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校園2.95W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基本性質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促進學生初步形成約分的一般技能技巧,約分(約成最簡分數)的正確率90%。

教學重難點

約成最簡分數

教學準備:

分數卡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自主回顧

回顧一下對約分的理解情況

突出三點: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同時去除;約分的形式;約成最簡分數。

師:什麼是最簡分數?

説一説。

二、鞏固練習

師分數卡片判斷

1、找朋友:找出和相等的分數。(七個小矮人身上的分數分別是下列分數)

你是怎樣尋到的?説説自己的理由好麼?

2、能用不同的分數表示下面各題的`商嗎?

練習十一第8題

師:我們在剛剛學習分數和除法的關係時,只會用表示2÷8,現在我們還可以用來表示。看,我們的進步啊,這就是學習的魅力。

師:你能寫出不同的除法算式嗎?

=()÷()=()÷()

你能説出幾個除法的算式?

這些算式之間有什麼聯繫?

3、快樂學習超市

超市畫面快樂套餐1快樂套餐2

快樂套餐1:比一比○○0.4

計算並化簡+=-=

在()填上最簡分數20分=()時

快樂套餐2、3同上。

(分組練習小組代表彙報整合了練習十一10至14題)

4、集中練習

把0.5化成分數問問自己這個分數是最簡分數嗎?你會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嗎?

分母是10的最簡分數有幾個?

請你提出一個類似的問題。

課堂作業

練習十一第9題,12、13、14題各自選2個

課後練習:完成練習冊上的相應練習。

五年級數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點難點

重點:畫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難點:在方格紙上畫指定條件的圖形。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學設計

(一)情境設計,導入課題

1、同學們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

2、現在老師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我想把它剪成一個儘可能大的長方形,應怎麼剪呢?同學們動手試試。

3、出示課題《動手做》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小組內探討剪切的方法。

2、師巡視。

3、小組彙報。

4、課堂內總結:

(三)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憶剛才你們是怎樣剪平行四邊形的,你們剪得邊都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總結:

(1)平行四邊形:從一組平行邊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

(2)三角形:從一個頂點到對應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從上底的一點到對邊(下底)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鞏固練習

1、P21試一試第一題。

學生依次標出各個圖形中的高是哪條線段,再找出它所對應的底。

2、P21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

畫出給定底的高。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繼續從設計上講,仍然採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先讓學生大膽猜測、推導,從自己的演示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在畫高時,學生們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不會用三角板去畫高。

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課本第99頁例8以及練習十九的3-6題。

教學要求:1、使學生理解循環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能用循環小數或循環小數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區別。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

看誰算得快。

第一組:1.69÷26 58.3÷11

第二組:1÷35 8.6÷11

兩個數相除時,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組題都可以除盡,第二組都除不盡,等號後面的商該怎樣寫呢?

二、新授

1、出示例8掛圖,説説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根據問題嘗試列式計算,並截取商的近似值。

300÷45≈?個)

3、小組討論:怎樣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6個)

4、:根據本題的要求,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合適的近似數是6,而不是7。如果買了7個,就要超過300元。

完成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2)討論:誰的想法合理?

(3)根據本題的要求,用“四捨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合適的近似數是9,而不是8。因為過河8次後還剩6人,還需要用船再送一次。

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九第3題。一個人造地球衞星每小時大約運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飛機每小時大約飛行2千米。算一算,衞星運行的速度大約是這架飛機的多少倍?(得數保留整數)根據商不變規律,先把“30000÷2”轉化成“300÷22”再進行計算。

2、練習十九4、5題。

重點指導學生根據具體的問題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3、練習十九第6題。

閲讀“你知道嗎?”

自主閲讀,交流閲讀後的認識。

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藉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滲透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出示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景。

2.出示複習題

3×2/54/5×2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畫圖引導學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導學生驗證上面的計算方法,巖石推理過程。

3.出示2/31/5,5/62/3寫出計算過程,

小結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第8頁試一試1-3題。

2.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四、小結評價佈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佈置預習:教材10-11頁練習一。

板書

意義: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法則: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見,是什麼呢?”(耳朵)為什麼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

二、合作探究

(一)整體觀察

1.教師將一個對面塗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叫學生觀察並提問:

你觀察到的正方體是什麼樣的?

