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第三單元歡騰的大西北教學設計

校園9.69K

教學目標:

第三單元歡騰的大西北教學設計

1、“青海湖”和“萬山之祖---崑崙山”“黃河源頭---卡日曲”“長江源頭---沱沱河”及當地的風土名俗風光圖片、歌舞等藝術作品。

2、通過蒐集、觀察、整理、合作、交流與探究的形式,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用已有的知識或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鳥”的手工製作、進行想象畫創作和民間歌舞基本動作的學習。

3、學唱青海歌曲《四季調》,並與《花兒與少年》進行對比分析、欣賞。

4、進行《花兒與少年》舞蹈的欣賞、學習和重新創編,能隨着《花兒與少年》的音樂即興或在集體設計的表演動作中起舞。

5、嘗試用身邊的材料、情境或音樂,根據需要進行即興創作、表演,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藝術實踐能力。教學重點:欣賞民俗風光圖片、隨着音樂即興表演。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藝術實踐能力。教學準備:青海的風光圖片、工藝品、服飾的照片及美術品,各種民俗、民風錄音、資料,學生手工製作的工具材料等,錄音帶等。

課時安排:

2教時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活動一:青海湖的故事。

1、大家輪流做“主持人”“導遊”,將自己熟悉的、收集到的有關青海的資料,如傳説、民歌、舞蹈、青海少數民族的服飾、飾品、民風、民俗、鳥的顏色、特徵、神態、種類及青海的地理環境、特有的民族、江河源頭等---表述、模仿、表演出來,師生進行評價交流。

2、根據資料、音像和學生的講述確定一個主題,進行即興創作。

3、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江河源頭”,充分發揮和發掘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已有生活積累、藝術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導演、策劃、合作、表演的經驗。

活動二:我們也是南飛雁

1、在音樂伴奏和“鳥”圖象資料以及手工製作“鳥”的情境中,啟發全體學生用手、身體或隊形分別做“鳥”的'飛翔、走動等動作。

2、培養學生合作、想象、即興表演的能力。

活動三:青海湖的鳥通過運用不同的手段進行繪畫練習。活動四:舞蹈《花兒與少年》

1、欣賞《花兒與少年》、民歌《四季調》。

2、輕聲哼唱,體驗其風格。

3、體驗西北少數民族的舞蹈和民歌的風格特點,學習扇子的手法和舞步的基本方法。

4、進行畫、折、製作扇子的練習。

三、全課總結,師生告別。教學思路拓展:觀察或欣賞民俗館和有關民情的藝術作品展覽,瞭解藝術家們的不同藝術表現手法,採用對比的方式,豐富學生的藝術感受。

課題2:塞上江南寧夏川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回族及回族建築、歌舞、民俗、服飾及寧夏風光的欣賞和介紹,初步瞭解寧夏回族的生活習俗、藝術風俗和特點。

2、學唱寧夏民歌、學跳簡單的回族舞蹈動作。

3、製作、學畫建築風格特點的美術作品。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

教學難點:

學畫建築風格特點的美術作品。

教學準備:

寧夏風光及回族建築的圖象、音像資料、照片、藝術作品等,歌曲錄音帶。

課時安排:

2教時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活動一:

寧夏川 好地方

1、學唱寧夏漢族民歌《歌唱寧夏川》,展示介紹師生共同收集準備的回族、寧夏的風光片、藝術品等,開展討論,激發學生的興趣。

2、欣賞寧夏説唱音樂《數花》。

3、學跳回族舞蹈中的簡單動作,師做師範。

活動二:伊斯蘭風格的建築藝術

1、學唱寧夏回族民歌《滿山遍野好莊稼》。

2、讓學生觀察分析不同風格的建築(照片、畫),觀察回族建築的特點,選擇身邊的材料或生活中的廢物,製作清真寺的建築模型。

活動三:民族大家庭介紹回族風俗,編演兒童劇(如回族老人、婦女兒童和三四個漢族人物等),進行戲劇表演。

活動四:寧夏“五寶”

1、介紹寧夏特產“枸杞”“二毛皮”“賀蘭觀”“髮菜”“甘草”的色、形、傳説等。

2、結合環保、廣告、標誌、健康的主題引導學生畫“五寶”的卡通畫等。

3、展示作品,進行評價。

三、全課總結,師生告別。

教學思路拓展:

可將以前學過的其他民族的舞蹈、民歌、美術作品等串聯起來,進行多民族聯合表演等,可培養學生對知識、技能整合運用的能力。

課題3:黃土高坡鼓喧天

教學目標:

1、介紹欣賞陝北地區的民俗、風貌、地域特點及民間藝術。

2、感受安塞鑼鼓的熱烈氣氛,體驗粗礦、豪放的氣勢和情緒,初步學習安塞的基本步伐、敲擊方法和鑼鼓經。

3、聽賞、學唱歌曲《領唱秧歌》。

4、聯繫剪紙、秧歌。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和學跳基本步伐。

教學難點:體驗安塞鑼鼓的粗礦、豪放的氣勢和情緒。

教學準備:陝北的風貌、民俗藝術錄象、圖片、事物、藝術品等,樂器,繪畫材料,工具等。

課時安排:2教時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 活動一:威風的鑼鼓。

1、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説説鼓的傳説和“安塞鑼鼓”的由來。

2、欣賞表演圖片和錄象,學生可試圖表演。

活動二:鼓聲咚咚。

1、製作腰鼓,學習基本的步伐和節奏(鼓點)的敲法。分組練習,師巡視。

2、讓學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頭巾,學習腰鼓的基本步伐和節奏的敲法,在合作、互動活動中反覆練習和創作。

3、教師評價。

4、學唱《領唱秧歌》,學習基本步伐,即興編詞跳秧歌。

活動三:我們的心願。

1、欣賞陝北民間剪紙,師生共同討論。

2、學生進行剪紙創作,師巡視。

3、作品展示,進行評價。

三、 全課總結、師生告別

教學思路拓展:將自己創作的作品存入藝術檔案夾,走出學校,訪問民間藝人和觀看民間藝人的表演,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