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比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篇)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P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裏需要一張新書桌,媽媽讓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選,但是要記錄下所選書桌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務後,小明邀請好朋友曉紅一起來到商店。我們看一看他們所選的書桌是什麼樣的?(課件演示)

(評析:開課創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促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新知探索:

1、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①從長5分米,寬4分米這兩個信息中你們瞭解到什麼?

②xx的要求是用米作單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運用前面所學到的知識想一想。

③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隨着學生的回答,師指出:5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數5/10米表示。

(評析: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切入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閲讀信息,學習分析信息獲取知識,又巧妙實現了由生活問題到數學問題的轉移。)

隨着學生的回答,師指出:5分米的長度,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還可以用米來表示。

請學生仔細看,米是怎樣寫的?讀作:零點五

④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怎樣表示呢?(課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學生回答後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填完後小組內交流:為什麼要這樣填?

⑥學生彙報:

課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米 米 米 米

仔細觀察:

你發現分數十分之幾可以寫成小數什麼?零點幾就表示什麼?

⑦動手操作:

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2/10,再用小數表示出來。

再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

小結:

十分之幾可以寫成小數零點幾,零點幾就表示十分之際。

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小結:

小數是在人們實際測量和計算的需要中產生的,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開始應用十進分數。(課件介紹古代數學家劉徽)

(評析:教師適時的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説一説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小明和曉紅選完書桌後又在商店裏轉了轉,看到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你們能用小數表示出圓珠筆和筆記本各是多少元嗎?

①學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組中合作交流。

②學生彙報,並將板書補充完整。

1元2角還可以寫成 元 讀作: 一點二

3元5角還可以寫成 元 讀作: 三點五

小結:

幾元幾角分成兩部分,幾元和幾角,先把幾角表示成零點幾元,再和幾元合起來是幾點幾元。

③觀察小數:這些小數有什麼特點?

小數中間的'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把小數分成了兩部分,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

我們以前學過的表示物體個數的1、2、3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今天學的、、和都是小數。

④任意寫出幾個小數,在小組中讀一讀。

全班交流時指名説一説整數部分是幾?分數部分是幾?

(評析:如何在課堂上開展探索性學習是當前數學教師所探索的問題。本段教學在這方面做了較好的展示,學生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開展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究活動。學生的交流與教師的適時引導交相輝映,將探究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三、應用反思:

1、小明和曉紅在商店裏還看到很多食品。(課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題。)

你能用元作單位表示出這些食品的價格嗎?

2、他們還看到有的商品是這樣表示價格的。(課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題。)

先讀出這些商品的價錢,再説一説是幾元幾角。

3、小明和曉紅在商店裏不僅選到了自己喜歡的書桌,而且還學會了一個數學知識,你們學會了嗎?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題。

(評析:練習的設計始終使學生處在生活的情境中解決問題,不但提高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課後延伸:

小數在我們生活、生產中處處可以用到,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評: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具體地説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教師從課一開始就創設小明、曉紅逛商店這一生活情境,而且這一情境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帶動,興致勃勃投入新課的學習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xx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這一理念,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觀察、操作、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

3、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每一位教師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本節課在充分發掘教學內容,發展學生能力的基礎上,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使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建設祖國的信念。

總之,本課教學注重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創設情境,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思考、體驗和感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發展。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會組比例。

2、能力目標:通過探索國旗中藴含的數學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3、情感目標: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複習鋪墊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新的單元比例,看到這兩個字你有沒有聯想到一些我們學過的知識呢?(比)上學期我們學過比的相關知識,現在大家回想一下:

(一)複習

1、什麼叫做比? (表示兩個數相除)

2、你能舉例説明比的各部分名稱嗎?

比包括前項、後項和比值,比值就指的是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比值是一個數。

3、請你計算下面各比的比值。

2:16 2.7:4.5

(二)談話導入

大家對比的知識掌握得很好,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比例的第一課時比例的意義的學習,首先需要明確本節課同學們的學習目標。請讀記一遍: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並會組比例。

3、探索國旗中藴含的數學知識,增強愛國精神。

二、比較分析,探究新知

同學們,每週一早上我們學校會舉行升國旗儀式,對於國旗你瞭解多少呢?

(一)觀察

觀察這三幅情境圖,它們有什麼相同之處呢?(都有國旗)分別在什麼地方?(xx廣場、校園的操場和教室裏。)

這些國旗有大有小,長寬不同(點擊PPT出示數據),但通過觀察我們學校操場和教室裏的國旗發現它們的形狀都是相似的,都接近這樣的一個長方形國旗(點擊PPT出示圖片),看上去莊嚴和諧統一。那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國旗呢?這説明我們的五星紅旗的長與寬一定隱含着某種特點,想弄明白嗎?

(二)計算

1、我們先來看看學校裏的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有什麼關係?(點擊出示圖片文字)

(1)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操場與教室的國旗的長與寬之比,再計算出它們的比值。(計算要保證準確)

32.4:1.6?2.4?1.6?(1.5)(2)指名彙報:操場上的國旗 23(1.5)2描述:操場上的國旗長寬之比為2.4:1.6,比值為3/2….(2名學生描述)(板書) 教室裏的國旗

60:40?60?40?(3)同意他們的結果嗎?通過計算你能發現什麼嗎?(這兩幅國旗的長寬雖然不同,但長寬之比都是3/2,是相等的。)(板書等式)既然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可以用什麼符號把這種關係表示出來?(=)(板書不同顏色)

(三)講解

1、其實不光這三面國旗,在國旗法中規定所有國旗都必須按長與寬的比3/2來製作,而且也只有指定企業才能製作,這是對國旗的尊重!

