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四篇

校園1.24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四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九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兩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4、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後的巨大變化,體會到植樹帶來的好處,和詩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樹的快樂。

教學重點:

抓住植樹前後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諧。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生字;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一、導入:

1、春天來了,我們久封的心門也隨着這暖暖的春光被打開,總是希望能夠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訴我,如果出遊,你會選擇哪裏?

2、大家説的地方不少,可是我們都可以用幾個詞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春色滿院、桃紅柳綠、奼紫嫣紅、春意盎然……)去這樣的地方遊玩,我們的心也醉了,那裏的風是那樣的柔、水是那樣的清,那裏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讓我們和一羣植樹的孩子一起出發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二、初讀課文:

1、這又是一首詩歌,讀詩歌的要求是什麼?(除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外,還要把詩歌的節奏讀出來。)

2、自由讀,教師巡視。

3、開火車讀教師出示的詞語,教師注意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

歌謠綠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嘰嘰支撐杴鎬

4、齊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讀好“裸露”(邊音)“撐”(後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教育學生在同學讀書的時候不要打斷,有問題先用鉛筆在書上輕輕地畫上記號。

6、學生點評。

7、聽了大家的讀,我們把許多隱藏的“地雷”挖了出來。請大家再朗讀課文,在讀之前,想一想剛才的哪些問題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想好了再讀,希望能夠比剛才有一個提高。

8、有進步嗎?把自己的進步告訴大家。由於時間關係,選擇一個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讀,評價。

三、初步學習第一、第八自然段。

1、請一、二兩組的同學讀第一自然段,三、四兩組的同學讀第八自然段,我來讀課題。讀完,你們發現了什麼?(第一、第八自然段結構相似,前後呼應,有點題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學期學的《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再讀一讀,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嗎?

3、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這僅僅是文字上的不同嗎?下節課我們接着學習。

四、學習生字。

1、“謠、袍、裸、寞、嘰”想一想他們有沒有同胞兄弟?他們和他們的兄弟區別在哪裏?把他們的特徵記牢。

2、和學生共同書寫“鼠”,幫助學生擺好間架結構。

3、描紅。

4、寫《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找出了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荒山野嶺”,一個是——“青山碧嶺”,你們説老師應該分別用什麼樣的粉筆來書寫這兩個詞呢?

2、看到“荒山野嶺”,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那“青山碧嶺”呢?

4、讓我們打開書本,看看詩人用他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怎樣的“青山碧嶺”畫面吧!

二、學習三-七自然段:

1、自由讀。告訴大家,我們都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哪些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動、或者是你的快樂!

3、學生朗讀,教師、學生共同評價,教師點撥。

①“煎熬”

什麼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巖,你來訴説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濤”

什麼像波濤一樣上下翻湧?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感受到的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心中有圖畫,腦中放電影,你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了。

③小鳥、松鼠、小兔、小猴

我來問問你:“小鳥,你為什麼到這裏搭窩築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麼呢?”“小兔、小猴你們呢?”誰來讀讀,把這種快樂、安全、衣食無憂的感覺讀出來,你們現在就是小鳥、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渾濁”—“碧波”,“咆哮”—“輕撫”

讀一讀這兩對詞語,給你怎樣的感受?

4、詩人給我們描述的畫面是多麼美好呀!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是誰的功勞?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2、杴、鎬的聲音是多麼單調,可是為什麼是“歌謠”?

3、齊讀。

四、再次學習首尾自然段:

1、“我們”因為什麼而快樂?

2、春光特別喜歡“我們”,染綠了“我們”的雙腳,“我們”以自己的行動讓春光更加美麗!

五、朗讀全詩:

1、齊讀。

2、嘗試背誦。

板書: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荒山野嶺———————————青山碧嶺

裸露、煎熬 林濤、動物的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國小《數學》第八冊第121——122頁,練習二十八第1——3題。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能正確識別直線、線段和射線,掌握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2、認識角和角的符號,知道角的頂點、邊和角的大小。

3、學生可以用畫圖工具來“角”。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射線和角;知道角的頂點、邊。

難點:總結畫“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四、教學設計理念:

基於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程的生成性,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基礎上,師生共同生成新知識。

五、教具和學具準備: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動角。

學具:學生三角板一副、活動角。

六、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師:孩子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運用了線。例如:木工師傅、建築工程師、縫紉工人、我們的課間遊戲活動“跳皮筋”等。在我們以前的學習中已見到過線。現在就請孩子們在紙上畫一條“線”(板書:線)

生:操作。(期望:學生能夠畫出:“直線、曲線、線段)

(補救方案一:如果學生都畫出“直線”,教師出示“曲線”凸現直線的直)

師:你兩(生1畫的是直線,生2畫的是曲線)畫的線有什麼區別嗎?

