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

校園8.32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化學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在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

通過有關化學反應的計算,使學生從定量角度理解化學反應,並掌握解題格式。

能力目標 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繫實際的學風,同時培養學生認識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質和量是辨證統一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對初學者來説應嚴格按照課本中的五個步驟方法和書寫格式來進行計算。即①設未知量;②根據題意寫出配平的化學方程式;③寫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題。這樣做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解這種題要求對化學計算題裏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題意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如果化學方程式中某個物質的化學式寫錯了,或者沒有配平,儘管數學計算得很準確,也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可見正確書寫並配平化學方程式是順利解答化學方程式計算題的關鍵要素。

化學計算題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數學為工具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它不僅要有化學學科的思維方法,還應有紮實的數學功底。

解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要求什麼,設未知量才不至於盲目。第二是將題目中給出的化學變化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依題意找出已知量。然後按解題步驟進行。同時要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懼怕化學計算,要相信自己。基礎不好的同學要先做些簡單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逐漸體會將數學的計算方法與化學知識有機結合的過程。然後再做較難的題目。基礎好的同學應具有解一定難度題目的能力。在國中階段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題,較易的.題目是運用數學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即設一個未知量,一個等式關係。中等偏難的題,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識。計算過程難度並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驟多,稍微麻煩些。難度主要體現在如何設好多個未知數以及找出這些未知數之間"量"的關係式。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水平,加強化學計算的訓練,以求達到熟練掌握解化學計算題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議 本節只要求學生學習有關純物質的計算,且不涉及到單位的換算。計算是建立在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基礎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應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義的基礎上的,要製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所以在教學中要將化學方程式的含義與計算結合起來。

化學計算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其中化學知識是化學計算的基礎,數學是化學計算的工具。要求學生對涉及的有關化學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及配平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作解題格式的示範,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輔相成的,質和量是統一的辨證觀點。本節課可採用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重、難點: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教學過程:

引入: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變化和質量關係。那麼,化工,農業生產和實際生活中,如何通過質量關係來計算產品和原料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能源呢?本節課將要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

投影:例一 寫出硫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敍述出各物質之間質量比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32g硫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二氧化硫。1.6硫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同時消耗氧氣的質量是__________。

討論完成:

S + O2 點燃 SO2

32 32 64

每32份硫與32 份氧氣完全反應,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 64

1.6 3.2

學生練習1:寫出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係_____________。現有31白磷完全燃燒,需要氧氣__________ ,生成五氧化二磷 _________ 。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根據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質的質量,計算求出未知物質的質量,此過程就為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板書: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投影:例2 加熱分解11.6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氧氣?

板書:解:(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 答:可以得到4.6氧氣.

學生練習,一名同學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學生練習2:實驗室要得到3.2氧氣需高錳酸鉀多少?同時生成二氧化錳多少?

練習3 用氫氣還原氧化銅,要得到銅1.6,需氧化銅多少?

分析討論、歸納總結:

討論:1.化學方程式不配平,對計算結果是否會產生影響?

2.化學方程式計算中,不純的已知量能帶進化學方程式中計算嗎?

投影:例三 12.25氯酸鉀和3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完全反應後生成多少氧氣?反應後剩餘固體是多少?

學生練習:同桌互相出題,交換解答,討論,教師檢查。

出題類型(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係式對關係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係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2.加熱分解11.6氯酸鉀,可以得到多少氧氣?

解:(1)根據題意設未知量;設可得到氧氣質量為x

(2)寫出化學方程式; 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關物質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245 96 11.6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1.6=96/x x=96 ×11.6/245=4.6

(5)答:可以得到4.6氧氣.

小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要求

化學方程式要配平

需將純量代方程

關係式對關係量

計算單位不能忘

關係量間成比例

解設比答要牢記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開採和節約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瞭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化學反應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煉製的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過程與方法

自己動手做鹽酸與鎂條反應的實驗,體會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增強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燃料不充分燃燒對空氣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能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甲烷的燃燒及產物的檢驗。

2、石油分餾的產物及用途。

難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教學工具

有關化石燃料的錄像資科,導氣管、燒杯、火柴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播放一段Flash錄像:(特寫)燒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温度為20℃的温度計。然後向炭火上加上一鏟新煤,紅紅炭火變暗,温度計示數隨之下降到16℃。過了一段時間,炭火又變得紅熱,温度計示數又上升至20℃。

師:生活中的這個常見現象説明了什麼問題?(不需要學生立即回答)

二、推進新課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師:我們都知道燃料燃燒時產生了熱量,是不是隻有通過燃燒才能獲得能量的呢?下面我們來做教材上的實驗7-3。

師:實驗説明了什麼?

