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校園2.44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楊氏之子》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1

一、讀題,解題,簡介文言文。

1.導入揭題,解題。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積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齊讀課題

師:明白題目的意思嗎?(“楊”是姓,“氏”放在姓後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2.你貴姓?也可以稱為——氏之子或之女。學着課題的樣子説説自己或同桌吧。

3.介紹《世説新語》

今天我們認識的楊氏之子的故事被劉義慶記錄在《世説新語》裏。

師:瞭解這本書嗎?(自由讀讀:這本書主要記載漢末到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楊氏之子》是第二篇裏的一個小故事。)(板書:劉義慶《世説新語》)

二、 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初讀感受。

師: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讀一讀,看看跟我們現在的文章有什麼一樣?出示課文(難讀,難懂,精煉等)

師:很多人都覺得文言文很難讀,很難懂。其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學文言文的訣竅。

2、請大家再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誰來挑戰一下?指名讀。相機評價。重點指導朗讀:“孔指以示兒曰” “為設果” “兒應聲答曰”(兩個多音字:為、應)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4、讀文言文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要讀出它的節奏來,這樣才有古文的韻味。出示方法,師範讀,練讀。

5、再指名讀。 齊讀。(評:你們都讀得有滋有味的,都讀出了文言文的韻味。)

三、研讀全文,理解意思

1、學習文言文光會讀,還不行,還要弄懂字裏行間的意思才行。

你們覺得可用哪些好方法來讀懂文言文呢?(相機板書:看註釋、查工具書)那這篇課文到底講了楊氏子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試着用上這些方法讀讀課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做上記號,待會兒一起來交流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反饋。

(一)理解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1、句意:“樑國有一個姓楊的孩子才九歲,非常聰明。”出示“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師:你讀懂了楊氏子的'年齡只有九歲,比大家還要小,對不?(板書:聰惠)。“聰”的意思是——聰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書:智慧)

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看註釋)(課件)師講述通假字的原因。

2、師:你説的“非常”是文中哪個字的意思?(甚)。我們班這位女同學非常可愛,可以説是——甚可愛;她朗讀的聲音非常動聽——。這位男同學長得非常非常非常帥——甚帥。

3、指名讀。

師評:一個“甚”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師評:你不僅讀出了楊氏子的聰明,還讀出了內心對他的的喜愛。(板書:楊氏子)

(二)研讀: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1、師:故事中除了楊氏子,還有一個人物是誰?(板書: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誰嗎?

(師插入孔君平的資料齊讀,豐富課堂內容)是當時的庭尉,相當於現在的法庭庭長。孔君平來幹什麼呀?(生: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他的父親不在家,就把兒子叫出來。)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2、哪個字的意思是“就”? “乃”(就,於是)。那“詣”字的意思是?(拜見)其:他。

3、師:你來讀讀,你讀明白了什麼?(可追問:兩家關係怎麼樣)(孔君平經常來楊家玩,彼此比較熟悉)從哪兒看出來?為什麼?

師評:你不僅讀懂了字面的意思,還讀出了句子的內涵。

小結:讓一個九歲的孩子出來接待客人,足見這個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齊讀。

(三)研讀:“為設果,果有楊梅。”

1、父親的老朋友來了,恰巧父親又不在家,那楊氏子是怎麼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課件齊讀。

(生:楊氏子為孔君平擺出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師:這裏並沒有寫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

師:這是待客之道。你真會讀書!文言文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表達的時候跟我們現代文可不一樣,像這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叫承前省略。理解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作一些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叫(板書:聯繫上下文)

2、師:從這句話中,你還可以讀出什麼?(生:楊氏子熱情招待客人,)哪裏看出來?

師:嗯,客人來了,趕緊端出水果。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種嗎?哪裏看出來?

評:説得太好了。楊氏子真是熱情好客的孩子,端出了好多的水果。

讀一讀。

評:從你的神情中,我分明看到了一個熱情好客的楊氏子。

(四)品讀: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過渡:一個熱情好客的楊氏子不由讓孔君平心生喜愛之情。現在又見“果有楊梅”,於是——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生——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 齊讀。他們之間在説些什麼呢?誰來説説這兩句話的意思?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家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有聽説過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評:説得真好。能具體説説哪些字的意思嗎?

理解:“曰” “此”。“應聲”“未聞” “夫子”

誰還會説。

(五)體會巧妙

A、理解孔君平的話

1、你聽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嗎?(可追問:為什麼單單指着楊梅説,不説其它水果呢)

生:孔君平拿楊梅和楊家的姓開玩笑,説楊梅是楊家的孩子。評:你真會聽話。

生:孔君平是要誘導楊氏子 (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人)。

(板書:楊梅 楊家果)

2、師:你真聰明,一下就聽明白了。可是這麼巧妙的弦外之音楊氏子聽出來了嗎?(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楊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駁)

師: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板書:孔雀——孔家禽

3、再自由讀讀。想想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呢?可以藉助板書來説説。(如果説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麼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麼楊梅又怎麼會是我家的果呢?)

評:楊氏子不但會聽,還會挺會説。

B、理解楊氏子的回答

1、如果孔君平這樣跟你開玩笑,你會如何回答?(生答)老師擔心你這樣回答可能會氣走客人哦。

師:比比和楊氏之子的回答有什麼不同呢?

課件出示:孔雀是君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比較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麼?(同桌練讀)

(理解:未聞,夫子)

(1)未聞:沒有聽説過。顯得委婉。上一句就顯得生硬了。指名讀,讀出委婉的語氣來。

(2)夫子:怎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來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張君平、李君平,還能稱夫子麼?(不一定)如果來的是阿姨呢?(不能,因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你們老師可以稱為——夫子嗎?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不行,因為夫子指的是大人。)

師: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齡比較大的男士。

師:如果來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為夫子麼?(不行)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為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為──(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比如你們的校長,可以稱為——阮夫子。稱孔君平為 “夫子”顯得有禮貌。我們分男女同學來對對看。孔指以示兒曰: “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理解:應聲答曰

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機智,説話有禮貌,)

評:你真會讀書,很有學習文言文的天賦。

朗讀。評價。你的朗讀讓我彷彿看到了一個機智的楊氏子。

小結:楊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禮,怪不得文章一開頭就説了!齊讀:(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4、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你覺得他會怎樣回答?

生:未聞黃瓜是夫子家菜。……未聞黃帝是夫子家人。……(黃色,黃鶯,黃魚,黃巖,黃山等)

如果來訪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黃,而是其它的姓,你會説一句嗎?

預設評:你真是伶牙俐齒;誰願意跟黃鼠狼結親啊?真是臭大了;黃帝,我可高攀不起啊。……

積累:你們個個都真會説話啊。像這樣形容人善於言辭的成語還有哪些呢?

