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精選5篇)

校園6.3K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1

這部分內容主要結合小猴賣桃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十幾減9的問題。這是第二學期的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所學新知與上學期知識能夠很好的銜接,在開始我就出了一些複習題:1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多少?15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9可以分成幾和幾?9+4=()。然後出示書的情境圖,讓學生用三句話描述圖的意思:小猴有13個桃,小兔買走9個,還剩多少個桃?學生能列出算式:13—9部分學生能夠根據已有知識計算出結果,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交流是用什麼樣的方法算出來的。

有的説:先從盒子裏拿出9個,再把盒子裏剩下的一個和外面的合起來就是4個。有的説:先減去外面的3個,再從盒子裏拿走6個,就是4個了。至於書上提到的第一、四兩種方法,沒有學生提到。第一種方法是從13裏一個一個地減。第四種方法是去想9+(4)=13,13—9=4分析原因,現在的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很多,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2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早就接觸到,解決十幾減9已不是難事,所以第一種方法沒有被學生提到,而第四種方法相對其他幾種方法來説較容易計算,大部分學生一開始不容易想到。我在課堂上提示後,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課後的練習當中,在學生順利完成1—4題的基礎上,我帶領學生重點討論了第5題。第5題將十幾減9的算式按照順序全部給出,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靈活算法。這為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有不少幫助。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2

十幾減9是在學習了9加幾、10以內加減法、10以內數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冊第一節課的內容就是十幾減9,學生在新課之前對本內容也已經有所瞭解。在課中學生共出現四種算法:A、9+4=13,所以13—9=4;B、10—9=11+3=4;C、13—3=1010—6=4;D、13—10=11+3=4。

這四種算法的出現與我課前預設基本吻合,第四種想法,我沒想到學生也能想到。但是這四種算法有多少學生能理解?又有多少學生能主動去運用?這才是我所關注的。每種算法我都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這樣算?結合主題圖來解釋,如:第二種算法可以這樣理解:小兔要買9個桃,一盒是10個,小猴便從盒子裏拿出1個,讓小兔連盒子一起帶回家。小猴就剩下盒子外面的3個與盒子裏拿出來的1個,共4個。這樣敍述學生都能理解。第四種算法算理略有不同,小猴給了小兔1盒桃,小兔退回多給的1個。這樣直觀到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十幾減9還有着特殊的規律,在練習環節安排學生找規律並運用規律進行計算,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正確率與速度。但在練習中,正確、流利地表達自己計算的方法,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有的學生能正確、流利地表達,有的學生會算出結果,但不會表達自己的算法。

不足之處在於:個別學生對算理算法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困難,有待練習課加強訓練,彌補不足。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屬於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單一的算法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得出正確答案,不會拘束於傳統的單一邏輯思想。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的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當然,在課堂過程中,還有小部分學生不能充分地展開自己的思維,得到有效的學習效果,這就要靠老師慢慢地去開發和引導,使所有的學生基本都學會如何去展現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新授內容“十幾減9”。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複習舊知→情境引入→算法探究→鞏固應用。因為是開學第一節新課,結合本課內容,我出了一部分口算題,為新課鋪墊準備。上學期在練習口算題環節,我採用的是搶答形式,通過一學期的試驗,本學期我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小本子,每天的口算題都要求獨立完成。這樣能做到給每個學生都有一次練習的機會。

本節課我將重點放在算法探究,充分給予孩子們動腦的.機會。通過這節課的講授,我發現孩子們對舊知的接受能力還是強於新知的。統計下來,用“算減想加”方法的孩子們明顯多於用其他方法的孩子。這讓我對新知教學有了新的關注和突破方向。在新授部分,儘可能通過以前所學的方法和內容引入新知。上學期對課後的反饋沒有太多關注,這學期我計劃新增“課後反饋”這一工作,重點對象為後進生。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對後進生進行一對一的作業輔導。作業輔導主要以課本練習為主。儘可能做到“今日所學,今日吸收”。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他們緊緊跟上大部隊的步伐。對孩子獎懲方面的工作,結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我偏重於獎。本學期仍採用小組競賽的方法,每週評出優秀小組和數學小能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喜愛。

一年級數學《十幾減9》教學反思 篇5

《十幾減9》這一節課是“十幾減一個數”、“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節課,所以要上好,為後面的其他幾節課鋪墊準備。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自己動手,一起探究十幾減9的方法。我先用一個猴子買桃子的情境引入新課。因為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每節課創設一個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再讓學生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然後再列式,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思考計算的方法。我讓學生用準備的小棒自己擺一擺,然後再與同桌討論,想算法。但是發現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從哪入手,後來就我帶着學生一起動手擺一擺,講過程,再總結出方法,這裏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後面在練習的時候學生沒有很多時間去説一説算法。

總結3種方法:

1、想加算減,這種應該是學生用到最多的方法;

2、一次減9:從10減去9等於1,再和十幾的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就是答案。

3、慢慢減:十幾先減個位上的數,再去減後面的。再通過後面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複習那3種解答方法。

整節課的時間安排上有點問題,新課中讓學生操作的時間過長,應該做適當的調整,重點放在讓學生複述3種計算方法。通過指名説一説,小組討論説一説,同桌説一説,每個同學至少要熟練掌握一種方法,最好是3種都掌握,看自己的接受能力。多讓學生説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