生:説明了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熱量。

師:這種化學反應放熱現象在許多化學反應中都會發生,大家請思考:

(1)化學反應都是放出能量的嗎?請舉出生活中你見過的吸收能量的化學反應的例子。

(2)我們一開始播放的Flash錄像中的現象如何解釋?凡是反應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嗎?

師:演示硫粉在空氣中和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播放煤塊和煤粉在空氣中燃燒的錄像,讓學生比較反應現象的不同,並思考原因。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師:植物或植物枯萎後被埋於土中,經長期複雜變化成煤。

石油、天然氣的形成

師:大多數的鍊鋼廠、熱電廠等使用什麼燃料?

生:煤。

師:(1)煤是純淨物嗎?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3)你知道煤作為燃料的原理是什麼?

生:(1)是混合物。

(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主要含硅、鉛、鈣、鐵等元素)。

(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應所放出的熱量。

師:知道人們怎麼綜合利用煤的嗎?煤加工後的`主要產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隔絕空氣加熱

煤氣的主要成分:

氫氣(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氣體

師:我國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慶、大港、勝利、華北等。

師: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嗎?石油產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還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直接作燃料的話,石油會燃燒不充分,不僅會造成浪費,還會生成大量的黑煙和含S、含N等有害氣體。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蠟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師:煤氣泄露會造成什麼危害?使用灌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注意什麼?

生:危害到人體和財產的安全;使用罐裝液化石油氣在安全上應注意不能加熱,不能猛烈撞擊等。

師:有人説天然氣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氣,對不對?

生:不對,因為雖然天煞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與純甲烷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師:説得對,下面我們來看看天然氣的成分。

1、構成:主要是碳和氫元素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於水

4、CH4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

(注意:點燃之前要驗純)

CH4+2O2===CO2+2H2O

師:出示一塊蜂窩煤,然後提問:蜂窩煤有許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奧祕嗎?工業上使用煤等固體燃料,怎樣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燒?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題從實驗入手來介紹中和反應。酸和鹼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所以,教材沒有簡單將它作為酸或鹼的性質來介紹,而是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説明。為了説明中和反應的產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關於中和反應的應用,教材從酸鹼性的角度説明了它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教材安排的活動與探究,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

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驗探究開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嘗試實驗成功的'喜悦從而知道酸鹼能反應,進一步強調這類反應是中和反應。教材放眼於實際生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本節內容主要選擇了引導探究法,通過創設情景、設計實驗以及利用多媒體等手段來探究中和反應,從探究中層層啟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不斷提供動腦思考的探究情景,提供動手練習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酸和鹼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

2.瞭解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1.會利用酸鹼指示劑來判斷酸鹼發生反應

2.從宏觀到微觀解釋中和反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 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建立微觀世界觀,提高學科素養。

2.體會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和人體健康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中和反應的概念及科學探究方法

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 能運用微觀知識解釋中和反應的實質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4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五章第二節《元素週期律》。本節課採用課堂討論和邊講邊做實驗,引導學生對大量數據和事實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週期律。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較抽象,理論性強。元素週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結構上歸納得出的,因此原子結構知識是研究元素週期律的理論基礎。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週期律是中學化學教材中重要的基礎理論。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可以促使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也能使學生以元素週期律為理論指導,來探索研究以後將要學習的化學知識。因此,本章是本書乃至整個中學化學教材的重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與元素金屬、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

(2)瞭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

(3)認識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週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從而理解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總結歸納、發現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保持辨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尊重事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元素主要性質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2)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

難點:

(1)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

(2)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學情分析

到目前為此,學生已經學習了氧、氫、碳、鐵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還學習了鹼金屬、鹵素兩個元素族的知識,初步學習了原子結構的理論知識,為本章創造了必要條件。但由於在國中的學習中,教師對國中教材大綱的`把握不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導致了高一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也深淺不一。

教學方法

學法引導

通過閲讀,瞭解並歸納1~18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和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幾個方面的週期性變化,導出元素週期律。

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的關係,揭示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的現象,總結歸納出元素週期律,再與理論推導的進行比較、統一。

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教法

本節課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可採用誘思探究法——通過自學、討論、對比、實驗、設疑等方式誘導學生思考、觀察、分析、歸納、推理、探究。通過實驗啟發討論等方法。

