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實用美術教案

校園1.3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實用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美術教案

實用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中國畫中表現墨色濃淡變化,及色與墨的融合方法,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筆墨方法表現各種花卉。

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各種水墨花卉作品的過程中,瞭解用水墨表現花卉的方法,通過嘗試與交流掌握彩墨花卉的一些基本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瞭解中國畫中不同的花卉表現方法,感受中國畫的獨特表現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對中國花卉畫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運筆與用墨的綜合表現

教學難點:花卉的沒骨畫法

課前準備:

學具:毛筆、墨汁、顏料、調色盤、筆洗、宣紙、抹布

教具:畫家作品若干

教學流程:

一、觀察與導入

1、欣賞一組自然界中的不同花卉,討論交流花的基本結構和造型特徵,知道不同品種花朵的造型及花葉的區別。

2、嘗試用學過的筆墨技法畫一朵所見的花。

3、交流、展示學生作業。

4、引出課題。

二、討論與理解

1、欣賞幾幅國畫花卉作品,感受彩墨花卉的獨特效果。

2、討論、交流花卉的不同表現方法:

①先勾勒線條,畫花瓣的外形與花筋。側鋒填色後,再點花蕊;

②沒骨畫花,直接側鋒表現花瓣,再添加花筋與花蕊;

③細小的花可直接點出。

三、嘗試與實踐

1、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2、教師示範。

3、學生嘗試彩墨畫花。

要求: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一幅花;②注意枝條的變化;③適當添加背景,加以襯托與渲染。

四、欣賞與評論

1、展示學生作品,評價內容:

①畫面中筆墨運用是否恰當?

②花與枝葉的組合是否有變化?

③畫面添加是否能使構圖更完整、生動?

2、自評:説説自己的畫花方法。

3、互評:交流對同學作品的看法。

4、教師小結:肯定學生作品中花卉的不同表現方法。

5、鼓勵學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教學效果反饋:

國小高年級學生對自然界中的花卉已有較多的認知積累,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加深對不同花卉不同造型特點的把握,使學生在已有水墨技能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水墨技法表現自己喜歡的花卉,更多體驗中國彩墨畫的特點,提高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教學時,通過欣賞自然界中的各種花卉,感受其不同的造型特點,激發學生用畫筆表現自然美的願望。沒骨畫花是本課技法學習的重點,因此教學中加強現場示範,強調直接用側鋒表現花瓣。為了使花瓣更顯生命力,蘸色時筆上彩墨要飽滿。根據花朵的造型特點果斷運筆,一朵花一氣呵成。提示學生繪畫時,要注意花朵的大小、高低與濃淡變化。枝條穿插不宜僵硬、呆板,要富有變化。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中國畫筆墨變化所帶來的豐富變化,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中國畫的熱情。

實用美術教案2

設計思路:

在新年到來之際,老師預設了製作新年賀卡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小班孩子對於塗色活動的興趣,在將近半學期的美術活動中,孩子們已經對於塗色活動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興趣,這次的活動孩子們不僅動手動腦,還讓孩子們對於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自己動手製作的過程後,還能將自己親手製作的卡片送給自己最親最愛的人,從小培養孩子們熱愛自己親人的感情。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嘗試用塗色的方法,製作美麗的新年賀卡。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參與興趣,提高幼兒對顏色的認知過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過新年的習俗。

2、材料準備:

(1)提供賀卡讓幼兒欣賞。

(2)畫好的賀卡範例、畫有單線條的幼兒作品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賀卡,讓幼兒看看説説:“這是什麼?”—“賀卡”??

“什麼時候

會互送賀卡?”—“過年的時候”??

要過新年了,老師也製作了一張賀卡(出示賀卡),請小朋友來看一看,卡片上有誰?(有2個娃娃)他們在幹什麼呢?(慶祝新年)

2、基本部分

(1)教師示範講解:卡片上有哪些顏色呢?(黃色、粉紅色、紅色、藍色、綠色、橘黃色、褐色)

先畫黃顏色的是什麼呢?(元寶、銅錢)。再畫粉紅色的妹妹頭上的彩珠、弟弟和妹妹臉上的胭脂。然後給弟弟、妹妹穿上漂亮的衣服褲子和鞋子。最後畫上漂亮的花傘和背景和褐色的頭髮。重點:學習選用漂亮的顏色作畫。難點:學習來回用力塗色,注意不塗到輪廓線外。(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和鼓勵幼兒認真作畫,指導幼兒不把顏色塗出輪廓線外。

