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戴望舒《雨巷》教案2015

校園1.48W

戴望舒的《雨巷》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當時代理《小説月報》編輯的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所以,通過朗讀感受詩的意象和音樂美,是把握詩意的重點。其次通過問題探究,來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和主要表達技巧,再次強調字詞的認識、書寫和對全詩的書寫,記憶,加強書面語言的學習積累,即完成了本詩的教學任務.

戴望舒《雨巷》教案2015

  【教學目標】:

1.自由朗讀5分鐘,給生字注音,並讀兩遍記住。

2.全體齊讀兩遍,感受詩的音樂美。

3.問題探究:⑴詩中的“我”有怎樣的情緒?可聯繫時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讀。

⑵怎樣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

⑶《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3中⑵。

  【實施目標】:

1.自由朗讀5分鐘,給生字注音,並讀兩遍記住。

2.找兩名同學朗讀,檢測對字詞的認識情況。(5分鐘左右)

3.全體齊讀兩遍,感受詩的音樂美。(5分鐘左右)

4.問題探究:

  ⑴詩中的“我”有怎樣的情緒?可聯繫時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讀。

預設:這首詩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我”撐着油紙傘孤獨地走着,“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果然,夢幻般的姑娘出現了。她有着“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像“我”一樣撐着油紙傘,“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時,“我”看到她是那樣地哀怨、憂愁,投出的目光“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她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一般,飄過“我”的身旁。姑娘最終消失在雨巷盡頭“頹圮的籬牆”邊。雨巷裏又只剩下“我”一個人,孤獨地走着,繼續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細雨濛濛中,“我”懷着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着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盪、詩人內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這時詩作在藝術上保留着中國古典詩歌傳統及歐洲浪漫主義詩歌的痕跡,並明顯具有法國象徵派詩人魏爾倫等的影響。《雨巷》為此時期的代表作,詩作在對江南雨中小巷的抒情中,反映出大革命失敗後部分青年的壓抑心情,受到人們注意。

  ⑵怎樣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兩個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節,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裏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問,“我”期待着什麼?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裏常見的意象。丁香花常見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美麗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徵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有人認為,詩中的“姑娘”是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的象徵,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和那個特定的年代有關。也有人認為詩中的“姑娘”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鬱的姑娘,説本詩是一首單純的愛情詩,即一位情竇初開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後激起的感情漣漪。你認為呢?因為是朦朧詩,可以有多種解讀。

  ⑶《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預設:《雨巷》這首詩音調和諧,節奏舒緩。全詩七節,每節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覆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着”“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而首尾兩節,除“逢着”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覆,構成聲音和感情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佈置作業】:一/9頁,從課文中選出一兩節詩劃分節奏,標出韻腳,反覆朗讀,體會其音樂性,並背誦這首詩。

  【板書設計】:

《雨巷》

——戴望舒(1927年)

“我”有怎樣的情緒: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

時代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敗。

《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雨巷——追求之路

姑娘——1.美好的理想

2.高潔的姑娘

《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例1:“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例2:“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着”

表達效果: 構成聲音和感情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