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西師版數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教案設計

校園2.93W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教案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42、4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自主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理解並掌握演算法,能正確進行口算。

2、讓學生經歷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絡,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逐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形成與同學交流、合作的態度。

教學重點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準確口算。

教學流程

一、複習鋪墊

談話: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先來考考你前面的知識?

第一題:我會算。

下一題:我會做。

(設計理念):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天性,上課開始,通過比一比我會算、我會做的形式來激趣,既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和數的組成等舊知識,又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為新知識的學習在情緒、知識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情境引入

1、情境:小朋友們,喜歡春遊嗎?(喜歡)一般我們春遊都是怎麼去呀?(坐車)。出示圖片,問2輛車是什麼車?(客車)一輛紅客車和一輛綠客車。好,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資訊?

2、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算的數學問題嗎?出示問題:紅客車和綠客車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誰能把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出來?(條件是,問題是)

3、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座位,怎樣列式?(40+30=?)

追問:40指的是什麼?30呢?為什麼用加法?(要求一共多少輛,就要把紅客車和綠客車的.數量合起來,用加法。)

40和30都是什麼數?(整十數)揭示課題。(板書)

4、怎樣算出40+30的得數?。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說一說。

指名說演算法,相機板書:

第一種:3個十加4個十得7個十,是70.(根據數的組成)

第二種:4+3=7 40+30=70

聽懂了嗎?誰能再來說說?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想4個十加3個十是多少來算的。同桌再說說這道算式的演算法。說完開啟書第42頁,把40+30的得數填在方框裡。

讀一讀算式,這道算式完成了嗎?單位名稱是什麼?有單位要寫單位。求出的“70”指的是什麼?

5、出示“試一試”: 70-30=?

怎樣算呢?你是怎樣想的?

自己思考,再同桌互相說一說。

交流: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70減30可以按幾減幾來想得數?)

6、小結:(邊指邊說)40+30是幾十加幾十,70-30是幾十減幾十,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在口算得數時,可以想幾加幾或幾減幾,算出有多少個十,再得出得數。(出示若干題目考考學生)

三、組織練習

下面我們將進入這一課的“動物世界”?

1.“想想做做”第1題。

首先是小狗出的題,看圖寫算式。

每一串彩珠有幾顆珠子?(10顆,表示幾個十?)

左邊有多少顆,右邊呢?(生說圖意)

你能根據圖意寫出四道算式嗎?生填寫算式。

彙報,這是四道有聯絡的算式。(任選一道加法和減法算式說說演算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三組算式,先獨立計算,再說一說每組的兩道算式有什麼聯絡?

計算下面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可以想每組上面的幾加幾或幾減幾來算,就能很快算出得數。

出示一道一位數的加法算式,你能像上面每組算式這樣,編出一道相應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算式嗎?減法呢?

看到小朋友們表現這麼棒,小兔子心服口服地給你們豎起了大拇指。

3.“想想做做”第3題。

下面我們來開數字小火車,看哪一組能開得又快又好?

4. “想想做做”第4題。

老虎先生也給大家出題了,你們能做對嗎?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得數。

5.山羊和兔子也給大家出了一道題。誰來說說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

“同樣多”是什麼意思?自己完成,交流算式和得數,追問:為什麼用加法?

四、全課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一起說)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時,怎麼想?2.完成每日一題。

教學反思:

從教學的總體上來說,在課堂紀律組織方面有了些許進步,經過過領導細心的點撥之後,我更加註意課堂的教學紀律的組織。在平時的聽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上課過程中如何組織學生。逐漸改變以前總是打斷教學過程來專門維持課堂紀律的方法,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著一些對學生的要求來體現,“下面我請坐姿最認真的小組來開小火車”“我現在最喜歡某某同學的坐姿”等等。與此同時,要更加註重一些細節問題。數學課堂不需要時時刻刻的練字,因而學生經常一邊聽課一邊玩筆、橡皮、尺子等,這些壞習慣不利於學生的專心聽講。

但是,教學上一直都存在的一個弱點就是教學速度方面太慢,主要是自己不相信學生,總是不放心他們“獨自走”,因而在練習方面一直都是扶著學生走,而沒有給予學生自己嘗試自己“走路”的機會,用師傅的話講就是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非但沒有及時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給學生留課堂作業的時間,而且也不利於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30+40如何計算之後,我讓學生總結,提問學生“算這個算式的第一種方法是什麼?”而當學生在回答“如何計算30+40”時,先說的是先想幾加幾,可是我讓學生總結的時候,我卻說成了“算30+40”的第一種方法是想數的組成。學生因而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出現了錯誤。師傅說,這樣讓學生聽成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方法來學,第一種方法就是想數的組成,第二種方法就是想幾加幾,這樣容易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思維僵化,本來非常發散的思維非要框在一個框子裡,這樣很容易越教越笨。

在練習環節完成書上第2題時,我的教學步驟是這樣的:先讓學生先觀察算式說說有什麼發現,再讓學生獨自完成,這樣做一方面學生都著急把題目完成,沒有心思聽講;另一方面,學生沒有經過對算式進行思考的過程,一瞬間讓他們說發現也說不出來,接觸不深又怕說錯。因而,以後這樣的練習,最好讓學生先完成了,再來說說你有什麼發現,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