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國小各個年級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如何在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呢?現結合個人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做法。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創設情境,注重課堂氣氛的渲染提倡開放性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教學中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體驗,國小生的朗讀水平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國小階段的教學過程中要在提高自身朗讀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讀中充分展示祖國語言的魅力。

1、加強教師的基本功訓練,不斷深入朗讀教學研究。平時加強自身基本功達標訓練,積極參加教師普通話等級培訓,有計劃、有針對性加強朗讀的基本功訓練,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提出的朗讀要求,確立專題,制定計劃,把朗讀教學的任務落到實處。積極參加朗讀、演講競賽、經驗交流會等,不斷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研究更好的朗讀指導方法。

2、打好學生朗讀的基本功,初步感知祖國語言魅力。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些要求,最好從國小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分角色表演朗讀,藉助人物動作、對話感悟理解課文

分角色表演朗讀能激發學生朗讀興趣,通過進入角色,使他們把心中的情感與文中的人、事融為一體,讀出各種人物的喜怒、兇善,讀者繪聲繪色,聽者身臨其境。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我讓孩子分角色充當小青蛙和小鳥,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扮演小青蛙的同學讀出了無知、愚蠢的語氣;而“小鳥”則讀出了講道理、笑小青蛙無知和着急的語氣。同學們被“小動物們”的話語感染着,當同學們讀到“我口渴了,飛了一百多裏,下來找點水喝”和“天無邊無際”時,孩子們用手比劃着天那麼大,班裏同學們感受到天是特別的大,都伸出了舌頭。可見分角色表演朗讀不僅能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也能收到教師講解所達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強,藉助兒童的這一優點,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低年級學生學習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開始階段,他們年幼無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讀對兒童來説很難,這樣就需要教師正確、耐心地去指導和範讀,教給他們讀的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為他們到高年級時的閲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用普通話範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分清平翹舌、多音字及變調、輕音、兒化音;其次,教師在範讀時要注意詞與詞之間、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停頓,讓孩子們在教師的範讀中體會到逗號停一停,句號換口氣的停頓方法。教師還應該讀出文章的感情-色彩,要讀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態,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色。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範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

四、運用多種朗讀形式,訓練學生朗讀技巧

為能準確指導學生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教師可預設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課堂朗讀的方法越多,學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練習,朗讀水平亦就更高。 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瞭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憾。給學生時間,讓他們盡情體驗,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覆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着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着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默讀,有助於學生的思考。

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節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我們教師要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使學生的朗讀具有聲情並茂的節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就能為語文的教和學奠定牢固的基礎。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篇2]

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聽説讀寫的技巧。朗讀是閲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它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提高閲讀能力和培養良好閲讀習慣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通過朗讀學生可以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深入理解,對課文重點部分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章語感,節奏,名式,格調,領會文章所藴含的情趣和意境,感知課文的用詞準確,造句生動,佈局巧妙,情境感人。為了充分發揮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的。

一、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朗讀,本質是一種憑藉語言,用思維能力去體驗和感受文字語言內涵的過程。具體地説,學生通過朗讀可以體會語言的準確含義,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正確的朗讀是朗讀的基本功,對於學生來講也是最難的一項基本功。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給學生三種朗讀方法:一是準確朗讀法。在授新課前要求學生做到讀時不讀錯音,不丟字,不添字,然後按要求讀通順,會斷句,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二是理解朗讀法。這種方法用在分析,講讀課文中通過反覆讀理解詞意,句意,段意,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流利的朗讀課文。三是有感情的朗讀法。這種方法用在總結課文,賞析課文中。

二、激發朗讀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朗讀最需要的心理品質,要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使學生愛讀,想讀。

1、以情激情,激發興趣。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化為有聲語言,把學生吸引到課文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中來,使學生體會文章之所在,使他們的情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學習《玩具櫃枱前的孩子》一課時,學生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沒能理解,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瞭解其中的內涵,我採用了分角色朗讀,試着用不同的身份去讀,設身處地的進入其境,當學生對不同人物的情感體會後,才明白小兵身上那難能可貴的品質是多麼令人欽佩。正是他的品質打動了售貨員阿姨,才引出懂事的小女孩。這使學生和教師、作者和文中人物構成聯繫,達到了朗讀的境界。

2、創造情境,激發興趣。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我在朗讀教學中,特別重視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勾畫出文章的意境,讓學生體味,從而激發朗讀的興趣。如學習《筍芽兒》一課時,我採用神祕的語言説到:筍芽兒長大後會變成什麼?它在長大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幫助呢?你們想去看看嗎?這段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創造了良好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學生,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朗讀慾望,使學生很快的進入了角色。

三、教師進行概括性評價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地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特別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輕易傷害一個學生,特別是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評價要克服片面,力爭全面準確,要採用鼓勵性評價,切忌用過頭的結論性語言,如:“你簡直太差了”,“無可救藥”等等,因為學生非常看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他們把教師的評價看作是對自己的承認和肯定,一個好的,準確的評價將會對學生受以極大的鼓舞,它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強力。而對於朗讀能力較差的同學,要對他們提出切實可行的近期目標,使他們一點一滴地進步。總之,要採用因人評價的原則,使同學們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通過一學期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朗讀水平確實得到了較快的提高。大部分學生朗讀課文都能有聲有色,抑揚頓挫,對不同類型的課文或不同的角色,能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由於學生情感得到薰染,語感得到了訓練,語文整體素質有了較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