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如何教學前班孩子數學

校園9.3K

學前班數學教學一

如何教學前班孩子數學

一、進行多媒體化的幼兒數學教育

兒童因為缺少生活經驗,所以對於事物沒有感覺。比如,幼兒園的教師在給學生上數學課的過程中,如果老師只是口頭上單純的告訴學生:一加一等於二的概念,學生肯定不能理解。如果老師一直都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學生要達到教師的要求,就只能靠着記憶去學習。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既違背了學生的正常發展,也禁錮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我覺得應該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時期進行適合的教學。

我在幼兒學前班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比如我們都知道,學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上沒有,認知能力也還沒有培養起來。所以,首先我們作為幼兒學前班的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感覺進行培養。因為人首先形成的就是感覺,從簡單到複雜,且發展過程是不可逆的。所以,首先對幼兒學生進行感覺的培養。因為學生對文字的感覺是很弱的,所以我的教學配合多媒體來進行。比如,我用簡單的動畫形式來展現給學生關於簡單的數,以及很多圖片的播放,學生對於圖片和動畫往往是最有興趣的。我發現用多媒體化的幼兒數學教育,有利於加強學生對數學的概念和興趣,而且學生也相對更容易理解。所以,教師在幼兒數學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二、材料運用,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所謂材料運用是指用具體的材料把教學內容和問題實際化,加強學生的理解,不至於太抽象。對材料的運用,可以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活躍度。人在接觸到陌生的東西時,不管簡單或是複雜,前期總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衝。那就更不用説學生了,所以我們作為幼兒學前班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最重要的是把需要給學生講解的內容和需要學生理解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符合學生思維的東西。

因此,我在幼兒學前班的教育過程中,我習慣於對材料的運用。比如:我在講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我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這個答案。在課前,我會給學生準備好可以運用的簡單道具,首先每個小朋友發一個,然後再發一個,通過不同的兩次進行對比,並且加上我的講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相對比較容易的理解一和二的概念,以及一加一等於二的概念。雖然我發現學生對於這樣的方式教學也有點吃力,但是我覺得比直接告訴他們一加一等於二這樣的方式要好太多,而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摸索,形成自己的思考。但是,這種思考多半是隱性的,對學生日後學習數學有一定的作用。總之,我覺得教師在幼兒學前班的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材料,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前班數學教學二

讓幼兒自己去操作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手和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也就是説數學離不開動腦,也離不開動手。從幼兒的思維特徵來看,幼兒的思維常常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實際操作能使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及思維方法。皮亞傑也曾説過:“兒童思維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所以,動手操作對學習數學來説非常重要,他能夠有效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幼兒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創新。如:教幼兒學“8+5”時,先讓幼兒用準備好的紅色花片盒黃色花片擺一擺,有的幼兒把5分成3和2,2和8“湊+算”,有的幼兒把8分成5和3,5和5“湊+算”。通過動手操作,幼兒親身體驗8加幾的思維過程。學會了計算方法。

讓幼兒自己去觀察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它是幼兒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是幼兒活動的基礎,觀察能力是幼兒完成任務必備的能力之一,在教學中滲透觀察方法的指導。引導幼兒對自己提出的觀察任務,學會探索觀察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分析、整理、抽象、概括,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如教幼兒學“加法交換律”時藉助情境圖,讓幼兒填空6+4=10、4+6=10接着老師變換,再引導幼兒説出類似算式,經過觀察後懂得:加法算式中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顯然幼兒在這樣的發現,概括和探索中不僅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水平。

讓幼兒自己去思考

一位名人説:“你能給學生最好的恩賜,莫過於讓他完全靠自己的腳走自己的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堅持讓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幼兒,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的、自由的`、開放的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如:教幼兒學13-5=( )怎樣算時,讓幼兒獨立思考尋找計算的方法。第一種是想加算減,因為5+8=13,所以13-5=8。第二種是先從10中去掉5還剩5,5再加3等於8;這樣,整個學習的過程便成了學生自己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培養了幼兒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精神。

學前班數學教學三

要善於運用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由於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好問、好説、模仿性強等心理特點,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不能簡單採用“填鴨式”方法組織幼兒進行單調枯燥的學習,而要利於他們好奇心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將他們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素材融入教學中,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動力。如在教學中講“6”的時候,首先在黑板上寫出來,然後讓孩子們説出我們在生活中有什麼東西像“6”。孩子們會很快説出像口哨,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要善於設置教學情境組織教學

現實生活的生動情景,有助於幼兒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感受到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他們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到使用數學的樂趣。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幼兒在玩中輕鬆學習。特別是現在的教材,有五顏六色。的圖畫,生動有趣的故事,憨態可拘的動物,深受歡迎的卡通,這不僅給數學賦予了生命,更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了這些教師們還不能簡單的使用圖片來進行灌輸式教學,而是要讓幼兒學會看圖、用圖、講圖。我在教學中組織幼兒進行動手、動口設立一個個生動的情景,讓他們看到,摸到,更快進入學習角色,並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還根據書上的圖找來實物,圖片,自作的動物頭飾編制兒童故事領着幼兒創設情境,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如:在學習1O以內的組成時,我創設了豬八戒給小豬分西瓜的表演,讓孩子扮演豬八戒把西瓜分成兩份,在遊戲中使孩子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真正體現了教學行為與學習方式的變革,也是新課程追求的目標之一。

要善於引用輔導手段組織教學

喜歡畫畫是每個幼兒的天性,在教學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喜歡動手畫畫的特點,把美術中的畫畫作為輔導手段,組織進行教學,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認知性。如在學習“時鐘”中,讓幼兒通過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鍾”、“手錶”,把“鍾”、“手錶”畫出來.經過他們畫畫來認識時間所具有的特點,從而認識時間,瞭解堂握時間,並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時鐘”的認識。

標籤:學前班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