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8篇

校園2.0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範文錦集8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在空間的存在形式,正確點數立方體。

2.體驗數形關係,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多媒體、30個立方體、若干積木、筆、調查表以及操作紙。

活動過程:

1.複習幾何形體。

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辨認,並能説出它們的特徵。(告訴幼兒這些圖形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立方體”。)

2.學習數立方體。

1)看圖數立方體

要求幼兒看清圖形,正確點數正方體。(小朋友之間進行校對;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校對。)

2)幼兒操作活動

把幼兒分成三組,用立體圖形進行拼搭,要求幼兒説出“我用了幾個立體圖形拼搭了什麼?”

3)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正確點數立方體,學會將隱藏部分給找出來。

通過此活動來提高小朋友學習的興趣。

3.延伸活動:數高樓

運用調查表的形式讓幼兒對小區內的高層樓房進行層次的統計,從中瞭解到我們的樓房也是通過一個個的立體圖形而組成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基本上掌握了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但還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需要在廣泛應用上下功夫,使抽象的知識與具體實例發生聯繫。這樣,不僅能讓幼兒把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去,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繫,擴大認識面,而且還能提高幼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為連加連減做準備。

2、讓幼兒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後面佈置成超市。

2、夾子的數量是幼兒人數的5倍,每一個夾子上都用數字標價。

3、活動前每個孩子身上分別貼好1~9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娃娃超市裏新進了許多好看的夾子,你們看(出示夾子)它們像什麼?你們喜歡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娃娃超市去買夾子。

(説明:為了出示夾子的時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夾、葡萄夾、蘋果夾、蝴蝶夾等夾子排隊夾在一張卡紙上。我一拿出這些色彩鮮豔、形狀各異的漂亮夾子,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就給吸引住了,當我説帶領大家到超市去買夾子時,他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可見,這一導入活動已引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強烈興趣。)

二、複習10的組成

(一)拿票檢票

1、幼兒拿票,要求拿兩張,兩張票的數字合起來正好是10。

2、小組長做檢票員,小朋友要對檢票員説“×和×合起來是10”。

3、律動:開汽車。

(説明:幼兒拿票乘車時,我的要求非常明確,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對了。檢票時,我請小組長來做檢票員,要求每人根據自己拿的票説一句話:“×和×合起來是10。”這樣既縮短了檢票時間,又照顧了全體,同時給每個孩子提供了想和説的機會。)

(二)幼兒購買兩個夾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夾子真多呀,每個夾子上都有一個數字表示價錢(出示標有數字的夾子),如果數字是3,就是3元錢。現在我們用10元錢去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幼兒自由購買,老師觀察並給予適當的指導。(提醒幼兒把錢放在超市的錢箱裏。)

3、幼兒交流:你買的'夾子是怎樣的。要説清楚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另一個夾子是多少錢,它們合起來是多少。(夾子放在視頻儀上集體檢查。)

4、小朋友相互説一説自己買的夾子,然後再檢查一下是否正確。

(説明:在娃娃超市裏,孩子們根據“買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這個條件自由購買夾子。在買夾子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運用到了10的組成,有的孩子買到後,急着給老師看或是給好朋友看,達到了相互檢查的目的。購買以後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時,我給出了一個句式,孩子們發言積極,他們願講、肯講、會講,順利解決了以往數學課上孩子不知道怎樣講述的問題。)

三、複習10以內的組成並學習運用

(一)用10元錢購買三個夾子

1、幼兒討論:怎樣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是10元。

2、講解示範:先拿一個5元錢的夾子,再拿一個5元錢的,行不行?為什麼?應該拿幾元的?為什麼?第三個該買多少錢的,合起來剛好是10元,為什麼?

