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最終幻想電影的觀看評語範文

校園1.73W

《最終幻想》不僅封面引人注目,《最終幻想》的內容也是我們應該去思考和反思借鑑的。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最終幻想的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終幻想電影的觀看評語範文

  最終幻想的觀後感篇1

《最終幻想》是一部日本同名電視遊戲的第七作,具有相當大影響力的3D動畫電影,它以其感人的劇情、唯美的音樂、人性化的人設、出色的系統,成為當年乃至整個最終幻想系列中一大難以逾越的經典。

這部影片講述了主角們打到賽菲羅斯,拯救星球免於巨大隕石的侵襲後兩年,神祕的怪病“星痕症候羣”在各地陸續傳出病例。而主角克勞德在與愛莉斯死別後,便鬱鬱寡歡。某日突然出現了與賽菲羅斯有未知關聯的神祕3人組,除了直接對克勞德造成威脅之外,還進行着一連串神祕的計劃,將已迴歸各自生活的主角們,再次捲入風波中~

我個人以前並不是很喜歡日本的動漫,但是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對動漫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想這也是《最終幻想7》的魅力所在吧。我覺得電影的動作場景很唯美,而且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電影中的主人公克勞斯,身為第一戰士,有着自己的任務和責任,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堅韌的精神是我所欣賞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反派大BOSS名字是薩菲羅斯,很帥,很強,很拽,很有氣勢,我超喜歡他!那頭銀髮多麼飄逸,那身衣服多麼YY,那個身材多麼完美,那個聲音多麼在緩和裏透着無敵的魄力,以及那個一舉手的呼風喚雨是帥得多麼驚天地泣鬼神……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在薩菲羅斯同志剛出來的時候那個一抬眼一微笑,然後“好久不見了,克勞德”,當時就把我完完全全地推倒,那是何等力拔千鈞的氣勢啊!總之,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就是視覺上的衝擊,讓我改變了對動漫的看法,喜歡這部電影,頂一個。

  最終幻想的觀後感篇2

看了《最終幻想》,除了感懷高超的製作技術外,更多的是對電影中那個岌岌可危的星球的感歎。

被戰爭的硝煙包裹着的世界,傀儡般暗無天日的生活,精鋭戰士終究走上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保衞星球、為所愛的人戰鬥的勇士和為了遙遠沉睡的慾望灑血的敵人。

電影中碰撞的金屬震撼着我的耳膜,也鼓動着我的心,彷彿是兩個背道而馳的兄弟,即將踏上征程時,靈魂深處發出的吶喊。克勞德,一個在失去的打磨中喪失鬥志的人,最終因為對星球、對孩子們的愛,投入到戰鬥中去。

當他衝向高空、飛旋而出的那瞬間,竟像極了百合中的蝶,傲慢執着而不屈。那才是他,真正的他……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喜歡上了克勞德。我愛他的眼睛,愛他的眼神如生命之河汩汩流動的水那般,平靜而清澈。透過他的眼睛,彷彿可以看到他的心,渡盡劫波後變得愈加成熟,擔負着生命的重量依然堅定如初。

當情緒蔓延開來,思念潮湧而至,面對故去的戰友、愛人,他終於放開了心頭沉重的枷鎖,因為他要帶着他們的精神活下去。

明天,還是後天,被污染的地球怎麼辦?是否會有貪婪的人妄想去統治,或是將自己殘害生靈的手段修飾為“改造”;當慾望席捲而來的時候,你是否會站出來,為保護我們所愛的人背水一戰?

生命之河定會流逝流逝,污濁沉降,高潔浮現……

  最終幻想的觀後感篇3

2001年,《最終幻想:內在精神》橫空出世,震懾了每個人的眼球,然後迅速地從人們記憶中消失,之後人們再提起她,多數都是作為票房慘敗的典型。

她的預告片的確精彩,即使在今日看來,依然是近乎完美的三維圖像。

荒原上的美麗少女,面對遠方地平線上升起的強光,她抬起手遮住了眼睛。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風中飄蕩的她的頭髮。輕柔飄逸,纖毫畢現,完全可以作洗髮水的廣告。