名師教案,大、中、小班教學視頻,配套教案,PPT。

3、結束部分:《賀卡展覽會》

表揚在活動中能認真完成作品的孩子。

名師教案,大、中、小班教學視頻,配套教案,PPT。

實用美術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製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築藝術的結構美以及瓦楞紙的材質美。

(二)學習用瓦楞紙塑造立體幾何形狀並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三)通過學習製作太空新居,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樹立熱愛祖國、熱愛科技的情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一)基本幾何形體以及複雜幾何形體的製作方法。

(二)用瓦楞紙製作太空新居。

三、課前準備

課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瓦楞紙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秩序,檢查用具。

(二)視頻引入太空新居,帶着問題“未來建築有什麼特點”師生一起觀看科幻電影《20xx太空漫步》—引出課題:太空新居。

(三)觀察欣賞十大現代建築,感受它們帶來的美感(課件展示)

1.引導學生欣賞當今十大現代建築,從以下方面觀察分析:(1)這些建築有什麼樣的外形輪廓?(2)造型有什麼特點?(3)外觀裝飾材質有什麼特點?(4)怎樣把瓦楞紙的粗糙質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時尚感?

(四)討論交流如何設計太空新居

1.你認為太空新居應該有什麼特點?

2.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體。

(五)欣賞分析書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書中學生優秀作品,你認為哪些作品設計與製作體現了創新?

(六)實踐中體會創作過程中的快樂

五、學生創作

1.作業要求:

用自帶的紙板,分組設計製作一個美觀的太空新居。

2.學生分組完成作業:

(1)在紙上繪製太空新居草圖。

(2)根據太空新居草圖分工製作主體結構基本形體,在製作一些小部件,然後組合各部分,最後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六、作業展評

實用美術教案4

教學目標:

通過體課的教學,使學生學生利用舊紙盒進行立體造型,創造生活、創造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紙盒組拼的基本方法、集體組拼城堡及其活動策劃。

難點:樓羣巧妙組合設計。

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CAI課件、不同大小形狀的紙盒、剪刀、膠水、作品展示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CAI課件:近年長沙的高樓建築。

問:長沙美嗎?

生答,師總結。

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討論。

師:大家想不想當一會小小設計師,把我們的長沙變得更美。

板書課題:紙盒組拼城市

(二)學生開始嘗試作業

1、師:大家用桌上的紙盒組拼。

2、學生動手嘗試組拼,教師個別指導。

(三)教師指導學生作業

1、提示學生:

怎麼樣使你的樓房變動更牢固?

學生思考:

雙面膠

2、怎麼樣使城市變得更美觀?

(四)欣賞建築的圖片

1、對比欣賞建築與“紙盒組拼樓房的構成特徵和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

A、平和堂大廈的建築風格。

B、學校建築的特點。

2、攝影作品的瀏覽。

3、教師選一幢建築為摸型,運用紙盒進行組拼,引導學生用相同的紙盒嘗試不同的組拼方式。

(五)學生第二作業,教師下位指導。

(六)集體作業,師生共同努力,組拼城市。

(七)學生自評作業,教師總結。

實用美術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比較、欣想象的學習方法。

2、運用點、線、色塊繪出精緻的花紋圖案動物的花衣裳和豐富的色彩

教學重點:

1、能運用點、線、色塊大膽繪出動物的花紋;

2、對比色、鄰近色的運用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出獨特的花紋圖案動物的花衣裳。

教學過程:

一、一看、猜一猜、説一説

1、一看:出示動物局部,注意觀察動物的花紋和色彩美。

2、猜一猜:這些紋樣屬於哪種動物的花衣裳?猜出動物的名稱。

3、説一説:動物的花衣裳有什麼作用?

二、看一看、議一議、想一想

1、看一看:動物身上的花衣裳有哪些花紋圖案?色彩是怎樣搭配的?

2、議一議:為什麼有些什麼動物身體的顏色與環境色這麼相似,有的還會隨着環境顏色的變化而改變顏色。

3、想一想:我最喜歡什麼動物?我會用什麼花紋和色彩去表現它的花衣裳?

