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5篇

校園4.03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堂數量詞的歸類識字課。對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積累了許多識字的方法和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在遊戲中互教互學中學會本課的生字,發展語言想象等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我會認”的14個生字,會寫本課“我會寫”的六個生字。

2.根據教材提供的數量詞的用法,把身邊的事物用數量詞表達出來。

3.感悟情境,展開想象,在敍述時,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4.用喜歡的方法識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和興趣,對識字方法能歸納和總結。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語言能力並能對識字方法予以總結。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玩兒,你們願意嗎?我們今天究竟要到哪些地方玩兒呢?祕密就藏在咱們語文書《識字6》中。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自主識字。

想不想不用老師教,自己就把課文讀會?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問同學,問老師,拼拼音)讓我們打開書輕輕地讀一遍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寶寶,多讀兩遍,咱們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讀得又快又好。

2檢查初讀。

指名一人讀一節,其他學生聽。聽是否讀準了音。

3.師生共同評議,對讀錯的生字進行糾正。

三.創設情境,學習生字。

1.學習第一節的6個生字。(海鷗灘軍艦帆)

A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B.學生説想象的畫面。

C.課件展示海邊景色圖。一邊描述海邊景色,相機展示帶音節的詞語。

D.讀帶音節的詞語。(自讀小老師教讀齊讀)

E.課件展示不帶音節的詞語。(學生自讀小組賽讀)

F.課件展示不帶音節的詞語。(學生自由讀開火車讀)

2學習第二節的生字。(秧稻塘)

A自讀第二小節,邊讀邊想畫面,畫出不懂的詞語。

B.學生彙報不理解的詞語,相機展示課件理解“一畦一方”的意思,同時拓展一畦畦一方方的意思。

C.課件展示帶音節的“秧稻塘”三個生字。(自由讀分組讀齊讀)

D.課件展示不帶音節的“秧稻塘”三個生字。{搶讀}

E.總結學習第一二節的學習方法。讀課文——想畫面——認生字

3根據總結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三節。(學習生字“竿溪”)

A小組自學。

B.指名讀第三小節,並説想到的畫面。

C.根據學生的想象相機出示本節情境圖。

D.課件展示帶拼音的生字“竿溪”。(指名讀搶讀)

E.課件展示不帶音節的生字。(齊讀)

F用“小溪”説一句話。

4用學習第三小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第四小節。

四鞏固識字。

A小組內學生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B.小老師用生字卡考讀全班學生。

C.讓學生説説自己的發現。(從字的結構從識字方法等方面總結)

五再讀課文,感悟數量詞。

A指讀課文。

B全班分組對讀,一組讀一句。

C師生對讀。

D全班拍手讀。

像同學們剛才讀的“一隻”、“一片”這樣的詞語,我們把它叫作“數量詞”。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數量詞,比如,“我是一位老師”中的“一位”,“這是一支粉筆”中的“一支”。請小朋友快快觀察我們的教師,也可以想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請你給它配上恰當的數量詞.。同學們同桌為一組,我們也用數量詞編一段課文。

七指導書寫。

A教師範寫“海竹”兩個字,學生觀察書空。

B學生對寫這兩個字的建議。

C學生練寫。

D同桌互相評議書寫。

八板書。

識字6

海灘農村

公園學校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學會簡要複述課文。

2、感受艾迪對愛滋病人的關心和幫助,進一步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友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主要事件

(提前板書課題)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動人的故事,讀好課題。

2、師:同學們已經讀過課文了,老師首先要求大家再快速地瀏覽一下,然後藉助課題,用一句話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注意,老師要求借助課題來説。

  二、藉助主要人物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概括,我們可以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事的。那老師要告訴大家,讀這類文章時,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主要.人物的言行來了解其品行,那麼這篇文章最主要的人物是誰?(艾迪)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描寫艾迪言行的句子。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劃出艾迪的語言描寫。

2、師: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發現同學們都找到了這樣的兩句話,指名讀句。其實語言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課文,找找還有沒有艾迪的語言。

指名答,出示2句間接引語

3、師:同學們都找到了有關艾迪語言描寫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艾迪為德諾做了些什麼事。老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幾句話,思考:艾迪為德諾找了哪些藥方?然後再聯繫上下文想一想,他是怎麼找的?

