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5篇

校園2.0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瞭解太空植物產生變化的原因及變化後的作用。

2、掌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3、感受科學力量的神奇及科學技術的偉大。

【教學重點】

學會學習,體會文中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圖片引課

1、出示神六英雄圖片,問學生是誰?出示神五英雄圖片,問學生是誰?

2、出示發射飛船圖片,問學生是什麼?

3、小結:

在飛船裏不僅載着我們的航天英雄,同時,還載着一批特殊的乘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揭示課題,讀題。

二、導語引路

1、自由讀導語、思考:

導語告訴我們怎麼來學習?

2、反饋,出示學習本課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和要求:

⑴ 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內容?

⑵ 感興趣,讀不懂的地方畫下來,討論、交流。

三、個人學習

1、按導語的要求和方法自己學習32課。

2、瞭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3、教師提供學習資料,學生再次自己學課文,並把問題寫下來。

四、小組學習

1、在學習小組裏把不懂的地方,還有最感興趣的地方,進行討論、交流,要求:

把為什麼感興趣,是什麼地方不懂,説清楚。

板書:

為什麼?是什麼?

2、反饋。

五、集體學習

1、提出不懂問題,全班交流。

2、重點落實以下三方面:

⑴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把方法板書到黑板上。

⑵ 理解由於由於使得:

① 植物種子內部的遺傳物質產生變化的原因是

② 由於宇宙射線的輻射,由於處於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環境,所以

③ 小結:

這句話寫出了植物種子產生變化的幾個方面的原因。

⑶ 概括太空蔬菜的作用,明確用詞準確:

已經走進打算正在致力於還希望。

六、激情、拓展

1、此時此刻,同學們有什麼話要説?

2、有情朗讀課文最後一段。

3、閲讀科普文章,推薦《人造發光植物》。

4、結束語:

讓我們從小愛科學吧!讓科學之光灑滿我們的校園!

【教學反思】

1、簡單語文,簡單教:

在教材處理上,不要過分去深究細磨。本堂課只有2個知識性的訓練點:

⑴ 由於由於使得讓學生明白,這句話中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⑵ 依託已經走進打算正在致力於還希望這些詞,讓學生明白用詞要準確。

2、努力為學生的需求服務:

⑴ 本堂課圍繞幫助解決學生的問題,開展教學。

⑵ 學法的指導,為學生將來學習,仍至於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3、使自己成為一個具備語文老師資格的老師:

⑴ 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作表率。

⑵ 在課堂上綻放老師的語文素養,為澆灌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設計本課的目的主要是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盒子,發現不同種類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初步樹立設計意識,培養簡單的設計能力。

《會變的盒子》這課,我抓住課題中的“變”字,以《中國小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依據,設計一系列探究活動,通過這些綜合學習和探究實踐,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過説:“能培養獨創性和喚起對知識愉悦的,是教師的最高本領。”探究式教學模式正是重在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問題,並形成積極探索和獨立思考問題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以興趣為前提,在輕鬆、自然、獨立的學習氛圍中,把教師要講授的教學內容轉化為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由淺入深地進行實踐與創新,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寓知識、技能於興趣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並獲取學習的經驗。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21頁左上方的“小體驗”欄目,旨在讓學生通過拆解舊盒子並反折成新盒子這一過程,探究紙張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瞭解紙盒各部位的作用,為製作紙盒娃娃作準備。接下來,教材通過六張圖片,分五步介紹瞭如何用拆、畫、剪、折、貼等方法制作紙盒娃娃。

第22頁展示了七幅學生作品。通過欣賞分析學生作品中哪些地方巧妙應用了本課所學,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啟發學生聯想還可以運用哪些以前學過的製作方法,結合小紙盒原有造型,設計出有趣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課本劇中的角色,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還可以是筆筒,雜物盒等小擺件。

三、學情分析

階段的學生對摺、剪、貼、畫等基本方法並不陌生,在之前的美術課中,已經積累了一些根據圖示動手製作的經驗,對紙盒造型有一定了解,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加工、裝飾紙盒。但是,他們對於紙盒的基本構造,以及盒子是怎樣從平面到立體的製作過程少有探究。學生對拆解紙盒抱有極大熱情,但是能否把拆開的盒子反折成新的盒子,對他們將是一個考驗。這一方法雖然有一定難度,但過程卻其樂無窮。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動手實踐能力與空間想象力。

