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調研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類型。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調研報告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調研報告篇1

農村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生產、生活的基礎。近年來,隨着經濟快速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改變,我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多元發展為原則,以引資上項為重點,以改善民生為目標,在“轉型”中實現了“跨越”,在“機遇”中實現了“崛起”。為進一步瞭解和改善我縣農村人居環境狀況,根據臨農居辦發【2015】2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宣傳和調研工作的意見》,縣農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人居辦專門組織人員對此進行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汾西縣基本情況

汾西縣地處山西省中南部,西依呂梁,東臨汾水,國土面積880平方公里,轄五鎮三鄉一個社區,總人口14萬,汾西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遊資源獨具魅力,師家大院清代民居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晉商文化又一村的美譽;姑射山真武祠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休閒、養身、觀光的天然“氧吧”;威風鑼鼓氣勢恢宏,享譽華夏,壩系農業穩產高產聞名全國。

二、“四大工程”概況及現狀

20xx年我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四大工程”計劃總投資22619.62萬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資9655.8萬元,投資完成率為43%。所確定的22個項目,目前已全部完成的單位是:林業局實施的“汾西大道”5.4公里的路旁綠化;僧念、南莊、神符三個村的道路綠化,佃坪鄉—邢家要鄉的公路綠化;衞生局總投資140萬元的永安鎮衞生院改造項目和7個村級衞生所建設;文體局總投資36萬元的8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設施設備全部到位;城建局實施的全縣農村40輛垃圾清理車,8720個垃圾桶全部配發到村,配齊了327名鄉村保潔員。

正在實施的項目是:交通局總投資1900萬元的細上村與和平鎮公路硬化,現已完成600萬元;水利局總投資220萬元6個村的安全飲水工程土建開工,4個村的管道鋪設完工;教育局總投資408萬元的和平中心幼兒園建設,已完成投資166萬元;總投資315萬元的僧念國小教學樓,已完成投資285萬元,該教學樓主體已完成,附屬工程包括門房、廁所、圍牆等正在施工中。發改局總投資30萬元的劉家莊紅色教育基地修繕工程,現已完成25萬元;衞生局總投資140萬元的7個村的鄉村醫療提質工程已完成,勍香中心衞生院的污水治理正在實施中。

8月20日上午,汾西縣召開了“全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推進會”。會上,政府副縣長趙志紅通報了全縣“四大工程”的工作進展情況。張安文縣長就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相關項目工程進展情況與各成員單位進行面對面彙報、質詢、答疑、互動,會議要求抓住有限時間,保證工程項目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穩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一)美麗鄉村改造力度大

1、省級綠色生態示範村和平鎮申村的規劃編制已完成。今年投資4萬元村莊的綠化、美化已全部完成;投資20萬元垃圾污水治理,目前已完成投資10萬元,正在鋪設管道和填埋垃圾;投資100餘萬元中藥材示範種植500畝的產業基地已完工;投資16.8萬元的危房改造已完工;投資125萬元道路硬化、綜合文化中心、醫療衞生所、便民服務店,已全部投入使用。

2、市級歷史文化和特色文化示範村僧念鎮師家溝村的規劃編制已完成。總投資200萬元的文物古蹟修繕工程和總投資4萬元的村莊綠化工程已完成;總投資340萬元的垃圾污水治理,已完成投資40萬元,計劃年底前完工。

3、市級工礦一體化示範村永安鎮太陽山村的總體規劃編制已完成;總投資100萬元的肉雞產業現代化養殖項目已完成投資80萬元;總投資1280萬元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招投標;總投資10萬元的村莊綠化工程已完成投資7萬元。

4、5個縣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各具特色,規劃編制正在編制中,分別根據各村特點,按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正在實施當中。

(二)城鄉清潔工程進展快

畜禽糞污處理點及無害化處理中心項目工程進展順利。今年全縣共投資450萬元,其中,投資230萬元在年飼養量5萬隻到50萬隻規模不等的肉雞養殖場中選擇6個為畜禽糞污處理建設點,分別為永安鎮太陽山村洪泰養雞專業合作社、永安鎮朱家山村洪盛養殖專業合作社、勍香鎮胡峯村豐澤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平鎮申村鑫之源養殖專業合作社、團柏鄉下團柏村大樺農牧專業合作社、社區管委會惠鑫源養殖專業合作社,這6個肉雞場以年出欄2000只肉雞為一個立方單位配套建設幹糞池;投資220萬元新建焚燒千噸的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