在你的位置上觀察,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2.學生彙報交流。

學生自由走動,觀察。彙報交流。

3.解釋應用

教師出示兩個正方體的立體圖,一個有虛線,另一個沒有。

提問:誰能用剛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正方體為什麼這樣畫?

學生解釋説明。

(二)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出示例1)

1.教師提問: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學生離開座位自由觀察。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總結學生的發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1.做教科書例2

2.智力遊戲:兩個同學為一組做遊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辦法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麼,猜完後,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遊戲,教師指導。

四、總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五、作業佈置

興趣探索,根據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1.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面都是兩個或三個相鄰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相對的面。

2.從一個面看到物體的形狀,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擺放方式。

3.知道從兩個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範圍。

五年級數學教案6

課題:研究長方體課型:新知探究課時:1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徵,並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我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探索出長方體的具體特徵,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我有信心學會本節所學內容,我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重點:掌握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難點: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過程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們從長方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體、圓柱、圓等圖形中,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後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

2、孩子們,你能找出長方體嗎?

☆學海探祕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長方體有()條稜,指一指哪些稜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個頂點。

4、你還能發現什麼?

探究二:製作長方體框架圖我發現

1、長方體的12條稜可以分為幾組?

2、相交於同一頂點的三條稜長度相等嗎?

探究三:藉助“產品”我能認

1、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走進知識大本營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都是()形,特殊情況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2、長方體有()條稜,相對的稜長度()。

3、長方體有()頂點。

4、相交於長方體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和()

辨一辨

1、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長方體的12條稜中長寬高各有4條。()

3、一張長方形的紙是一個長方體。()

4決定長方體的大小是長、寬、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製作一個美觀的長方體玩具箱。

☆談收穫、寫反思(梳理成數學日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要求

1、根據正方體特徵,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一個正方體紙盒和例3的實物模型、投影儀;學生準備:一個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看圖並回答。(投影顯示)

(1)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怎樣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2.看看各自準備的正方體回答問題。

(1)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2)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怎樣?

(3)如果給你正方體一條稜的長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嗎?

師: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

1.小組合作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①題中的稜長就是每個面的什麼?

②你能算出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③小組合作,尋找計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釐米)=54(平方釐米)

説明:上面兩種做法都對,32表示2個3相乘。

2.教學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時還要根據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如:投影顯示例3,拿出實物模型。

(1)幫助學生分析題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麼體?

②“上面沒蓋”就是沒有哪一個面?

③要求的問題,實際上是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2)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計算。

(3)學生講所列出的算式的含義,確定正確後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課堂實踐

做第27頁的“做一做”,先讓學生列出解答的算式,並講一講自已是怎樣想的,確定正確後算出結果。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五、課堂實踐

做練習六的第5、6、7題。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五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鬆愉悦的氛圍裏,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

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疑

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文內容,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課內容,提出疑難問題。

二、課始集疑

1、揭題

2、集疑:同學們課前都進行認真的預習,現在請同學們把預習中沒有解決的、需要在本節課上請老師、同學們幫助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過渡:剛才這些問題都提的非常好,我們這節課就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先請同學們認識一件物體。

三、課中釋疑

<一>認識天平:課件出示天平,同學們説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認識等式

1、演示課件 寫出式子

在左邊放二個40克的物體,右邊放一個50克的法碼,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100

再在左邊放一個30克的物體,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30>100

把左邊的一個30克的物體換成10克的,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50+10=100

再把左邊的10克與50克的物體換成未知的,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X<100

再把左邊的未知的物體換成另一個未知的,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40+X=100

再把左邊的物體換成二個未知的,右邊另加上一個50克的砝碼,這時天平怎麼樣?

你能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X + X=150

2、分類

剛才我們寫出了這麼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分類嗎?請小組討論按照什麼樣的標準分?並把分類結果寫在卡片上。

展示同學們不同的分類,並説説你們是按照什麼標準分的?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為了解決剛才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今天就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3、理解概念

師:為什麼這麼分?你們發現了這一類式子有什麼特點? 左右兩邊相等

揭示: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

誰來舉一些例子説説什麼是等式?

