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論語今讀讀後感

校園2.8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今讀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今讀讀後感

拜讀過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後,內心激動,覺得此書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觀察《論語》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關《論語》的觀點都是十分獨特新穎而實用的,讓我對《論語》有了一番新的體會。總的來説,《論語今讀》主要通過以下這兩方面來解構《論語》,即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的“半宗教”性質與“半哲學”性質。説它是“半宗教”,主要緣於其雅俗共賞的普遍性、對其他宗教的包容性及“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更是稱,“儒學和孔子的《論語》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聖經》一書了”,“它是沒有人格神、沒有魔法奇蹟的半宗教”;而説它是“半哲學”,則因為雖然儒學不重思辨體系和邏輯構造,但其中孔子對其學生問題的回答中處處反映了一種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對理性和理性範疇的探求、論證和發現。“正因為是靠理性、哲學而不靠奇蹟、信仰來指引人們,所以孔子畢竟不是耶穌,《論語》並非《聖經》。也正因為不是空中樓閣或紙上談兵,而要求並已經在廣大人們生活中直接起現實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圖,《論語》也不是《理想國》。”李澤厚先生的這句話也許正是其所試圖闡述的觀點所在。

然而,細品《論語今讀》後,發現它所帶給我的啟示,絕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作者在裏面所提出的很多觀點,不僅向我呈現了《論語》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讓我開始摒棄以往對《論語》的不合理的偏見,試圖重新辯證地去看待《論語》,而且給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發現,《論語》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聖賢之言,它與我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着密切聯繫的,在此,我將從不同方面細論我讀《論語》及《論語今讀》時所得的體會。

對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裏的“學”是屬於理性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於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説它對,你就認為它對,別人説它錯,你就認為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裏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為它來自於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説,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於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的確如此。

對於交友,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今讀》裏的解釋是,晏平仲很善於與人交朋友,雖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這裏説的該是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其實只要細看,可以發現,我們在保持與朋友間的關係時所遇到的問題,歸根究底似乎都總是“距離”的問題,太親近反而剎那間反目成仇,太疏遠又逐漸關係全失。難怪在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也在他《原來你非不快樂》一書的《一件睡衣的污垢》這篇文章中寫道:“拿捏與人之間的距離,比炒股更接近藝術。”

對於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談何死,細想這一句話,覺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對他的弟子説,與其一味掏空腦袋去研究死,還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着的現世上,想想該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麼是“死”更有意義得多?還活在花季雨季當中,卻把時間花在去思考“死”的問題上,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兼且浪費光陰了?畢竟,“生”是實在的'、處於眼前的,而“死”卻虛無飄渺遙遠得很,至少對於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祖國的花朵而言是這樣。因此在孔子的這一句話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學思想所強調的現世意義,它鼓勵人們活在當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於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當中。從這個方面理解的話,孔子的這句話是積極的、正面的,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死”真的僅僅是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嗎?仔細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塵世,有多少人臨終閉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帶一絲遺憾的?他們或許心願未了,或許心結未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死”來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終結使人來不及去了卻心頭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終,二是在“死”這個終結點前的長長的生命座標上,人們不願意花一分一秒來思考“死”這個問題,而等到白髮蒼蒼,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才驚覺自己還有餘願未了,餘結未解,才怨恨時間太匆匆,而這些願啊、結啊,又有多少是簡單到可以完滿終結於人生舞台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間?因着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時候,心裏頭還是不踏實、不平靜的。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活得好好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問題從而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未知生焉知死,倒過來説,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確。以上是自己對《論語今讀》一點粗淺的體會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