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勸學》教學設計大綱

校園2.51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勸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勸學》教學設計大綱

  《勸學》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並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的特殊文言句式。

2、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3、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1、誦讀並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2、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繫。

  三、教學難點

1.在誦讀中滲透正字正音、辨詞析句、層次疏理、文意理解、語言鑑賞等多項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

2.掌握全文比喻和對比論證的特點。

  四、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結合書後思考練習題預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1、解讀第一段(7分鐘)

1)回憶上個課時的內容並結合學生自主預習的結果,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明確中心論點:學習不可以停止)

2)齊背誦第一段後,提問:

a、請問本段論述了什麼內容?

b、運用什麼方法論述的?

c、本文作者運用了5個比喻,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者以青青於藍、冰寒於水兩個比喻,説明了什麼道理?

d、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e、作者又以“直木為輪”為喻,説明什麼道理呢?

f、“金就礪”“木受繩”兩個比喻引出什麼結論?

g、此句與本段哪句相照應?

(問題層層遞進,學生回答一個接一個問題時思考,本段的主旨即學習的意義為何?)

3)教師總結

荀子提出人性本惡的思想,認為只有用教育來陶冶,用禮法來約束,才能把這種生而具有的“惡”轉變為“善”。這裏作者運用5個比喻闡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人發展的過程,如果不停止地學習,人的知識、才能、品德會不斷地增進、提高,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

2、解讀第二段(7分鐘)

1)同學們一起背誦第二自然段。

2)提問:

本段寫了幾層內容?

第一層闡明什麼內容?

第二層與第三層是什麼關係?

第二層是具體闡述“假於物”的重要,第三層得出結論:“君子善假於物”。聯繫前文思考“善假於物的”“物”暗指什麼?

由此看來,第二層用什麼方法闡述學習的重要性?

用哪幾個比喻?

(問題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引導學生自主剖析第二段的層次和主旨——學習的重要性)

3)教師總結

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大量的比喻,從各個方面對中心論點加以闡釋,使論點既鮮明又生動。第二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説,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説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係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説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瞭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處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説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

3、解讀第三段(7分鐘)

1)引導學生仿照第二段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第三段(本段主要論述什麼問題?分幾層?作者是用什麼方法論述問題的?每一層的兩個比喻句是什麼關係?本段的三層內容都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這樣的寫法什麼好處?)

4、請同學們拿出紙來,按要求作練習。要求:每人寫一個比喻句闡述知識的重要性,比喻要恰當。

5、佈置作業: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議論文,論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適當運用比喻論證法。

  《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培養誦讀的能力和閲讀文言文的語感。

2、掌握、積累文言常用實詞和虛詞。

3、掌握課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重點難點

1、熟讀成誦。

2、疏通文意,掌握、積累文言常用實詞,文言常用虛詞

3、掌握課文出現通假字、詞類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2、教法及手段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

一、導入新課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哪些?

二、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

三、解題

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四、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註釋,藉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近音)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中zhòng參cān省xǐng跂qì臾yú螯áo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複習國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指出字音、語氣讀錯的地方。

七、佈置作業:

1、認真閲讀註釋,正確理解課文中的通假字、重點文言常用虛實詞和難懂的.句子。

2、書面作業:“練習”二、三。

3、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

3、借鑑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重點難點:掌握全文比喻代議,寓議於喻及從正反兩方面反覆論證的特點。

教學方法: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

一、複習上節課知識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解決了《勸學》這篇課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翻譯全文,理解文意。

1、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勸學中“勸”為何意?

(2)荀子“人性惡”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別強調教育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勸學》就闡明瞭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

2、齊讀課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寫錯讀錯的字

二、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1)讀課文,根據標題,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詞應怎樣理解?“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2、研習第2段

(1)學生齊讀第2段

(2)把握觀點:這一節主要談了學習的哪個方面?用什麼方法來論述的?