小結:用10元錢去買三個夾子,先拿的兩個夾子,它們的價錢合起來一定要比10小,然後算一算再買一個是多少錢的,合起來正好是10元。

(説明:讓幼兒用10元錢買三個夾子,而且它們的價錢合起來正好是10元,這對孩子們來説是一個挑戰,也是本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能順利解決這一問題,我先讓幼兒討論,然後再講解演示。在這裏我通過請求小朋友幫助、和他們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們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幼兒購買。提醒他們把錢先放進錢箱裏,觀察並適當指導。

4、通過視頻儀進行個別交流,檢查幼兒拿得是否正確。

(説明:從“知道”到“運用”還要經過實際操作的過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購買方法後,馬上讓他們購買三個夾子,學習運用剛學到的新方法,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事實證明,大部分幼兒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較正確地購買夾子,還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點的孩子有一定困難。我就在組織幼兒交流的過程中,再一次強調了分步算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印象。)

(二)第二次購買

1、提出要求:和剛才買得不一樣。

2、幼兒購買,老師指導能力差的幼兒。

3、幼兒講述:我買的夾子,一個是幾元的,另一個是幾元的,還有一個是幾元的,它們合起來是多少。根據幼兒的講述,老師出示數卡,讓幼兒一起檢查是否拿對。

(説明: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在強調分步算的方法後,我又一次讓孩子購買。在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購買過程中,我特別留意幾個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選了3元、4元、6元的夾子,回到座位上把三個夾子擺成一排,然後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語着:“3和4合起來是7。”我乘機問:“7和幾合起來是10呢?”她想了想馬上站起來跑到超市去換了一個3元的。我及時表揚了她,她很高興,笑着去告訴好朋友。)

四、遊戲:找朋友

1、師:“我們來做‘找朋友’的遊戲,你可以找一個,也可以找兩個或者是三個,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數字合起來一定要是10。”

2、幼兒找朋友,找對後圍成圓圈一起跳舞。老師巡迴檢查,適當指導調整。

(説明:“找朋友”這一活動的彈性比較大,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找,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五、結束活動

1、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車吧。”

2、律動“開汽車”出教室。

(説明:乘汽車到超市購買,再乘汽車回幼兒園,起到了前後呼應的效果。)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繼續學習運用10以內的組成。

活動評析

整個活動以購買夾子這一遊戲主線串聯起來,為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動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運用着10以內數的組成知識,把抽象的知識和具體的實例聯繫起來,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主動,他們不認為是在做枯燥的數學題,而是覺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遊戲,從中體驗着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熱情高漲,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認為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數學也是比較枯燥的,但只要我們以遊戲的形式來組織活劫,孩子們一定會興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光靠一兩次的集體活動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隨機靈活地引導運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驚喜。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運用已有的經驗尋找和發現6—9的相鄰數。

活動準備:

1、提供1—10的撲克牌若干。

2、準備學習包《科學。找鄰居》

活動過程:

1、引題。

教師出示撲克牌進行談話引題。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6—9的相鄰數。

1)三名幼兒一組,各取10張牌。有一名幼兒任意出一張牌,其他兩名幼兒依次(按順時針)根據相鄰數接牌,如一名幼兒出6,其他兩名幼兒應在6的前面接5,後面接7。

2)無牌可接時可以跳過,由後面的.幼兒跟着接牌。3張牌組成相鄰數後放在一旁,遊戲重複進行,以牌先出完為勝。

3、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練習。

星星寶寶請大家來幫他們找鄰居來了!

4、幼兒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觀察撲克牌,自由討論接牌的玩法。

第二層次:能夠根據牌中的數字找到與其相鄰的牌,發現6—9的相鄰數。

第三層次:根據之前的操作經驗,完成學習包《找鄰居》

5、引導幼兒觀察相鄰數之間的差數是1。

6、在接牌的時候可以一個人獨立操作,也可以與一名進行合作,完成操作。

結束延伸。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徵。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製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麼做呢?”

