邊已壘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麥等。近中午時分,“望果節”的慶典會場終於佈置就緒。在主人熱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鄉賓客依次就座於嘉賓席,並接受主人獻上的青稞酒,按習俗用中指蘸酒揮彈三次,以表示對天地諸神的敬重。

“望果節”的慶典儀式,在鄉長簡短的講話後開始。鄉里的代表一一走到高台前,虔誠而認真地把帶來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達百姓對神靈賜予豐收的`祈求與感激之情。放供品於沒有神像的柳枝和青稞前,其因是藏族自古有着原始多神崇拜的傳統,他們崇敬高大的樹木,認為大樹有連接天地、溝通神人的功能,因此許多崇拜儀式都在大樹前的空地上進行,以達到祀神和娛神的目的。但自古有“高原糧倉”美稱的後藏,要想在這裏找到一片林子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農區的“望果節”活動一般都在村邊的場院舉行。為了與神靈溝通,人們只好在場院邊臨時搭建個高台,台上用插放披掛彩色布條的柳枝來象徵祥雲圍繞的參天大樹。

禮儀結束之後便是用於“娛神” 舞蹈的動。伴隨着激烈的鼓聲,一位頭戴畫有星辰藍色藏戲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場亮相。他肩上斜挎銅鈴和寶劍、手持纏白色哈達被稱為“達達”的神杖,踩踏着鼓樂節奏向場院中心舞來。這位崇高的神靈代言人站定位置後就開始揮動神杖,承擔起指揮娛神舞蹈的職責。在老者的一個手勢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場地中心疾鼓而來。這些百裏挑一的剽悍男子,棗紅色臉堂配上盤在頭頂夾雜着殷紅絲線的油黑髮辮,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陽剛之氣。他們身披五彩短披肩、腳蹬紅黑間色高腰藏靴、腰旁橫挎直徑約六十釐米繪有五彩花紋的大鼓、雙手各持馬蹄槌,在邊擊鼓邊雙腳不停地跳躍下,進行着快速而靈巧的隊形變化。他們忽而組成圓圈旋轉飛舞,忽而排成兩隊穿梭馳騁,以隊形的變化達到渲染氣氛、表現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後通過舞者所採用的各種姿態,來體現每個舞段的主題

《日喀則大鼓舞》的編排,首先以熱烈的圓圈舞隊形,呈現着人們和諧而穩定的生活情景。轉而在快速擊鼓的節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動的隊形變化,來表現好男兒搏擊沙場、英勇抗敵,直至凱旋歸來的征戰過程。在一段激奮人心的鼓舞之後,接下來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剛才還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頃刻間竟又文靜得好似閨房繡娘。隨着神杖“達達”的搖動,鼓手們的舞步也因悠揚的鼓樂變得輕快,投入了技藝精湛、儀態萬方的“四人小場子”表演,再次回覆到人們對和平家園的讚美與嚮往之中。

標籤:藏族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