4、指名答,隨機板書

5、引讀2句間接引語和§5

6、師:除了四處打聽、翻雜誌以外,其實,艾迪還想到了一個為德諾治病的法子,而且他也去做了。是什麼?(教師板書)

7、師:艾迪會在信中説些什麼呢?接下來,老師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注意,老師要求大家用艾迪的口吻來説,想一想,艾迪最有可能會説些什麼,等會兒小組派代表來交流。

8、指名交流。師總結:儘管艾迪滿心希望,一片赤誠,然而結果卻是(生:查無音信)。

9、師:為了幫助德諾治好艾滋病,艾迪千方百計尋找藥方。現在老師要求同學們根據板書,連起來説説艾迪為德諾做了些什麼。

10、指名交流。

  三、藉助主要人物的語言,體悟文情

1、師:剛才我們通過艾迪的這兩句語言,瞭解了艾迪為德諾所做的事情。接着,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句,請大家自己讀一讀,我們來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麼。

2、師:自己讀讀這句句子,讀好艾迪安慰的語氣。(自讀,指名讀)

3、師:可是,根據你們的生活常識,老師想問問大家,艾滋病患者周圍的人會如何對待艾滋病病人?

4、師:是的,正如你們所説,德諾染上了艾滋病後,他周圍的人也是這樣對待他的,找到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5、引讀2句句子,師:正是因為這種種情況,老師請大家想像一下,艾迪除了身體上的病痛之外,其他還有什麼嗎?(心靈上的孤獨)。

6、和老師一起來讀讀課文,看艾迪到底是如何倍伴德諾的。(引讀課文)

7、引讀§8、9(生:讀人物語言)

8、師:此時此刻,艾迪的心情如何?德諾的媽媽説的這番話又有怎樣的含義?老師請同桌兩人對讀,仔細體會一下。

9、指名同桌交流讀,説體會。隨機板書

10、老師請男女同學分角色來讀好這兩節,男生讀艾迪的話,女生讀德諾媽媽的話。

11、師:德諾的媽媽之所以會對艾迪説這番話,老師相信德諾在生前一定對他的媽媽曾經説過什麼。接下來,老師就請你們展開想像,德諾曾經對他的媽媽説過些什麼,同桌交流一下。

12、引讀:§9、§10

老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幅畫面,這個情景,然後説説你的體會。

13、師:正如你們所説,德諾把這份友情視如珍寶,他要這份友情永遠地陪伴着他長眠於地下,這樣他就不會覺得孤獨。生命無法挽回,然而友情卻可以刻骨銘心,無限延長續。

  四、理解課題,人文引領

1、師:課文學到這裏,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篇課文的課題。你是怎麼理解的,誰來説説看。

2、師:課題不單單指艾迪為德諾尋找(指板書:治療艾滋病的藥方),還指艾迪給了德諾(指板書:醫治心靈的藥方),那就是(友情),是這份友情讓德諾感受到了(快樂),不再(孤獨)。

3、師:其實,有許多像德諾這樣染上艾滋病的人,他們可沒有德諾那樣幸運。周圍的人都怕被傳染,所以他們得不到關懷,更得不到快樂,有許多人都在孤獨中死去。為了幫助這些艾滋病患者,世界衞生組織把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出示,自讀)

4、那我們又該怎樣對待這些艾滋病患者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有關於艾滋病的公益廣告語。

5、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艾迪一樣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關心和愛護,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文本分析】

《搭石》用平實的語言展現了一種樸素的美,一條小溪,幾塊石頭,一羣人從文本中緩緩走來,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設計思路】

1、只有品析式的教學風格才能與文本和諧美相得益彰,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指導學生落腳在一個品字,而要收穫在對平凡美的體悟與認同上。

2、尊重學生認知,關注個性體驗,引導學生思維,創設積極健康的課堂氛圍。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二、自學課文,初識搭石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交流。

4、補充:

文中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三、研讀課文,自主品位

1、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交流品讀:

⑴ 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一行人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想象感受音樂美和畫面美。

指導朗讀: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讀出詩一般的意境。

⑵ 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

(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幫助學生理解: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

(家鄉的人能夠互相地謙讓。)

指導朗讀。

⑶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年輕人和老人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3、理解伏和理所當然兩個詞。

4、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麼?

(敬老。)

5、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看出了什麼?