在這之前,銀幕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輕盈的頭髮,我特指動畫。

那一年最好的三維動畫片是Shrek。可是單從三維圖像來説,Shrek和最終幻想相比,猶如我的塗鴉對比蒙娜麗莎。

所以你可以想像,這部預告片刺激了多少唾液腺。

可最後這電影卻慘敗得一塌糊塗。投資1.37億美元的電影,最後票房只有3.2千萬美元。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説法是,以《最終幻想》系列遊戲作為頂樑柱,RPG遊戲的製作王者,Square公司賠掉了大半條命,不得已只能和Enix合併,變成了Square Enix公司。

關於《最終幻想》電影版為何會失敗,一般認為和她的劇情設置有關。説她的劇情太過複雜,美國人看不懂,所以票房失敗。

我覺得這個説法並不見得有道理。《最終幻想》電影版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外乎就是星球的靈魂蓋婭。而蓋婭這個概念幾乎出現在每一部《最終幻想》的遊戲中,這些遊戲在西方也很暢銷啊。

而且早在1999年的科幻電影中,就有了《黑客帝國》。概念複雜,還不是一樣大賣。

我認為《最終幻想》電影版的失敗的確和她的劇情有關係。劇情的核心是蓋婭,大部分情節是和外星的幽靈作戰。這些情節放在《最終幻想》的遊戲中去都沒有問題,遊戲中還有大量的魔法和召喚獸呢。

可是《最終幻想》的遊戲都是設置在架空的'世界中,常常是Steam Punk的風格,就算是飛艇和魔法同時出現,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可是《最終幻想》電影版的故事很明確地設置在21世紀的地球,紐約附近。和現實世界如此切近,偏偏要應對的卻是幽靈,而解決辦法是地球的靈魂。這給人的感覺就太疏離了,很難投入情節。

至於電影畫面,雖然女主角Aki的形象近乎完美,但是在當時看來,也能看出電影製作上捉襟見肘的痕跡。只有Aki一個人有飄逸的長髮,其他每個人,不是短髮,就是光頭,或者戴着帽子。而且所有人的衣服都有些緊身衣的走向。可以看出來,當時Square雖然把多年作RPG的老本全砸進去了,可還是無力製作第二個長髮。

而且,用我今日的眼光來看,雖然絕大部分畫面都製作得非常精美,但是還是有一些場景的渲染,有些草率。個別人物的動作,甚至包括Aki的幾個小動作,依然不太自然。

無論如何,Aki依然是三維動畫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形象。

前些日子,我還看了《最終幻想:降臨之子》,被極大地震撼了一把。

《降臨之子》是Square Enix(對,現在後面必須加上Enix了)在2005年推出地三維動畫片。故事情節上,延續了最成功地最終幻想遊戲《最終幻想VII》的劇情,算是《最終幻想VII》的後傳。

而這部動畫片的畫面,無疑是樹立了新的標杆。女主角Tifa如何漂亮就不多説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了10多分鐘後,Tifa都出場了,我都還在懷疑,這是一部全三維動畫電影,還是真人動畫結合電影。

這就是《降臨之子》勝出《內在精神》的地方。內在精神的人物雖然精美,但還是有濃濃的數碼味。而《降臨之子》卻讓我不能一下子斷定這是動畫還是真人。實在是境界上的差別。

01年的《最終幻想:內在精神》耗資1.3億美元,那麼05年的《最終幻想:降臨之子》花了多少錢呢?我查了一下,沒有查出來。

但是看看《降臨之子》的劇情,非常簡陋小氣,別説和波瀾壯闊的《最終幻想VII》遊戲版相比,就是和被廣為詬病的《內在精神》相比也遠遠不如。最多也就是一個OVA的級別。看起來並不象是什麼大投資。

而且《降臨之子》的公映地區,只有日本、韓國和意大利,在其他國家地區,只發行了DVD和VHS。所以這電影的發行量也很小。但是並沒有爆出賠本的消息,可以估計,這部電影的投資也不大。

這就很讓人唏噓了。當年把Square賠得傾家蕩產的電影,如今看來,效果還不如一個OVA級別的小製作。只能説是技術進步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