(出口成章 能説會道 伶牙俐齒 巧舌如簧 油嘴滑舌 脣槍舌劍 三寸不爛之舌 花言巧語)

四、贊“聰惠”(機動:口頭或書面練筆)

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後,他會想什麼?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還會説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課文內容展開想象,寫下來。可以用現代文,也可以嘗試着用文言文。

參考答案: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楊梅和姓楊的字一樣,來考考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居然拿孔雀和我的姓來反問,回答得又是那樣婉轉,真是了不得!於是他笑着説:“耳聞楊氏之子甚聰慧,今日一談,果然名不虛傳哪!真是可喜可賀!”(孔君平一愣,繼而笑曰:“汝多智乎!”“妙哉,此乃可造之才。“

小結:同學們都走進了孔君平的內心世界,説出了他心中想説的話。(評價:動作、心理、神態)

五、熟讀成誦

過渡: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話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聰慧、禮貌,老師覺得,像這們的文章,我們應該把它給背誦下來。

1、練習背2、指名背。3、男女生比賽背誦。

六、閲讀鏈接、好書推薦

回顧方法:雖然我們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但大家都有着學習文言文的天賦,學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哪些方法呢?除了字面的意思,我們還讀懂了文字背後的內涵。下面的這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比楊氏子更小的孩子的聰明機智。大家自由讀讀看。

1、陳太丘與友期(課件)(如果有時間可放手讓學生讀一讀,説一説。)

2、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楊氏子這樣聰明智慧的故事,老師推薦大家閲讀《世説新語》。你會發現學習文言文很有意思。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2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自古以來出現過許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於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那你知道關於機智兒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讓我們走進劉義慶的《世説新語》,感受楊氏之子的聰慧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瞭解到的《世説新語》。

2.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抽讀,檢測讀書情況。

4.齊讀。

5.説説課文主要寫的什麼事?(只是瞭解課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意思

1.小組學習,藉助註釋和蒐集的資料理解文中每句話的意思,並作好記錄。

2.交流彙報句意

意思:樑國的楊家的小孩只有9歲,特別聰明。孔君平去拜訪他的父親,因為父親不在,就叫兒子出來。他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小孩説:“這是你們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説:“沒聽説過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課文意思,你現在有什麼感受?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

四、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1.有感情地讀全文。

2.背誦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語言讓你銘記在心呢?(交流自己蒐集的或聽到、看到的精妙語言。)

2.演一演相聲、小品或電影中的精彩對白。

六、作業

1.寫一寫對精彩語言的體會。

2.默寫課文。

3.看《世説新語》。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

1、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説説題目的意思嗎?“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説明:“之”是助詞,相當於“的”。

2、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詩的語言……

教師小結: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

3、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到底有什麼差別,有什麼不同。

4、自由的説説你感受到的差別和不同:

學生可能的回答: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不好認;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⑴ 學習生字“惠、曰、禽”,認讀多音字“為(wèi)”、“應(yìng)”。

⑵ 結合課文中的有關字詞,講解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比較的知識,比如:有些古漢字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單音節詞等。

二、熟讀課文,理解意思

1、大聲反覆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隨機檢測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邊默讀課文,邊看註釋,説説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教師要注意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學生的困難所在。

3、課堂交流,落實每一句話的意思。比較困難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為設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難點是“夫子”的理解。

課文的意思: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小孩説:“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聽説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質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説説意思,還有哪些有疑難?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讀

1、朗讀課文,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説説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説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

(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孩子,説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説話語氣有挑戰性。)

結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試着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二、深入理解,體會語言

1、思考:你覺得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現在哪裏?

⑴ “應聲答曰”説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⑵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沒有正面説楊梅不是我們家的,而是巧妙的從“夫子家”説起,寓意孔雀不是你們的家禽,楊梅當然就不是我們家的。

2、討論:

⑴ 楊氏之子這樣的回答,你覺得好不好?

⑵ 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説話的例子,説一説。

三、拓展延伸,綜合學習

閲讀“綜合性學習”,明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要求。

1、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目標

1、能初步感知文言文。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

3、能借助註釋、插圖,運用聯繫上下文等方法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感受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4、有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讀準字音。

教師準備:學習課標,通覽教材、教參,細讀文本,在瞭解學情的基礎上預設教學活動。準備《世説新語》書籍。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釋什麼是文言文。導入課題並解釋課題。上課前讓我們複習一下所積累的古詩名句,可以嗎?

師:我説上句,你們來接下句:言必行——行必果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師:真不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天行健,君子以- ---,地勢坤,君子以--。同學們,發現我們剛才讀的內容跟我們平時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生:古文比現代文簡潔。像古詩一樣凝練。故事有趣,但不好讀。

師:是啊,剛才我們交流的這些語言就叫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言的文章,不是日常語言,我們稱之它為古文,它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筆巨大的財富,如>《孟子》《古文觀止》等,學好古文能增長很多知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言文,板書課題:楊氏之子個別讀齊讀,課題是什麼意思?姓楊人家的兒子。

我是姓蔣人家的女兒,那我就是蔣氏之女,你能用這樣的語言形式來介紹自己嗎?生介紹:二初讀感知

(一)檢測預習情況:

師:恩,孺子可教也。昨天都對課文進行了預習?請藉助拼音再讀讀課文,讀準字音,待會檢測生字預習情況。

師:這是本節課要求會讀會寫的生字,會讀嗎?

師:一起來!(課件出示生字:樑國、聰惠、詣、乃、曰、禽)生齊讀生字

(二)朗讀課文

老師請大家再次認真朗讀課文,注意不但要讀準字音,還要讀準讀順句子。(課件出課文)生自由讀文

師請生讀課文。並在朗讀時指出文章中出現的兩個多音字都讀準了,一個是“為設果”,那我要考考你們,知道為什麼讀“wèi”嗎?

師:“為”在這裏表示的是“給,替”的意思,為設果的意思是,給客人擺上水果,我們在讀多音字時,是根據它的意思來判斷它的讀音的,現在來讀兩遍。

師: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是“應yìng”聲答曰,知道為什麼讀yìng嗎?就是剛問完問題就能馬上回答,這就叫—應聲答曰

師:對啊,這就是根據它的意思來辨析它的讀音,一起再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我們在讀古文的時候,不僅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還要讀出重音,讀出停頓,這樣才能讀出味道,老師來試試,行嗎?請聽老師讀。(老師示範讀)自己讀讀,在哪停頓好?

生自由練習讀

(課件出示: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對照大屏幕,看看你的停頓是否合適?再一起讀讀,體會體會。

生對照大屏幕練習朗讀

師:誰想讀讀這篇課文啊?

生有感情地讀

師:讀得挺好的,老師聽出來,你們都特別努力,如果重音啊,停頓啊,再鮮明一些,這味道就更足了,比如説這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生練習讀此句

師:就是這種味道,誰還想讀讀?來,你來試試

生14: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三、精讀品味

(一)回顧學法

師:讀得好,字正腔圓,韻味十足。剛才我們讀了這麼多遍,你能把這篇古文的意思用現代的話説一説。其實理解古文和理解詩句的方法是一樣的,那你們平時用什麼方法理解詩句的呀?生彙報方法

師:老師覺得用上這些方法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自己先讀讀説説(課件出示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藉助圖片、註釋來理解生讀文、每字每句地理解、查字典、查閲資料和工具書、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二)運用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同學們自己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有困難的在小組內交流交流,解決不了的,一會兒大家一起來看看。

2、彙報

“樑國楊氏子九歲。”誰來説?説錯了沒關係。

生:第一句話的意思是:樑國有一個姓楊的人家有個男孩子九歲了,非常聰明。

師:你也真聰明!誰還願意再説一遍?或者重複一遍,或者説得更好?