四、學習目標

1、通過生動直觀的紙盒通關遊戲和教師示範,經歷獨立拆解紙盒由立體變為平面的過程,由淺入深地瞭解盒子的基本構造。

2、通過觀看紙盒娃娃製作過程的微課和師生合作探究製作小熊划船的過程中,學習並複習用拆、畫、剪、折、貼的綜合方法把紙盒變成新形象。

3、通過觀察課本上的七幅學生作品,補充學習卷和組合的綜合方法。

五、重難點重點:

瞭解、改變盒子的構造,並設計製作出有趣的新形象。

難點:立體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激活與引導。

六、評價設計

1、通過學生直觀的操作活動,學生盒子的展示來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

2、通過觀看微課和師生合作探究,在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中歸納拆、畫、剪、折、貼的綜合方法,達成目標2。

3、在觀察和獨立思考中,回憶之前學習的卷和組合的方法,達成目標3。

七、教學過程

7。1 第一學時

7。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激趣導入 評論(0)

1、組織教學:

師:歡迎同學們再次和老師一同進入多姿多彩的美術課堂!

師:今天這節課的主角就是它——盒子!(板書部分課題:盒子)

盒子有什麼稀奇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那麼它們都是什麼材質做成的?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出示教具:盒子)

2、觀看課件:

師:圖片中古代和現代的盒子材質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生:分別用不同的材質製成的,有紙質、金屬、木質等

你可別小瞧它,它可是老師的魔術道具,一秒鐘就可以變得不一樣,不信,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喊出”盒子變變變!”(將盒子反折,露出小鳥的形象。)

神奇吧!你也想給盒子來個大變身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研究研究這——會變的盒子。(補充完整課題:會變的盒子)

【調動學生興趣,為進入下一環節做好精神準備。】

活動2【講授】探究實踐

1、紙盒遊戲

師:老師今天準備了一個關於紙盒的通關小遊戲,你們想不想玩啊?

生:想!

師:初級難度:數數盒子一共幾個面並標出來。

生:展示盒子的六個面。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

師:中級難度:請你拿出一個紙盒,迅速把它展開變成平面的,你還能找到之前的六個面嗎?試着標一標。

生:迅速拆開自己蒐集到的一個紙盒,初步瞭解它的製作方法。

師:高級難度:你能用最短的時間再把它反折成一個新盒子嗎?想想為什麼要反折盒子?

生:反摺紙盒,在折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它的製作方法,並在活動中瞭解紙盒展開圖與盒子的關係。

師:盒子的外部佈滿了廣告,比較光滑,不易上色;而盒子內部展開的平面圖就像天然的畫紙,便於繪畫。(通過對紙盒進行“展開→還原”的活動,初步瞭解簡單的設計與製作盒子的基本方法。)

2、提出質疑

師:除了紅色部分的六個面外,白色部分起到什麼作用?(出示課件:紙盒平面圖)

生:連接、加固。

活動3【活動】鞏固新知

1、師生合作

師:老師也想仿照着做一個小熊划船的紙盒形象,可是看起來很單調。你能想辦法讓它看起來更加飽滿豔麗嗎?

生:因為老師只用到了紙盒的兩個面。加船帆、號角、海浪。

師:講解剪的方法。留一個面上的圖案不要剪,其他面上的圖案沿着輪廓線剪開,不要剪掉。

剪、折、貼好盒子。小熊終於揚帆起航啦!

同學們還有哪些創意?還能用哪些製作方法?(觀看課件)

生:卷、組合。(板書:卷、組合)

相同紙盒橫着設計、豎着設計產生不同的效果。

2、欣賞學習

欣賞課件:優秀作品。

【通過小組研究、實踐,發現更多方法及問題。相互啟發構思,為進一步的實踐活動做好準備。】

活動4【作業】實踐創新

1、明確作業要求

師: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躍躍欲試了!那就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吧!

師:看作業要求。

運用不同紙盒進行大膽組合與創作,可以合作或獨立操作的形式進行藝術實踐活動。

師:組織並參與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

【訓練學生合作能力,通過巧妙利用紙盒的形狀和顏色進行組合製作,培養學生的想象與創造能力。】

2、評價展示

師: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製作,將變身後的紙盒拍照上傳至微信羣。

師:展示各小組學生作品,組織學生在微信羣和課堂上分別進行文字點贊評價和口頭評價。

生:學生互評,點贊加笑臉。

【鼓勵學生勇於自我展示並大膽對藝術作品進行評述。】

師:到底哪個同學的作品才是最受同學們喜愛的作品呢?評選截止至今晚,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評價和點贊。