三、玩一玩、畫一畫、評一評

1、玩一玩:創設動物界時裝表演的情景,激發想象創作。

2、畫一畫:先畫出喜愛的小動物的外形,再給它添上合適的花紋、色彩。

3、評一評:自評和他評。

四、教學評價

1、可從知識技能方面設計:

我學會了辨別();

我能觀察發現();

我能畫出()種花紋;

2、可從學習過程設計:

我能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啊();

我能自己查找資料,知道();

3、情感、態度方面設計:

我喜歡();

我學會關注大自然的()。

教學反思:本課從另一角度(動物保護色)啟發學生的想像創作思路,培養他們科學與藝術地進行觀察與表現的方法,學會用環境色裝飾動物的身體,啟發創造性思維。

實用美術教案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光影的交響》是選取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八年級上冊)》第6課《光影的交響》的內容。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結合作品欣賞的綜合課型。首先回顧上節課講的明暗的知識,然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現正方體的幾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現能力。採用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交互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

2、教學目標:

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強調明暗運用與表現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對明暗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明暗審美價值的本質認識、通過藉助簡化的明暗練習方式,提高學生運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進行情感表現的能力。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根據國中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明暗表現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明暗表現的能力。

B。培養學生明暗表現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B。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來觀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初步把握藉助明暗處理的技巧,表現影物空間立體與前後虛實關係。攻破這一重點,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的風景照片和繪畫作品,讓學生觀察,探究,總結等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構思立意,運用單色畫具,使用恰當的表現手法,對户外影物或風景照片作明暗簡化處理,畫一副風景畫。攻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講解:

一、運用手工繪畫表現;

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對畫面進行彩色,單色的轉換。

通過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説教法學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淘説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中教師只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教室為舞台,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觀察探究創造,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和創造作業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找出用明暗表現物體形象的方法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在練習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繫實際,自由發揮,最後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展。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學生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

三、説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初步感知(欣賞作品)——樂中體驗(畫正方體)——討論探究(自評)——知識擴展(明暗簡化練習)——情感昇華(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

互動

師: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他就會自覺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悦的享受。當上課鈴響時放一些優美的風景圖片和音樂,這時學生滿腔激情,仔細觀察,為學好本課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繪畫作品,讓學生了解藝術家們採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來塑造形體、表達情感的。然後分組採用不同方法用明暗表現一個石膏正方體。讓學生注意畫面的光影變化規律及透視現象規律是怎樣的,學生認真觀察後進行討論,組內交換意見後分別用不同方法畫出石膏正方體。這時教師在教室裏巡迴指導,發現總是及時解決。最後每組自評後將一張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進行展示點評。這種讓學生觀察、發現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3、構思立意,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節,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課件中所播放的圖片選擇幾張有代表性的進行分析講解,同時選擇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攝影圖片,用單色畫具進行創作,讓學生觀察、模仿、探究、創造。

4、將我所學,為我所用

教育家弗賴登塔説:“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把所學知識綜合的創造運用是我們的目的,最後,播放輕音樂,讓學生根據風景畫圖片,嘗試運用單色畫具,使用恰當的表現手法,進行再創造。

5、歸納總結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6、板書設計:

實用美術教案7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廣東有一種樹,叫木棉樹,每年的三四月份結果、開花,其花稱木棉花。《有趣的木棉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很多校園都有栽培。《有趣的木棉花》這種樹樹身高大,平時總時默默無聞地“守衞”着校園,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木棉樹才真正顯示其“英雄”的本色(為廣州市花)。那紅彤彤的花朵,為校園景觀增添了亮麗的色彩,深得校園師生的喜愛。每逢這個時候,校園裏的學生,特別是國小生一有時間就會爭着去揀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木棉花。該美術教師就抓住這一時機,把它設計成國小四年級的美術活動課,以繪畫寫生為切人點,整合自然課知識,嘗試用探究性學習方式融人課堂教學之中。

基本過程:課前教師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合作方式收集木棉花,並帶到美術課堂備用。在上課後,教師先讓學生之間交流收集木棉花的過程,然後指導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對木棉花進行觀察、寫生。此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木棉花的形狀、色彩以及木棉花之間進行比較。在這一過程中,每小組學生都很認真、很投入,其中有一小組發現了使教師和其他學生都吃驚的問題:木棉花的花辦重疊方向,存在明顯不同。有些花朵的重疊方向是順時針的,有的則逆時針。這一發現引起了全班學生的一時轟動。當學生問教師時(其實該教師也不知道),教師靈機一動説:“這就是老師要你們通過自己的眼睛,發現出未被發現的問題。”同時在黑板上寫出已準備的六個問題,供其它幾組去選擇和研究。並指導各小組選出正、副小組長,負責自己小組所選擇的研究問題,在課後進行調查,收集,紀錄。在下一節美術課中進行討論、彙報和發言。此時此刻,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都沉浸在熱烈的探討情景之中。