生:樑國有位姓楊的,他的兒子九歲了,非常聰明。

師:樑國這個地方有一户姓楊的人家,這個姓楊的人有一個兒子,今年九歲了。——這個孩子姓什麼?

師:要記住啊!他是楊家的後代,當然姓楊啦!咱們班有沒有姓楊的?站起來。哎喲!你們楊家的上輩、上上輩、上上上輩,有一個男小孩,甚聰慧。這是值得驕傲的啊。(面向全體同學)告訴後面的老師他姓什麼來着?

師:他也是個聰惠的孩子!老師寫“惠”,卧鈎卧倒,要寫好這個字,“心”字底要寫大點。拿筆在書上寫一個,大點啊!卧鈎卧倒。兩點要生動點。關鍵要寫好心字底。

“惠”和“慧”在古代是一個意思。(板書“慧”)接着往下説。“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你説這句話的意思。

生: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叫父親的兒子出來。

師:“乃”就是“就”。“父不在,乃呼兒出。”誰叫的?生:孔君平。

師:孔君平叫的嗎?

師:孔君平拜訪他的父親,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兒子。這裏省略了許多內容。我們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開門?

生:我覺得第一種可能是媽媽見孔先生來拜訪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來的。

師:學一學。

生:嗯,這樣吧,先生,要不你見見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聰明的。

師:這是一種可能。媽媽還可能會説——哎!孩子,快出來!快出來!你孔叔叔來了,你先過來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傭人,譬如説,他一開門,一見孔先生忙説,對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問:“哎!他小孩在家嗎?我就喜歡那小孩。”“在在。哎!快出來!快出來!孔先生來了!”我們知道古文十分簡練,像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敍述文字,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補充。

師:再往下説。“為設果,果有楊梅”。什麼意思?誰能用現代的話説一説,

生:孩子為孔先生端上來一盤水果,水果裏面有楊梅。

師:對,不是一種水果,有幾種,其中有楊梅。

師:你看這個姓楊的小男孩為這個姓孔的先生,端上來一盤水果,水果裏面有楊梅。楊梅的“楊”字怎麼寫的?看清楚,怎麼寫的?木字旁。和楊氏的“楊”怎麼樣?

生:一樣。

師: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這句話意思是什麼?生:孔君平指着楊梅説:“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師: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這話聽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説還要再加幾句,你來試試。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説:“這是你們家的果子。”或者

“這楊梅和你一個姓,是你們家的果子。”

師:明白了嗎?你呀,姓楊;楊梅呢,它也姓楊。兩個“楊”是一個字。看來,楊梅是你們家的果嘍。清楚了嗎?往下説。“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禽,先講禽。

生:禽是家養的'一種動物。

師:這裏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鳥,飛禽走獸嘛。用今天的話來説——

生:最後一句用現在的話來説是,兒子聽了這話回答説:“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家的鳥。”

師:“未聞”是什麼意思?

生:沒有聽説過。

師:好的。既然讀懂了,再朗讀一遍吧。大聲地讀。(生讀)

四、背誦積累

師:看誰記憶力超常,現在就會背了,站起來,勇敢試一試,考一考記憶力。個別背齊背誦

五、品讀文本

師:現在老師提一個問題:你從哪兒看出這小孩“甚聰惠”?(板書:聰惠)

師:“聰惠”就是聰明。

“惠”是個通假字,它和“慧”一個意思。作者為什麼不直接用“慧”呢?這個“惠”的意思多啦,仁愛,善良,温順,好處,等等。眼睛看着它,再看楊氏之子的表現,你們覺得這個小男孩怎麼樣?

生:我覺得這個楊氏之子不但很聰明,而且很乖。

師:好一個乖孩子!一個懂事的孩子!你講得多明白!小孩又聰明又乖,

師:先看他聰明在哪兒?默讀思考。(生默讀)

師:知道了吧?請一個同學説。

生:他聰明在反應很快,孔君平指着楊梅説“此是君家果”,他馬上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這個動物,馬上就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反應快”,是不是啊?反應快,而且立即就進行“反擊”。這叫什麼?生:會説。師:他的聰明還表現在哪裏?生:還會聽。

師:嗯,還會聽。(板書:會聽反應快會説)他是怎麼會聽的?從哪兒看出他是會聽的?

生:在孔君平指着楊梅説:“此是君家果”的時候,換了別人,可能會想:這不就是我們家的果子嗎?這有什麼可説的。可是他卻從中聽出了另有意思。

生:聽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楊梅的“楊”跟他開玩笑的。師:拿他的姓和楊梅的“楊”字跟他開玩笑。你姓楊,楊梅也“姓”楊,這麼説楊梅就是你們家的果子了!真會聽!他聽出了話裏有話。能聽出話中話的人是會聽的。聽話聽音,鑼鼓聽聲,你們看聰明不聰明?緊接着迴應一句——,再把下一句讀一讀,齊讀,未聞——

生:(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這小孩的確是聰明過人,——會聽,反應快,會説。下面老師想問一下,他乖在哪兒呢?生:“為設果,果有楊梅”,從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養。師:他乖在什麼地方,説清楚。生:他很會招待客人。

師:以禮待人啊!非常熱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種楊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裝在一個大盤子端出來了。熱情嗎?大方嗎懂禮嗎生:相應回答

師:還從哪裏能看出這個小孩乖,有教養?這一點很難看出來,看出來了我一定給他掌聲。

生:從第二句“乃呼兒出”。他看到父親不在家,有人來了,自己出來招待客人。

師:嗯——年紀不大,很懂事。還從哪兒看出他乖?請説。

生:最後一句,他非常聰明,聽出孔先生話裏有話,如果他不懂禮貌,他就不會説出這樣的話。

師:嗯,那他怎麼説的?

生:他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從哪個詞中看出他乖。生:從“未聞”。師:為什麼?