2、那誰來説一説像這樣的一個式子表示了什麼?(表示兩個相等的比;表示兩個比值相等的比)你們都説出來了重點(板書:比相等)。在數學中,像這樣(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這就是比例的意義。同學們讀記一遍。比可以寫成分數形式,那比例的.呢?(板書)

三、合作探究,提升理解

(一)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探討一: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是什麼?(各組的看法是什麼?根據比例的概念可知)

探討二:你還能從三面國旗中找出哪些比例?(代表發言,xx的國旗長寬之比為5:10/3,比值為3/2,所以還可以找出其他的。) 探討三:比和比例是一樣的嗎?如果不是,兩者有什麼區別? (結合同學的回答,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區分,形式上,意義上。)

四、鞏固應用,提升能力

對於比例,現在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接下來就讓我們學以致用。 首先我們觀察做一做的兩道題,可以發現一道關於數的比例,一道關於形的比例,那我們就從這兩個方面去理解比例。先獨立完成第一題。

(一)數的比例

(出示習題和答題規範,提問兩組同桌,2分鐘完成,訂正答案2分鐘。出示答案,對板演,對台下答案)

(二)形的比例

先觀察圖形並結合數據,分析邊長之間的關係,找出比例。

一組同桌上台展示,講解:圖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直角三角形,觀察每個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數據可得出,每個三角形各自的直角邊之比相等;而且兩個三角形短直角邊之比等於長直角邊之比。因此一共能找出8對比例。

(三)綜合提升

寫出比值是5的兩個比並組成比例。(提問多名學生彙報)

五、拓展

喝過蜂蜜水嗎?你會調製嗎?下圖是調製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怎樣調配的呢?(蜂蜜水A用兩杯蜂蜜和10杯水調配,蜂蜜水B用3杯蜂蜜和15杯水調配)

哪種更甜呢?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判斷出來嗎? 同桌或小組討論,點名:

學生甲:A和B兩種蜂蜜水中蜂蜜比是2:3,水的比是10:15,兩個比的比值都是2/3 ,所以我們認為兩種蜂蜜水一樣甜。

學生乙:蜂蜜水A的水和蜜的比是10:2,蜂蜜水B的水和蜜的比是15:3,兩個比的比值都是5,我們認為兩種蜂蜜水一樣甜。

其他同學的想法呢?看來你們很善於動腦筋,這些題都沒有難倒你們,但同學們在學習中依然要謙虛努力。

六、總結

今天的學習就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穫。孔子有句話説,“學而不思則殆”。所以課後大家獨立主動地梳理今天所學知識,形成思維導圖,並與同學交流。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⑴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理解等式、方程的含義,體會等式和方程的關係,能根據情景圖正確地列出方程。

⑵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和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能力和符號感。

⑶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等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初步展開新課。

⑴出示“天平”情景圖,瞭解學情。

讓學生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天平;兩邊是一樣重的';指針在中間表示就表示相等等等。

⑵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

先寫出等式;交流等式:50+50=100,交流這樣列式的思考;揭示概念,象這樣表示兩邊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二、繼續出示情景圖,深入展開新課。

⑴出示情景圖,明確要求。

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

⑵獨立思考,試寫式子。

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

⑶學情反饋,班級交流。

讓學生自行上黑板寫不同的式子。

可能會出現下面這些式子:x+50>100,x+50≠100, x+50=100+50,x+50<200,x+50≠200,x+x=200,2x=200等。

甄別確認正確答案。

⑷嘗試分類,理解方程的意義。

明確要求——分類;為類別起名,等式,不等式;獨立分類,等式:x+x=200,2x=200 ,x+50=100+50,50+50=100,不等式:x+50>100,x+50≠100,x+50<200,x+50≠200。

再分類,不等式感悟“>”和“<”比“≠”更準確;等式分類:等式中有一部分叫等式(含有未知數)。

⑸體會等式和方程的關係。

用符號表示等式和方程的關係,例如集合圖等;用形象的情景表示等式和方程的關係,例如部分和總數等。

三、獨立練習,進一步內化新知。

⑴完成練一練1。

確定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方程和等式,確定尋找等式和方程的思路和方法;交流矯正。

⑵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用線連一連。

9—x=3 20+30=50

80÷4=20 等式 x+17=38

x—15 方程 36+ x<40

7y=63 54÷x=9

⑶完成第2頁試一試和看圖列方程。

先獨立列方程,再在小組裏交流列式的思考。

⑷完成練習一1~3。

重點交流第2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材第45~4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操作使學生知道分數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2.在正確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應用分數解決有關的問題。

3.通過操作,分析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分析,類比,遷移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及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整體”的含義,明確“1”在這裏的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分數的產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一些東西,會遇到分不到整數的情況。(出示插圖)如:兩個小朋友分別平分一個橘子、一塊月餅........,這些數能用整數表示麼?

不能的話,怎麼辦?(用小數表示、用分數表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其中的一種----用分數來表示這些數。

二、教學分數的意義

1.三年級時,我們簡單的學習了分數,會比較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大小、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今天,我們將進一步來學習有關分數的知識——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你能用一個生活中的實例説明的含義嗎?

2.課件出示課本46頁插圖。

説一説,每個圖下面的分別:

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把它平均分成了幾份?怎麼表示其中的.1份?(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引導學生歸納)

3.你能用前面的方式,説一説的含義麼?

4.引導概括分數的意義。

那麼,同學們,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你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分數的意義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板書。

(1)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來表示。

(2)教師指明:在數學中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3)請學生説一説46頁4幅圖中的單位“1”分別指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將“一個整體”替換為單位“1”。

(4)議一議。你能説一説分子、分母的含義嗎?

教師聽取學生的回答,並訂正後,加以板書:

……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幾份。

……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

(5) 以為例,説一説分你是怎麼寫分數的,這樣寫有什麼意義?(先寫分母,表示整體一共被平均分成幾分,再寫分數線,最後寫分子--表示有其中的幾份。)

(6) 及時練習鞏固

學生快速完成46頁的“做一做”,師生即時訂正。

三、教學分數單位

1.自然數的單位是幾?10裏面有幾個1?32呢?(通過自然數的單位是“1”,引出分數單位“幾分之一”)

明確:分數也有屬於它的單位,我們把它稱作分數單位。

2.引出分數單位的概念:

把單位“1”(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板書)

3 .的分數單位是什麼?它含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4.説出上面分數的分數單位,它們分別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5.指出:分數單位是由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四、鞏固練習

遊戲:同桌之間互相為對方寫出一個分數,由對方説出它的意義和分數單位。請2組同桌上台展示。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單位1),把一個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來表示。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1 3...........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幾份

— —...........分數線

4 4.............分母:表示把單位“1”分成幾份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生存具有意義。

