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生態環境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國家實行“三農政策”後,農村的各項生活指標都朝着令人欣慰的方向發展,然而與此並不協調發展的卻是農村的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處理好佔我國土地面積相當大比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就成為重中之重。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做好全面認識,並採取合適措施來改善其生態環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本次所做的調查也就是基於這個目標而進行的。

農村生態環境調研報告

本村村民主要依靠務農和農閒時的外出務工獲得經濟來源,周圍沒有太多工業企業的影響,整體上屬於典型的農村環境。

生態環境上來看,本村有一半以上的農户使用井水,佔總比例86%,使用自來水約14%,且是對大口井水經過處理後使用,從用水來源和使用方式上來看基本不存在健康隱患。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村民的飲用水整體上非常清澈,而且由於工業的影響較小,水中含有有害物質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村民的習慣喝水方式是飲用開水,目前已達97%,經過沸騰後的水對一些可能引起疾病的細菌進行了處理,保障了人體對健康需求。因而從整體上來看,該地區的飲用水不會對村民的健康帶來威脅,是比較安全的。

與使用水的來源相比,各種污水的處理情況就不是那麼樂觀了。

家庭污水主要來自生活污水,村民對使用後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經過自然的風乾,有的會採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後出口卻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流,這並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反而加重了周圍河流的污染狀況。

與污水相對應的另一項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垃圾,每年18噸,包括生活垃圾,養殖業垃圾,秸稈雜草等,前三種分別佔77%、10%、7%。生活垃

圾的問題在於村民的隨意排放,以及對一些電子垃圾的隨意丟棄,像電池,充電器等,因環保意識淡薄未經過分類和回收處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丟棄。一些村民在收割後對秸稈就近堆放,部分焚燒,部分經過雨水等的侵襲後腐爛堆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積累。由於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對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賴降低,許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處理。綜合起來看,農村的垃圾污染情況比較嚴重,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未經處理的垃圾堆積物。

另一項潛在的對生態環境的威脅就是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潛在是由於這些影響在短期內是不明顯或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隨着近幾年各項農藥產品的大量出現和性能的不斷改善,村民對農藥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調查過程中村民也坦言,隨着生活質量的改善,許多原本由人工來進行的生產活動也改為採用化學的手段,譬如為莊稼除蟲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現在則在莊稼仍為幼苗時就噴打農藥進行根除。農藥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都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農田減產,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來提高產量,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雨水等造成對水體的污染。農藥化肥的不當使用在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進程中是佔着相當大的比重的。

四是噪音污染。據瞭解,該村臨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同時也受噪音影響較大。在各種生活環境中噪音污染佔50%,固體廢棄物和水體污染緊隨其後,各佔25%和15%。

除了上面所説的四個大的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在收割的季節,村民對秸稈的就地焚燒產生的大量煙霧對空氣質量的危害;常年未經處在做完這項調查後,發現農村的生活環境還是差強人意的,生活環境污染總體情況屬於輕度污染。空氣質量仍然比較好,環境比較清新。然而村民對於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後果。如何採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取合理的措施在小問題變為大問題之前就進行解決,如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共同維護周邊生態環境,是政府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對阻礙生態環境進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農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很多時候農民不是不願意去維護生態環境,而是他們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對於生活污水,他們不覺得隨手傾倒有甚末不對,只要是倒出了家門且沒有影響別人就不存在問題,他們不會聯想到污染,不會聯想到生態環境。就地焚燒,只要是方便,怎末會把一些煙霧和大氣污染聯繫到一起呢?在他們的意識裏沒有全球變暖,沒有酸雨的概念,更不會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正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無知把我們的生態環境逐漸的往危險的道路上逼近。

二 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不夠。如果村民對生態環境的無意識是可以理解的話,政府對生態環境的忽視就是難辭其咎。地方政府的意義在於進行合理的.宣傳和引導作用,而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雖然有政府組織的各種科學宣講活動,環保科普活動等有利於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的活動,但是落實的不盡人意,這也是造成農民生態環境意識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對農民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對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沒有合理的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做過詳盡的調查,制定過保護的措施,更無從談起維護。

三 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人才。21世紀註定是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環境問題的世紀。當前,我國已經走出低收入國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發展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為嚴重的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村的廣大地域面積與其人才的引進是不成比例的,許多人在獲得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後是不願意到農村這樣的基層去服務工作,這就造成農村人才的缺乏,也導致無法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工作提出科學的應對方法和保護措施,無法制定出長遠合理的生態環境的維護方案。

在原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各種生態環境隱患的一個很大的方面就是農民

的對生態環境的認識維護的意識較低,因而開展各種生態環境的宣傳活動是很必要的。具體的可以由政府組織人員對農民進行分批培訓,然後再由這些人員將環保的意識傳遞給其他的村民,可以讓村民對生態環境的認識滲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由政府組織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裏設置專門的回收站點,並付給村民一定的報酬,這也可以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從而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變為一件無意識中的自覺行為。

在採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後,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規。生態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於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回報率較小的領域,政府必須發揮主導的作用。制定相應的法規來明確責任,對不合乎規範的行為予以懲治,從強制的角度提高各個責任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也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重大影響的一個因素。農藥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如果要求農民停止或減少對其的使用是不現實和可行的,農民不會為了抽象的生態環境的概念而放棄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這種依賴的另一個有效方法是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資力度,研發出新的環保無機或對土地生態危害小的產品來取代目前所使用的農藥化肥,這既不會影響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從源頭對目前的狀況進行了控制。

地方也應密切配合政府給予生態環境以足夠的重視,制定地方的生態規劃,定期對所管轄的區域進行生態檢查和驗收。針對污水的隨意排放,由地方出資修建規範的排污溝道;針對固體垃圾的隨意堆放,建立一些固定的垃圾回收站,由專門的人員負責對垃圾的處理。

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工作需要農民,地方,國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農民的環保意識提高,地方的重視程度加強,國家投資力度加大,才可以對生態環境的維護有一個合理科學的渠道,使生態環境的發展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

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是一條漫長而繁雜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視。希望農村的生態環境可以進入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向發展,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掃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