生:學生談收穫。學生課下繼續評價。

【通過微信網頁版將學生的作品進行拍照展示與評價,實現家校互動的一個平台。】

3、總結

師:經過我們的巧手、巧心,即將被拋棄的盒子變成了精美的工藝品。生活中有許多廢舊作品,我們要善於利用變廢為寶,美化身邊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把説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説明事理的方法。(二)重點掌握實詞表中“上”、“法”等10個實詞和“而”、“所以”等虛詞的用法。(三)使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不斷變化發展的規律,懂得人的認識也應隨着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道理。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重點詞義析疑(包括實詞和虛詞)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説,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係選擇恰當的解釋。這裏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於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運行。

先表澭水:標誌,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誌。

循表而夜涉:標誌,標準,名詞。

千有餘人:相當於“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於此:類似,像。似於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裏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為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其父雖善遊:雖然。

 (二)本文中心論點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本文的題目揭示了中心論點。“察今”,即明察當今實際情況。本文針對當時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對變革的錯誤思想,提出了應當隨着時代的改變來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張,即“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觀點就是制定法令制度應當從當今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這一觀點我們應當怎樣評價?

分析:這一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作者反對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頑固守舊的思想,提倡的是變法革新從實際出發的主張,這對於推動時代、社會的向前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説“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主張以人為依據,從人出發,來制定法令制度,這就掩蓋了統治階級制定法令制度的階級實質。在階級社會裏,一切法令制度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不可能有,也從未有過為所有“人”服務的法令制度。這是作者認識上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

 (四)文章的層次怎樣劃分?

分析:總的説文章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論點,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第二部分(3~6段)進一步論證論點,提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主張。

  第一部分。

開頭用設問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觀點。為什麼先王之法不可法呢?兩個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在漫長的年代裏,“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已非本來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於時”,既“有要於時”,那麼,“時不與法俱在”,就要隨着時代的變化來制定適應現實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這兩個原因之後,作者提出了“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主張,以“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為依據,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論點,就是説,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

 第二部分。

以“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核心,從多方面論證中心論點。這一部分裏,作者講寓言故事、打比方,反覆強調先王之法與現實情況已經不適應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國家,就要改變先王之成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進一步證明,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法令制度對治國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舉了什麼例子,論證了什麼問題?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觀點,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鼈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説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麼地方用了這種方法?論證了什麼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後,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七)本文講了哪幾個寓言?各説明了什麼道理?各包含怎樣的寓義?根據這三個故事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分析:本文講了三則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荊人襲宋夜渡澭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説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諷刺了不顧地點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説明地點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地點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引嬰兒欲投江中的故事,諷刺了不顧人的條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説明人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人的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這三則寓言是從時、地、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論證和用寓言故事論證這兩種方法,運用這兩種方法論證事理有什麼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較抽象、複雜的道理講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同時,也能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采,更吸引讀者。

 (九)請説出課文中有關説理、舉例、設喻的段落,並談談這三者較完美地結合的好處?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説理,兼有設喻、舉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設喻、舉例。這三者很好地結合,使文章的論據充足有力,深刻透徹。特別是文中的精譬設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強了文章的説服力量。這種寫作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十)本文的基本觀點寓含着什麼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寓含着這樣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應隨着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更新。這種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在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的時代,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在今天,這種思想,對於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加快四化建設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板書課題:察今《呂氏春秋》

  (二)解題

察今,篇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中的第八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今本分12紀、8覽、6論,共26卷,約20萬言。(以下引導學生閲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二節:“《呂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課文節選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闡明瞭法令制度應該隨着客觀形勢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制訂法令制度必須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以下引導學生閲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三節:“文章……關係弄清楚。”)

(三)寫作背景、《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簡介。

1.《呂氏春秋》是在呂不韋任秦國丞相期間編寫的。呂不韋開始任丞相是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罷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統一全國的前夕。當時秦的變法已有百年曆史,但六國中反對變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書”,就是由齊人淳于越提出“師古”引起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師古”的主張寫的。

2.《呂氏春秋》是雜家代表著作,其編寫經過見於《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目的是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結構。

説明:這裏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於誦讀分段。在學生基本上達於成誦後,再作比較詳細的解釋。

1.先劃出各段的關鍵語句。(用討論方式進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第3段:“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法之”,“豈不悲哉”。

第4段:“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時已徙矣,而法不徙”,則難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簡答:

①作者對“先王之法”是否持絕對否定的態度?(不是,他認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

②文題是“察今”,這跟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有什麼關係?(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就是從當時人們的實際狀況出發的,學先王就要學習這一點,所以必須察今。)

據此可見,第1、2段為第一部分,論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為法”必須“察今”的觀點。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設喻——分別以人、事、物設喻,這些設喻的共同點是什麼?