·生物多樣性對於其他生物的生存具有意義。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生活的環境。

二、過程與方法

用圖表、文字或小論文等方式闡釋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到生物多樣性對於整個生命世界的重要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要保護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

【教學準備】

為全班準備:25張A4紙;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意義

1.出示“為鴨子家庭讓路”圖片及文字(5月9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彼得伯勒的車道上,眾多汽車在一名男子的指揮下紛紛停下,為匆匆趕往河中的鴨媽媽和她的小寶寶們讓道)。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我們和其他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數百萬種生物物種它們彼此相依共同構成了一個美好和諧的生命世界。為什麼我們會和那麼多的生物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呢?請看一段歷史故事(播放視頻:1941年9月,德國法西斯切斷了列寧格勒與外界的聯繫,企圖以飢餓征服這座城市。在德國人圍城的900天裏,全俄瓦為洛夫植物研究所裏有四個人被餓死,但沒有一個人去動他們所採集的各種各樣的種子,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科學家寧肯餓死也不動種子庫裏的一粒種子?

(利用大自然多種多樣的基因培育對人類更有價值的物種將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利益。) (板書課題。)

2.出示小資料: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它包含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我國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生物圈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的物質基礎。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生物多樣性。

(板書:人類)

3.植物除了給我們提供食物還有什麼作用?出示:植物的作用(書88頁)。出示小資料:

一畝樹林的作用

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49千克氧氣,足夠65個人呼吸之用。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4千克二氧化硫,相當於一台殺菌劑製造機。一畝樹林,一年可吸附灰塵22~60噸,它是一台天然的吸塵器。

一畝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出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一畝闊葉林,一年可蒸發300多噸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區,常常是風調雨順。一畝防風林,可以保護100多畝農田免受風災。

一畝樹林比一畝無林地多蓄水20噸,等於一座地下水池。

如果世界上沒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許多地區的風速將增強60%~80%。

4.“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與人類的發展,與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息息相關。你知道樓蘭古國嗎?樓蘭為什麼會衰亡?請看“新疆考古所長伊弟利斯考察挖掘樓蘭墓地”的視頻。(樓蘭衰亡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砍伐樹木以及大量開墾種植不適合當地環境的作物如小麥,使得環境嚴重被破壞,讓樓蘭只剩下一片荒漠。)

5.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出示:人類是萬物之靈,有特別發達的思維器官,能勞動,能製造工具??但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是否有關係呢?人類是怎樣起源和進化的呢?出示圖片及文字:在新生代的第三紀,世界範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相繼出現了喜馬拉雅山,在東非還出現了長達8000km的斷裂谷,大規模的地殼運動,使世界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這時,生活在這裏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出示圖片:古猿進化為現代人類的示意圖。如果沒有遠古的動物會有現在的我們嗎?

出示氣泡圖(書88頁),請你説出人與動物的關係。

(如因為我們淮南的淮南蟲等化石的發現,科學家得出新結論:動物生命的源頭距今已有十億年了!又如仿生建築:模仿蛋殼的薄殼結構的屋頂。)

6.如果缺少了動物的多樣性,人類生活會怎樣?請看“澳大利亞蝗災觸目驚心”的新聞視頻。澳大利亞為什麼會發生蝗災?(蝗蟲沒天敵,缺少百靈鳥和青蛙。)

二、生物多樣性對其他生物的意義

1.生物為我們提供的東西太多了,不僅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生物,就是生物之間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板書:其他生物)

2.蜜蜂和蝴蝶靠花蜜為生,但它也幫助植物傳遞花粉,使植物得到一代代的繁衍。出示圖片:海葵為小丑魚提供庇護,小丑魚遊動為海葵帶來食物。大豆與根瘤菌互利,根瘤菌可以為大豆固氮。(根瘤菌可以把空氣中的氮轉變為植物所需營養。)

3.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

出示:①蒼耳有刺藉助有皮毛的動物傳播種子。②鱷魚靠牙籤鳥剔除牙縫裏的殘渣。③犀牛靠犀鳥來預警。④草原上因為有鷹控制兔的數量,草地才會保護的比較好。⑤在馬來西亞,油棕種植業以前是靠手工傳花粉。費時費力,而且收成不好。後來引進了天然的花粉傳遞者象鼻蟲,收成立刻增加了50%,而且節省很多人力。⑥麻雀吃害蟲但又受到天敵如猛禽等的控制。

三、生物多樣性對維護地球環境的意義

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密切相連,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請看視頻,你有什麼感受?(兔子和狐狸都沒有天敵的威脅,數量不斷增加,兔子啃光牧草,狐狸獵食本地物種,破壞了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

(板書:維護地球環境)

四、保護生物多樣性

1.出示圖片及文字:地球上實際存在的物種的總數從500萬種到1億種之間。有的奇特物種尚未被科學界認知就已經永遠消失了。對大量的野生生物,我們目前還不清楚它們的使用價值,但是它們具有巨大的潛在使用價值。也許今天的無名小草就會變成明天的克癌藥。如廣泛分佈於廣東各地山林中的三叉苦,過去一直被人們砍來作柴燒,使用價值很低。80年代科學家以它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三九胃泰及999感冒靈等藥品,使得三叉苦的身價一下子上升了幾百倍。

2.出示:“物種的滅絕是一個自然過程,但目前人為的活動大大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將造成農業、醫藥衞生保健、工業方面的根本危機,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將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摘自《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

森林的大量破壞和海洋環境的惡化使現在的生物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高一千倍。

3.出示圖片及文字:你知道藏羚羊嗎?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毛柔軟纖細,保暖性極強,被稱為“軟黃金”。青藏高原奇寒、缺氧,很多動物在這種環境中都無法生活。但藏羚羊卻能在這裏以每小時6萬米的速度奔跑30分鐘。它耐高寒,抗缺氧,對食料要求簡單,它身上包括的優秀基因囊括了所有陸生動物的精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還培育不出如此優秀的動物。利用藏羚羊的優良品質做基因轉移,將會使許多牲畜得到改良。

然而藏羚羊的棲息地正在變成一個屠宰場,昔日茫茫高原上數萬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壯觀景象,如今再也見不到了。請看“打擊盜獵犯罪,保護瀕危動物”(藏羚羊)的宣傳視頻。

4.“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人類為自由堅持鬥爭的豐碑。而今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卻立下了動物滅絕年代順序的石碑。請看“探訪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視頻。

在多米諾骨牌中,倒數第三塊是人類,最後兩塊是鼠和昆蟲。人類的多米諾骨牌會倒下嗎?