討論的問題:在上第二節美術課時,四個小組都有了一定的準備。教師引導各組把課前收集、調查的資料,在小組中進行最後討論,小組長記錄好討論的結果,並代表小組作彙報發言。有幾位小組長悄悄地告訴該教師,她們小組拍了木棉花的照片;有的是寫生作品,能不能使用投影儀,該教師很高興地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併成了他們的幫手。下面是幾個小組自己收集、討論、上台發言的部分內容:

“我是第三小組代表,我們小組選擇了《用畫畫的什麼材料,表現木棉花的色彩最好》的研究題目。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研究過程。”

“我們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木棉花的花辦,剛剛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顏色非常鮮豔,很紅很紅的,圓形果託又是鮮綠色的,紅色和綠色形成了一組對比。 (把照片放在投影儀上,讓同學們觀看。)。”

“根據資料記載,木棉樹是先開花後生葉。但是我們對這一條資料有懷疑,因為根據我們的仔細觀察,木棉樹是在春天3月份開花的,在開花前是先有了綠色的葉子,後來綠葉開始變黃,木棉開花時沒有了葉子,等木棉花全部掉完了,木棉樹才開始長出了新的葉子。所以我們覺得有懷疑……”。

“以上是我們小組研究的成果,謝謝大家!”

“我是第一小組,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組寫生木棉花的情況。”

“我們寫生木棉花,主要用線條畫出木棉花的花辦形狀,在寫生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木棉花的五片花辦的重疊方向,有的是向右轉的,有的是向左轉的(投影儀出示木棉花照片和學生作品)。”

“我們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説,是受太陽光不同的原因;有的同學説,是木棉花在小時候被不同方向吹來的風向造成的原因;有的甚至説,一個是公的,一個是母的,我們去請教了自然課的老師,自然課的老師説也不清楚,我們又上網去查找,但網上也沒有這方面的介紹,不知道哪位同學、老師是否有這個問題的資料?請介紹給我們……”

此時,很多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被這個問題給激活了,紛紛舉起自己的手,發表各自的觀點。其中有一位男學生站起來大聲地説:“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説植物的枝蔓莖幹,會出現左右旋轉生長的現象,是因為地球旋轉的引力和磁力共同引起的”。另一位女學生則自己站起來直接回答:“我認為這是木棉樹遺傳基因的問題吧!當前大家都在説什麼人類基因,我想植物也應該有自己的遺傳基因吧!”令在場的所有教師都很驚訝,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二、案例的幾點啟示

1.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決定着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探究性教學在國小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這樣一種教學思想:教學不以灌輸知識為重,而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着眼於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到解決問題,運用綜合知識進行創新實踐能力為重點。它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美術課程標準的精神所倡導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因而,對當前的中國小美術教學更具有現實的操作性,值得啟示和借鑑。

2.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方法

教育思想決定着教學的方法,而教學方法只有適應先進的教學思想的要求,才能體現科學性。這一課例的創設,正是抓住了學生現實生活中一個典型,通過這一典型,引領學生從美術學習角度,運用綜合知識(自然、語文等學科)自主發現、探究問題,無疑為體現教學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找到了科學依據。同時,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在有利於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創新意識的增強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對教學情景的創設,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因此,讓教師充分發揮教學空間進行大膽設想、嘗試、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3.體現學生的學習方式

有了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紮實的學習氛圍和基礎。可以這麼説,教學效果歸根到底是要落實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上得到充分體現。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更具有現實意義。

這一案例的創設和設計,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在教師教學思想的引領下,逐漸得到養成和實現的。在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中,過分地突出和強調知識的接受與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視了發現與探究,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的學習美術知識完全控制在“你説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被動接受過程。其次,體現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把學習過程之中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地強調了學生髮現學習、探究學習,成為本案例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亮點,更有利於中國小美術教學活動的借鑑。