(1)介紹製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製作方法。

(2)製作後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麼?“(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説説它是什麼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製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6個面裏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徵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裏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麼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徵標記的籃子,並説説你送的是什麼形體。

4、搭積木遊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2、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2、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裏》

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

1、拍手遊戲:教師採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為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師: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為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讓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隻羊羊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

1、數字7裁判為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後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並説出你分的依據是什麼?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後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

3、幼兒彙報美羊羊隊:老師,我們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隊:我們組按桃子的種類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隊:我門組的材料都是關於奶的飲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5、數字7裁判評出優勝獎,給予鼓勵。

三、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1、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

音樂《我的朋友在哪裏》,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彙報。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啟發?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班本月的主題是“我要上國小了”,在數學活動中,小朋友們對錢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對買賣物品非常感興趣,在科學活動中,對國小學習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並對國小的生活十分嚮往,於是我兩個內容整合起來設計了這節活動。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玩具小超市》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進行統計列出算式。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國小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才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佈置“文具小超市”。

2、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個框、一張統計表、鉛筆、橡皮,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國小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鄧老師就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寫文具購物統計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個框,數數你一共有多少錢?然後用框裏的錢去買文具。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目的錢購買文具,並進行記錄,用算式列出所購買文具的情況。

4、請個別幼兒説説算式的意思。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國小生必須準備的。

2、小朋友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培養幼兒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習慣。

2、活動結束: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讓我們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感受圖形組合創新的樂趣。

3、讓幼兒儘可能的説出與圖形想象的物體,初步學習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思維方法,培養初步的想象力與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收集不同形狀的物體若干、製作課件、請家長多讓幼兒見識一些帶有明顯特徵的物品,瞭解圖形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情景遊戲師:小朋友,你們聞到了什麼香味?(一間食品超市、一間麪包房、一家點心店),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什麼好吃的美味食品吧!

(二)擴散思維活動師:説一説你們手中拿的都是什麼食品?什麼形狀?(互相説、個別説)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麪包是什麼形狀的?展示幾種食品,引導幼兒説出不同形狀的圖形特徵。

(三)想一想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形狀的物品?(幼兒互相爭着説)

(四)分類整理活動(出示多種形狀的物品)師:咱們生活中有很多形狀的物品,如果不小心把這些物品混在一起,那可怎麼辦?

(引導幼兒區分整理物品,並提示幼兒用貼標籤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勞動成果,並驗收區分整理的物品對不對。)

(五)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活動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麼多不同形狀的物品,你還能説出幾種不同形狀的物品嗎?(個別幼兒回答)2、課件展示。

師:圖形在地上打了個滾變成圓圓的皮球,還會變成什麼?(課件演示圓形又變成了自行車的`車輪,又變成了圓圓的小汽車,依次利用課件展示長方形的信封變成電話機,又變成了長方形的手機,三角形的風箏變成降落傘,又變成航模飛機。)引導幼兒想象還有什麼物品是根據自身的特徵變化一下就能應用於人們生活中的。

3、教師繼續提問,師:你還想在未來發明創造什麼形狀的物品,他對人們生活有什麼好處?

隨着疑問的設置,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用語言表達出來,充分激發幼兒的創新想象力。

(六)操作活動師:小朋友們,圖形娃娃很喜歡和你們一起玩,現在請你們和他們一起玩吧!鼓勵幼兒自由添畫、拼貼、剪紙、捏泥,體驗創作的樂趣。

(七)結束活動展示幼兒作品,肯定幼兒的表現,在評價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八)活動延伸鼓勵幼兒下課後,到區角把自己想象到的在未來會發明的物體畫下來。

教學反思:

老師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示活動,以層層遞進的設問形式激發了幼兒創新思維的興趣。在活動中,利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圍繞“有趣的圖形”開展創新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活動,亦能積極調動幼兒的興趣,使之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老師只以一名引導者、支持者、參與活動,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發散思維,從中體驗到發散思維的樂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迴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 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小鬼當家“這一活動內容,組織幼兒學習為父母服務,通過買東西,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在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不但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水到渠成地讓幼兒掌握了仿編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學會仿編和解答4的加減應用題。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據水果卡片自編4的加減應用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請家長帶 幼兒去買東西,使幼兒瞭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2、物質準備: 準備各種水果卡片,人手4個替代物作錢。