事實告訴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5.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出示圖片:安徽省宣城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6.生物多樣性帶給我們無限驚奇,請看一段可喜的、難得一見的藏羚羊遷徙的場景(播放“百名藏羚羊成功穿越青藏鐵路”的新聞視頻)。

7.出示:每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是一個崇尚生命的日子。20xx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20xx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生物多樣性就是我們的生命”。20xx年的主題是“森林生物多樣性”。今年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海洋生物多樣性”。

所有的生命都離不開水。生物多樣性和各種生態系統來淨化出清潔的水。如果沒有許多植物的根、微生物和土壤配合起來幫我們淨化自然降水,我們現在喝的水裏面就會充滿各種有害物質。物種越豐富就意味着越平衡。地球上真正豐富多彩的就是它的多樣性,如果只剩下人了,人也生存不下去了。儘管各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地球生物物種還是在以每天幾十種的速度消失。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生活的環境。而環境污染也是兒童健康的殺手,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環境。

(板書:保護環境)

8.出示圖片及文字:中國環境標誌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繫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出示“中國環境保護徽”圖片及文字:隨着世界範圍內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20xx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旨在推動人們思考如何讓綠色經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帶來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良性轉變,從而滿足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的需要。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這一主題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理念,喚起社會公眾轉變消費觀念和行為,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

出示圖片及文字:“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標誌,簡稱CITES。在1975年時正式執行的一份國際協約。這份協約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對野生動植物出口與進口限制,確保野生動物與植物的國際交易行為不會危害到物種本身的延續。由於這份公約是在美國的華盛頓市簽署的,因此又常被簡單稱呼為華盛頓公約。

9.出示圖片及文字:最“香甜”的毀滅。你愛吃巧克力嗎?小心,也許你正在“吃”掉熱帶雨林!棕櫚油是幾乎一半食品裏添加的物質。全球對棕櫚油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給油棕種植讓地,就需要砍伐森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就有超過8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被毀滅!原本生活在雨林裏的猩猩、雲豹、太陽熊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園。

10.思考:老鼠、蚊子、蒼蠅等有害動物對人類有害,我們能把它們徹底消滅嗎?

出示:鼠、蚊、蠅等對人類和部分動物有害,但他們是食物鏈中的一環,對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儘管這些動物對人類直接有害,但不應該完全消滅它們,而應該是控制其發展,使之維持在一定數量。

出示:人類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理應平等對待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 11.出示: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獨特的價值不可替代。我們的生命離不開它們。我們必須保護好這些寶貴的生物資源,和它們一起營造我們共同的家園,讓它們更好的造福於我們人類。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節能減排,從我做起!

12.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中,你應該怎樣保護環境呢?寫一份保護家鄉生物多樣性的倡議書。

其實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實際上都是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貢獻。 (學生完成後彙報、交流)出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倡議書同學們:

面對已經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許有人認為,這些離我們很遙遠,而且憑一個人的力量也無法改變全世界的環境問題,可如果人人都不去做,那麼,解決環境問題將成為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為此,我們向全體老師和同學們提出如下倡議:

1.保護好學校的衞生,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刻亂畫,不製造噪音。 2.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愛護花草樹木。 3.節約用紙、用水、用電,節約各類資源。 4.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5.回收廢紙等各種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再生資源。 6.不捕捉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

7.加強宣傳,使更多人瞭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8.出示圖片及文字:一個小女孩,把大象視為哥哥、和狒狒相伴、與鴕鳥共舞、小獅子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很香??這不是童話,這是全球暢銷書《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充滿野性愛心的書為我們講述了法國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動物交朋友的真實故事。作者小蒂皮致書中國小朋友希望共同保護我們的星球。

推薦同學們閲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相信同學們會和她一樣愛護、保護好我們周圍的環境。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6

【設計思想】

教學活動中,從教師教與學生學向師生互教互學轉變,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創造性處理教材,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與整合,為學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戰性的學習素材,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知識激活,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上冊第43—44頁內容。

【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比的意義”是國小六年級第十一冊教材中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兩個數相比的知識得以昇華,同時也能夠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比的性質、比的應用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比的意義”這部分知識內容繁雜,學生缺乏原有感知、經驗、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知識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較、總結的教學方法,突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除法、分數關係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明白比的後項不能為0的道理,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比。

1.圖片激趣。(展示“神七”圖片)

2.出示主題圖。

提問:你能不能用算式表示長和寬的關係?

3.揭題: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比。

4.提問:有關比你還想了解什麼?

二、自主探索,認識比。

(一)初步認識比的意義

1.啟發談話:用“比”怎樣表示長和寬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呢?剛才有同學會説,誰來試着説一説。

“15÷10表示長是寬的幾倍”,我們還可以説成“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

“10÷15表示寬是長的幾分之幾”還可以怎樣説成“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

2.認識不同量之間的比。

(1)生讀例題,師:誰能解決小精靈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速度怎麼求?

(2)指出:像路程和時間這兩個有着相除關係的量,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

交流得出:路程與時間的比是42252:90,

3.總結概括比的意義。

(1)觀察一下這幾組式子,總結相同的特點。

(2)提問:你認為兩個數的比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怎樣的一種關係?

(3)小結:“兩個數的比”歸根結底表示的都是“兩個數相除”。

4.練習

考考你們:

(1)4÷5,又叫做();

()÷(),又叫做18比2。

(2)有5個紅球和10白球,

白球和紅球的個數比是()。

紅球和白球的個數比是()。

5.看書自學,彙報交流:

(1)比的寫法。

(2)比的各部分名稱。

(3)如何求比值。

(4)比與除法、分數的關係。

6.利用表格整理知識

前項

:(比號)

後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7.討論:比的後項可以為0嗎?為什麼?