五年級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通過發豆芽活動,瞭解生活中的相關知識,運用多種途徑查詢和收集相關資料,並能運用數學的方法記錄和描述豆芽的生長情況,培養同學們動手實踐、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並先做一次實驗。學生分組準備黃豆、綠豆各50g,以及發豆芽的器皿。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豆芽的生長過程嗎?你自己發過豆芽嗎?

2.學生根據查詢的資料和諮詢科學教師得到的知識進行交流。

3.根據學生的交流,提出:我們也來試一試發豆芽。

揭示課題:發豆芽。

二、討論交流,得出活動步驟

1.提問:發豆芽要做哪些準備?怎樣記錄發豆芽的過程呢?對最後的記錄如何分析呢?

結合學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動的主要步驟:調查與收集;發制與記錄;整理與分析;推測與應用。

2.學生結合教材瞭解4個環節應該做什麼,並在全班交流。

教師重點提問:發豆芽的統計圖畫什麼好?為什麼?如何計算髮豆芽的`盈利情況?

三、學生分組活動

1.教師演示發豆芽的過程。

2.教師提出要求:

(1)發豆芽活動要做的事情比較多,我們要分組進行,每組5個人。

(2)為了方便觀察與記錄,我們都將豆芽統一放在教室裏進行觀察,每天每個組在固定時間進行澆水。

3.各組學生進行發豆芽實驗。

時間大約是6天。教師對各組實驗的情況進行適時的指導,對各組的記錄進行及時督促與檢查。各組在發豆芽完成後,及時進行數據分析,製作好相應的統計圖表,寫好分析總結。

四、小組交流,感受價值

交流發豆芽的具體做法和注意事項。

五、觀察、記錄、分析

1.觀察豆芽的生長情況。(大約6天時間)

2.記錄豆芽的生長情況。(每天進行記錄)

3.把豆芽的生長情況製成統計圖表。

4.分析統計圖表,寫好總結。

六、總結反思

小組結合統計圖彙報豆芽生長情況,説説在發豆芽活動中的收穫。

注:五、六兩個教學過程在課外進行。

五年級數學教案10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體驗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進一步理解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2.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能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

3.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會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4.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找出10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

5.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初步瞭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能運用分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能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主動地觀察、操作、分析和推理,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與挑戰性。

分數的再認識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34---35分數的再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理解整體“1”,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感受分數的相對性。

教具準備:

22支鉛筆、多媒體課件(或1個紅蘋果、3個青蘋果、6個白色圓片、2個紅色圓片、34頁“畫一畫”的三種畫法圖)

教學過程:

一、瞭解起點,引入新課(3分鐘)

1、師:我們三年級的時候認識了分數,能説幾個你熟悉的分數嗎?(生:,......)

2、師:你能選擇一個分數説説這個分數的含義嗎?(指2人説,同桌説一次。)

3、簡單做一總結:就是把一個物體或者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一下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二、結合具體情境,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1、活動一:(5分鐘)

呈現4個不同顏色的水果(1個紅蘋果3青蘋果。)

師:你能從這些水果中看出分數嗎?

生1:紅蘋果是

師:誰的?

生1:紅蘋果是整體水果的(是四個蘋果的)

生2:青蘋果是整體水果的。

師:剛才這個同學説的很好,他説整體水果,你怎麼理解呢?

生:就是把1個紅蘋果和3個青蘋果看成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

師:大家也是這樣理解的嗎?(是)假如我再給你們一個更為強大的隊伍,你還能找到分數嗎?

出示6個白色圓片2個紅色圓片,讓學生觀察,寫下自己找到的分數,然後指名彙報,要求解釋自己所寫分數的意義。學生可能出現:、、、、(紅、白兩色圓片佔整體圓片的,師:假如老師拿走八分之八的圓片,其實就是拿走了多少?生:拿走了整體“1”。)

師:原來我們不但可以把一個物體或者圖形中的一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而且還可以把幾個物品或者圖形看成一個整體,然後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2、活動二:(10分鐘)

出示三個盒子,分別裝有8、6、8支鉛筆。

師:這裏有三盒鉛筆,你能不能從每一盒鉛筆中分別拿出整體的?請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請三名學生到前面準備拿鉛筆

師:請先説説你打算怎麼拿?

生1:我準備把全部鉛筆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準備用鉛筆的總支數除以2,看看得幾就拿出幾支。

現場組織活動:(請三位同學分別從一堆鉛筆中拿出。結果三位學生的結果不一樣多,兩位學生拿出的是4支,另一位學生拿出的是3支)

師:你發現了什麼現象?你有什麼疑問?想提什麼問題呢?