明確:學習的意義;比喻。

(3)要求學生找出本段論述的事物及特點,在已歸納的段落提綱的基礎上擴展增附詞語提綱。1青出於藍2冰寒於水3直木為輪4木受繩5金就礪

以青青於藍、冰寒於水兩個比喻,説明了什麼道理?説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變化會進一步提高、發展。作者又以“直木為輪”為喻,説明什麼道理呢?説明客觀事物可以後天改造,改變

“木受繩”“金就礪”兩個比喻引出什麼結論?“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上面提到的五個比喻都論述了學習的意義在於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它們是平行並列的,還是依次排列的?請分析説明

明確:從論證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層:①人只要不斷學習,就能得到發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學,即達到“知明而行無過”這兩層不是平行並列的,而是延伸。

(5)學生齊讀第2段

3、研習第3段。

(1)學生齊讀第3段

(2)要求學生找出本段最能説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

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本段又採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見2登高而招3順風而呼4假輿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維推理模式,分組討論分析本段的推理過程。

明確:客觀事物通過善假於物可以彌補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過善假於物可以彌補自身不足,“善假於物的”“物”暗指什麼?學習

(5)小結

本段談的是學習的作用,説明學習的作用在於彌補自身不足。用幾組比喻句來説明,本段再次採用比喻論證。

(6)學生齊讀第3段,對照詞語提綱,嘗試背誦。

4、師生共同研習第4段

1、請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論述什麼問題?可分幾個層次,各説明什麼道理?

明確:主要論述學習態度與方法

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開頭至“無以成江海”,説明知識在於積累。

②“騏驥一躍”至“金石可鏤”,説明學習貴在堅持。

③“蚓無爪牙之利”至段末,從正反兩方面強調説明用心、專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麼方法論述問題的?

明確:比喻、對比

4本段的三層內容都用對比設喻的方法闡述。這樣的寫法什麼好處

明確:使中心論點更生動更鮮明,即道理明白、具體生動。

5學生齊背第4段。

三、總結全文。

1、提問: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分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明確:本文中心論點是:學不可以已。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及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三方面進行論述。

2、齊讀全文,體會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對比論證、説理透徹的特點。

3、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歷,談談你對荀子的觀點的看法。

四、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預習下一課。

2、完成《資源與學案》練習。

五、板書設計

勸學《荀子》

(1)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

(2)學習的意義提高自己比喻

改變自己

(3)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

(4)學習的態度、方法對比

  《勸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明確學習的重要性並理解荀子所提出的學習態度及方法。

2、學習以喻代議、寓議於喻的設喻方法。

  教學重點:

分析荀子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以喻代議、寓議於喻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英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培根説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着人類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那麼,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麼?就是學習。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但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獲取更多的知識呢。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兩千多年前,荀子在他所做的《勸學》中就精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學習要掌握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複習上節課文言知識(幻燈片)

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對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你們都掌握了嗎?

你們掌握的怎麼樣,我考一考就知道了。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場有獎搶答賽。老師會在幻燈片上顯示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一些重點的文言知識,

二、整體把握

這篇文言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那麼它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作者是怎麼勸的?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如何論證?

又怎麼勸?

第二段,論述了學習的作用,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可見學習既有意義又有作用,咱學不學?

怎麼學呢?

看來同學們都很會學習,荀子也為我們提出了一些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借鑑一下,看他的學習方法能不能對我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齊備第三段,思考荀子提出了哪些學習方法或學習態度。

以上荀子所提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對你們有沒有什麼啟示?

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但一定要堅持專一,善於積累。

四、小結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就讓我們帶着這種學習態度走進高三,圓大學夢。競賽式搶答。

明確:學不可以已。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青取之於藍。寒於水”比喻説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

“木直中繩。其曲中規”説明學習可以改變自己。

“故木受繩則直。則利”説明外力可以改變事物進一步引出“君子博學。行無過矣”總結上述觀點,進一步説明學習對人的重要意義。

第二段,論述學習的作用:比喻論證

“吾嘗。聞者彰”説明學習可以彌補不足。

“假輿。絕江河”説明學習可以提高能力。

“君子。物也”總結説明學習對人的作用。

生答:“學”

(提問學生有哪些學習方法)

齊背第三段,

思考回答

學習要善於積累(從哪裏看出來的)“積土成山。故江海”(怎樣理解這句話)

正反比喻學生理解,師引導。

學習要堅持(從哪裏看出來)

“騏。可鏤”理解分析。

正反比喻學習態度要專一

“蚓。躁也”理解分析

生回答,各抒己見

作業:

1、做拓展卷

2、寫一篇小文章。

要求:用一個寓言故事;用五個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體的比喻。

標籤:勸學 大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