生:因為他要是不乖的話,他就直接説:“那孔雀也是‘姓’孔的,它也就是你家的鳥兒了!”加上“未聞”就有禮貌。

師:他如果不禮貌,對孔君平不尊重的話呢,就會説:“如此説來,孔雀就是你家的鳥兒啦!”是不是?他表達的時候拐了個小彎——我可沒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兒啊!很巧妙地“回擊”了他。加上“未聞”多麼得體呀!多麼尊重長輩呀!乖不乖?聰惠不聰惠?生:乖—聰惠—

師:若來者非孔君平,而是李君平,你會怎樣回答呢?李柳梅君平呢黃君平呢(黃河黃鸝等)

師:同學們都笑了,是不是在機智詼諧中既回答了問題,又不失委婉敬重,我們體會到了語言的精妙,這就是讀書要讀出裏面的味道來。不要放走關鍵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穫就很大。要好好讀書,帶着思考讀書,帶着思考走進課堂。讀出味道來,才能體會出讀書的樂趣。

師:讓我們再把課文讀一遍。其實古文是沒有標點符合的,沒有標點的楊氏之子,誰敢嘗試一下?生讀

真了不起,喜歡這篇小古文嗎?它出自於《世説新語》

六、佈置作業

師:作者是南朝的劉義慶,在《世説新語》中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比如《詠雪》,還有許多像楊氏子這樣聰慧的孩子,比如讓梨的孔融。這些孩子長大以後都成了當地社會的上流人士,《世説新語》就是記載這些上流人士言談趣事的小説,這樣的小故事有兩千多個,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裏面有原文,有註釋,還有譯文,老師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有時間的話出示兩則小故事。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難點

能根據課文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願意聽故事嗎?請看大屏幕,認真聽故事:(大屏幕)

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於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着説:“我也能。”

同學們,聽懂了這個故事嗎?能説説你的理解嗎?

看來你們都聽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雖然拒絕了朋友,但是他並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採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2、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中外流傳的很多。我國古代就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裏,大家想認識這個聰慧的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3、請大家齊讀課題。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嗎?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二、初讀了解

1、古人説:“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先來讀一讀課文吧。老師最喜歡讀書姿勢標準的同學。開始讀吧。

生自由小聲初讀課文

2、同學們,讀完課文有什麼感受嗎?生暢談。

3、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和節奏,請看大屏幕。先聽老師讀好嗎?誰願意給老師點評。

4、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入境、搖頭晃腦,甚至連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你們願意這樣試一試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吧。

5、多種形式朗讀,學生點評。(自由讀、指生讀、同桌讀、集體讀)

三、理解學文

1、《楊氏之子》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我們先來看一下根據課文改變的動畫片好嗎?看完動畫片,覺得怎樣?

2、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與聰慧的楊氏之子交朋友吧!先看這句話“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大屏幕)這句話講的是?

師:你説的“非常”是原文中哪個字的意思?

生:是“甚”的意思。

師:你怎麼知道的?

師:很好,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真會學習。

3、請同學們用看註釋的辦法同桌合作學習課文的第二、三句話,比比哪對同桌的學習效率最高,開始。

4、哪對同桌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

教師適當給予點評、表揚。

重點指導誰為誰設果?

生:楊家小兒為孔君平擺出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師:這裏並沒有寫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家小兒為孔君平設果。

師:對,孔君平是客人。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又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板書聯繫上下文)

5、熱情好客的楊氏之子為了招待孔君平,是怎麼做的?請大家看(大屏幕)細心的你發現了嗎,桌子上擺放了新鮮的水果,文中第三句話為什麼單説“果有楊梅呢?”

6、南宋詩人、哲學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讀書方法,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文中最後一句話,靜靜的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感悟。

①請同學們一四人小組為單位,藉助老師給的提示自學最後一句話行嗎?(大屏幕出示)

你們怎樣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孔君平指着什麼對楊氏之子説:“此是君家果。”你認為他為什麼這麼説?

楊氏之子怎麼應答的?他為何這麼應答?

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

②我們來分享大家的.讀書體會,誰來?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回答的妙在於他説:“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為什麼他要説孔雀呢?(相機板書:孔雀孔君平)

生:因為孔君平説楊梅是楊家的水果。(相機楊梅楊氏之子)

生:我覺得是孔君平在考考楊家小兒是不是傳説的那麼聰明。

師:這樣説有道理。

生:楊家小兒的回答妙在他聽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説,楊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他間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説法。

師:體會得真好!楊家小兒的意思是説,如果您認為楊梅是我家的水果,那——

生:孔雀就是您家的鳥。

師:還可以説——

生:如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楊梅當然不是我家的水果!

生:我認為楊家小兒的回答很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7、師: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説?

師:指導學生在説孔君平的話是用上“聰惠”

師:孔君平聽了小兒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映呢?生:這孩子真聰明。生:孔君平無言以對。

師: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聰惠

師:請大家看惠的解釋是?

生:智慧

師: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

8、通過大家積極的探討、用心的感悟,我想此時你們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9、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想你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它的韻味讀得更好,來試試。

10、課文朗讀的吸引人,能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背誦下來。

11、比賽背誦課文。

四、昇華感悟

1、這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真是不簡單啊!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説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説吧,像“禁止踐踏草坪!”(大屏幕)這樣生硬的,帶着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試着來改一改這個説法,體現語言的藝術嗎?

生: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師:充滿關懷!

生: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生: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温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説服力。

2、語言的魅力充實着我們的生活,課後請同學們運用我們敏鋭的頭腦去感悟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業好嗎?(看大屏幕)

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五、總結

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有着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脣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羣雄”的語言典故,語言的藝術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也會大相徑庭。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語文的學習之旅吧!

六、板書設計

9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楊梅

奇妙

孔君平孔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5

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參考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機智。

教學重點

參考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機智。

課時安排

1~2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師: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脱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悦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有這麼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樑國楊家有個孩子,才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見他的父親,他父親不在,就把孩子叫出來。楊家孩子為他擺設了果品,果品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讓楊家孩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孩子馬上回答説:“從來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學們,你對故事中兩個人説的話有什麼感受?

反饋:學生的回答可能是:風趣,幽默等。

二、初讀課文,讀懂大意

1.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這個故事。如果把剛才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0課──楊氏之子(板書)。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3.指名朗讀課文。

(1)着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曰禽詣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參考註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註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再次批註在文中,據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讓學生就不理解的字詞提出問題。以下字詞或者比較陌生或者古今差異較大,學生可能提出:

(1)樑國:郡的名稱,在現在的河南商丘一帶。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為人正直,有好的名聲。

(3)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4)為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為他擺出水果。設,擺設,擺出。

(5)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以,來,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

(7)未聞:沒有聽説。未,沒有;聞,聽。

(8)夫子家禽:您家的鳥。夫子,先生,您,對人尊敬的稱呼。禽,鳥類。

以上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果學生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有些字詞義可以與學生熟知的成語熟語等相聯繫,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與“原來如此”聯繫;“聞”可以與“百聞不如一見”聯繫。

6.指名説説每個句子的意思。

三、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2.你喜歡孔君平説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説的話?為什麼?