生:他們拿出的支數有的一樣多,有的不一樣多,為什麼呢?

師:他們都是拿出全部鉛筆的,可是拿出來的鉛筆卻有的一樣多,有的不一樣多,這是為什麼呢?請想一想,然後小組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後全班反饋。

生1:我認為三盒的鉛筆總數不一樣多。

生2:可能是數錯了。

師:請你上來幫助數一數,看看是不是數錯了呢?

讓學生上來數一數,證實數對了。

師:現在大家的意見都認為是鉛筆的總支數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了?

學生都表示同意。

師:現在請台上的三位同學把所有的鉛筆都拿出來,告訴大家每個盒子裏鉛筆的總支數到底是多少支?

生1:我這個盒子裏全部的鉛筆是8支,全部鉛筆的是4支。

生2:我這個盒子裏全部的鉛筆是6支,全部鉛筆的是3支。

生3:我這個盒子裏全部的鉛筆也是8支,全部鉛筆的是4支。

師生一起小結:哦~~原來是盒子裏的鉛筆數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鉛筆的表示的是把這盒鉛筆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但由於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鉛筆的總支數不一樣多),所以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多。

師:喔,原來分數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你對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是)

3、説一説(2分鐘)

出示教材P34的説一説情境圖。

師:根據你對分數新的認識,請你幫助判斷一下這兩個小朋友看的'頁數一樣多嗎?為什麼?

指名學生説一説,重點是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以及判斷的依據。

4、畫一畫(5分鐘)

師:機靈狗也想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可是被一道題目難住了,你們願意幫助它嗎?(課件出示題目)

師:看懂題目了嗎?你覺得這三個小朋友畫的對嗎?為什麼?

生:我覺得他們畫的對,因為一個圖形的是□,就説明這個圖形有4個□,而這三個小朋友畫的都是4個□,所以都是對的。(一個學生説不完整,可以由其他同學補充説明。)

師:哦,原來這個圖形只要是4個□就可以了,形狀可以不同。你們還有其他畫法嗎?在作業本上試一試。

學生獨立畫一畫,然後交流展示。注意讓學生判斷畫的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P35練一練中的題目。

1、第1題(3分鐘)

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在組織學生交流。重點讓學生説一説第1、2、3、6個圖形的思考過程,進一步加深對分數的認識。(圖1是把一個正六邊形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4份,可以用或表示;圖2是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有兩份沒有分開,但分數表示的時候要注意應是;圖3是12個小圓圈組成的一個整體,藍色部分佔整體的,也可以用表示;圖6則是需要旋轉,把內圓和外圓組合起來看,用分數或表示。)

2、第2題(2分鐘)

讓學生獨立塗一塗,並説想法,讓學生體會塗法的多樣性。

3、第3題(4分鐘)

學生畫一畫,並説一説畫法,體現畫法的多樣性,用展示台展示學生作品。然後判斷這些圖形的大小一樣嗎?進一步讓學生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4、第4題(3分鐘)

結合“捐零花錢”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分數的相對性。學生讀題後,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關鍵是讓學生解釋理由。

四、你知道嗎?(1分鐘)

學生自己閲讀,感受分數的歷史悠久和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五、課堂小結(2分鐘)

1、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評價怎麼樣?

2、學過今天的知識,你想到哪些分數?你是怎麼想的?

教學反思: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案——分數中的單位“1”的認識教案

五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1、認識負數:教材第1—6頁例1—例4以及練習一

2、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第10—1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中的簡單聯繫。

3、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初步體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後面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做些準備。

教學重點:正數、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課時安排:3課時

(1)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p.1、2,完成第3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温度計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複習,你知道這節課要學什麼麼?(板書:負數)

説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自然數、小數、分數)

分別舉例。指出:最常見的是自然數,小數有個特殊的標記“小數點”,分數有個特殊標記是“分數線”,你知道負數有什麼特殊標記麼?(負號,類似於減法)

二、學習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麼?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到這個温度麼?

介紹温度計:(1)℃、℉,我們中國人用攝氏度為單位,即℃;℉是華士度,是歐美國家用的。(2)以0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度?