由此可見,這四段可合併為一個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闊悖謬。(要指出各個設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細微差別,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誦讀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①注意對設問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實質上是解釋;後一答“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順序不能顛倒。

②“損”“益”是固定的反義詞,類似的有“徐疾”“優劣”“虛實”“浮沉”等。

③既有“損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雖”,這裏表示假定,相當於“即使”。這是退一步的説法。為什麼“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呢?這要留待下文作解釋。

(以上內容也可以採用提問形式使學生了解。)

2.學生自讀三四遍後進行檢查。

 (六)誦讀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也可採用提問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為需要。“有要於時”就是時代的需要,這是推論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猶若不可法”是解釋上段末句的,“法雖今而在”呼應上文“雖人弗損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題:“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即不學條文學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為了突出先王為法的精神,用設問方式,又重複了“問點”(即“先王之所以為法者”)。

⑤“故察己……人與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古今一也”應讀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樣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

⑥“貴”,這裏是“以……為貴”的意思。這句話也可以寫成“貴乎以近知遠……”,可譯為“貴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魚鼈之藏”的“之”,都是助詞,只有調整音節的作用。

2.學生分層練習誦讀。

第一層:‘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層:“故察己則可以知人……一鼎之調。”

3.檢查背誦。

重點是第二層。如果學生背不好,可以這樣提示他們:本層有三組排比句,第一組採用“察……則可以知……”句型,是總提;第二組採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組採用“……而知……”句型,是舉例。

 (七)誦讀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①“襲”:《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孔疏:“襲者,重衣之名。倍道輕行,掩其不備,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變”:指水位變化。下文“益”,仍用本義。“益多”,就是上漲了許多。

③“此其所以敗也”:判斷句,代詞作主語,其後不加逗號。意思是“這就是它失敗的原因”。

④“虧”:歷來有多種解釋(如“虧”通“詭”,“詭”訓“異”)。課本註釋用的是引申法,“虧”則不合,訓“不適應”是正確的。

⑤“以此為治”的“治”:指治國,不指治軍。

2.學生討論本段行文層次。

步驟是:①齊讀這一段;②複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這個故事,指出荊人失敗的原因(不顧情況變化,仍按早先劃好的路線行軍);④這件事對治國有怎樣的啟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來對付新的情況)。最後劃層次如下:

①敍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時可導

(要於時)

變益多則不可導

其時已虧,不可法之

3.逐層練習背誦。

4.歸納本段大意。

問:“循表夜涉”的荊人和“法先王之法”的當代國君的共同點是什麼?(泥古不變,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變,其結果是可悲的。這是從反面論證“察今”的必要性。

  (八)講析課文4~6段。

1.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4~6段。

明確:

第4段:“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治國。”這一句的第一個字“故”,連詞,作“所以”講,表明這是緊承上節而來的推論。“則”,連詞,表示兩事時間相承,作“就”講。“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講,“以”,介詞,後面省略代詞“之”。“譬之若良醫”的“譬”,作“比喻”講。“之”,代詞,代“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這是一個複句。主語“良劍”出現在第一分句,兩個分句都是主謂謂語句。主謂詞組的主語“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賓語是省去主語(其)的主謂詞組。“乎”,義同“於”。這句也可以這樣寫:“良劍(人)期(其)乎斷,不期(其)乎鏌鋣。”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其結構是:“中心詞+定語+者”。翻譯時應將定語挪前而譯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劍之所從墜”的“所”,附在介詞“從”的前面,和介詞連同介詞後面的動詞“墜”組成“所”字結構,指代介詞所介紹之處所。全句意思是:這裏(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結構助詞,表示它前面的詞(詞組)是定語。“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連同附在它後面的動詞“契”組成“所”字結構,指代行為對象,“所契”即“刻記號的地方”,後加“者”構成“所……者”結構,這就更明確了這個“所”字結構的名詞性。“之”,代詞,代“劍”。

第6段:“有過於江上者”的“上”,按《辭海》解釋:指處所。按於在春説:“上”按古義為“側畔”。今暫從於説。“者”,用於動詞性詞組後面,構成名詞性詞組,表示……的(人)。“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前一個“其”,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那”。後一個“其”,代詞,代嬰兒。“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呂覽纂》:“荊國”作“亂國”。“為”,動詞,這裏作“治理”講。“於”介詞,引進比較的對象。

2.引導學生分析課文4~6自然段的邏輯結構: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了什麼論點?

明確: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的論點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提問:這個論點與課文前三段的論述有什麼關係?