8.出示足球賽比分。(解答足球賽中的1﹕0現象)

三、多層練習,鞏固新知

(一)正確判斷,明辨是非。

1.楊利偉在地球上的體重是66千克,在地球上的體重只有11千克,他在地球上的月球上體重比是13:78。()

2.楊利偉身高是168釐米,他兒子的身高是1米,楊利偉和兒子的身高的比是168:1。()

3.“神舟五號”發射時10秒飛行79千米,那麼“神舟五號”發射時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79:10。()

(二)試一試。

下圖是配製溶液時洗潔液與水的比。(洗潔液與水的比是1:8)

把溶液裏的洗潔液看作1份,水可看作幾份?溶液可看作幾份?

可以怎樣表示洗潔液與水的體積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怎樣表示洗潔液與溶液的體積之間的關係?

四、拓展知識

介紹黃金比的知識,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更深的體會,並通過介紹黃金比的妙處,讓學生有更強烈的學習慾望。

五、請你欣賞,美麗之比

(課件出示:五星紅旗圖、神廟圖、神祕的古埃及金字塔、芭蕾舞演員。)

六、回顧本課,自由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你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趣的比。

教後反思:

“比的意義”一課是人教版數學教材中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初次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以後有關比的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説這節內容在整個比的知識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比的意義”中包含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比的意義、比的表示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比值的求法、比與除法和分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比的後項不可為零。如何把這麼多的知識,緊促而成功的串聯是我課前備課中的一個主體思想。

因為比的意義實際是兩個數的相除關係,所以設計時我先引導學生從研究兩個數的關係入手,通過典型例子的獨立解答和講解,使學生明確兩個數相除就是兩個數的比,使學生把比的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之中。然後,通過學生的觀察、自學、思考、回憶、小組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加強知識間的聯繫;並且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教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教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就是採取了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注重了學生觀察、類比、分析、概括和自學等能力的培養。整節課安排有序,環環緊扣,變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適時調整,課堂教學自然流暢,活而不亂,教與學的雙邊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充分體現了勇於創新的精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生關係的變革。

教學活動中,從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與學生學向師生互教互學轉變,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老師的作用特別體現在:

1.設計空間較大的問題,給學生髮現的時間和空間。

2.精心組織與呈現學習材料,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學習材料的合理組織與呈現,能夠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能夠引導學生有序思維,積極發現,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重視學習活動中的知識生成,凸現學生學習主人地位。

二、教學內容的變革。

本節課我能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與整合,為學生提供了有一定思考性,挑戰性的學習素材,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知識激活,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改進教材是為了更好地融入學生熟悉、鮮活的生活內容,更有利於發揮學生自身的課程資源優勢,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三、學習方式的變革

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

1.指令性活動向自主探究轉化。教師通過提供學習材料使學生始終處於觀察、探究、交流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中。

2.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3.學習過程從封閉預設走向開放、生成。

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必須迴歸於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學中的教與學聯繫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由於“比的意義”內容繁雜,在一開始,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學生對比感興趣,非常樂意探究知識,巧妙地導入新課。在出示例題後,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去研究、探索、討論、概括、總結,實現了自主學習,這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但在實際中,學生記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於是,我沒有采取給出幾個實例,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這樣易於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樣既不顯得單薄,也不顯得零碎,利於學生探究和掌握知識。

採取自主學習的形式,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展。知識、能力並重是現代人素質培養的要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學生掌握知識僅僅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本節課中“比的讀寫”、“比的構成”、“比的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等都是比較淺顯的知識。教學時我不斷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然後通過集體討論反饋認識,這樣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和等式兩個概念的關係。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好奇心,感受數學探索的樂趣,體會“生活中處處藴涵數學知識”;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和方掌握程的意義,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學難點: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今天學習解簡易方程。這部分知識非常重要,掌握了它會使我們多了一種解題方法,可以使某些較難的應用題化難為易,有助於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方程的意義:

介紹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圖)

天平實驗,引出方程:

1、第一步,稱出一隻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杯子裏倒人約X克水,使天平出現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現了什麼?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麼用一個式子該怎麼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係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平衡。現在兩邊的質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100+x=250)

2、教師:①觀察100+x=250:這是一個等式嗎?這個等式有什麼特點?

②像100+x=250這樣含有求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麼嗎?(方程)

小結:像100+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3、深入探討理解:

①根據方程的含義,方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②方程與等式之間有什麼關係,你能用集合圖來表示嗎?

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三、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第54頁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後面打上“√”。

判斷並説胡理由。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沒有未知數。

2、判斷,對的在括號裏打√,錯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3)不是方程。()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關係。

(1)加上35等於91。(2)的3倍等於57。

(3)減31的差是86。(4)7.8除以等於1.3。

4、先説出下面題目中的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然後用方程表示出各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係。

(1)文具店原有乒乓球40筒,賣出χ筒,還剩18筒。

(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χ人,共有50人。

(3)小紅買了5支鉛筆,每支χ元,共付9元。

(4)一頭大象重5.1噸,一頭牛重χ噸,這頭牛比大象輕4.75噸。

(5)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輛汽車以每小時42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12小時到達。

5、開放題:媽媽生日到了,小明想用12元零花錢為媽媽買幾枝康乃馨,康乃馨每枝X元,他的錢如果買4枝則多3.6元,如果買6枝則少0.6元。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選擇有用的條件,你能列幾個方程?(同桌議一議)

四、課堂總結:

教師:想一想,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

課後反思:

學生對什麼是方程都有所瞭解,本節課是成功的。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我們周圍生活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 2.認識多種多樣的生物。

3.選用適合的工具對生物進行調查和記錄。

教學重點會選用適合的工具對校園生物進行調查和記錄。教學難點知道我們的校園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種植物和動物。

理解校園生物是多種多樣的。

教學準備分組準備:記錄本,記錄工具,觀察工具,調查表教學時間:20xx。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校園裏有很多植物和動物,認識下面這些動物和植物嗎?用幻燈片放校園內常見植物和動物,讓學生辨認和觀察(意圖:學生能説出名字的讓學生説,如説不出名字,讓學生觀察動植物樣子,告訴名稱。引發學生調查興趣)

2、:校園裏還有哪些植物和動物?我們校園裏有多少種植物,多少種動物?讓我們一起去調查

二、設計調查方案

1、師:如何去調查呢(意圖:引導學生制訂周密的調查計劃)