重、難點突破辦法

教學中注意對舊知識的複習,更應注意剖析新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繫、幫助學生温故而知新,實現由未知向已知、由淺入深的轉化。

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式,啟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生動活潑地進行學習,以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程度設計

設疑激趣——多媒體演示——啟思誘導——小組討論——歸納——實驗引探——討論——歸納——歸納總結

課時安排為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採用以舊引新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堂,整個課堂的目標完成的設計即是老師組織學生在課堂活動的過程。不斷將學生引入學習新的知識,激發思考新問題,使學生有課堂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可分五步進行:

研究核外電子排布變化的規律性。將質子數1~18的元素,從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兩個方面分析,組織學生按同一橫行元素和同一縱行元素兩個方向研究、討論,從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的適當時候,引入“原子序數”的概念。

研究原子半徑變化的規律性。和第一步思路一樣,先討論、歸納,再比較驗證,最後分析總結。

研究元素主要化合價變化的規律性。組織學生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Li—F、Na—Cl的主要化合價。對照表5-5進行驗證,完成表5—8,得出結論。

研究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

先引導學生根據以前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出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推測在同一週期中,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性。

實驗驗證。對11~18號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的變化進行實驗驗證及分析。(通過Al2O3、Al(OH)3與酸、鹼反應的實驗引入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

組織學生將本節內容歸納、總結得出元素週期律。

讓學生完成一些有關的課堂練習題,以進一步鞏固有關知識。

板書設計: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5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瞭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2、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鈉的性質

教學難點

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

教學過程

【複習】國中所學有關鐵的性質。

【學生】探究、回顧。

【學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與交流

金屬有哪些共同的化學性質?

1、舉例説明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一些化學反應的照片,請分析這些反應,並寫出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類已發現的一百多種元素中,大約有4/5是金屬元素(引導學生看元素周表),多數金屬的化學性質都比較活潑。因此,絕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總是以化合態存在。但亦有遊離態存在的金屬(如,Ag、Cu、Au、Pt)。今天我們學習一種常見的活潑金屬——鈉

【板書】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金屬鈉(Na)

【學生探究】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討論其化學性質。

(複習: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板書】1.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學生】探究鈉的物理性質,探究實驗(教材P39實驗3-1)

【板書】2.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問題】剛才切開鈉時看到銀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澤,為什麼?(引導學生從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分析、探究,推導出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3.鈉的化學性質

【板書】(1)與氧氣反應

4Na+O2=2Na2O(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實驗探究】教材P39實驗3-2(讓學生描述出反應的實驗現象)

現象:鈉先熔成小球,然後燃燒,發出黃光,生成一種淡固體——過氧化鈉(Na2O2)

【板書】

2Na+O2==Na2O2(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學生活動】閲讀教材P40科學視野過氧化鈉的特殊用途

【探究】人們常用金屬器皿來盛水,也常用鐵、鋁或銅製的水壺來燒水,説明這幾種金屬與熱水是不反應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不與水反應呢?

【學生實驗探究】教材P41實驗3-3

【問題思考】

1、鈉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2、鈉為什麼會熔化成一個小球?

3、小球為什麼會在水面上遊動?

4、滴入酚酞後溶液為什麼會變色?

5、保存鈉的無色液體是否為水?

【板書】(2)鈉與水的反應:2Na+2H2O=2NaOH+H2↑

(判斷其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分別是哪一種物質)

【探究】鈉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屬單質O2反應外,還能和哪些非金屬單質反應?

(學生回憶國中學過的Na與Cl2的反應)

【板書】(3)鈉與氯氣反應:2Na+Cl2==2NaCl

另外,鈉還可以和硫單質反應,甚至發生爆炸,生成Na2S。

(4)鈉與硫反應:2Na+S====Na2S

【學生探究總結】1.鈉的化學性質怎樣?與國中所學金屬活動順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應中,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能否從原子結構方面來説明?

【歸納、總結】1.鈉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與金屬活動順序表一致。

2、鈉在上述反應中,化合價均由0價變為+1價,這是由於鈉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之故,因此,鈉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是一種強還原劑。

課後小結

【小結】鈉是一種化學性質活潑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有着廣泛的`用途。

課後習題

【課後作業】【拓展、探究】

1、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麼形態存在?為什麼?主要存在於哪些物質中?

2、怎樣保存金屬鈉?為什麼要這樣保存?

3、鈉能否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進行實驗探究)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鈉着火以後能否用水來滅?

5、試分析鈉在空氣中久置所發生的變化現象?