明確:課文1~3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今的法令制度應當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如果墨守成規,拘泥於古法,必將失敗。顯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推論的結果。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提問: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明確:除1~3段的論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個事例作為比喻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

(1)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

(2)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

(3)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總的説來,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講究實效。這就清楚地説明了:法令制度必須隨着世易時移有所改變。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5段講的“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刻舟求劍”為喻,從反面論證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中心論點。如果時徙而法不徙,是糊塗迂闊的表現。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6段又講了“引嬰兒投江”的寓言故事,這説明了什麼問題?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引嬰兒投江”的寓言故事為喻,説明不能因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這是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4~6段主要説明時代改變,法令制度就應該隨之改變。如果時代已改變,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會取得積極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通過逐層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結論。為了把道理説得更充分,更曉暢,使人易於接受,本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證。説理、舉例、設喻三者結合得很自然,頗有説服力。三個故事的寫法,都是先敍述故事本身,再對故事加以評論,最後就故事引出本意,説明道理,使故事成為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説服力。本文具有樸素的唯物思想,能從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有一定的進步性。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

 (九)總結全文。

(見“難點、重點分析”)

 課堂教學設計Ⅱ

  一、教學目標

(見“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見“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講評《夢溪筆談》作業,強調認真預習、積極思考對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題(作品介紹)。

1.指名朗讀課文註釋①和“預習提示”第2段。

2.教師補充講解:從課文註釋及“預習提示”的説明我們可知,《呂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呂不韋集合其門客集體編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學説的論著彙編。全書由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組成,共26卷,約20萬字。當時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漸告結束,思想界也需要總結百家爭鳴的成果。《呂氏春秋》便是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而產生的。

《呂氏春秋》作為諸子散文,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各篇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後舉例説理,設喻為證,最後回覆到原來的立論,首尾呼應,條理分明,語言簡練,富於形象,有較強的説服力。這是我們學習課文時應細加品味的。

 (三)檢查預習情況。

1.通假字。

“脟”通“臠”

釋義:切成塊狀的肉。

“益”通“溢”

釋義:漲水。

“有”通“又”

釋義:用於連接整數和零數。

“虧”通“詭”

釋義:差異,不適應。

“契”通“鍥”

釋義:刻。

2.指名口述三則故事。(故事內容見課文3、5、6段)要求講述之後,口譯作者議論的句子。(請三位同學分別講述,教師補正。)

 (四)詞句講解。

1.第1、2段中,“法”出現15次之多,其義項有:A.動詞,取法,沿用;B.名詞,法令、制度;C.動詞,照舊沿用。

將兩節中15個“法”字標上序號,答案由學生選擇,教師明確: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師講解“所以”等詞句。

“所以”是由代詞“所”和介詞“以”組成。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以”後面的詞、詞組(短語)、句子看作介詞賓語,那麼,其結構就是“代詞‘所’+介賓詞組(短語)”,介詞“以”可以表示原因、憑藉、目的、方式等內容。譯為現代漢語,可以理解為:“……的原因(緣故、根據、憑藉、方法等)”;“用來……的”等等。

“雖……猶若……”為轉折複句,意為“即使……也還是……”

“……者……也”判斷句式。

  (五)請三名同學口譯1、2、4段,師生共同補正。

  (六)討論“預習思考題”④,引起學生對本文“中心論點”的爭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當點撥。

在學生充分討論、爭辯的基礎上,教師談自己的觀點:

關於本文的中心論點,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同學們談了各自的觀點,擺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這裏,不強求統一,允許有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説理、設喻、舉例,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需要的這一論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七)講析課文第1~3段。

1.教師領讀課文第1~3段。

2.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第1、2段。

明確:

“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這是一句並列複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強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語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詞,代“上”(國君)。“而”,連詞,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和中心詞。“法”字後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賓語“之”。“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是讓步轉折複句,修辭作用是欲擒先縱,縱是為了更好地擒。“雖……猶若……”是“即使……還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是設問句。“之”,結構助詞,嵌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相當於“的”。“所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應特別注意。①“所以……”等於“……的原因”、“……的緣故”等;②“所以……”等於“……的東西”、“……的根據”、“……的方法”、“用來……的”等。這裏作“……的根據”講。“察己則可以知人”的“則”,連詞,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相承,相當於“就”。“可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詞,相當於“憑藉”,後省略代詞“之”。“人與我同耳”的“耳”,助詞,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

3.引導學生分析1、2段的邏輯結構。

明確:

文章一開頭,通過設問設答,提出論點: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論據是什麼?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論據之一)

意思是説,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於它有所損益。

那麼,如果先王之法未經損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這是為什麼?