板書: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説:“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説話,因為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説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四、朗讀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你聽説過類似的故事嗎?(學生交流)

六、課堂表演

讓學生再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先分小組根據課文內容演簡短的課本劇。然後推薦一組面向全班表演。及時組織評價。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蒐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話,想想它們在語言上有哪些特點。

B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

1.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説説題目的意思嗎?“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説明:“之”是助詞,相當於“的”。

2.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詩的語言……

教師小結: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

3.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到底有什麼差別,有什麼不同。

4.自由的説説你感受到的差別和不同。

學生可能的回答: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不好認;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1)學習生字“惠、曰、禽”,認讀多音字“為(wèi)”、“應(yìng)”。

(2)結合課文中的有關字詞,講解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比較的知識,比如:有些古漢字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單音節詞等。

二、熟讀課文,理解意思

1.大聲反覆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隨機檢測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邊默讀課文,邊看註釋,説説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教師要注意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學生的困難所在。

3.課堂交流,落實每一句話的意思。比較困難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為設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難點是“夫子”的理解。

課文的意思: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小孩説:“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聽説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質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説説意思,還有哪些有疑難?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讀

1.朗讀課文,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説説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説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孩子,説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説話語氣有挑戰性。)

結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試着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二、深入理解,體會語言

1.思考:你覺得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現在哪裏?

(1)“應聲答曰”説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沒有正面説楊梅不是我們家的,而是巧妙的從“夫子家”説起,寓意孔雀不是你們的家禽,楊梅當然就不是我們家的。

2.討論:

(1)楊氏之子這樣的回答,你覺得好不好?

(2)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説話的例子,説一説。

三、拓展延伸,綜合學習

閲讀“綜合性學習”,明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要求。

(1)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6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個單元教學主題是“語言的藝術”,共四篇課文。通過學習文言文、劇本、相聲、記敍文使學生感受話言表達的藝術,並通過綜合性學習,蒐集、積累用得精妙的語言,以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並學習用得體的語言來表達。

本文出自六朝志人小説《世説新語》,該書是我國第一部志人小説,在中國古典小説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這篇文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它雖然篇幅短小,但故事風趣睿智,語言靈動,人物鮮活。通過記敍楊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時機敏而巧妙地應答,不僅使一個聰慧機智的楊氏之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而且文言文語言的簡要與精當也得到清晰地凸顯。課文對於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五年級孩子,還是很新奇的。

2、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字詞,將課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3)、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男孩應對語言的巧妙,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3、教學重難點:

由於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我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且抓住人物對話,感悟楊氏之子的聰慧,語言的精妙。所以我將此作為難點來突破。

4、教學準備:相關背景資料,課件

5、教學時間:1課時

二、説教法

閲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更是讀,因此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讀思議相結合,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使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導入課題。

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與人交流溝通,説到語言,我國古代言語非常精練、簡潔,例如以前我們學到過的子曰: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出示課件)

1.剛才我們説到的語言稱為文言,以文言寫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世説新語》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2.讀題,解題。 “氏”指對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稱,“楊氏”可以解釋為楊家,“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那你就是——(指2個不同性別的學生回答。)

(二)反覆朗讀,感悟添趣

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板書:文言文),文言文中每個字或詞也許包含豐富的意思,在朗讀上和白話文也有很多不同之處,試讀出古文的韻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頓,用停頓線在文中做上記號。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讀句藉助註釋理解意思。

(三)咬文嚼字,探究生趣

1、這篇古文,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楊氏子與孔君平的對話。出示對話,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讀懂他們兩人的話外之意了嗎?

2、小練筆:當然孔君平也絕非凡人,後來官至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國家的刑法,他知道低估了楊氏子了。如果你是孔君平,會誇怎麼楊氏子?而聰慧的楊氏子而如何拱拱手謙虛地應答呢?可以學着古人或現在我們説話的樣子來寫寫他們之間的對話嗎?

課件出示:孔君平笑曰:“。”

兒拱手答曰:“。”

3、展示白話文和古文兩組對話,在對比中進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煉、簡潔的特點。

(四)熟讀成誦,課外延趣

1、熟讀成誦。

2、讀《世説新語》中的故事兩則。

四、説板書

根據課文內容我將課文中重點知識呈現出來,內容精當簡約,佈局合理,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使學生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精妙之處。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7

一、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1、通過課題能不能説一説這篇課文説的是誰的故事?(這篇課文説的是姓楊的家的孩子的故事)

你是怎麼知道的?(通過課前預習我知道氏是姓氏的意思,之是的意思)

2、現在我們來以這種古代的説話方式來介紹一下自己(某氏之子女)

3、我們已經知道這篇課文是關於楊氏之子的故事,那麼你還想知道什麼?(1、文中説的是關於楊氏之子的什麼故事?2、楊氏之子是個怎麼的孩子?3、楊氏之子與誰之間發生了故事?……)

好的,大家提出的都是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們逐一解決。

4、通過看題目,我們知道這篇課文是一篇古人用古代漢語寫的文章,平時我們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

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

1、接下來,我們自己把這篇文章出聲讀一讀,看看課文中的字音能否能讀準確,文章能否讀通順。

2、誰來挑戰一下?指名讀(2——3人)

3、一起看大屏幕,藍色字部分為應注意的字音:為(we ì),因為他的解釋為給;應(y ìng),他的解釋為迴應,回答。

紅體字應注意的寫法:樑、惠、乃(筆順)、曰(字形,與日的`區別)

三、交流表達,彙報收穫

(一)、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我們要想把文言文研讀透徹,單純掌握這些字音是不夠的,下面請大家結合書中的註釋,以小組為單位將文章讀通、讀懂,遇到問題可在小組內討論。

2、大家是通過什麼辦法把這篇文章弄明白的?(結合書中的註釋)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常用的辦法,還有其他的嗎?(查詞典,參考全解)

誰能告訴大家,工具書幫你解決了對哪個字或詞的理解,説出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學習成果。(1、為設果的設,我瞭解到它是擺設的意思2、老師我學到的是文中的“家禽”這個詞與我們現在説的“家禽”意思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現在説的家禽是家裏養的一些小動物,而文中的家禽應該分開來理解,家就是指家裏,禽是指鳥,所以應該解釋為您家的鳥。)

大家明白“夫子”的意思嗎?(指學識、地位和高的人,知識淵博)

3、除了這兩種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請看大屏幕“為設果,果有楊梅”,你能完成老師的填空題嗎?(楊氏之子)為(孔君平)設果,果有楊梅。

填完後提問:你是怎麼知道的?(通過上文知道的)

追問:上文説的是什麼內容?(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就是説孔君平拜訪他的父親,父親不在就叫兒子出來,所以應該是楊氏之子為孔君平設楊梅。)

提問:這位同學用的是什麼方法?

4、以上這些方法對於我們學習文言文都有很大的幫助,大家要把這些小方法牢記在新。結合這三個學習方法,在小組內試着説一説這篇小古文的意思。

5、相信思維的碰撞必定會激起智慧的火花。誰來嘗試着翻譯一下?

(二)、學習韻律之美

1、我們想要學好文言文,除了讀通、讀懂,能把它讀好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將文章讀出韻味會讓人感覺到你對文章的瞭解更加深入與透徹。在古時候,古人學文章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這些標點符號都是後人根據它的意思加上去的。我們僅僅按照標點符號讀,在有些地方還是不是很合適,應該多一些小停頓。根據老師給出的停頓提示,結合這對短文的理解,自由讀一讀。

2、師示範讀。

3、指名讀。

4、如果老師將提示停頓的小斜線去掉,你們還能讀準確嗎?生齊讀。

(三)、體會語言之妙

1、文章有一個評價楊氏之子的詞語,請找出來(甚聰惠)

2、“甚”是什麼意思?(很、非常)這位女生甚漂亮,這位男生甚帥!