活動過程:

一、以“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園裏的水果都成熟了,農民伯伯想請你們幫他摘水果,你們願意嗎?”(願意)

二、遊戲“摘水果”:師交代遊戲玩法和規則。

三、分類活動:分水果

1、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間進行交流。

2、交代任務:將各種水果分別放在筐裏。

四、歌表演:《摘蘋果》

“果園大豐收了,我們多高興啊,讓我們來唱首慶豐收的歌吧!”。

五、師通過情景表演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1、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摘完水果了,我覺得真渴啊,我該怎麼辦?(買水果吃啊!)可農民伯伯已經把水果賣給老闆了,我得去買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錢?(4塊錢)我只有四塊錢,這些錢啊只能買兩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該買什麼水果吃了。”

①師買了一個蘋果,提問題。

“剛才老師做了什麼事?(買蘋果)我原來有幾塊錢,(4塊錢)買1個蘋果花了幾塊錢,(1塊錢),仔細聽老師給你們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②引導幼兒瞭解仿編減法應用題的條件。

“給你們提了什麼問題?”(還剩下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麼回答的?”(還剩下3塊錢)

“你們是怎麼知道還剩下3塊錢的?”(因為老師原來有4塊錢的,買蘋果花了1塊錢,就還剩下3塊錢。)

③才出示算式卡:4—1=3,引導幼兒瞭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學過了加法和減法,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減法)

2、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還剩下的錢我想買什麼呢?”

① 師買了3根香蕉,提問題。

“陳老師買蘋果花了多少錢?(1塊錢)那買香蕉又花了多少錢?(3塊錢)仔細聽,老師又給你們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②引導幼兒瞭解仿編加法應用題的條件。

“剛才老師給你們提了什麼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麼回答的?”(一共花了4塊錢)

“你們怎麼知道一共花了4塊錢啊?”(因為老師買蘋果花了1塊錢,買香蕉花了3塊錢,一共就花了4塊錢)

③出示算式卡:1+3=4,引導幼兒瞭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加法)

六、幼兒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爸爸媽媽不在家,沒時間去水果店買水果,我們來當家,幫爸爸媽媽到水果店買水果吧,請小朋友看看,爸爸媽媽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幾塊錢?”

1、提出編題方法。

4塊錢只能買兩次的水果,買一次水果後,問同伴一個問題;把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後,再編一個問題,考老師。

2、請個別 幼兒進行仿編,師指導。

七、遊戲:“水果店”

1、分配角色,2個女售貨員,2個男售貨員,編2+2=4的應用題。

2、交代遊戲規則:

①水果攤的任何水果只能1元1個。

②顧客買了一次水果以後,就得問同伴一個問題,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後,再問老師一個問題。

③強調最後的'一句話不能説出答案,應該提問題去考別人。

3、幼兒遊戲,師指導。

八、集體小評,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編的問題。

九、結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這麼棒,另外一個果園的農民伯伯也想請你們幫他摘果子,願意嗎?(願意)那就快跟老師去果園吧!”

活動反思: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迴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小鬼當家“這 一活動內容,組織幼兒學習為父母服務,引導幼兒通過買東西花掉用去的錢、一共花掉的錢為條件將運算溶入到遊戲中,剛開始發現幼兒對加法的理解較好,能通過組合算出最後結果,但有個別幼兒對較難的加減不太清楚,在數過手指後才明白相加的道理。在買東西的遊戲中,邊算邊練習找錢是對減法運算的培養,並且引導幼兒用比多少的形式,找到各數字間的關係,在遊戲中溶入了數學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興趣,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除了要觀察幼兒活動,還要指導幼兒在學習時遊戲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