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桂花糖蒸新慄粉糕優美散文

文學1.11W

有一陣子,我很瞧不上寶玉房裏的大丫頭襲人,覺得這人也沒什麼真才實學,嘴碎,刻板,全無少女氣息,不過仗着寸步不離侍候寶玉以及不失時機地在王夫人面前嘀嘀咕咕打小報告,才成功做上了怡紅公子的屋裏人。

桂花糖蒸新慄粉糕優美散文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一日有了閒默品紅樓,當品到第三十七回襲人代寶玉送與史大姑娘一份點心,將那點心名字反覆看幾遍,我竟驚跳了起來:哎喲,可了不得,這個貌似尋常的丫頭居然懂得送這樣一份經典的閒食,小覷不得。從此便換一副眼光看襲人。

這道點心自然就是桂花糖蒸新慄粉糕,我現在寫它一遍,仍覺沾了一手的輕甜,一手的幽香,還有一身的閒情逸致。

它的製作原不似茄鯗、豆腐皮包子那般煩難,主婦們多琢磨幾回差不多也能猜出它的做法,桂花糖、新慄粉、糯米粉、粳米粉也不是多麼昂貴的材料,便是一般的市井人家亦找得出這些物事。

它的難得僅在於“應時應景”這幾個字吧——桂花糖是今秋新漬的,栗子粉白嫩無比,它來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裏的.蘇杭。有人送你一碟才出籠的桂花糖蒸新慄粉糕,咦,這豈只是一份美食,人家分明還將一整個江南新秋送與你了呀。多麼剔透的心思!

而這巧思竟出自平時並不顯山露水的襲人,這除了説明襲人姑娘的聰明、內斂和自省,還能有什麼其他解釋?

再看下去,發現這份當令點心只送與史湘雲一人,略一沉吟,便覺這襲人不僅聰慧,而且心細如髮了。

為什麼不送給蘅蕪院的主人呢?我估計襲人早向廚房打聽過了寶釵的口味,這寶釵成天只好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之類,一望便知偏愛清淡清苦一路的飲食,這滿口甜香的慄粉糕於她自然不相宜的了。

為什麼瀟湘館那邊也沒得呢?襲人肯定是這麼考慮的:黛玉倒是甚喜甜軟之物,無奈這慄粉糕雖説美味,卻不易消化,林姑娘這樣體質弱的人最容易吃撐了,如此這般,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而用一個纏絲白瑪瑙碟子盛了慄粉糕,再配上一碟紅菱、雞頭,遣人送去給史湘雲那是頂得體的了。為何?一則健康活潑的小姑娘沒有不愛這時令點心的;二則湘雲常幫襲人做針線活計,襲人欠着她人情;再有一個原因我覺得有可能是,襲人認為史家根基不弱,湘雲本人也伶俐,將來多半又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多去史大姑娘處走走總是沒錯……

書裏沒有正面提湘雲姑娘收到這碟秋糕後的反應,不過從她第二天急急趕去大觀園參加詩社活動來看,她應該是被這道美食征服了的。同時被征服的還有站在書外的我,這十餘年來,每逢秋日,這碟風華絕代、飽含江南煙水氣的點心總在我心間縈繞,久久不去,提醒我煙火人間的種種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