(這已經積澱成山村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情更美,這更是家鄉的。)

6、讀課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四、激發想象,練習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殘疾人來走搭石假如假如誰總會怎麼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發揮你的想象,先寫一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説明

這篇課文是個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耐人尋味。“老人和鳥”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兩段。

情感目標:想象老人與鳥兒們親密相處的.感人情景,體會老人的誠摯愛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貴與美好。

教學重難點

想象老人與鳥兒們親密相處的感人情景,體會老人的誠摯愛心,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貴與美好。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有一天,森林裏來了一個白鬍子老人。他在樹林裏蓋了一幢小屋,住下了。同學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體驗交流。

1.初讀課文,充分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彙報討論: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可在學生暢談的基礎上歸納出以下兩個方面:

(1)老人有愛心,他把小鳥當成朋友。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動作的句子,和“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等語句,初步感受體會老人熱愛自然,熱愛生命,關心愛護小動物的美好心靈。

(2)小鳥們也愛老人,信賴老人。可以引導學生把鳥兒們開始的表現和後來的表現聯繫起來,初步感受動物的靈性,老人的善良,自然的美麗,生命的美好。

三、激發想象,品讀悟情。

1.默讀課文,感受老人與鳥之間那份濃濃的愛。

以課後第二題“愛心記錄”為依託,勾畫、批註,在靜思默想中潛心於文本。

2.反饋交流時,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反覆品讀、想象畫面,真正做到“咬進文字的深層,嚼出的真味”。以下語句可作為指導品悟和朗讀的重點:

(1)“老人帶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攔利斧的揮舞,鳥兒們聽到老人和那些人在激烈地爭吵,聽到了黑狗在狂吠。最後,老人展開了一張佈告。那夥人雖然還在吼叫,但是他們終於發現,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們低下了頭。”

樹是鳥兒的家,砍樹就是毀掉鳥兒的家呀!老人怎能容忍?他面對揮舞的利斧,不顧自己年老力單,“叫喊”、“阻攔”、“激烈地爭吵”、“展開佈告”——以法服人。老人奮不顧身護樹愛鳥,態度堅決,像“一尊山神”,震懾住了偷砍樹木的違法分子。

(2)“老人輕輕地撫摩着受傷的樹幹,撫摩着流出樹脂的傷痕,又拾起從樹枝上震落的鳥窩,輕輕地安放在樹枝上……”

句中用了兩個“輕輕地”、兩個“撫摩”,與上文老人激憤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老人用無聲的語言表達出內心對樹木,對鳥兒的疼惜。

(3)“看,老人走動在濃密的樹陰裏,他那滿頭白髮,多像一朵碩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盞明亮的神燈啊!”

這句話充滿了對老人的讚美之情。在鳥兒們的眼裏,老人不再陌生、可疑,他已和森林融在一起,瞧!那滿頭白髮就像一朵大大的蒲公英。而且,只要看到這滿頭白髮,就意味着安全,所以,多像一盞明亮的神燈啊!

(4)“鳥兒們開始拜訪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唧唧喳喳,翻譯出來就是:‘您好!您好!’老人呵呵笑着,用飯粒和愛招待他的客人。”

鳥兒的“拜訪”體現出有了信任就有了親近;老人的“招待”表達了由衷的歡迎。鳥兒從老人這裏得到的不僅僅是“飯粒”,更能從呵呵的笑中享受到誠摯的“愛”。

(5)“一隻大膽的黃色小鳥,銜着一顆草莓停落在老人的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這珍貴的饋贈,接着又是一顆,又是一顆……”

“大膽”是出於信賴,這才是“珍貴饋贈”的內涵。句末省略號引人遐想:老人的肩上、頭上停落了一隻又一隻的鳥兒,手上接了一顆又一顆的野果,心裏湧起一股又一股幸福的暖流……

(6)課文最後一段。

這是一場特殊的葬禮,讓人感受到壯觀:成百上千的鳥兒不約而同彙集在一起,盤旋不去,哀鳴不止,震撼了山林;讓人感受到悽美:花瓣、樹葉紛紛飄落,繽紛的色彩在陽光的映照下炫人眼目。當飄落的花瓣和綠葉掩蓋了林中的小屋時,老人也就永遠和森林、鳥兒在一起了。

最後一段是老人與鳥兒之間深厚情感的昇華,教學時要讓學生以反覆誦讀為基礎,暢談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生動的語言將自己體會到的人與動物之間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

3.激發想像,拓展訓練。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言約意豐之處想象、表達。

如:“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時間在樹葉上寫了許多故事”,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再如,根據文中人與鳥兒情感的發展進行創造想象:有了愛和信賴,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們都想認識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隻小鳥,你會對新來的夥伴説些什麼呢?

