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教學生數學檢查

校園2.13W
  教學生數學檢查的技巧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點

如何教學生數學檢查

處於國中階段的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做完練習後,急於想知道自己解題的方式及結果的對錯。教師抓住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通過具體問題的指引,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翻書對照答案,分辨對錯,自我批閲,自我糾正。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處於積極主動的位置,有利於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明確自檢的意義

自檢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正確,這個反思過程就已經完成了。答案錯誤,説明思維過程或動作技能方面有錯誤和漏洞,又要引起思維的反思,找到錯誤的原因,並在弄懂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予以更正。因此,自檢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環節,要認真對學生進行自檢的訓練,培養自檢的習慣。要通過耐心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認識到改錯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改錯甚至比做練習更重要,它能及時消除學生頭腦中殘留的錯誤概念。

三、指導學生做到“三查”

所謂“三查”,即一查格式,包括圖形,解題要求及關鍵步驟;二查依據,即運算或論證的根據是否準確;三查答案,包括數據與單位,在學生自我檢查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到“三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檢能力。

四、引導學生學會糾錯

讓學生準備兩種顏色的筆(紅色和藍色),藍色筆用於做練習,用紅色的筆將對題畫“√”,錯題畫“×”。做錯的題不要擦掉,而要保留下來,並認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重新看書或請教老師,真正理解後把它更正在錯題旁邊,並寫上批註,包括出錯的原因,應吸取的教訓,並引以為戒。對於選擇題、填空題等客觀題要進一步要求。

  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首先要教會學生檢查的方法。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中,每講完一道題,得出計算結果後,我都要進行驗算,看結果是否正確。如教“退位減法”時,我要求學生計算完以後可以再計算一遍,還可以用“減數加差是否等於被減數”來驗算,也可以用“被減數減差是否等於減數”來驗算。通過每節課的教學,學生已經掌握了多種檢查方法。比如説在學習了除法以後,我讓學生自己説出檢驗方法,學生説,(1)再算一遍;(2)被除數除以商是否等於除數;(3)除數乘商是否等於被除數。學生一口氣説出幾種檢查方法,並會從中選擇一種更科學合理的檢查方法來檢查計算結果。看來檢查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做起。

其次要語言激勵,使學生樂意檢查。在平時的每節數學課上,都有獨立練習的時間,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各不相同。那麼先完成的那部分學生,我就督促他們認真檢查。剛開始,我經常提醒:“做好了該怎麼辦?”學生先回答我“檢查”,然後再開始檢查。這樣幾次下來,班裏認真的學生就會記在心裏,有幾個學生做好了,會在位置上自言自語:“做好了,檢查!”我就趁機抓住這些話語:“真好,×××能督促自己認真檢查了。”跟着一部分學生也會開始檢查起來。在檢查地的過程中,也有學生會時不時地冒出一些“我再檢查一下單位名稱”、“錯了,錯了,又錯了”之類的話語。我又抓住這些機會把它誇大:“×××真仔細,連單位名稱這些細小的地方都檢查到了”,“×××檢查得真仔細,又發現了一個錯誤”,這時會有很多學生爭着告訴我“我也發現了兩處錯誤”“我發現了三處了”。我由衷地説:“真不錯,看來大家都很認真,請繼續努力”。一次又一次的語言激勵,同學們開始自覺地能在完成作業後認真檢查起來了。

再次思想感悟,促使學生檢查。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學習地自覺性更差。有些孩子認為作業都是給家長和老師完成的,根本沒有心思靜下心來檢查對錯。針對學生的這些缺點,我在教學中每次都對完成作業時檢查和不檢查進行統計比較。即:作業完成後,檢查過的有幾人,錯了幾人;不檢查的有幾人,又錯了幾人。統計結果表明,肯定是檢查的正確率高。此時,我就問:“看了這個結果,你想説什麼嗎?”有的學生説:“以後我做完題一定要認真檢查,爭取全對。”也有的學生説:“多思考,多檢查,肯定對自己有好處。”由此,學生就在思想上感悟到認真做題、勤快檢查的重要性。

  培養數學檢查習慣

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

教師要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首先就從教師自己做起,在課堂教學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用教師良好的教學習慣去影響學生,經過長久的堅持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數學檢查的習慣。習慣成自然、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讓國小生從小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數學學習和其終身都會產生巨大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做完題後進行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要給學生講明白數學檢查對學習的重要作用,並以此來促進行學生在其他方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可以利用現實世界中的一些事例來教育學生,講一些身邊親歷的小事,或世界範圍內的大事,由於不細心造成嚴重後果的反面事例來教育學生,也可以用著名科學家對待科學研究的嚴謹細緻的態度,促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認識數學檢查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自己在講課或做題時的一舉一動,要運用標準正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以免對國小生產生不良影響。例如,在講兩位數加兩位數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心算,然後再用豎式來計算,最後再用筆在紙上再計算一遍。這實際就是讓學生進行多次檢查,經過這樣的計算過程,能讓學生避免一些計算錯誤的發生。

教給學生檢查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檢查錯誤的能力,教師就要多傳授學生一些常用的數學檢查方法。國小生的認知能力還不夠強,自己不會也不掌握檢查的方法和技巧,更不知道應該先從哪裏進行檢查數學作業或解題過程,經常是檢查了也沒有發現問題。如果教師只強調讓學生進行檢查,不教給他們方法,學生的檢查效果就不明顯。如果學生掌握了檢查的一些常用方法,就能讓檢查取得較好效果。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檢驗法讓學生在計算後進行檢查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這個方法的具體運用就是把演算結果再帶回到已知條件中檢查是否滿足解題要求。

如,讓學生計算270÷18=?計算結果為15,然後再用乘法15×18進行驗算是否等於270,或者也可以用270÷15檢查這個算式是否等於18。可以利用逐步栓查法,這就要求學生要從解題開始的假設、解題過程每一步逐步計算,並且要檢查題目的要求、數字的抄寫是不是準確;還可以採用逆查法進行檢查,也就是從演算的最後結果往前一步一步進行推算,經過這些步驟的檢查,看是否符合題目的已知條件要求。教師也可以結合平時數學例題的講解,進行數學檢查方法的介紹,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尋找和培養適合自己的檢查方法。此外,在解題時,教師要給學生留有一些檢查時間,讓學生進行解題檢查,這樣學生在做作業或考試中就能自覺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標籤:數學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