3、提問:他的聰惠體現在哪?(體現在他的回答上)追問:他怎麼回答的?(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我想説他的一句回答完全展現一種語言的魅力。提問:那麼這種魅力體現在哪?我們共同來欣賞!聽老師的問題:在孔君平説“此是君家果”後,楊氏之子的回答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孩子能做出這樣的回答,證明他(聽懂了孔君平的話)。楊氏之子聽出了孔君平跟他開玩笑的言外之意,找出了(楊梅)與(楊氏之子)之間的聯繫,從而用了同樣的聯繫,把(孔雀)與(孔君平)聯繫在了一起。

正式因為楊氏之子聽懂了對方的話,所以才做出巧妙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出,楊氏之子聽得(認真、透徹)【板書:透徹】

這真是妙,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語言的魅力,他當之無愧的被評價為“甚聰惠”,我們繼續研讀課文。提問:他的聰惠還表現在哪?(夫子是指有學問的人,一個小孩能與夫子對答,説明他很聰明)

5、在回答中楊氏之子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提問:“未聞”是什麼意思?(沒有聽説)

分角色朗讀對話,大屏幕出示對話內容。

師與生進行對話,其餘同學來辯聽。提問: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孩子的回答妙在哪裏?(好聽、客氣、委婉、禮貌)這樣的回答不僅反駁了孔君平的話,而且語言很委婉若來者是其他姓氏的人,按照這個思維,誰來替他回答?

6、一個9歲的孩子能聽出這麼有學問的人的話中的意思,而且還能委婉對答,多麼的聰明啊!你還能找出他的聰惠之處嗎?提示:你們把作答前的提示語讀一讀。(可以在“應聲”這個詞中看出這個孩子的聰惠)

解釋這個詞語,(想都沒想就回答了),從而我們可以體會出這個孩子思維(敏捷)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想説:爾等表現妙哉,妙哉!

四、整體收穫,收穫整體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拓展延伸,總結昇華

這篇文言文是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這本書主要記載了漢末到晉代士族階層的言談軼事。分為上中下三卷,共36篇,課下可以選取其中的小故事來品讀。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8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有四篇課文。《楊氏之子》是文言文,《宴子使楚》是一篇傳統的精讀課文,《半截蠟燭》是個劇本,《打電話》是一段相聲。學習這組課文,要求學生能感受話言表達的藝術,並通過綜合性學習,蒐集、積累用得精妙的語言,以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並學習用得體的語言來表達。為了達成這樣的總目標,教學《楊氏之子》一課時,確定了三個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兩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而會寫6個生字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背誦課文在第二課時完成。今天大家看到的是第一課時。

為了順利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教學流程為:談話引入→解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談話引入:

我是這樣引入的:親愛的同學們,最近兩個周,我們都在研究語言。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悦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不信,你讀一讀《楊氏之子》這篇文章,會有同感。

這樣的引入力求彰顯三點:(1)語言簡潔,(2)直奔目標風趣幽默的語言,(3)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影響孩子們價值取向。(4)最後,學生看着教師板書課題,齊讀。學生看到的是生成的過程,不是生成的結果。教學的時候,生成的過程遠比生成的結果重要得多。

二、解題

解題這個流程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節(1)理解《楊氏之子》題目的意思。分四步落實。

第一步:聯繫生活實際想想,子是什麼意思?

第二步:藉助字典查一查,氏是什麼意思?

第三步: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題目的意思嗎?(並要求學生寫下來:楊家的兒子。)

第四步:照這樣説,我該是黎氏之女。你該是什麼呢?

第一步和第二步意在讓孩子們獲取學習文言的一些方法,為下面運用這些方法學習文言文作一個鋪墊,起個示範作用。第三步,説寫並用,希望孩子們把知識學過手(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行,説的就是這種效果吧)。第四步,是一個知識外顯的過程,也叫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認知規律告訴我們:孩子們聽懂了,並不意味着就掌握了,必須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再表現出來。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學中就缺乏這個過程,因此過不了多久,孩子忘了,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又要花時間重新去補,這就是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2)解題這個流程中的第二個環節是借住註釋瞭解文章的背境知識。分兩步展開,

第一步:自讀,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為此,我作了四個方面的知識儲備,①晉朝:歷史上的一個朝代;b《世説新語》:這就是《世説新語》的全部內容,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②漢末至晉代:大約5、60年的時間。③氏族階層:我查過資料了,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指那些有錢或者有權力的人,再説通俗點,相當於今天當官兒的、大老闆這些人。軼事:史書上不記載的事。今天只用到了兩個。我認為備課應該作這方面的準備,所謂的給予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嘛。

第二步:自記,一個註釋,讓我們獲得了這麼多知識,讓我們再讀一次,努力記住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如果讓你根據這個註釋設計一道填空題,你認為可以把哪些內容設計成填空的內容?

設計意圖同流程一中的第四步。

三、讀課文

共設三步達成目標:

第一步:出示讀書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今天這篇課文,要把句子讀通順有一定的難度,讀不通順的地方就停下來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了再往下讀,這樣努力了,你都還不能解決的,一定要作上記號,待會兒黎老師幫助你。既是交待學習任務,更是讀書方法的引導。

第二步:自由讀。

給孩子們3分鐘的時間,可以讀35遍。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時間為限制,保證了課堂紀律。不是限制讀書遍數。不然的話,先讀完的,沒事做,會分心,心散了,收攏來就很困難,這就是我們有時候在課堂上組織紀律難的原因之一。

第三步:交流檢查。

①有需要幫助的嗎?

照應前面的任務,也就是説,課堂上,教學環節的推進,要像平常搞管理工作一樣,佈置下去了,就要檢查;同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學生需要我的幫助,不是老師要你幹什麼;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幫助的地方,往往會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教師而言,目標明確,避免了平均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就學生而言,老師講的是我不會的,自然要聽得認真些,雙贏!