四、回讀全文,鏈接生活。

因為具有較為濃厚的童話色彩,回讀全文時可用“你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的特點,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談談生活中的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

五、積累語言,嘗試背誦。

引導學生自主積累文中精彩語句、段落,並背誦課文最後兩段。

六、識字與寫字。

在字音上,注意“脂”字讀一聲,“饋”字不要讀成“貴”。在字形上,注意運用形近字比較法識記“銜”“譯”“炊”。指導書寫時,要重點指導將“銜”“吼”寫得緊湊、美觀,提醒學生注意“嵌”是上下結構。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田忌賽馬》教學設計與反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2自然段,從中領會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孫臏獻計中,領會到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機、課件、紙馬。

教學流程:

一、引入,揭示目標

同學們,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齊國,有一名大將叫田忌,他特別喜歡賽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歷史故事。

(齊讀課題。)

1.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田忌和誰賽馬?賽了幾場?怎麼賽的?結果怎樣……)

2.揭示學習目標。

⑴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田忌賽馬的經過。

⑵從田忌賽馬這件事中得到一些啟發。

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積累一些詞語。

二、學習“兩次賽馬”部分

1.找出兩次賽馬的段落。

⑴有誰知道本文寫了田忌幾次賽馬?每次賽了幾場?

(兩次,每次三場。)

⑵打開書,快速瀏覽一下全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第一次賽馬?從哪兒到哪兒寫的是第二次賽馬?

(學生快速瀏覽交流總結:1~2自然段寫第一次賽馬;13~17自然段寫第二次賽馬。)

2.自學這兩部分。

這兩部分內容,老師不講,相信大家通過自學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務?(能!)

⑴出示學習要求:

①大聲朗讀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説一説田忌兩次賽馬的經過。

第________次賽馬的時候,田忌先用_______對齊威王的_______,接着用_______對齊威王的_______,最後用________對齊威王的_________。由於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組中,選一人説,另選一人用紙馬演示兩次比賽過程。

⑵學生自學。

⑶檢查自學:

①老師要檢查大家自學的情況了。先請人來讀1~2自然段。認真聽,讀完了,我要請人到台上來講一講第一次是怎麼賽的。

(指名讀,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田忌賽馬》教學設計與反思》。)

②一生上台講述第一次賽馬過程,教師演示課件。

③指名讀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講述第二次賽馬過程,教師演示課件。

表揚:説得真有條理,我們今後説話寫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來表達。

三、質疑,推理

1.啟發質疑:

(出示問題1:看了兩次賽馬,你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2.順勢設問:

(出示問題2: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的結果為什麼不一樣?)

3.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

(出示: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4.這個順序可以隨便調嗎?

我們來做個實驗。請四人小組長拿出信封裏的紙,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假如我們不按孫臏的計策,換一種方法安排出場順序,結果會怎樣呢?用筆在紙上照樣子寫一寫,推算一下。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快。

四、學習“孫臏獻計”部分

1.這麼好的主意,為什麼田忌想不出來,齊威王也想不到,孫臏卻想出來了?

(出示問題3:查看更多文章,請訪問國小課堂網孫臏為什麼能想出這個好主意?你從中能體會到什麼呢?)

請大家帶着這個問題,按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語氣。

比較:誇耀——誇獎。

2.四人小組練讀——指名四人讀——評價——全班齊讀。

3.小結:誰連起來説一説“為什麼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呢”?

(①善於觀察②善於思考③知己知彼)

五、總結,積累

1.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與齊威王賽馬,初賽失敗,孫臏獻計,再賽轉敗為勝的故事。

2.田忌賽馬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呢?

(①善於觀察②善於思考③知己知彼④從全局出發,不怕犧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難,不灰心⑥驕兵必敗……)

反思: 兩次賽馬中間的對話部分是教學的重點。田忌、孫臏、齊威王不同的神態、表情、語氣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對於這樣對話多的段落,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分角色讀,也可以採用表演的形式等。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時,立即有同學在小組裏主動要求扮演田忌、孫臏、齊威王。無論是在分角色朗讀,還是在表演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獨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平等對話,以讀悟情,培養學生主動領略和體會語言文字。學生在體會語言文字中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實現用人物的神態、語言來體會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感受孫臏的足智多謀。

課上到這裏,為了尊重學生個人閲讀的體驗,讓學生自由釋放各自閲讀體驗,我説:“在田忌、孫臏、齊威王三個人中,你最喜歡誰?”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再一次熱鬧起來。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展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不做統一結論,只是引導同學們共同認識:競賽雙方都要注意策略,策略高低是勝敗的關鍵。

在課上我設計了:還是原來的馬,田忌如果要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還會有哪些方式?結果又會怎樣?學生很興奮,又擺弄起學具馬來,課堂學習得到延伸。在這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讀完這個故事的收穫,做到了“語思融合,文道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