文章説: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論據之二)

意思是説,先王之法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

顯然,這第二個論據比第一個論據更為重要。因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於是得出結論: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接着,作者通過設問設答,闡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意思是説,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為當時的人着想。

那麼,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無疑義,就得從當今的人出發,為當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見,明察當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這很重要。

文章接着説,“而己亦人也”,“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為什麼?“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以上是從正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時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應該詳細瞭解當今的實際情況,以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而不應該墨守成規,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課文第3段。

明確:

“溺死者千有餘人”的“有”(音y^u),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的“向”,時間詞,跟“今”構成一對反義詞。句中的“也”,語氣助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尚猶”,同義副詞複用,起強調作用。“此”,是主語,復指它前面的轉折複句。“所以”,這裏作“……的緣故”講。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

5.提問學生這一段所講的“荊人襲宋”的寓言故事有什麼寓義?它與第一段提出的論點是什麼關係?

明確:“荊人襲宋”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辦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國家法令制度在內,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着情況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簡言之,必須察今,不能泥古。這是作者從反面形象地論證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論點。

 (八)誦讀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1)“故治國無法則亂,……悖亂不可以持國”:先分説“亂”和“悖”,而後總説“悖亂”。“悖”,又同“背”,“背”則不可行,是再引申。重點是“守法而弗變則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來。

(2)“病變而藥不變”一句是針對庸醫而言,要注意上句“藥亦萬變”的句號。這前後兩句是從正反兩面設喻。

(3)“凡舉事必循法以動”承段首“治國無法則亂”,可見“舉事”是指處理國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時而動”的“而”相對應,可證)。

(4)“變法者因時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變則悖”。“因”,與“循”同義(“因時而化”跟“循法而動”相對應,所謂互文見義是也)。“因時而化”,即隨着時代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之意。以上兩句,重點是這一句。“變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據當前客觀情況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聖”。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時勢異也”:這是用事實來論證“變法者因時而化”這一論斷的。作者在這裏提出了“變法”的一條重要原則:“變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觀願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務相反”),而是時代變化的要求(“時勢異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這句説“變法”的目的在於取得實際效果。“功名”,功業和名聲,功業是造福於眾的,名聲則是個人的收穫,指實際效果而言。這句話課本註釋中是這樣解説的:“那所謂‘成功名’,是古代國君所追求的目標,是他的‘千里馬’。”筆者認為,“是他的‘千里馬’”一句應刪。“千里馬”是手段,不是目標。作者説“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馬”的省稱。説“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馬”,就把目標和手段混為一談了。

 2.劃層次,分層練習背誦。

第一層(段首至“今為殤子矣”)説明時代在變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變化。

第二層(“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至段末)説明變法的目標是實際效果。

 (九)誦讀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層:敍事、評事、引申到治國。

②這個設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處,但前者説的是自然條件的變化(水位上升),這個設喻説的是地點的變化(舟行而劍不行)。

③“時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劍不行”。

 2.誦讀練習與檢查。

 (十)誦讀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為敍事、評事、引申説理三小層;

②評事只有一句話:“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其事荒謬,不言而喻。

 2.誦讀練習與檢查。

 (十一)總結全課。

  1.關於逐層論證的方法。

步驟:先提出問題進行討論:①細讀第1、2段,説説作者是怎樣論證“察今”這個中心論點的。②説説第3、4段跟這一論點有什麼關係。③最後兩個寓言故事在論證中有什麼作用?用這兩個寓言結束全文的用意是什麼?然後做小結。

小結要點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論斷,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已有損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於時”,而“時不與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個論斷:“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然後指出,從人們的實際情況出發,是先王為法的基本原則。最後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論點——“察己”為賓,“察今”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於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師古”(依先“表”而涉),這是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由此得出又一個論斷:“守法而弗變則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斷,並以良醫用藥為喻,以七十一聖法皆不同為證,突出地説明了變法的必要性,唯有變法才能成就功名。

“變法”,是“察今”的結果,“察今”而後知“勢異”於前,知“勢異”則必“變法”。

③前4段是論證作者的基本觀點的,最後兩段則帶有嘲諷性,以“刻舟求劍”和“引嬰投江”兩件事辛辣地譏諷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國者。這是政論作品常有的特色。

 2.關於設喻的方法。

步驟:教師解説;討論;小結。

解説要點:①設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種説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論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帶有説明事理的性質,應列入設喻範圍;但描寫性的比喻是一種辭格,不算設喻。

討論問題:①本文中有哪些設喻?哪些是簡單設喻?哪些是複雜設喻?②這些設喻各説明了什麼?③運用設喻應當注意什麼?

