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湘教版國中地理必備的知識點

校園7.91K

地理科目是國中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是每個國中生必學的科目,但是國中的地理知識點是需要記憶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地理知識要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湘教版國中地理必備的知識點

  國中地理知識

第一節 自然特徵與農業

1、 南方地區地形複雜,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2、 南方地區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在濕熱的環境下發育了紅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3、 南方地區有被稱為“紫色盆地”的四川盆地,還有“喀斯特地形”分佈的雲貴高原。

4、 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糧食作物主要為水稻,油料作物主要為油菜,糖料作物為甘蔗,水果主要為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還盛產茶、竹等。

第二節 “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

1、 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2、 長三角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3、 長江對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它為長三角地區提供灌溉水源、有利於農業發展,它為長三角地區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於其對外開放,它還為長三角地區提供生活、生產用水。

4、 長三角是我國城市分佈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城市羣---長江三角洲城市羣。上海是該城市羣的核心城市,它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

5、 長三角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還有蘇州、揚州等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

6、 藉助發達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長三角的人們往返於不同城市,“同城效應”明顯。

7、 長三角擁有眾多的景點,有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古典園林和杭州西湖,還有水鄉風貌特徵的江蘇周莊、同裏,浙江的烏鎮、西塘等。

第三節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1、 香港與澳門作為我國兩大特別行政區,分別於1997年7月1號、1999年12月20號迴歸祖國懷抱。

2、 香港、澳門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與廣東省相鄰,分別位於珠江口的東、西兩側。(東港西澳)

3、 香港面臨嚴峻的“人多地狹”問題,採取了“上天下海”等措施緩解矛盾。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

4、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及航運中心。澳門博彩旅遊業發達,是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5、 祖國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模式稱為“前店後廠”,珠三角為香港提供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廠房等,香港主要提供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

第四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1、 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2、 台灣島北部瀕臨東海,南部瀕臨南海,西部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東部瀕臨太平洋。

3、 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4、 台灣省地形以山地為主,台灣山脈縱貫南北,最高峯玉山(海拔:3952米),平原主要分佈在西部沿海地區,這裏也是人口集中區。

5、 台灣島屬於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台灣山脈東側降水多於西部平原(地形因素)

6、 台灣島上河流短急,水能豐富。

7、 台灣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蘭花之鄉”、“植物王國”。

8、 台灣省發展外向型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利用自身的優勢和條件,重點發展了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9、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台灣發展初級產品加工,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腦,都屬於資源密集型產業。

20世紀60—90 年代,台灣發展普通工業產品加工,主要出口紡織服飾、玩具和日用電子消費品,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20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加工,主要出口軟件、晶圓、集成電路板,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

  八年級地理基礎知識

北方地區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 地理位置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二、 地形特徵

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三、 氣候

1、 氣候類型:北方地區地跨我國的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地區屬於温帶季風氣候。

2、 氣候特徵: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温在0攝氏度以下,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温在20攝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400~800毫米,屬於半濕潤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於夏季。

四、 黑土地和黃土地

1、 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們常把東北平原稱為“黑土地”

2、 黃土高原被深厚的黃土所覆蓋,黃河、海河從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堆積,形成了廣闊的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又常被稱為“黃土地”

3、 “黑土地”與“黃土地的自然差異”

黑土地

黃土地

位置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黃土高原

自然條件

地形

東北平原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温度帶

中温帶和寒温帶

暖温帶

乾濕區

濕潤和半濕潤區

半濕潤和濕潤區

生態環境問題

黑土流失、土層變薄,

肥力下降,沼澤濕地,森林破壞嚴重

嚴重的旱澇、鹽鹼、風沙危害

水土流失嚴重

五、 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一) 自然條件

1、 北方地區平原廣闊,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 北方地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 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等。

2、 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 自然災害

1、 災害及成因: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且集中於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

2、 解決措施:採取南水北調等跨流域調水措施 ,發展節水農業。

  國中地理知識口訣

1.七大洲名稱及按面積排序: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世界主要礦產資源:

世界重要三礦產,煤鐵石油是重點。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國鐵礦儲量大。

亞歐大陸和北美,煤礦分佈也不差。石油分佈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東。

3.世界人口超億十國名稱:

南極大洋均無他,人口超億十國家。中美兩印俄兩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亞五國名稱:

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鹹海邊。裏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

5.中亞知識概括:

中亞距海位置遠,冬冷夏熱降水難。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庫沙漠居西南。

東和東南地勢高,天山米爾邊境間。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與圖蘭。

河流多數為內流,錫爾阿姆水量減。裏海最大世著稱,鹹海變化危機現。

土庫棉田產量增,功在卡庫運河建。額爾齊斯外流河,流經三國向北穿。

產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國”美名傳。民族多信伊斯蘭,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狹七國名稱:

(1)中美地狹有七國,色地馬拉伯利茲。薩、洪、尼、哥、巴拿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薩)泥(尼)哥爸(巴)離(伯利茲),中美七國永牢記。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蘇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連成羣。冰川作用下,構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間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蘇必”與“休倫”。另一美獨有,稱之“密歇根”。五湖總面積,世界居第一。淡水資源豐,特別利航運。

8.美國農業帶及其分佈:

美國農作形成帶,中部冬麥北春麥。五大湖區及東北,典型乳肉畜牧帶。南部地區條件好,成為集中玉米帶。密河下游平原區,棉花似海處處白。西部山地高原區,牧業農業需灌溉。

9.西亞、北非地理位置:

亞歐非洲緊相連,濱臨四海一湖間。絲綢之路連東西,海陸空運很方便。緊鄰油區波斯灣,裏海海峽西北端。南北運河蘇伊士,三洲兩洋航程短。

10.拉美氣侯特徵:

“拉美”大部居低緯,熱帶氣候主地位。充足熱量降水豐,“暖濕”二字表入微。“安山”兩側顯差異,季節相反赤南北。

11.澳大利亞知識總結:

赤道以南澳利亞,地廣人稀國發達。中部平原水自流,動物古老不可怕。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

12.中國的省級行政區:

(1)三北兩廣兩寧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陝甘青貴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灣。

(2)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陝甘。雲貴藏川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

13.120萬人以上的15個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