在温度計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麼時候是0℃嗎?(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倉一年中的最低温度麼?(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到它嗎?

分別寫出這三個温度:0℃,為了強調這個温度在零上,35℃還可以寫成+35℃,而這個零下5度,應該寫成—5℃。

讀一讀:正35,負5

分別説説在這3個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2、完成試一試:

寫出下面温度計上顯示的氣温各是多少攝氏度,並讀一讀。

對零下幾度,可能學生會不能正確地看,注意指導。

3、完成第3頁第2題的看圖寫一寫,再讀一讀。

簡單介紹有關赤道、北極、南極的知識。

4、完成第6頁第4題:

先指名説説這三條魚分別所處的地方,再選擇合適的温度。也可選擇幾個讓學生説説選擇的理由。

5、讀第7頁第5題。,讓學生説説體會。

6、完成第6題,分別在温度計上表示4個季節的.温度。加強指導與檢查。

三、學習例2:

1、出示例2圖片,介紹“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識。

讓學生指一指珠穆朗瑪峯的高度是從哪裏到哪裏。補充:最新的測量,這個數據有所變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魯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高於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來表示,另一個是低於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來説説這樣記錄有什麼好處?

2、完成第6頁第1題: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讀一讀第2題的海拔高度,它們是高於海平面還是低於海平面。

三、認識正負數的意義:

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於和低於海平面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

黑板上這些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怎樣的數是正數?怎樣的數是負數?

0呢?為什麼?

2、完成第3頁第1題,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填入相應的圈內。

3、完成第6頁第3題:分別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四、全課小結:(略)

(2)認識負數的應用

教學內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盈與虧、收與支、升與降、增與減以及朝兩個相反方向運動等現實的情境中應用負數,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2、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兩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應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難點:體會兩種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

教學準備: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負數,請你用自己的話書説怎樣的數是負數?

正和負是一對反義詞,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變化,它們也可以分別用正負數來表示。

學生舉例(可能有的情況):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師上個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資,為了強調“收入”,我可以這麼記“+1500”,買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麼記?為什麼?吃飯花了500元,怎麼記?……

2、轉入與轉出:這個新學期,我們班轉出1人,轉進3人,怎麼表示?

3、上車與下車:(第10題),依次寫出每一站的情況,讓學生説説每一站是什麼意思?特別是“0”;還可以結合某一站,讓學生説説“—3,+8”其實人數有什麼變化?……

4、上樓與下樓:……

補充樓層,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補充:樓房有正的幾樓,也有可能會有負的幾樓,會不會有0樓?為什麼?

5、向東走、向右走:常見的方向有4個,東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對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東走5米,記作+5米,那麼向西走10米,可以怎麼記?你是怎麼想的?+10米表示什麼呢?為什麼?

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麼,—10米表示什麼?你是怎麼想的?

比較這個話題與前面話題的不同:前面的正負數一般都有增加或是減少的意思,而這個正負數,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結: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別用正負數表示。

二、學生自學課本,把書上有關的練習完成,並可與同桌交流。

老師選巡視中發現問題較多的題全班交流。

(3)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

教學內容:p.10~11

教學目標:

1、複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讓學生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做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和數學的實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剪好圖上的三個不規則圖形

教學過程:

一、複習面積:

你知道這節課學什麼麼?我們以前學過哪幾種圖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二、分一分、數一數:

1、取圖1,問:它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嗎?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不規則圖形。

1小格表示1平方釐米,你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麼?

方法一:數方格。一起數一數,數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並指出所折出的形狀。注意有兩種折法。

摺好之後,在每一塊長方形上寫出求面積的算式。最後再相加求得總面積。

比較兩種方法求的結果。

用類似的方法求出圖2的面積。學生完成後交流。

小結:複雜的圖形,可以分割成幾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分別求出面積後再求出總面積。

2、移一移,數一數:

取圖3,交流數的方法:説説在數格子的時候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最後結果是多少?

觀察後説説你能把它變成長方形嗎?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這個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3、數一數,算一算:

(1)、出示池塘圖。觀察該池塘邊的特點,説説你想怎麼求它的面積?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好辦法嗎?

方法:先數整格,可以按順序標出數字;再把不滿整格的當作半格數,最後再相加。

學生數,數完後交流結果。發現會有一定的誤差。

指出: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在求其面積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這是很正常的。

(2)、觀察樹葉圖,它有什麼特點?你能利用它的特點來更方便地數面積嗎?