4、體現教學方式的靈活性

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是體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化。傳統的教學形式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聽,被動地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被完全的冷落: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實踐,不被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景完全聽命於“標準化答案”和有限的書本知識的狹窄範圍之中,極大地壓抑了國小生好動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創新意識。而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靈活地把全班分為多個小組的小羣體進行學習,學習形式上更具有靈活性和注重個性的發展。他們在課外收集、調查所需資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機拍成照片;課堂中進行自己討論、發言、辯論、作記錄;並選派小組代表上台發言等。在發言中既有發言稿,又有小組成員的作品展示。在一定意義上説,這節課的課堂氣氛生動活潑,充滿了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相互適應和完美統一。這為我們美術教學中的其它活動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

5、體現教學評價的綜合性

教學評價的綜合性,是體現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綜合體系,是教學者教學思想的延續和檢測。傳統的美術教育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美術課的作業,而對於學生是如何完成這張作業,並不是很關心。對學生學習的教學評價完全是取決於教師對學生單一的美術作業好壞的肯定與否來實現的。因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創造空間和創新意識。而這一案例的創設,展示出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評價,才能深入學生髮展的進程,對學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學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與此同時,在關注過程中,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實用美術教案8

教材分析

1.節是設計應用本節課不僅重視面具的設計製作技術,更引導學生關注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面具的由來,演變和不斷變化的過程及各個國家、名族、地地域對面具的理解,並運用不同質地的材料,造型創作面具。

2.本節核心是選擇不同材料,設計製作立體面具,學生可結合校園活動不同主題頭戴面具進行表演。

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較好,對於面具設計應用的設計製作知識掌握不夠。作品立體感不強。

2.概念化美術創作現象比較多重束縛了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造能力和實踐操作培養和鍛鍊。

3.應抓住學生個性特點和趣點傳授本課知識是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要解決好的難點。

教學目標

1.欣賞面具藝術,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

2.通過欣賞,瞭解米啊局在表現人物外形特佂和性格特徵上常用的手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3.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採用小組合作方式完成立體或平面的面具設計製作,培養合作互助精神。

4.舉辦面具表演活動,體驗面具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對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等)和對材料的綜合利用。

2.設計製作出有新意的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

實用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量歸類,並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繼續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羣。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數字,並樂意用目測數羣的方法進行數數活動。

一、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教育,每個幼兒都有美術創作的潛能。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愛的形象。這些都是幼兒從自身經驗出發,經過大膽想象而創造出來的。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應當鼓勵和指導幼兒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藝術表象,並通過大膽想象、手、眼、腦協調的操作,表現自己的體驗,也是感受和創造美的過程地。而美術活動“有趣的小烏龜”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而且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大膽想象、好動手操作特點。為幼兒提供充分操作的機會,幼兒通過手、眼、腦的協調活動,用腦去想象、理解、創造,為他們提供了美的體驗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二、評析

1、分組教學的運用

在分組過程中,老師分成3個小組,每一組的材料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分層了三個層次,難度也各不相同,讓孩子自由選擇,體現了孩子的主動性和自我需要以及情感支持。活動中老師尊重孩子的選擇,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使孩子們積極地投入到活動設計中去。

2、材料的運用

在活動中教師能提供三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能依靠材料特點,通過觀察、摸索來調整怎樣更好的操作、利用。如在用皺紙來做烏龜的背殼中,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把皺紙編成繩子,一圈一圈的繞上去,有的把皺紙按顏色一圈圈貼在烏龜殼上,還有的做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殼。發揮了幼兒的創造性。

3、活動的內容設計方面

每個環節都是精心準備與設計的。如第一環節的活動,教師出示製作好的“烏龜”讓幼兒説説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第二環節,教師邊講解制作方法邊完整示範一遍過程。並圓上添畫烏龜的頭和四肢。第三環節,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讓幼兒説説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最後,大家互相欣賞作品,也讓幼兒有了集體完成作品的成功體驗。這樣有趣的自由探索活動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的,也是適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的。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這也體現了新的教育觀。在活動中,孩子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三、反思

1、有趣的小烏龜不光體現在單個上的有趣,也可以將幾隻烏龜組合在一起進行創作,這樣將會讓幼兒的想象力更加擴展。

2、結束的講評活動可以讓幼兒來介紹本組的作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人翁意識,與前面的討論活動也相互呼應了。

3、可以多多嘗試一些好的活動形式,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是教師也覺得很好玩的,真正的做到玩中學,從而來總結經驗。

4、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較少,對新材料的介紹與操作要點講解不夠。

標籤:教案 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