②抽查,抽的是兩位最差的同學,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往往有代表性;兩位同學PK,引入競爭機制,於聽的學生而言,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自然要聽得專心些,於兩位PK的孩子而言,最後的成功者多了一份成功的體驗,最後的失敗者增強了受挫能力。下來之後,龍方老師這樣告訴我:你們班的學生我瞭解,我發現今天的課堂上抽的絕大多數都是差生,公開課上,我不能像你這樣遊刃有餘,我不幹臭差生。我是這樣想的,這節課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目光自然關注最薄弱的同學,他們的問題都解決了,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第二課時,我請的更多的就是優秀的學生,需要領頭羊帶一帶。③齊讀,點面結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步: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

我為孩子們補充了一個材料:什麼是文言文。供孩子們在預習的時候使用,為學習新型課文建立了一個認知連接點。為出示下一個教學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所以,當我藉助這樣的過渡語言,出示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交代下一個教學環節的時候,孩子們一點都不感到陌生。

今天我們朗讀文言文的時候,往往需要藉助註釋、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翻譯成白話文。為了使意思更連貫,表達更具體,有些時候,加上一些字詞。努力試試吧,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第二步:教給方法,翻譯成白話文。

①藉助註釋②藉助字典③聯繫上下文④聯繫生活實際為了使意思更連貫,表達更具體,有些時候,加上一些字、詞。

第三步:運用這些方法自己試。

第四步:交流展示:方式同上。自己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請兩位同學PK同桌互相進行寫下來。我們備課組一致認為,文言文起步階段,需要這樣的來學習。有了這些努力,第二課時很輕鬆的就完成了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背誦課文這兩個學習目標。兩節課下來,從孩子們完成的練習冊和小狀元來看,掌握的比較好,基本上實現了在課堂上就把知識學過手,不用我另外花時間去補。回過頭來看一看,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時候,徐然給孩子們提供了方法,但是還是陡了一些,如果,中間藉助書上的註釋過渡一下,將坡度放緩一些,也許,孩子們學得還要輕鬆一些。基於公開課的因素,備課組建議我刪掉其中的一個環節,將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這個出彩的環節放到這節課中,考慮到自身實際,我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對不起。

五.體會語言的精妙。

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這個問題是有一定難度的,沒看教書前,我也不太明白,所以,第二課時,我更多的是藉助優秀的學生説出妙在哪裏,受他們的啟發,孩子們恍然大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孩子們的發言非常精彩。背誦課文,孩子們一點夜不困難。晚上18個同學參加晚餐服務,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所有的同學都完成了作業。由此可見,孩子們掌握得比較好!

我不知道,新課程理念下,該不該這樣上課,我一直是這樣努力的,速度很慢,很多事都在課堂上完成,家庭作業大多是讀、聽、寫的,用崔敏的一句話説,沒看到你喊娃兒抄寫,都聽寫得起,幾呼沒錯!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9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楊氏之子》。

一、説教材,聯繫學生實際

第三單元以“語言的藝術”為專題選編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積累語言。

《楊氏之子》出自《世説新語》,是國小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主要寫了一個九歲孩子與客人笑談的經過,孩子機智巧妙的對答,令人拍案叫絕。選編這篇課文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讓學生感受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在課文的朗讀和理解上都有一定困難,如何引領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明白、讀出語言之妙,並習得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成了這節課的關鍵所在。

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內容,體會人物語言的巧妙。

其中第一個目標是教學的重點;第二個目標是教學的難點。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二、説理念,把握學科特點。

修訂後的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節課我以“初識文言,引發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層層深入的朗讀,瞭解內容,感悟語言之妙,習得學習方法,為以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三、説方法,注重因材施教。

1、朗讀品悟法

朗讀是學習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以讀引思,以讀促悟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品悟、積累、學習語言。

2、情境教學法

通過語言描繪、音樂渲染、角色表演等情景的創設引領學生很快進入語言學習之中。

3、文白對照法

先讀白話文故事,再讀文言文,在對比中學生更能感受到文言文的言簡意賅。

四、説程序,力求突出重點

我設計了五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激趣導入,識文言。

上課伊始,我以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個古代小孩的故事,他是咱們河南老鄉,家就在今天的商丘。講完故事後,我以: “這個故事古人會怎麼寫?”自然引出課題(板書)。在學生對題目的質疑中,理解“氏”的意思,並聯系生活,在自己介紹中靈活運用“氏”字。

接下來讓學生在古今文的對照中,感悟文言文語言的簡煉,認識文言文,激起學生對文本的興趣,使得“課未始,興已濃”。

二、分層朗讀,讀流利。

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讀不準的字音和難讀的句子,我相機進行指導。在讀音方面,尤其是讀準兩個多音字: “為”和“應”。()做到字音讀正確。

在斷句方面,重點指導兩個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這一句難在“指以示兒”的正確停頓,我引導學生通過看註釋和想象,用動作表演出“指以示兒”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停頓。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一句學生往往把 “家”和“禽”連在一起讀,我通過區分“家禽”古今意思的不同,讓學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做到停頓正確。

然後,通過師生合作對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多讀幾遍,讀得正確流利,富有節奏。

三、藉助註釋,讀明白。

1、修訂後的新課標強調強調“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閲讀淺顯文言文”。我先讓學生根據提示自主探究。

2、然後交流理解:

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重點滲透學習方法:

◇“為設果,果有楊梅”這一句,引導學生思考:誰為誰設果?聯繫上下文知道楊氏子為孔君平擺設水果,從中體會楊氏子待人的熱情有禮。這裏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的學習方法,加深學生對文言句的理解。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一句中,“應聲答”是怎樣回答,讓學生説説與這個意思一樣的成語(不假思索 對答如流 脱口而出 毫不猶豫)

“聞”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回憶和這個意思一樣的含“聞”的成語和詩句(耳聞目睹 聞雞起舞 聽而不聞 久聞大名 百聞不如一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來理解。

聯繫舊知,以舊解新,促進了知識的融會貫通、語言的積累運用。學生在讀懂的同時又習得了學習古文的方法。

四、感悟語言,讀出妙。

1、首先拋出問題“全文只有5句話,你覺得哪句話最精彩?”,引導學生聽出言外之意,感受對答之妙,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和人物特點。

先品讀孔君平的話,“孔君平的話藏着什麼意思?他為什麼只指楊梅,不指其他水果?”,激活學生思維,進而悟出“楊氏子和楊梅的聯繫。

有感悟孔君平的話作鋪墊,學生不難發現“楊氏子也在拿孔君平的姓氏作”,答得巧妙(出示句子),由此可這個孩子的`“聰惠”(板書)惠是要求寫的生字,先讓學生觀察字形,正確書寫,然後再從間架結構上指導學生寫得美觀。)可是,書中為什麼説他“甚聰惠”呢?比較兩種説法……在對比中,引導學生體會楊氏子“説話委婉”。(板書)通過對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因為有些語言,單獨地看,看不出它的妙處,一旦加以對比,就會凸顯其閲讀價值。

“甚聰惠”還表現在哪裏呢?引導學生聯繫“應聲答”,體會楊氏子的“才思敏捷”。聯繫“為設果”“夫子”等,體會楊氏子的熱情有禮。

2、接着創設情境,遷移運用

如果來的是黃夫子、白夫子如此説,該如何妙答?在語言實踐中內化語言,形成語文能力。

3、之後,再讀課文(教師範讀),再次感受文言文的音韻美、節奏美。然後引導學生加上動作表情表演講文言文故事,重點表現出孔君平的風趣,孩子的機智,將靜態的語言文字轉化為鮮活的人物形象,達到熟讀成誦。