生:(一直,一曲。)(板書:直)

師:我們把這種線叫做什麼?(直線)

師問生1:你畫的這條直線還可以像這樣一直畫下去嗎?(可以)

師:那麼,我們能量出直線的長度嗎?(不能)為什麼?(沒有盡頭,無法量)

師:所以,我們可以總結出直線有什麼特點?(無限長、沒有端點。完成板書)

師講述:我們在畫直線時,只畫出其中一部分就可以了。(板畫: )

過渡: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我們很少用無限長的直線,只用其中的一段。展示生3所畫的“線段”(有明顯的兩個“端點”)。

(補救方案二:如果沒有學生畫出“線段”,由教師畫“線段”)

師:這條線與直線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都是“直”的、直線沒有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線段”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麼?

師講述:實際上這種線是直線的一段,我們以前把它叫做什麼?(線段)在數學中科學的説是: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板書: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射線

引言:剛才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直線和線段,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條線。

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了一條新的線。(教師版畫: )

“大家看,這條線有什麼特點?”(直、有一個端點、無限長)(板書:一個端點、無限長)(如果學生不能説出“無限長”,引導學生可否把無端點的一邊無限延長?)

師講述:這種只有一個端點的線稱為射線。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射線的例子,比如:手電筒發出的光、電燈射出來的光線、太陽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射線。

師出示小黑板: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直線?哪些是線段?哪些是線段?

引導學生想象: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條射線,為學習角做鋪墊。

師:我們已經知道,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看,這裏有一個點(投影)我從這個點引出了一條射線,從這一點能不能再引出一條射線?還可以嗎?

讓學生想一想:從這一點可以引出多少條射線?(無數條)

(師演示後只留下兩條射線。)

2、認識角

師:孩子們,這個圖形,我們以前好象見過,叫什麼?(角)(板書:角)

(補救方案三:如果學生説不出來,出示三角板,讓學生指一指三角板的三個角在哪兒,形狀是什麼樣)

師:請孩子們試着畫一個角。再畫幾個。在小組內交流你自己是怎樣畫的?

學生操作後討論。

(學生可能説:畫兩條線。進一步引導:是兩條什麼線?教師補充是共同用一個端點的兩條射線)

那麼我們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板書:一點 兩條射線)。師生同時畫一個角。

師:根據你們畫角的方法,試着説一説什麼樣的圖形是角?

生在小組內交流,彙報。(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完成板書)

師:根據你們總結的“角”的概念,以後我們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該怎樣判斷?(看它是不是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在定義中的“一點”、“引出兩條射線”下面加着重號)

師講解: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板書:頂點、邊、邊)

師出示小黑板: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並請學生上台來指一指角的頂點和邊。

過渡:在以後我們研究的圖形中往往是很多個角,例如:以前學習的正方形、長方形就有四個角,那麼我們怎樣來區別它們呢?出示小黑板。

師講解:角通常用符號“∠ ”來表示。(板書)讀作“角”。(生讀)角的符號和以前學過的小於符號“ < ”有一點像,但不完全一樣,角的符號第二筆是平的,以後在書寫時要注意。(學生練習)角多了,為了敍述方便,我們可以給它編上號,在角的符號內寫1、2、3、4,分別記作∠1 ∠ 2 ∠ 3 ∠ 4

3、角的大小比較

師:出示活動角

“我這裏有兩根硬紙條,現在併攏在一起,大家看,我把兩根硬紙條怎樣了?”