學生數完後再校對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頁上的方格紙上,描畫出自己的左手,然後再用剛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

交流,得到:通常我們學生的手掌面積是80多到90多平方釐米。

三、全課小結:

現在你知道怎麼求一些較複雜圖形的面積了麼?

五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五年級下冊103-105頁及練一練和練習十九1-3題。

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圓的基本特徵和圓的周長公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通過3個例題教學,採用兩種不同的的策略,推導出圓的面積,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時,一要重點引導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圓面積及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的過程中,發現圓的面積和以它的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之間的近似關係;二要把握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圓可以轉化成過去所學過的什麼圖形;二是轉化成的這個圖形與原來的圓有什麼聯繫。最後通過應用實踐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在學習本課內容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圓,會求圓的周長,在學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已經學會了用割、補、移等方式,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因此教學本課時,可以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對後繼學習的作用

圓面積的計算是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等內容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公式。

(3)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情感與態度:

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把圓16等分、32等分和64等分的硬紙板若干個;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出示草坪噴水插圖

師:請大家觀察這幅插圖,説説從圖中你能發現數學知識嗎?

學生觀察、討論並交流:

生1:我能發現噴水頭轉動一週所走過的地方剛好是一個圓形。

生2:這個圓形的半徑就是噴頭噴水的距離,也就是5米;周長就是噴水所走過的路線;

生3:這個圓形的中心就是噴頭所在的地方。

師:請大家説説這個圓形的面積指的是哪部分呢?

生4:被噴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這個圓形的面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求噴水頭轉動一週澆灌的面積有多大。(板書:圓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課件先出示一個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一個頂點為圓心,邊長為半徑畫一個圓,請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什麼有關係?如果半徑是r,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板書:正方形的邊長=圓的半徑r

正方形的面積=r2

2、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多少倍?你是怎樣想的?

3、教學例7

⑴談話:剛才我們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下面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來研究。

⑵課件出示例7第一幅圖表,請同學們按照圖表的要求數一數,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再在小組裏交流。

⑶小組彙報(實物投影展示學生填寫的表格)

⑷剛才我們通過一個圓驗證了我們的猜想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而一個圓還不足以説明問題,我們再找兩個圓用同樣的方法驗證。課件出示例7的第二幅圖表,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⑸小組彙報交流

⑹談話:通過猜想、驗證,我們都認為圓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3倍多一些,我們知道正方形的邊長等於圓的半徑r,正方形的面積等於r2,那麼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有什麼關係呢?

板書:S=r2×3倍多

[設計意圖]

讓學生仔細觀察正方形和圓的關係後大膽猜想圓的面積是正方形的多少倍,接着從學生熟悉的“數方格”初步驗證猜想,為進一步探索圓的面積公式作準備,獲得的結論與例8推導出來的公式互相印證,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合理性,加深對有關圓形轉化方法的體會。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通過回憶這三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你發現了什麼?

(3)能不能把圓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2.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説説你把圓剪拼成了什麼圖形?

(2)學生小組討論。

看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麼聯繫?

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3)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把圓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邊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你發現什麼?(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於長方形。)

(4)你能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生邊答師邊演示課件。

生答: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師小結公式S=πr2,讓學生小組內説説圓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5)讀公式並理解記憶。

(6)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半徑)

四、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1教學例9

(1)課件出示例9;

(2)説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學生自己試做;

(4)講評,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師:“老師的家中新買了一張圓桌,你們想看嗎?(教師用電腦顯示圖片)為了保護好桌面,我想為桌面配一塊和桌面一樣大的玻璃,但不知該畫一塊多大的玻璃?(電腦中標示出桌面直徑)。

五、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1、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是怎樣探索出來的?

3、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想、動手操作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驗證猜想,這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大膽猜想,勇於探索,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六、佈置作業

1.第107頁的第1-3題。

2.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釐米)半徑(釐米)面積(平方釐米)

七、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S=r2×3倍多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

教學反思

本課時從生活中噴水頭澆灌農田這一生活場景引入,使學生理解了推導圓面積公式的必要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在強烈的求知慾望驅使下,學生憑藉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發揮自己的想象,從估計到公式的推導;從數方格到剪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點引導學生將圓割拼成已學過的圖形,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從而正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3.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會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真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分析和解決分數乘整數的實際問題。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複習整數乘法的意義

1.什麼叫整數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出示題目,學生進行計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題卡

1個圖案佔一張彩紙的1/5,3個圖案佔這張彩紙的幾分之幾?