板書

一、鈉的性質

1、鈉的物理性質

銀白色、有金屬光澤的固體,熱、電的良導體,質軟、密度小、熔點低。

2、鈉的化學性質

①鈉和非金屬單質的反應

a.4Na+O2====2Na2Ob.2Na+O2Na2O2

c.2Na+Cl22NaCld.2Na+S====Na2S

②鈉與水的反應

2Na+2H2O==2NaOH+H2↑

4、鈉的存在及保存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6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課程類型】活動課: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教學目的】

l、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表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通過探究,使學生體會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l、激趣

2、培養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描述能力

【教學難點】訓練學生主動發現實驗現象;學會表述實驗現象。

【課時安排】l課時

【教學環節】提出課題→師生討論→確定方案→實驗探究→交流反饋→填寫報告

【教學策略】本課題第一次出現“活動與探究”,是學生進行化學探究的開端。第一個探究活動教師可先演示,學生模仿;第二個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完成。

【課前準備】蠟燭、火柴、燒杯、玻璃導管、白紙(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學生活動設計】

l、對課題涉及的知識方面的疑點提出質疑;

2、每二人一組點燃蠟燭進行實驗探究並記錄;

3、在教師的參與下進行生生交流;

4、在教師引導下思考、分析,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世界是物質的,化學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化學實驗是研究物質的重要手段。同學們,你做過蠟燭燃燒這個實驗嗎?你仔細觀察過燃燒的蠟燭嗎?如果用"化學的眼光"去觀察,你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學生閲讀]P7"活動與探究"

[學生討論]

1、燃燒時可能發生哪幾種變化?

2、你猜想蠟燭會有哪些性質?

3、你想通過什麼實驗手段來證實它們?

4、你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向老師諮詢?

[學生質疑](可能問到的問題)

1、石蠟是一種什麼物質?

2、蠟燭怎麼會有各種顏色?

3、蠟燭是怎麼製成的?

4、燭芯僅是純棉線嗎?

5、為什麼點燃燭芯就能引燃蠟燭?

6、蠟燭燃燒後越來越短是因為它都變成蠟油了嗎?

7、蠟燭燃燒有時冒黑煙是怎麼回事?

8、蠟燭燃燒時是固體蠟燃燒還是蠟油燃燒還是有其他情況?

9、蠟燭燃燒時,火焰為什麼越來越高?

10、吹滅蠟燭時為什麼會聞到很難聞的氣味?

[教師答疑](邊答疑邊為後面的實驗探究設下埋伏,凡是通過實驗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暫不作答)

[學生活動]試述實驗探究的主要步驟及其目的。

[教師指導]實驗步驟和觀察要點:(電腦畫面提示)

l、取一支蠟燭,觀察其顏色、狀態、氣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蠟燭,將其放入水中,觀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

2、用火柴點燃一支新蠟燭:

(1)觀察蠟燭外部形態的'變化,例如燭芯被點燃後大約幾秒鐘蠟燭熔化;周圍氣流穩定時、不穩定時燭火及蠟燭的外型變化;蠟燭周圍温度的變化等;

(2)(如圖1)觀察蠟燭的火焰有無明顯的層次,其顏色、亮度、温度有無明顯差異(可選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紙測試);

圖1

(3)(如圖2)將冷而乾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其內壁;然後將其迅速翻轉過來,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盪,觀察石灰水是否有變化;

圖2

3、吹滅蠟燭,觀察;

4、熄滅蠟燭時,試用火柴點燃白煙,看看會給你帶來什麼驚喜?

5、(拓展實驗)(如圖3)小心地往燭焰裏插一根玻璃導管,你會發現什麼?用火柴在導管的另一端點燃,你又會發現什麼?

圖3

[實驗探究]學生每二人一組,邊實驗、邊記錄、邊思考;教師巡視,指導、答疑。

[交流反饋]學生代表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現象和結論)。

[反思與補充]通過交流,學生取長補短。

[總結與評價]略

(學生填寫探究報告)

【課後附記】

1、課前佈置學生在家觀察蠟燭的燃燒非常必要,否則課上時間太緊;

2、學生可以自願結組,這樣利於配合;

3、限於時間,學生提問前教師要限定範圍,以避免跑題;

4、每組可以配備小試管夾或者帶鐵夾的鐵架台,用來固定導管,以免學生操作時燙手。

國中化學優秀教案7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瞭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利用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元素知識的探究學習,聯繫生活和地殼中元素含量,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學習,學會與人相處。通過對生活中一些物質所含元素的確定,養成更加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

【教學難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的含義,能用元素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信息。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元素

【導入新課】我們學過的有關元素的知識: 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100多種元素;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週期表和元素週期律;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在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什麼叫做元素呢?