六個規模肉雞場中,永安鎮太陽山村洪泰養雞專業合作社畜禽糞污處理工程已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其它5個肉雞場均已開工建設。到目前為止,畜禽糞污處理點及無害化處理中心項目工程已完成了實際工程量的50%,形象進度達60%。為畜禽糞污處理點及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建設宜居宜業的農村人居環境奠定了基石。

(三)採煤深陷區和地理災害治理情況

總投資7154萬元的採煤沉陷區治理項目共涉及3個自然村296户,940口人,按照省文件精神可採用收購住房、給户資金、一村一制、一户一冊、一人一發的辦法正在制定實施方案;總投資2419.2萬元的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正在選址出台方案。

三、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存在問題

1、雖然我縣在農村污水處理方面狠下功夫,採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由於我縣農村人口居住分散,規劃比較滯後,集鎮及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標準不高。一些鋪設污水管道的集鎮和農村,一般採用雨污合流的排水體制,加上溝渠的排水斷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妨礙了排污管道的正常運行,導致污水處理不到位。

2、採煤沉陷區項目因用地指標有限手續上報審批速度較慢,影響項目開工建設,同時項目所涉及的僧念鎮嶺南村、立柱村位於整合後的山西煤運集團巨開元煤業有限公司礦區內,目前該礦整合五年未開工建設,企業承擔的'30%的資金經多次協調,難以到位,影響了農民搬遷的積極性,需要上級部門予以協調。

3、由於縣鄉財力薄弱,投入不足,制約了工程的有效實施,同時廣大農民羣眾參與意識不夠強,有待進一步教育提高。

四、幾點意見建議

1、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

實行“縣級領導、鄉鎮主抓、村組實施”,多方共建,形成一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農民主體的推進機制,不斷健全投入建設機制。要充分尊重農民羣眾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讓農民朋友由“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比如在申報建設點時,可考慮引入競爭機制,把羣眾熱情高、幹部力量強、農民籌資多的村點列為優先申報對象,要求建設點農民自籌資金達到一定標準,將其作為報點“門檻”,既解決資金“瓶頸”問題,由激發農民熱情;在編制村莊規劃時,要充分徵求羣眾意見,以羣眾是否滿意為出發點,體現羣眾意願;新農村建設理事會要組織村民參與項目建設決策、管理以及項目後期管護,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在建設過程中,村幹部要帶頭示範,廣泛發動羣眾,引導全民參與,做到美麗鄉村建設依靠農民,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全體農民共享。

2、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科學規劃、切實執行。

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龍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緊緊抓住統籌村鎮規劃、加強規劃管理這個龍頭,做到規劃先行、優化選點佈局、明確攻堅重點、加強項目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同時,要合理優化空間佈局,遵循交通便利、羣眾基礎好、經濟基礎強等原則,對交通主幹道沿線村莊、集鎮附近村莊、景區周邊村莊可優先安排新農村建設點,重點抓好高速公路、省道等交通沿線的新農村建設,努力把交通沿線打造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打造亮點、展示風貌。

美麗鄉村既要滿足農民現代生活居住要求,又要突出展示鄉村特色文化風貌,保留鄉村文化之魂。要加強和諧秀美鄉村建設,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貌、一線一風格一特色,打造一批示範中心鎮和精品示範點。在項目建設上,注重與村莊產業發展規劃、文化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密結合,改房要依照規劃建設、改造,彰顯地域特點和歷史文化特色;改路要注重與村容村貌相融合,做到因地制宜,盡顯鄉村曲徑通幽之美;改環境按美化、亮化、綠化村莊的標準進行,保持鄉村的自然風貌和田園風光。要深入挖掘鄉村民俗文化、人文典故、地域風情等特色文化遺產,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合。

4、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以點帶面、整村推進。

要按照“三級聯創”推進村莊整治建設,突出環境整治重點,推進串點連線成片,增強中心村自我發展能力。通過以點帶面、以線帶面,實現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

總之,實現村容整潔,建設環境優美新農村,需要基層政府在真正吃透中央政策精神的前提下,本着對廣大農民和農村極端負責的態度,根據各自不同的發展特點,尊重各地的傳統、習慣和風格,制定出有的放矢的規劃和實施細則,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具體落實到位。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科學規劃為前提,以“四大工程”為突破,以“三級聯創”為載體,咬定目標,細化責任,嚴格督查,跟蹤考核,推動美麗鄉村宜居宜業建設工作穩步發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調研報告篇2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文明理念在農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是農村居民擁有實實在在獲得感、幸福感的實現載體。年初,中央、省都對此項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結合實際情況出台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