2、學生分組制定調查計劃,彙報,師點撥:

⑴像科學家那樣,將校園分為幾個區域分別進行調查;

⑵要對校園生物展開全面調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經來過的動物;調查時不僅要記錄地面看的見的動物和植物,還要搜索地下的動物,要根據所發現的.動物蹤跡推測哪些動物也在這裏生活過。將這些發現都及時記錄下來。

⑶用繪畫、拍照等適宜的方法記錄不知名的動植物;

⑷將調查的校園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兩類分別記錄,既要記錄生物的名稱、又要記錄它們生長和經常活動的地點。

(5)要愛護動植物

三、開展校園動植物調查活動將校園劃分為幾個區域

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區域作為調查的重點,開展調查活動,邊調查邊記錄,儘量不要漏掉校園中的任一種動植物,鼓勵學生認真記錄,對認真調查的組給予加星評價。(意圖:為後面形成生物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也具有千差萬別的不同個體這樣一個生物多樣性的認識積累感性經驗。)

四、課外延伸:對不知名的動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資料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課本43—44頁以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讀、寫比,並會正確地求比值。

2、引導學生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繫,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以及比與除法、分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

弄清比和比值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的第一艘載人飛船叫什麼嗎?(出示情境圖)

問:怎樣用算式表示國旗長與寬的關係?(引導學生説出:可以求長是寬的幾倍?或求紅旗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小結:長和寬的倍數關係可用除法表示。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比的意義

(1)兩個同類量的比

比較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除了除法,數學上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説成是: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或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

不論是長和寬的比還是寬和長的比,都是兩個長度的比,相比的兩個量是同類的量。

思考:兩個數量組成比時,誰比誰,誰在前,誰在後,可以交換位置嗎?為什麼?(小組交流,彙報補充,深層體會比的意義)

(2)兩個不同類量的比

“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後,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週,大約運行42252km。怎樣用算式表示飛船進入軌道後平均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算式:42252÷90,依據是速度可以用路程÷時間表示)

對於這種關係,我們也可以説:飛船所行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252比90,這裏的42252千米與90小時是兩個不同類的量。

問:路程和時間的'比表示什麼含義?(生自由發言,理解“路程比時間”表示速度)

(3)歸納比的意義。

通過上面兩個例子,你認為什麼是比?(學生試説,教師總結: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2、比的寫法

(1)閲讀課本自學

問題:幾比幾怎樣寫?怎樣讀?

比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怎樣求比值?比值可以怎樣表示?

比和比值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2)小組交流彙報。

3、比、除法和分數的聯繫

(1)比與除法的關係

問:比的前項相當於什麼?後項相當於什麼?比值相當於什麼?比的後項可以是零嗎?為什麼?

小組交流彙報。

(2)比與分數的關係。

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可以推知比與分數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回答:比的前項相當於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分母,比值相當於分數的值。)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課本“做一做”。

2、練習十一第1、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延伸:

在生活中找一找,在哪裏存在比?表示什麼含義?

板書設計:

比的意義

15:10 = 15 ÷ 10= 3/2

前項比號後項比值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新教材國小數學課本第十冊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單位“1”,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學情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經歷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分數的意義已經在五年級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概念。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並能通過已往學過的知識,在動手操作活動中發現和解決一些問題。

這節概念課,在設計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思路獨特新穎,教學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折一折、分一分,引導學生學會抽象概括,知道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用單位“1”表示。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同樣是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產生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分數的意義(2)“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1)單位”1”的建立及理解。(2)分數“單位”的理解。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方程在國小乃至國中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義》這一節內容是學習其他方程知識的基礎。本課只要求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什麼是方程,能判別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整個教學過程先通過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然後對一些不同的式子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對其進行分類,最後歸納.概括出方程的意義,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創新等能力,為以後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應用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等式與方程的意義,明確方程與等式的關係。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合作意識。

3.感受方程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

【數學思想】

符號化思想,轉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同學們,誰還記得《曹衝稱象》的故事?

2.誰能簡單地説一下曹衝是利用什麼原理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呢?

3.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幫我們測量出相同重量的物體。今天就先來認識其中的一種:天平。

簡單介紹《曹衝稱象的故事》

能説出讓大象和石頭的重量相等,再稱石頭的重量。

達成目標:創設貼近學生實際不僅能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也為下面出示天平做好鋪墊。

二.共同探索,總結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1.出示天平:讓學生説一説對天平有哪些瞭解?

如果學生説得不全教師做補充: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指針在中間説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邊放一個100g的砝碼,怎樣才能讓天平平衡呢?

用算式怎樣表示呢?

讓學生觀察式子,等號左邊與右邊相等,這樣的式子就是一個等式。(板書:等式)

(2)把一個杯子放在天平的左邊,右邊放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天平説一説發現了什麼。

教師質疑:如果我往杯子裏倒些水,觀察天平現在的情況。

師: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樣表示?你有辦法嗎?

追問: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水的重量,那麼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該怎樣表示呢?

(3)再次讓學生觀察現在的天平(天平右邊放100g砝碼),發現了什麼?哪邊重一些呢?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嗎?

(4)教師在右邊依次加一個100g的砝碼,加兩個100g的砝碼讓學生觀察,並説一説天平的情況,用數學算式怎樣來表示嗎?

教師讓學生繼續操作,怎樣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這説明了什麼?

(一杯水的重量等於250g)

(5)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這天平的狀況嗎?

(師板書)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三個算式有什麼不同?

lOO+x>200

lOO+x<300

lOO+x=250

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6)讓學生比較50+50=100與lOO+x=250兩個等式,有什麼不同?

教師小結:像lOO+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方程)

(7)引導學生思考歸納小結:

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是不是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那麼,方程有哪些特點?