下面介紹幾種原子:

總稱 質子數 中子數

氧元素 氧原子 8 8

氧原子 8 9

氧原子 8 10

總稱 質子數 中子數

碳元素 碳原子 6 6

碳原子 6 7

碳原子 6 8

碳元素和氧元素本質區別是什麼?決定元素種類的是什麼呢?

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

【概念解析】不同元素的區別是質子數不同或者説: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思考】元素和原子又是什麼關係?如以下問題:

1.水分子中含有 原子; 2. 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原子;

水是由 組成。 二氧化碳是由 組成。

3.氧氣分子中含有 原子;

氧氣是由 組成。

【分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2.元素和原子的區別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區分 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沒有數量多少的意義 既講種類,又講個數,有數量多少的含義

使用範圍 應用於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應用與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舉例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聯繫

元素 原子

【推論】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質子數,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根本區別為核電荷數不同,但中子數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展示下列四項內容圖片)

【分析】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硅、鋁、鐵;

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碳、氫、氮;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氧、氫、氯、鈉;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幾種元素的順序為:氮、氧。

綜上所述,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含氟牙膏”“高鈣奶”“碘鹽”“富硒茶葉”“加鐵醬油”等用品裏的氟、鈣、碘、鐵指的都是元素。

【討論】在發生化學反應S + O2 點燃 SO2 中,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生了變化?

【結論】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組,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發生變化。

【小結】化學反應前後,分子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原子種類、元素種類均不變。

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質之間的關係

【歸納】描述物質的幾種方法:

1.有的純淨物由分子構成,有的純淨物由原子構成。

2.純淨物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課堂練習】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

2.物質的分類標準有很多,自擬兩個分類標準,將水、氫氣、氧氣、二氧化碳四種物質中的三種物質包括在標準內,而另一種物質不包括在標準內。

(1)標準 常温下是氣態的 ,包括的物質有 氫氣、氧氣、二氧化碳 ;

(2)標準 組成物質中含有氧元素的 ,包括的物質有 水、氧氣、二氧化碳 。

3.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

A、原子質量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質子數不同 D、核外電子數不同

4.判斷正誤,並加以改正

①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②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③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

5.有關二氧化硫(SO2)的敍述正確的是【 】

①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②二氧化硫是由1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組成的;③二氧化硫分子裏含有1個硫元素和2個硫元素;④每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

⑤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請你與同學們交流討論:

【基礎鞏固】6.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祥雲”火炬,使用的燃料成份中含有液態丁烷,而丁烷燃燒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斷丁烷中一定含有元素是那些?

丁烷 + 氧氣 水 + 二氧化碳

一定有氫、碳, 氫、氧、碳

7.某全麥餅乾部分營養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

“鐵、鎂、鋅、鈣”是指【 】

營養成分 鐵 鎂 鋅 鈣

含量

㎎/g

4.5~5 90~

100

3~4 280~

300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屬

8.地殼裏所含元素的質量分數居前四位的元素由低到高

依次是【 】

A 氧、硅、鋁、鐵 B 氧、硅、鐵、鋁

C 鐵、鋁、硅、氧 D 鋁、鐵、硅、氧

9.二氧化碳是由 和 組成的,共含有 元素;

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構成的,共含有 個原子,含有 種原子。

10.博士倫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份是雙氧水(H2O2),下列雙氧水的敍述正確的是【 】

A.雙氧水由氧氣和氫氣組成 B.雙氧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雙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氫分子組成

D雙氧水分子由二個氫元素二個氧元素組成

11.中國小使用的塗改液中含有的揮發性物質二氯化甲烷(CH2Cl2),吸入後會引起慢性中毒,下列有關敍述正確的是【 】

A 二氯甲烷由甲烷和氯氣組成 B 二氯甲烷由碳、氫、氯三種元素組成

C 一個二氯甲烷分子中有一個氫氣分子和二個氯原子

D 一個二氯甲烷分子由碳元素、氫元素和兩個氯元素構成

12.下列説法不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B 一個氫分子中含兩個氫原子

C 元素的種類由核電荷數(質子數)確定

D 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的

13.自編口訣,背誦課本P75 常見元素名稱及符號。

K、 Na、H、 Ag F、 Cl、Br、 I Ca、Mg、 Ba、Zn、Cu

鉀、鈉、 氫、 銀 氟、氯、溴、碘 鈣、鎂、 鋇 、鋅、銅

Al、O、Fe He、Ne、Ar、 Kr、Xe

鋁、氧、鐵 氦、氖、氬、 氪、 氙

第二課時 元素符號 元素週期表

【知識回顧】1.什麼叫元素?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生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元素 ;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元素 。

3.從下列漢字表示元素名稱中,你可以得到什麼規律?