9月上旬,市政協組織五個調研組,分赴我市八縣兩區,併到山東、安徽、湖北等相鄰省份,深入到鄉村一線,通過實地調研、開座談會、聽取彙報、查看資料等方式就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本次調研主要圍繞農村垃圾治理、廁所糞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護機制建設等五個方面進行,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農村人居環境總體向好,農村環境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一)治理垃圾全面開展。

按照農村垃圾治理“掃乾淨、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四個環節的要求,加大了對設施設備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萬餘個,修建垃圾池近2萬座,購置各類垃圾收集運輸車輛近8千輛。積極探索垃圾分類處置,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量,比如新縣在新集金河村、陳店梅花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採取“兩次四分法”將可腐爛和不可腐爛垃圾進行初分,然後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進行再分,垃圾的產量減少了70%,極大地減少了垃圾運輸成本和處理成本。

(二)糞污治理分類實施。

推進“廁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賬,對驗收合格廁所進行補助,引導羣眾主動改廁。堅決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環保基礎較好的規模養殖場提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依法關停不達標的養殖場;禁止農户家庭畜禽糞污隨意堆放,做好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莊,進入規模場、進入合作社、進入市場的引導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進。

因地制宜,採取截污納管、建人工濕地、修生態沉澱池等方式分類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濱縣已建成污水處理廠2座,收集縣城區及周邊農村生活污水,日處理生活污水4萬噸,處理後均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進行排放,有效保護水體生態環境。同時,各縣區結合“河長制”推進工作,持續開展清河行動,強化河道綜合治理,不斷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通過規範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綠化田園、淨化村莊環境等多種措施協調推進,促進村容村貌改觀。比如,商城縣專門印發了《關於開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動的實施方案》,在脱貧攻堅為引領下,不斷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護機制逐步完善。

各縣區均成立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負責指揮協調督導,鄉鎮成立專門部門,對接落實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隊伍、有經費的管護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過直接購買或實施PPP模式,每年投資6億元以上,引進了38家公司,創造了4萬多個公益崗位,平均比例約佔農村總人口的4‰,基本實現保潔服務全覆蓋。

二、存在問題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

改善人居環境,既要投入大量資金到基礎設施建設之中,又要總體統籌協調各鄉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強有力幫助。現階段,一是缺少建設資金。財政投入無法做到全包全攬、面面俱到,各村鎮之間競爭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現象;全市統籌宣傳不夠,沒有一個完整的宣傳計劃,城市投資者對農村現實情況瞭解不多,環境治理項目吸引力低,社會資本投入有限;農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資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設人才。一方面農村很多年輕人為了賺到更多的錢,選擇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適齡勞動力缺乏;另一方面限於公共服務不完善等因素制約,美麗鄉村建設缺乏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農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處理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三是缺基礎設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娛樂設施、醫療衞生設施、環保設施、教育設施等各個方面,仍然相對滯後。比如,排污管網配套不足,截污納管集中處理率偏低,人工濕地、生態沉澱池修建數量較少,部分排水渠設計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農田和村莊外圍的宅基地,帶來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進不平衡。

一是黨政推進和羣眾參與不平衡。各地黨政能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作為助力脱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建立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機制,出台實施方案。但是部分農民羣眾由於生活習慣,對改善環境參與度不高,維護環境衞生的自律意識不夠,愛護村莊的基礎設施設備的意識薄弱,存在“政府幹、羣眾看”的現象。

二是具體工作和長效機制不平衡。一些“專項行動”、“重點工程”成效顯著,但沒有形成系統的工作思路和操作辦法,缺乏長效的管護機制,特別是合理的付費機制。

三是鄉村之間工作開展不平衡。由於歷史原因各村的環境狀況不一樣,整體來看,南部山區縣情況較好,北部平原縣問題突出。在行動過程中,基礎相似村鎮因重視程度不一樣,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別明顯。有的村工作組織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當,亮點紛呈;有的村工作相對滯後,領導幹部重視不夠,把此項工作當成臨時工作應付檢查,推動力度不足,廣度深度不夠,短板弱項明顯。部分村鎮面源污染問題突出,化肥農藥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農業廢棄物隨意丟棄,逐年積累危害土壤生態環境;部分村鎮把水產養殖作為主導產業,換水清塘時往往不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鎮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養户,甚至出現“畜進人退”的現象。

(三)整合不足,系統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學規劃。部分鄉鎮規劃缺乏前瞻性,編制滯後於建設發展的實際,建設項目不在村莊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導致在規劃審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據,制約了項目的後續建設。部分鄉鎮規範缺乏立體性,雖然也制定了相應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區控制性規劃和部分村建設規劃,但未結合特色產業、山水資源、革命老區等優勢制定發展規劃。