2、引導學生用塗一塗加法計算,乘法計算三種分式來解決問題。

學生回憶整數乘法,並回答什麼叫整數乘法。

1、學生仔細閲讀題卡,理解題意否,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各自計算的方法。

3、全班進行交流。

++==

3×=++==

通過複習整數乘法的意義,過渡到分數乘法的意義,學習易於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語言地理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三、塗一塗,算一算

(1)2個3/7的和是多少?

(2)3個5/16的和是多少?

四、練習鞏固

1、5個3/8是多少?

2、4個2/17是多少?

3、6個3/25是多少?

學生打開教科書,選塗一塗,再列式計算。

學生審題後,塗一塗,再列式計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學生獨立完成在作業本上

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分數乘整數的定義,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寸步體會“分數乘整數,分子和整數相乘,分母不變”的道理。

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比較小數的大小、把非整萬(億)的大數改寫成以萬(億)為單位的小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記數單位,能正確讀寫小數。

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夠比較小數的大小。

3、使學生能夠利用小數將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以億作單位的數。

4、使學生掌握用四捨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確地求出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的意義。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

課時安排:8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

教學內容:p.28~30的例1、例2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五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聯繫。

2、使學生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課開始我們要學習新的單元“認識小數”。説説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看見小數。

二、學習以“元”為單位的小數:

1、學生説,老師板書。(學生在説的時候一開始可能會説超過1元的小數,引導他們説幾個表示不滿1元的小數。分兩列板書。)

看板書交流:(1)不滿1元的小數。如0.1元,就是1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一;0.2元,是2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二……

明確:幾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2)超過1元的小數。分別看板書讓學生説説它表示幾元幾角。重點明確:整數部分的數表示幾元;一位小數,表示幾角。

2、我們現在買東西的商品價錢最小單位通常是“角”,老師小時候很多東西的'都是用分來作單位的。

比如:一支棒冰的單價是4分。你能用小數來表示嗎?説説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髮現:1分是1元的百分之一。就是0.01元。4分是1元的百分之四,是0.04元。

繼續提問:一支雪糕8分錢,怎麼用小數表示?……

説説你的發現:幾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

3、提高練習:

分別説出幾類情況,讓學生用小數表示:

(1)幾分的;(2)幾角的;(3)幾角幾分的;(4)幾元幾角的;(5)幾元幾角幾分的……

遇到有困難的再説説思考的方法。

4、讀數對比:45.45元

這個數怎麼讀?為什麼要這樣讀?(突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不同的讀法)

三、學習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1、舉米尺,板書:1米

比“米”小的長度單位是“分米”,1米等於10分米;比分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是釐米,1米等於100釐米;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是毫米,1米等於1000毫米

板書成: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

讀一讀,記一記。

2、練習:1分米=( )米,你能用分數表示嗎?你能用小數表示嗎?

2分米?3分米?……

一句話:幾分米就是零點幾米

1釐米=( )米,你能用分數表示嗎?你能用小數表示嗎?

2釐米?3釐米?……

一句話:釐米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

説一説:4釐米、9分米……寫成分數和小數各是多少?

3、1毫米呢?你是怎麼想的?

指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一,用三位小數“0.001米”表示

7毫米呢?15毫米呢?……

重點解釋“15毫米”:用三位小數,不夠的位數用“0”補,補在前面。舉例:如果補在後面,那就變成了“0.150”米,它表示多少?一樣麼?

四、鞏固練習:

1、下面每個圖形都表示整數“1”,把圖中塗色的部分分別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出來。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每個圖形是把整數“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塗色部分是這樣的幾份?寫出的小數和分數有什麼關係?