Au、Ag、Cu、Fe、 Sn H、O、 N、Br、 C、 S He、Ne、Ar

金、 銀、銅、 鐵、 錫 氫、氧、氮、溴、 碳、硫 氦、氖、氬、

以各種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漢字給元素命名,比較形象,但書寫十分不便。

一、元素符號 國際上統一用來表示元素的一種特定的化學符號。

1.元素符號的書寫

①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C、S、P、K 等。

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一大二小)。Na、Mg、Ca、Zn、Si 等。

2.元素的分類

金屬元素:漢字偏旁為“釒”旁,汞除外。如: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等。

非金屬元素:漢字偏旁為“氣”“氵”“石”表示其單質在通常狀況下存在的狀態。

如氫、溴、碳等。

稀有氣體元素:“氣”字頭包括氦、氖、氬、氪、氙、氡。

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宏觀意義:①表示一種元素;

②有時還能表示一種物質如稀有氣體、金屬和固態非金屬。He:氦;

Fe:鐵; C:碳。

微觀意義: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注意】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了數字,就只有微觀的意義!

【課堂練習】1.説出下列符號的意義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符號和數字表達含義

5個氧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個銅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個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符號中,能表示氫元素,又能表示氫原子的是【 】

A. 2H B. H2 C. 2H2 D. H

4.下列符號中,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還能表示這種物質的是【 】

A. He B.2He C.O2 D.2O

二、元素週期表

週期表共有七個橫行,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週期,共有七個週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週期表中的18個縱行中,第8、9、10三個縱行組成一族,其餘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族,共有16個族。(橫是週期,縱是族)

【元素週期表帶給我們的信息】

1.

2.原子序數 = 核電荷數 = 核內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3.每週期開頭是金屬元素(第一週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屬元素,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這説明隨着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性質出現了週期性的變化。這種規律性的變化也就是“元素週期表”的名稱的來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

4.元素週期表的意義: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

①為尋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論依據;

②由於在週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質越相似,可以啟發人們在元素週期表的一定區域尋找新物質(如農藥、催化劑、半導體材料等)。

【課堂練習】5.正確認識相關事物的相同點於不同點,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之一。我們可用下圖來表示事物的異同點。將兩種事物的共同點寫在兩個圓重疊的區域內,每種事物的不同點寫在相應圓重疊區域以外的部分。請參照下圖左側示例,另外確定一組化學事物填在右側的空格中。

A分子B原子

a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 b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c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6.下列不能用來描述物質微觀構成的是【 】

A 單質 B 原子 C 離子 D 元素

7.右圖是元素週期表中的一格,下面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

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2 B.該元素屬於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

D.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

【基礎鞏固】1.不同種元素的區別是【 】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中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和不同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A.硅 B.鐵 C.鋁 D. 鈣

3.寫出氮、氯、硫、磷、錳、銅、金的元素符號。

4.寫出He 、F 、Si 、K、 Ag、 Hg 的元素的名稱。

5.將下列寫錯的元素符號改正

銅Cu______,;鋅ZN______; 銀AG______;氯cL______; 鈣cA______。

【能力提高】1.不同元素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 】不同。

A、中子數 B、質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相對原子質量

2.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説這些名詞“加碘鹽”、“補鐵醬油”、“高鈣奶”,這裏的碘鐵鈣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單質

3.下列説法中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氣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個碳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4.如右圖所示是元素週期表中的一種元素,下列有關該元素的説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序數是13 B.它是非金屬元素

C.它的質量是26.98g D.相對原子質量是13

5、寫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

① Cl 氯元素、一個氯原子 ②2Fe 兩個鐵原子 ③ nS n個硫原子

【歷史回顧】1.思考: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是否一定屬於同種元素的原子?試舉例説明。

不一定。例如質子數都為10的粒子有:Ne、H2O、NH3等。

1、 試着用圖示表示出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間的關係,並舉例説明。

1、 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間的關係:

組成

元素 物質

種 成 構

原 構 成

子 構成

原子 分子

例如,可以説:

鐵是由鐵元素組成的

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