(8)讓學生仿照課本情境圖,自己試着寫一些方程。

自由發言,可能會説:天平有兩個托盤,中間有指針;天平一邊放物品一邊放砝碼,物品的重量與砝碼的重量相等;天平可以稱量物體的質量,還可以判斷兩個物體的質量是否相等。

讓學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在天平的左邊放2個50g的砝碼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50+50=100。

學生認真觀察,然後會發現:現在天平平衡,説明空杯子重100g。

學生看出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後天平不平衡了。

思考得出:一杯水的重量=水的重量十杯子的重量。

學生彙報:lOO+x

學生回答:天平兩邊不平衡,用數學算式來表示lOO+x>100

學生觀察後分組討論:

彙報時用式子表示:

lOO+x>200

lOO+x<300。

這時學生很容易發現這杯水的重量大於200g,小於300g。

引導學生把右邊的砝碼換成250g,使天平左右兩邊平衡。

學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彙報:lOO+x=250

生觀察後會發現: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後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達成目標:通過直觀演示活動,在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得出上面的式子,為下面的分類討論環節做準備,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主思考,並交流得出:第一個等式沒有未知數x,第二個等式含有未知數x。

不是

達成目標:這樣的設計我主要是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大膽設想,敢於發現,抽象概括的機會,真正體會到自己獲取知識,發現知識的成功樂趣。

三.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1題。

完成教材第63頁“做一做”第2題。

讓學生説一説什麼樣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斷,最後集體交流。

先説一説圖意,再寫方程表示數量關係。

達成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分類比較,

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層層遞進,達到理解方程意義和掌握方程判斷方法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比.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

四.反饋鞏固,分層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基礎練習:66頁練習十四第1.2.3題。

拓展練習:見課件

達成目標:孩子大部分應該能發現存在的等量關係,但可能會出現40-28=x這樣的式子,應該規範孩子的寫法。

五.課堂總結,提升認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這節課你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這堂課的表現是怎麼評價的?

達成目標:方程的特點:是一個等式,且含有未知數。

1.像lOO+x=25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等式,一個是含有未知數。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第八冊 小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繫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

4、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相對應的課程目標:

1、進一步認識小數,探索小數、分數之間的關係,並會進行轉化。

2、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運用數表示事物,並能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理念:

1、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活動前提,營造自我探索、自我發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用個性化的理解方式表達對小數的理解。

2、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建立平等、民主、愉悦的學習氛圍。

教材及學情分析:

小數的認識是在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小數的意義”是通過實際操作,藉助幾何模型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係。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要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必須通過實際操作。把一個正方形看作“1”,把“1”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1;把“1”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它的一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在練習中通過在直線圖上表示十進分數和小數的問題,進一步溝通小數和分數之間的關係。

教師的教就是為了不教,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只有讓學生擁有好的學習方法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學習。這也是學生一直迫切需要掌握的。那麼這節課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具準備:

課件

一、導入。

在我們以前的學習當中,重點研究了整數。但是由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行測量、計算等活動的時候往往經常得不到整數的結果,所以我們又進一步學習了分數。其實在用分數表示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用小數表示。這個學期我們將重點學習小數。

二、介紹方法:

怎樣學好小數呢?要想學好它,就要講究一定的學習方法,制定一個計劃,按一定的步驟學習,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今天老師就向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出示學習步驟)

學習步驟:關於小數:

1、我已經知道了什麼?

2、我還想知道什麼?

3、通過學習我又知道了什麼?

4、動動手,檢測一下。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步驟開展學習。

三、思考、討論:

1、我已經知道了什麼?

小數點、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師:看來大家對小數的瞭解很有限,那麼更有必要認真的學習小數了。

2、還想知道什麼?

小數的起源、發展、計算、數位順序、讀寫法、意義……

師:要想了解小數的這些知識,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小數的意義。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小數的意義吧。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數的意義。

1.小數的意義,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1)出示課件,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取其中3份就是十分之三,用小數表示是0.3。

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2)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2、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用數學語言説一説自己的塗色部分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分別是怎樣的。

4、師:像0.1、0.5、0.7這樣的小數是一位小數。像0.01、0.19、0.08這樣的小數是二位小數。

5、想一想:1/1000、1/10000用小數怎樣表示?23/1000、127/1000呢?它們分別是幾位小數?觀察黑板上的數據,想一想: 什麼樣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呢?

6、看書P3,找一找你認為最重要的那句話,讀一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7、看學習步驟3:通過學習我又知道了什麼?集體交流

8、質疑(學生提問)

五、學習步驟4:檢測。

1、在直線上標出相應的小數、分數。見P5、1

2、分數小數的轉化P5 2、3

3、同伴相互出題。

教學反思:

這節課既是一節數學知識學習課,同時又是一節學習方法的指導課。通過對教學的設計,教學,對學生的檢測,我有以下體會:

1、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習活動要以學生為本,在學生思考、討論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精彩的見解,教師要善於捕捉。尤其是當學生有獨特的見解出現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反應,以此保護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當然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注意有意識地積累。

2、注重方法指導。 本節課的特色和重點之一即學習方法的指導。但是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該是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方法指導的時候要讓學生清楚本節課介紹的方法還適合那些內容的學習,其他的學習內容應該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更好。

3、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本節課既讓學生學習了好的學習方法,又讓學生紮實地學習了小數的意義,關注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存在的問題:數學課程要讓學生了解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本課與生活的聯繫不夠,在學生的發言中教師的把握不及時。另外,要注重多樣化的課程資源的整合,學習方式還可以更豐富一些,如認識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方法可以有變化,以拓展學生的思維。

案例點評:《小數的意義》這一節課整體框架好,是一節學習方法指導課。本節課能夠很好地確定研究的課題、目標,即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研究的方向。並且能夠引導學生參與目標的制定;學習過程中能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較好;師生關係融洽,學習氛圍好。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兩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探究兩三位數小數意義的過程。

教學準備:正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測量物體導入,瞭解小數的產生。

1、同學們,老師手中有一張四邊形彩紙,你猜測一下它是什麼圖形?

2、那只是我們的猜測,怎樣才能難我們猜測的結果呢?

生:用對摺的方法(真善於思考)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測量

師:怎樣測量。

生:四邊長度是否相等。(用數據説話更有説服力)

師: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張四邊形彩紙,那我們就用剛才這名同學所説的測量四邊長度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它到底是什麼圖形。拿出尺子開始吧!把測量完的長度分別寫在四邊的括號裏。(培養學生猜測、驗證的數學思維)

師:同學們都量好了,誰來彙報一下你驗證的結果。

生:是正方形,邊長長度都是釐米。

師:是正方形嗎?四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釐米?我寫在這好嗎?

