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國小生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依賴於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心理髮展規律,把開發智力、發展智力和培養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引入到教與學的全過程。那麼在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總結出幾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體會,藉此與同行交流。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國小生能力

一、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教師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創新意識,這樣才能為學生創設寬鬆、民主、富有創新精神的創造氛圍,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創新的開放性和選擇性的最大空間;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培養和發揮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為成為適應21世紀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其次,興趣是求知慾的外在表現,它是促進學生思考、探索、創新、發展思維、激發主動學習的原動力。而學生的興趣總是在他們的創造慾望得到充分滿足時才能進入最佳狀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良好的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

二、培養創新能力的措施——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精心謀劃,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方向與教師不一致時,教師不要要求學生跟着教師走,而應服從於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充分嘗試,並通過各種途徑去思考、探索獲得結論,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於學生通曉數學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當然在活動中如果學生的行動和思維發生障礙時,教師應及時啟發和引導,保證活動順利開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活動的樂趣,體會問題的發生和形成過程。每次數學活動都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展開,要求學生在活動中認真觀察,不斷探索、思考,從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證實結論,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良好途徑。歸納和類比思維是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經常利用歸納、類比思維來解決觀察到的現象,無異於給學生的創新能力插上了翅膀。

三、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知識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曾經説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這説明牛頓的偉大成就是在學習前人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要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讓學生系統掌握數學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並知道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繫,這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本條件,也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發展智力和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數學這門學科系統性很強,由很多概念和規律組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類比、抽象、概括、總結與歸納活動,把有關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知識體系中,把知識點連結成面,形成知識網絡,這樣學生在掌握了科學性和規律性的知識之後,智力就會得到相應發展,創新能力也會提高。

四、培養創新能力的素材——教材

僅從數學教學課本上看,其每一章、每一節甚至每一頁上的內容都可以成為創新教育的素材,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因為無論從概念的引入、規律的發展、公式的推導,還是解題方法的設計與改進,無不包含着“創新”這一思維過程。因為對數學問題的“思想化、抽象化、形象化”的處理,充滿着創新;各種規律的發現、公式的推導均是創新的結果;對數學例題、習題的分析與解答是學生最佳也是最主要的創新實踐。因此用好用全教材,從教材中挖掘創新教育的素材,不僅是現實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我們從主觀上重視起來,充分利用好我們手中的傳統武器——課本,那麼創新教育將不再是令人生畏、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瑪”。

五、培養創新能力的主戰場——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師生交往的狀態達到最佳水平,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都處於最佳活動狀態,並且儘可能的增加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活動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們特有的好動性、表現欲,從而有效的發現學生的的個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善於發問、思考,勇於探索、創新的學習習慣,學生自己能看到、能做到的,鼓勵學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創新,長期堅持,學生良好的習慣就會形成,創新能力就會得到發展。

六、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設疑

科學創新,貴在置疑,創新往往是從“置疑”開始。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説:“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只是一個數學技巧而已,而提出一個新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新的問題,都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鼓勵學生善疑多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精心設計各種形式的問題,創設各種問題情境,給學生造疑,使學生欲答不能,欲罷不能,促使學生存疑、質疑,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和創造性思維。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國小生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