師把=根硬紙條叉開。(生可能説“分開”、“張開”、“叉開”、“撐開”等)

師:看起來,同學們心裏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我們就説成這兩根硬紙條是叉開了。

師講述:現在把兩根硬紙條看作是角的兩條邊, 1兩條邊是這樣叉開的, 3兩條邊呢?(叉開的比 1大) , 2兩條邊呢?(叉開的比 3小)

教師利用活動角的投影片演示,使學生知道“角的兩條邊叉開得大,角就大;叉開得小,角就小”。出現在投影片上。

師問:看起來,角的大小跟角的什麼有關係?(兩條邊叉開的程度)

師出示小黑板:下面的角誰比誰大?(屬於直觀的判斷)

在投影片上比較,着重比較的過程。

(三)鞏固擴展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隨意的比較角的大小,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你比較的是哪兩個角?結果是怎樣的?是怎樣比較的?

生操作後回報。

師引導:“兩重合”“一觀察”。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共同研討了些什麼問題呢?(完成板書課題:直線 射線 線段和角)你能用嗎?試試看。

(五)佈置作業

書上第126頁練習二十八第1、2、3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揭示課題

1.揭題,在這部小説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

2.談談你對人物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感知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交流自學情況。

三、瞭解石猴的由來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瞭解石猴是從哪兒來的。

2.交流。

(1)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理解“蓋自”(自從)、“即久”(已久)、遂(於是)

◇提示:這一句交代頑石生成的環境。

(2)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羣,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朗讀並感受作者運用了排比句,語言簡練,初步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提示: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勇敢。寫出了石猴出世後自由自在的生活,為後文石猴敢於進洞埋下了伏筆。

四、瞭解石猴成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讀讀2~4自然段,畫出並理解石猴成為猴王的相關句子。

2.交流。

(1)“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2)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説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3.用自己的話説説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五、課外閲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1. 知識與能力: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以及寓意深刻的象徵手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小姑娘純潔善良的心靈,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三. 新課講解

(一)作品指南

《小小的陽光》

本文選自《美德書》。《美德書》是長踞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連續80多周的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寶典。這本書裏,上百位智慧先哲、曠世文豪、國家領袖,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優美而有親和力的美德故事,在讓孩子們獲得內心最充實、感動的快樂的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珍貴恆久、卓越一生的美德,讓孩子們終生受益。《美德書》的編撰者是美國前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本書所展現給我們的是人類本性中永久不變的最基本的十大美德:同情、自律、責任、友誼、工作、勇氣、堅韌、誠實、信仰、忠誠。本文是布萊斯德爾兄妹的作品。

(二)謀篇立意

《小小的陽光》

本文通過一位小女孩埃爾莎,給年邁的奶奶帶去陽光的故事,展示了孩子美好而純真的心靈。埃爾莎看到奶奶的屋子裏沒有陽光,於是她便帶一點陽光給她奶奶,她用衣服包住陽光,帶到奶奶的房間,可陽光是包不住的,但對奶奶來説,埃爾莎的眼睛和頭髮上充滿了陽光,也就是説埃爾莎每天的問候,便是奶奶心中的陽光。

《小小的陽光》

(1)淺顯的故事,藴含着美好的品德。文章就記述了小女孩埃爾莎,給奶奶送去陽光的故事。通過她天真的舉動,體現出孩子疼奶奶,關心長輩的美好心靈。

(2)故事情節簡單,語言明白易懂。本文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就講了小埃爾莎為奶奶送陽光的天真的舉動。語言也採用口語化淺顯的語言,讓人讀之易懂。

(3)人物形象鮮明。小女孩埃爾莎的天真、活潑、可愛、可敬的形象,奶奶慈愛、和藹的長者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四、重難點句子導析

《小小的陽光》

“孩子,陽光從你的雙眼裏照出來了,”奶奶説,“它們在你金色的頭髮裏閃耀,有你在我身邊,就不需要陽光了。”

導析:陽光代表着温暖、關愛、幸福、歡樂等等,奶奶從埃爾莎的眼睛裏讀出了這美好的東西。埃爾莎的到來,使她感到温暖,給她帶來了歡樂,所以她説“有你在我身邊,就不需要陽光了。”

《小小的陽光》

對文章最後一段的理解。

導析:這是總結性的一段話,埃爾莎用眼睛和頭髮給奶奶帶去陽光,也就是用她的天真和善良給奶奶帶去歡樂與幸福。奶奶從她金色的頭髮上感受到陽光的温暖,從她的眼睛裏讀到了快樂,而這些正是一個垂暮老人所需要的。此句話也在教育孩子們,關心爺爺、奶奶們,他們太需要“陽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