可能有的學生不熟悉這樣的“整數1”,強化認識:直條的是平均分成10份,格子的是平均分成100份,立體的是平均分成1000份。立體圖在看的時候,只要數正面的。

2、練一練:(題略)

(1)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6角5分”要先想成“65分”。説説每個小數的含義。

(2)繼續完成第2題。指名讀一讀。

3、完成練習五第1~5題

(1)下面每個圖形都表示整數“1”,塗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數,並在括號裏寫出小數。

學生完成後,再指名聯繫圖中的塗色部分説説每個小數的具體含義。

(2)讀出下面各數,並把它表示的幾分之幾寫在邊上。

(3)寫出下面各數,並説説各是幾位小數

(4)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小數。(可選擇第2、3個重點交流。突出一個“補0”問題。)

(5)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元”(“米”)作單位的小數

指名説一説。有困難的再給予指導。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小數,你懂得了哪些知識?

五年級數學教案15

一、分享目標:

1、通過與學生交流《課程綱要》,瞭解本學期數學學習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以及課程評價。

2.通過了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二、分享重點:

瞭解本學期學習內容和評價方法。

三、分享難點:

通過分享《課程綱要》明確學習目標。

四、分享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是開學的第一課,大家都拿到了新課本,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翻閲新書,那麼今天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和熟悉本學期我們將學到哪些新知識。

(二)、瞭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1、瞭解一冊書有七個單元,及每單元內容的主題。

師:這學期的數學課,將由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這本書陪伴我們共同度過。這本書有七個單元內容。我們大概要用三、四個月的時間學習完這些內容,下面就是讓我們走進書中看看吧!

2、瞭解每單元的內容(學生們先看,通過翻閲找出每一單元的重點,老師總結適當根據學生的發言總結如下)

(1)、數與代數(按領域劃分):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三單元“分數除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藉助操作活動,探索並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藉助圖形語言,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瞭解倒數的含義,能求一個數的倒數;能應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除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理解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夠正確進行分數混合運算;理解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結合實際情境,解決簡單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結合具體情境,能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第六單元“百分數”。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運用百分數表示事物;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百分數與小數、分數之間的互化;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包括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2)、空間與圖形:

第二單元“長方體(一)”。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等,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基本特徵,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摺疊、尋找規律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第四單元“長方體(二)”。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操作活動,瞭解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包括容積)單位(米3、分米3、釐米3、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分米3、1釐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統計”。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通過實例,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不同特徵;能從報刊雜誌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並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4)、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兩個大的專題性的綜合應用,即“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繫,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5)、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整理與複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複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和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麼”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採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

“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3、瞭解課程目標(因為學生對整個瞭解不夠,需要老師多加説明和解釋)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含義並能正確計算。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熟練地計算。

(4)認識理解物體體積概念,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掌握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5)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係,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並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7)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並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4、交流方法,輕鬆學習

師:為了更好的實現課程目標,大家共同來想想辦法,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方法來幫助我們有效的達成目標呢?

提出學習建議:

(1)、課前預習。

預習的方法:看一看明天要學習什麼內容,是否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它;在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嘗試地做一二道題,看哪裏有困難……

(2)、課後整理。

要養成先複習當天學習的知識,再做作業,最後,把學習內容加以整理的習慣。

(3)、課堂聽講。

一要仔細看教師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勢;二要全神貫注地聽老師的提問、點撥、歸納以及同學的發言;三要積極思考、聯想;四要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應發問,敢於質疑。

(4)、檢查驗算。

要養成做完每道題都能及時認真檢查驗算的好習慣。

5、交流評價方法,促進學習信心

為了讓大家在日常學習中即使發現自己的進步,老師專門制定了一套評價方案來評價同學們的學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作業評價。

對於作業完全正確的學生本子上打優,稍差的打良,再差點就打合格。

字寫得端正的,會再得到一個A,稍差的得B。

(2)、考試評價。

滿分的蓋3個“數學之星”;90分以上的蓋2個“數學之星”,對於成績有進步的,同樣可以蓋1個“數學之星”。

另外,書寫也是評價的內容之一,每次卷面整潔的,可附加2分。

(3)、幫帶評價。

一個後進生都配備一個小老師,負責教他,對於學習任務完成好的也進行獎勵制度,如小老師能讓自己的國小生及時訂正作業的,學生和小老師都蓋一個“數學之星”。

5、加油鼓勵、樹立信心

請同學們對自己説一句鼓勵的話來為自己打打氣吧!

把對自己鼓勵的話記錄在課本的首頁,讓我們不斷用這句話來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