二是缺少部門合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基層不少公共服務部門還屬於垂直管理,習慣於在自己業務範圍內開展工作,缺乏溝通配合,對建設標準和建設內容要求不一,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

三是缺內生動力。美麗鄉村最終需要產業來帶動和支撐,如果沒有產業帶動,那麼建到最後也將會是一個空殼村、空心村。目前我市農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導產業弱,產業組織化和發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場競爭力弱,產業規模效益不明顯,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等問題。

(四)疏於管理,保持不到位。

環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廣,直接經濟效益不高,在長效管理中存在困難。

一是管理體制不健全。部分縣區還沒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體制,主要依靠村、鎮自行管理,以致出現“中阻梗”。比如隨着陳年垃圾清理和日常衞生保潔工作的全面覆蓋,鄉鎮中轉垃圾量劇增,由於中轉運力不足,處理不及時,垃圾外溢情況突出。

二是購買服務崗管理難。政府通過直接購買服務或實施PPP模式,委託企業對農村垃圾治理進行管理過程中,一些鄉鎮在與中標服務公司簽訂合同之後,監督、管理和服務沒跟上,缺乏督查考評措施。

三是動員羣眾保持難。一些農村地區羣眾習慣了農村安逸平靜的生活,對國家出台政策不夠理解,不願意去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夠。比如,一些農村外出人員返鄉後,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離農村風格的房屋,破壞了村莊原有風貌和自然環境;一些村鎮除了主幹公路沿線外,其餘地方存在垃圾亂丟、雜物亂堆現象,特別是一些偏遠的村落,陳年垃圾處理問題依然嚴峻。

三、意見建議

(一)規劃引領、產業支撐。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需要合理的規劃作為指導,規劃不僅是長期發展的遵循依據,也是近期投資的成本考量。要立足農村自然文化資源稟賦,隨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強化整體性、前瞻性和系統性,科學確定建設內容、建設任務、建設方案、投資規模,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同時,要明確鄉村環境改善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現實體現,要注重發揮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鄉村環境改善並非“燒錢”,農村環境治理帶來的良好生態環境,能催生農家樂民宿、養老養生、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等綠色文化旅遊活動,推動農村眾創空間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帶動廣大農民創業就業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和產業發展協調推進,狠抓“多彩田園”示範工程創建,把投入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價值,做好跟進扶持,發展農業保險,為農村產業保駕護航。

(二)增強合力,健全機制。

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首篇文章,在全域範圍內,加大投入,全力推進。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財政對農村投入,真正讓公共財政投入對美麗鄉村建設起到引導、支撐和保障作用。二是理順部門責權關係,相關部門應積極整合項目,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三是健全農村環境投資回報機制,吸納社會資本。通過村企結對共建、金融資本參與、社會捐資、民間投資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資源、資金,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農村環境改善中來。將本地區的優勢資源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向外推廣,讓投資者清楚地“看”到鄉村發展的優勢資源,投資鄉村建設的經濟回報,主動到農村投資建設,形成循環資金鍊,使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三)明確責任,加強督導。

一是進一步強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領導機構。設立專門的辦公室,建立鄉、村、組三級衞生保潔網格化管理機制,明確各級具體責任人和片區責任保潔員,切實加強對各責任轄區的環境衞生日常化監管。並鼓勵各中標服務企業鄉級辦公地點與其同設置,以便於溝通協調和監督管理。二是進一步完善農村人居環境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督查、協調、考核工作機制。採取抽查、督查等辦法,提升考核實效,加強考核成績運用,獎優罰劣。建立政府購買崗位激勵機制,建議中標環衞企業設立績效工資,由鄉、村兩級和中標環衞企業每月對保潔員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考評,核發績效工資,以增強保潔員責任感和積極性。三是進一步明確標準。建議出台《農村人居環境達標村標準》,包括垃圾收集處理標準、污水收集處理標準、村莊環境清潔標準、住房飲水用電安全標準、長效機制建設標準等方面,以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評價更客觀全面。

(四)提升素質,營造氛圍。

村容村貌的改善與農民素質提升緊密相連,環境治理需要走入羣眾內心。要調動羣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編寫宣傳材料、書寫固定標語等方式,教育和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衞生習慣和行為,遵守村規民約、實行門前“三包”、自覺做好房前屋後的環境清潔和綠化美化建設。應當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採納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見,激發和調動農民羣眾的參與熱情。此外,還建議大力開展幫扶及幫建活動,動員和發動各級部門及各級幹部深入村屯、農户家中瞭解民情民意,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形成美麗鄉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