小結要點:①設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於設喻。②簡單設喻用於説明單一的事理,如“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説明能“察”則能“以此知彼”,“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説明能“察”則能從部分了解全部,“病萬變,藥亦萬變”説明法令制度要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③複雜設喻用於説明覆雜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引嬰投江”三個故事,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將當前泥古不化的治國者的心態、愚蠢而荒謬的做法及其後果維妙維肖地刻畫了出來。這便是所謂寓言了(我國古代沒有專業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説明事理的需要而產生的,與印度的《百喻經》相仿)。④運用簡單設喻,必須註明本意,如良醫一喻之前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句話就是作者本意;運用複雜設喻一般都要就其內容做分析評論(這是它跟寓言用簡明話語點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誦全文。(齊背)

  (十三)整理詞語、句式。

 1.整理詞語。

先整理練習題中的詞語。

[上]①呈遞。例:題幹、C。②國君、皇上。例:A。③時間在前的。例:B。④位置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題幹、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則。例:D。

[成]①成就(動詞)。例:題幹。②現成的。例:A。③成為。例:B。④成功、勝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題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題幹中的“成”含義不同,但《教學參考書》認為D與題幹同。)

[反]①返回。例:題幹、D。②顛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補充一些詞語(例句課後補寫):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雖人弗損益。③更加。例:是故聖益聖,愚益愚。④好處:例:有所廣益。

[要(y1o)]①邀請。例:便要還家。②要求。例:有要於時。

[表]①文體名,臣子給君主的呈文。例:《出師表》。②作標記。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從前。例:尋向所志。②朝……走。例:聞操已向荊州。

[虧]缺損,引申為不合、不適宜。例: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悖]背謬。例:守法而弗變則悖。

[任]①任務、使命。例:天之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擔負、承任,引申為處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課後補寫)

①[……所以……]兩種基本用法:一種是表示行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敗也”;一種是表示行為的工具、方法,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②[豈不……哉]表示感歎和反問,如“豈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結合的表述方式,強調也只有一個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

④[雖……,(猶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後總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練習第四題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據或精神。2.同1。3.(失敗的)原因。4.同3。5.的緣故。6.靠他來。7.用來……的方法。8.的原因。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入題

1、上學期我們學過一則寓言叫做《刻舟求劍》,講了個什麼故事,誰能説説!

2、這位刻舟求劍的人在上岸後能不能找到他丟失的劍?這個故事諷刺了──

3、像這樣用一個短小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是諷刺一些人,説是寓言。

4、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第九課《寓言兩則》

  二、題意

1、寓就是寄託、包含的意思。言則是講道理。

2、則的意思是?(篇)

3、這兩則寓言又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或是諷刺了哪種人。先來研究第一篇,跟着我一起寫課題──亡羊補牢。

  三、初讀課文

1、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故事講了什麼?請大家自由講課文,瞭解故事。

2、誰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3、聽了同學講的故事,課題中的亡是什麼意思?能從課中文找出一個詞來解釋牢嗎?

4、牢的願意是指關性口的圈,而課文中指的是羊圈!

5、瞭解了課意,再去讀課文,用一句話完整的句來概括課題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

1、亡羊就是丟失了羊,故事中,這位養羊人,共丟了幾頭羊,都是怎麼丟的,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

⑴ 這羊少的原因是什麼?

⑵ 窟窿:注意窿讀輕聲;記字寫字;理解字義──洞。

⑶ 因為__________所以養羊的人少了一隻羊。

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⑴ 這回丟的原因是什麼?

⑵ 依然是那個窟窿惹的禍。你想對養羊人説些什麼?

2、街坊也像你們一樣的熱心,當他在第一次丟羊的時候,就在勸他了,找出來讀讀。

3、對着街坊(解釋:鄰居)的好言相勸,養羊人卻是那麼地怎樣?(説出他的不在意,無所謂)

4、第二次丟羊後,養羊人心情大不一樣,他非常地──後悔!此時,他又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5、是啊,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用你的話來説説看吧。

6、以後,羊圈裏的羊再也不丟了!

  五、體會寓意

1、試想,當然勸過他的街坊正在好路過這兒,他會説些什麼?

2、丟了兩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話,後果會?