師:有和這名同學數據不同的嗎?

師:怎麼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驗證錯了吧?

師: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頭。

師:觀察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生:有整數,也有小數。

師:同學們為什麼會用到小數呢?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圖形邊長的時候因為長度不是整釐米數,所以我們用到了小數,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也運用到了小數呢?

師:你們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師這也蒐集了一些,誰讀給大家聽。

課件出示很多情況。引出課題。(數學學習來源於生活實際。)

大家讀得都很準確,在三年級我們對小數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在這一節課,我們要研究一下小數的意義。板書。

師:我今天也帶來了幾個小數,請大家注意看。

師:你們猜接下來老師要寫哪個小數。

板書:

師:你們是怎麼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

1、讓我們來看這個小和0.1,它表示什麼?

師:剛才我們進行驗證的那張正方形紙,我們把它看作是1,那這樣的2張呢,10張呢?

師:如果想用這張紙表示出0.1這麼大的一塊,你估計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給大家看。

師:這個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紙畫一畫塗一塗表示出0.1那麼大小的一塊。

生:彙報。

師:現在誰能説説0.1所表示的意義?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只能是正方形平均分嗎?

師: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仔細觀察這個正方形,除了0.1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師:怎麼得到的呢?

師:那麼0.1和0.9合起來就是多少?

師:看這些小數,你發現了什麼呢?

這些一位小數就是表示十分之幾。

三、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1、如果要表示0.01那麼大小的一塊,你會嗎?誰來説説你的.想法。

生: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你們認為是這樣嗎,誰再來説一説。

師:(教師演示這樣的過程)

師:誰來説説0.01所表示的意義呢?表示百分之一。

師: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有一百個格子的正方形上塗一塗,自己創造出一個小數來。

師:哪位同學説説你塗了幾格,陰影部分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師:你創造的小數是多少,猜猜他塗了多少個格子。那空白部分應該是多少呢?

4、用這一環節引出0.4和0.40。區分意義的不同。

這樣的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四、認識三、四位小數的意義。

1、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那三位小數呢?四位小數呢?

師: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師:那千分之31寫成小數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個很大的三位小數,你認為應該是多少?

4、它和誰合在一起才會是1呢?

五、鞏固應用。

1、把一米長繩子分成10份,分別用小數分數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釋下面題中小數的意義。

週末天天去一個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買了一支鉛筆用了0.3元,來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時。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時=()分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已經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已經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簡單的分數,還會比較分數大小及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中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兩個概念教學非常重要,應從直觀到抽象,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適當展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在過程中獲得者得感悟,使學生真正題解這些概念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知識基礎上,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個部分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利用操作、討論及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

單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學具:

長方形白紙、一米長的繩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温故引新。

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哪一位同學來説説幾個分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

師: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分數的產生。

1.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情境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2.計算中也遇到這樣的問題。

3.課件展示分物不能得到整數的情況。

.總結: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表示。因此分數是人類為了適用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三、教學分數的意義。

1.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説明1/2的含義嗎?(多媒體出示題目,學生口答)

出示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

師:每一塊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它表示什麼意思?

師強調:一定要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展示把一個長方形和1米長的繩子平均分。

學生説一説每份與總數的關係。

2.重點對一些物體平均分,每一份與總數的關係,試着用分數來表示。認識單位“1”。

師:利用這三種材料,同學們創造出了好多分數。剛才在表示這些分數時,我們都是把哪些東西來平均分的?

生:一張長方形紙、一米長的繩子、6個小立方體。

師:像這樣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

把一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

把8支筆平均分給4個同學,我們又可以稱之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

師小結: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師:像這樣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教師強調:

①單位“1”不僅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很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如:一個梨、一枝鉛筆、一堆煤、一倉庫糧食等等,把什麼平均分,就應把什麼看做單位“1”。

②單位“1”和自然數“1”的區別:自然數1是一個數,只表示一個具體事物。如:一個人、一本書、一間房子……它是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而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事物,還可以表示一堆、一羣……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體。

概括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用學具創造出一個分數,同桌間説説你這個分數的意義。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分數的意義,請同學們想一下,這個“若干份” 、“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分別是分數中的什麼?

小組交流。後教師小結。

師:接下來老師想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同學學的又快又好。

①把文具盒裏的所有鉛筆平均分給4位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

生:1/4

師:為什麼可以用1/4來表示?

師: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如果把這盒鉛筆平均分給100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這盒鉛筆的幾分之幾呢?

師:現在這個文具盒裏有8支鉛筆,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如果我再增加2支鉛筆,把10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到的鉛筆還能用1/2表示嗎?是幾支鉛筆?

師:為什麼同樣是1/2,鉛筆的支數不一樣?

生:分小組討論

師:是啊,因為一個整體表示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同樣是1/2,鉛筆支數也就不一樣了。

四、教學分數單位。

師:整數有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分數是否也有計數單位呢?它的計數單位又是怎樣規定的?

多媒體出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師:也就是説分數單位是由一個分數的分母決定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舉例説明,並説出幾個分數讓學生回答,後讓學生自己也説一説。

五、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你有哪些收穫?

練習:數學書上做一做。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

老師執教的《正比例的意義》這課,對我感受很深。

一.結合生活實際

周老師利用學校慈善一日捐的例子,引出了兩個相關聯的量,為新課後區別判斷正比例關係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時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周老師教態自然,語言幽默,輕鬆自如,具有大師風範。周老師利用汽車和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變化的表格讓學生去比較,去發現。尋找相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髮現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變化是有規律的,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變化是沒有規律的。從而周老師點出了正比例的意義,使學生感悟到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一定。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真正起到了引導作用。

三.練習設計具有階梯性

周老師自從引出正比例定義後,讓學生判斷這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首先出示表格讓學生觀察數量變化進行判斷;其次出示文字敍述題進行判斷;最後利用帶有字母的等式進行判斷。練習設計由易到難,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

建議:我覺得在某些環節有點快。例如引出正比例定義後,應該完整出示正比例的定義讓學生讀一讀;在做練習時,第一題填空題和最後一題深化題不要馬上讓學生齊讀,應該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再指名説一説。在教學正比例時最好和斜線圖結合起來,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正比例的理解。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