五、拓展閲讀,讀出趣。

這篇課文只有55個字,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待人有禮、才思敏捷、説話委婉的楊氏子”,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結出聰慧的果實。然後,給學生推薦不同版本的《世説新語》,將閲讀從課內引向課外,激發對文言文的興趣。使得 “課雖終,思未止”。

我的板書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以課文為主幹,人物和語言特點為枝幹,中心詞為果實,勾畫出一棵大樹,既凸顯了本課的文眼,又給學生以啟示。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設計與思考,懇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10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楊氏之子》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本組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所選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編排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

2、文本解讀:《楊氏之子》選自《世説新語》。這是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課文內容簡單,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通過本課學習,一是讓學生理解古文的意思,感受故鄉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二是讓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認識,為以後的學習奠基;三是通過課後蒐集妙言小故事,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3、教學目標:

A類目標: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3.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B類目標:1.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2.抓住重點詞,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聰明機智。

C類目標:1.分組練筆豐滿文本。2.交流課外蒐集的妙言小故事,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學生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把沒寫出來的內容補充出來,應做為難點來突破。抓住人物對話,感悟楊氏之子的聰惠,語言的精妙,也是本課重難點之一。

5、預習作業:

1.會寫課後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課後註釋,瞭解故事內容,旁邊批註自己的感悟和不懂的問題。3.蒐集妙言小故事,準備課上交流。

二、説教法:

閲讀教學的核心是讀,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談話導入——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讀寫結合——激發想象性,意在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三、説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方法是朗讀。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美讀—熟讀—誦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讀寫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説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名言導入,激發興趣。(A3 5分鐘)

以同學們課下積累的古代名言警句為話題導入新題,解題。然後大屏幕出示《楊氏之子》,讓學生讀,比較與平時所學課文有什麼不同,發現文言文的基本特點,言簡意賅,使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產生興趣。

第二板塊:反覆朗讀,讀好文本。(A1、2 10分鐘)

本板塊除讓學生過好生字關外,應重在讀上下功夫。首先引導學生斷句,讓他們明白應怎樣停頓,然後通過自讀,抽生讀檢查。在朗讀不盡人意時,老師再逐句進行指導,並通過表情和適當的肢體語言範讀,還原語言文字的形象,切切實實讓學生感受到讀書學習是一種樂趣。因為好的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能激情激趣。

第三板塊:根據註釋,疏通全文。(B1 10分鐘)

本板塊的教學,在學生依據註釋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採取尋找夥伴,自由結合的方式,理解內容。在彙報學習成果時,以簡驅繁,從以下幾點突破難點。

本課只有五句話。學習第一句話,應重點強調孩子姓楊,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着重理解通假字“惠”,同智慧的“慧”,但還有仁愛、善良、温順之意。“聰惠”一詞,説明楊氏之子既聰明又有教養。第二句重點理解“詣”字,詣多指拜訪尊敬的人或長輩,可見這楊氏非同一般,是孔君平尊敬的一個人,而且楊、孔兩家交往甚密,不然怎會“乃呼幾齣?”這個小孩怎麼會知道來人姓孔?既然如此,就不能理解為孔君平是以楊梅取笑楊氏子,而是開個玩笑,“考考”他,是不是“甚聰惠”。第三句重點強調,孩子端來各種水果,其中有楊梅,再次強調“楊”字。第四句讓學生明白,孩子姓楊,而楊梅的第一個字也是“楊”,看來,楊梅是你們家的水果。第五句強調:“禽”不是指家禽,“禽”指的是鳥,飛禽走獸。孩子由孔君平姓孔,馬上想到孔雀,真可謂聰惠。

抓住重點詞語,反覆朗讀文中人物對話,感悟人物説話的語氣,便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也不失為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辦法。

第四板塊:美讀品味,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惠(B2 10分鐘)。

學生僅僅理解了課文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昇華文本,才能活躍思維。想想:全文55個字圍繞哪三個字寫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找到“甚聰惠”後,再引導學生品讀全文的對話,體會楊氏之子之聰惠。①從“應聲答曰”可看出他反應快。②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回答中,可看出孩子會聽,能聽出孔君平話中話,也用孔的姓回敬孔。答得妙,加上“未聞”語氣委婉客氣,避免了對長輩的冒犯,且天衣無縫。③從“為設果,果有楊梅”可看出他會待客,熱情、大方、有禮。最後再讓學生讀,反覆比較有無“未聞”兩字的微妙變化,使學生感悟到:幽默風趣的一説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顯示出孩子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讀書要讀出味道來,抓住關鍵詞,帶着問題讀書,才能讀出味兒來,才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第五板塊:熟讀成誦,豐富積累。(A2 5分鐘)

人常説:“熟讀成誦更要緊”,學完課文,然後創設情境讓學生誦背,更有利於積累語言,豐富語言。

第二課時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4分鐘)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楊氏之子的聰明機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能把這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既鞏固了上節所學內容,又導入了本課的學習。

第二板塊:讀寫結合,激發想象。(C1 26分鐘)

這個故事選自《世説新語》是南朝劉義慶寫的。有人考證説,楊氏之子叫楊修,但不是三國時期的那個楊修,這是一家之言。不過這個楊修也聰明過人,現在我們以楊修為名,把這個故事分組進行新編。

第一組的同學:想象,楊修九歲了,他長得什麼模樣,用哪些語句可表現出他聰明機靈。第二組想象二、三句,楊修家是大户人家,誰來開門?小孩是誰叫出來的?小孩出來後,會怎樣跟孔君平見面?第三組想象四、五句,小楊修拿出水果以後,他們怎麼説的?還會説些什麼?這一設計意在讀寫結合豐滿文本,讓學生豐富想象,使學習變成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一種精神需要。

第三板塊:交流蒐集的妙言故事。(C2 10分鐘)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抽生讀自己蒐集的妙言小故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六、説板書:

楊氏之子   聰惠

楊——楊梅 反應快

會 聽

孔——孔雀 會 説

這樣的板書設計,內容精當簡約,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孩聰惠,表現在反應快,會聽、會説,突出了文章重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整堂課始終以學生為主,以讀為主,讀中解,讀中品,最後熟讀成誦,既使學生讀懂了課文,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課外拓展應把握好怎樣的度?

隨着有效教學框架的不斷深入,課外拓展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可謂一舉兩得,那麼課外拓展應把握好怎樣的度?

1、課外拓展要有針對性。例如學習了《楊氏之子》,楊氏之子的聰明機敏,巧妙應答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下,可讓學生繼續蒐集有關妙言小故事,感悟他們的語言藝術,豐富自己的積累。再如學習了《打電話》,可讓學生看電視時,注意相聲的表達藝術。

2、課外拓展要有上的性。無的放矢,什麼也做不好,課外拓展也同樣如此。為使學生視野更廣闊,學完課文後,老師也可有目的的為學生補充一些內容。如學了《兒童詩兩首》,可補充《山村孩子的畫》《童年》等,既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節省了時間。

3、課外拓展要有可操作性。老師佈置的內容儘可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如時間過長,任務過大,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也難以達到拓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