3、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的錯誤,只要( ),就( )。

4、所以在亡羊補牢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未為遲也(為時不晚)。

5、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一定也有類似的現象,聯繫生活的實際,四人一小組説説看。(環境污染、防眼近視)

  六、認讀生字

1、本文還有幾個需要識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書寫提醒。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丟 丟

不補 趕快堵

又少 再沒丟

未為遲也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補牢》的寓意,知道只要( ),就( )。

2、本節課,我們將一起研究另一則寓言,板書:南轅北轍

3、有知道這個故事的嗎?來説説看(師適量補充)

  二、瞭解故事

1、聽了故事,你想説什麼?

2、這位要去楚國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嗎?

3、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呢?(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三、精讀故事

1、楚國在南邊,這個人卻要往北走,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勸。找出他與朋友的對話,同學一起來讀讀。

2、分角色讀。點評(讀出了朋友的不解、誠懇,讀出了他的固執)

3、用上雖然但這個名式來解釋一下,這個人到不了楚國的原因。

(雖然他的馬跑得很快,但離楚國越來越遠)

4、朋友一連串的問題也沒有讓這位固執的人方向,只能看着他越走越遠,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5、看着越走越遠的車伕,你想對他説些什麼?

  四、課外延伸

1、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的一個故事。想聽聽嗎?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季樑對安釐王説: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麼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説: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車上的大口袋説:不要緊,我的路費多着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説:不要緊,我的馬伕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塗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伕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説到這兒,季樑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着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魏安釐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樑給他點明瞭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2、古人還用文字記錄下這個故事:

出示: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3、讀這篇古文,感知古文的不同。幾千年前的故事,你來品味品味,看能不能理解。

  五、寓言故事

1、説説你收集到的寓言,看看大家能不能領會你所説的故事説,含着一個怎樣的道理。

2、聽了這麼多的故事,的確讓我們受益非淺。在生活中,這些道理將讓我們變得更加的明智。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課題: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學內容 《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學目標

1、對探索各種聲音的奧祕產生濃厚的興趣,能自信地表達聆聽聲響後的感受。

2、能運用自己身邊的各種材料和樂器來模擬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雷聲。

3、能在表現風雨雷電的故事的創編活動中與其他同學協調配合,並體驗到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

教學重點 能運用自己身邊的各種材料和樂器來模擬風、雨、雷聲

教學難點 能集體協作,表現完整的《風雨雷電的故事》

教具學具 鋼琴、錄音機、掛圖

教學過程

1.情景鋪墊

師:老師這兒有一段動畫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CAI演示有“狂風呼呼”“小雨沙沙”“雷聲隆隆”“大雨嘩嘩”四個場景的動畫短片)喲!真可惜,動畫片還沒有聲音。那,今天就請小朋友們用你們面前的樂器為動畫短片配一配音吧!

2.場景一:狂風呼呼(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請你看!風是怎樣吹的?你怎樣來模擬風聲呢?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風嗎?

(由學生自由地表現微風、大風、狂風等等不同節奏和力度的風。)

師:請你看着老師的手勢來吹一吹風。(提示學生注意風聲的強弱變化)

3.場景二:小雨沙沙(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喲!你看,狂風過後小雨點也來湊熱鬧了。你們聽小雨是怎樣唱歌呢?(CAI放出歌曲小雨沙沙》,學生隨樂演唱。)

師:小雨怎樣唱?(引導學生創編節奏型:x請一組同學模仿。)小雨還可以怎樣唱?(引導學生創編出另一節奏型:xx請另一組同學模仿。)你還知道怎樣唱歌嗎?(引導學生創編第三個節奏型:x—請第三組的同學模仿。)

師:我們剛剛用嘴模擬了小雨唱歌,現在請你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小雨唱歌(出示小雨歌聲圖譜,分組輪流模擬,要求輕聲。)

4.場景三:雷聲隆隆(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小雨的歌聲美極了,雷也忍不住想來練一練嗓子了!雷和電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總是喜歡在一起,我們剛才看到的是閃電聽到的是雷聲。

師:雷聲怎麼模擬呢?(啟發學生模擬“轟隆隆隆”的雷聲)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個雷聲,你們聽!(教師振動鐵皮模仿雷聲)老師還想和你們一起來模擬一次雷聲!(師生隨着課件中設定的節奏來模仿演奏,並強調強弱的變化。)

5.場景四:大雨嘩嘩(CAI演示動畫畫面)

師:嘩嘩的大雨從天上落下來了,“大雨”和“小雨”的歌聲有什麼不同?(教師提示聲音強弱的對比)小雨唱“沙沙沙”大雨唱什麼?(“嘩嘩譁”)

師:那我們一起來唱唱大雨的歌!

(學生按照大雨的節奏圖譜分組接龍演唱和合唱)

師:那用樂器模擬呢?試一試!

(學生按照大雨的節奏圖譜用樂器模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