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本

校園2.94W

《青山不老》的作者是當代作家樑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文章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於後代。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2篇關於《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本,歡迎參考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範本

  範本一:《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三番五次、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的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老人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瞭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板書“青山”,“青山”讓你聯想到了什麼?在文中指的是什麼?

2、板書“不老”,為什麼説“青山不老”呢?

3、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再次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⑴ 認真快速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劃出你認為比較難理解的詞和句子。

⑵ 讀了課文後,你對“青山不老”又有什麼新的認識?同時產生了哪些問題?

2、反饋交流:

⑴ 交流比較難理解的詞和句子。

⑵ 交流你對“青山不老”的新認識。

  三、利用“閲讀提示”再讀課文,感受老人偉大奇蹟

1、先解決“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劃下有關的內容,並用自己的話概括。

2、可以學生自學或小組討論。

3、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⑴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課件展示林海,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指導讀這段話。

⑵ 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户村民買了一台電視機。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蹟?

請同學們一起再來讀一讀,把這一奇蹟展示出來。

⑶ 楊柳、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湧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老人説:“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説嗎?

指導朗讀: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樹,有了樹,才包住了這片青山。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小結:保住了這片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老人創造的是一個──學生接“了不起的奇蹟”。

4、那麼老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⑴ 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 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説説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② 用課件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乾旱、霜冰、沙塵暴。

③ 結合註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⑵ 體驗老人生活條件的艱苦和年紀的大(學習第三自然段):

我們一起讀讀,體會老人生活條件的'艱苦和年紀的大。

課文還有哪裏還提到老人的年紀大?學習後面文中的一句話:老人拄着枴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再也出不來了。讀一讀。

⑶ 小結:同學們,在這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板書“了不起的奇蹟”。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領悟“青山不老”

1、讀到這兒,你知道“作者為什麼説青山是不會老的”嗎?你能把體會寫下來嗎?

學生交流感悟;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用前面學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進行小結,(出示句子讓學生朗讀)從而解決問題。

⑴ 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老人願意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這山溝,將自己的生命都奉獻給這青山,這是一種為了造福人類無私奉獻的精神。)

⑵ 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是老農創造的這片青山,可以與山水共存。

是老農創造奇蹟的這個精神更值得永遠流傳。

是老農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地努力改造,這種精神會永遠閃光。

2、小結並指導朗讀:

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就是“另一種東西”,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着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

3、總結:

你們説得都很好,這就是我們對課文“青山不老”又一個新的認識。同學們,只要有千千萬萬的人具有老人這樣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這青山會老嗎?讀最後一句話。

  範本二:《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會寫課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通過對比、朗讀等方式感受老人創造的奇蹟,體會老人對土地和家園的熱愛,及堅持不懈的毅力。

3、通過學寫環保格言,強化學生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老人對土地和家園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院屋圖片,創設情境:

問:“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小院子?”

(學生回答後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教師深情解説,創設情境:“這是多美的小院啊!”自由讀讀這段話。老師和你們一起合作讀好嗎?(配樂,引讀)窗外是……。院子在山溝裏,山上……。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風一吹……。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這麼美的小院子是誰的呢?他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小院,走進黃土高原上的一位老人。(板書課題:青山不老,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兩遍(第一遍大聲讀,第二遍默讀):

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用文中的一句話説説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2、字詞檢查:

土炕、肆虐、盤踞、風雨同舟、歸宿、恭敬、如臂如股、勁挺、淤泥、防風林帶、林網、霜凍。

⑴ 讀:指名讀,齊讀。

⑵ 默寫:肆虐(一人黑板上默寫)。

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理解奇蹟

老人創造怎樣的奇蹟,課文中的哪一句話揭示了?

  1、從數字理解奇蹟: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句子:

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蹟?為什麼?“一畝”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畝是多少平方米?大約有多大?我們的教室大約50平方米,一個家庭大約100平方米,下沙總面積約3400萬平方米。那麼大約是多少個教室那麼大?多少個家?幾個下沙米?(5萬個,2萬5千個,十四分之一個)

這就是“奇蹟”的意思。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自由讀這一句──指名讀(強調數字)──齊讀。

2、從大環境理解奇蹟:

那麼這位老人是在怎樣的大環境下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呢?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劃一劃。

學生回答後,出示第二自然段。

“晉”是哪一個省的簡稱?課文中説晉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氣候現象?(大風、乾旱、霜凍、沙塵暴)課文中哪些話是形容這個地方的大風的?“肆虐”是什麼意思?我們一會兒理解會更深。重點理解縣誌裏記載的那句話,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丈、墜),然後想象西伯利亞大風來的時候,還有可能發生哪些事?這就叫“肆虐”啊!什麼叫“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的盤踞之地”?

出示晉西北大風、乾旱、霜凍、沙塵現象的材料(最好是錄像,沒有的話就用圖片和文字,教師解説。)看了這些文字和圖片,你有什麼想法?

  板書:

在這樣惡劣的大環境下,這個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的老頭堅持15年植樹造林,綠化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怪不得作者這樣讚歎: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悟再齊讀這一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3、從小環境理解奇蹟:

要創造這樣的奇蹟,年輕力壯的人都不一定能堅持,而這位老人已經多少高齡了?(81歲)耄耋之年的老人。課文中哪些句子説明他已經很大了?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劃一劃。

學生回答。

聯繫你的生活實際,説説在你的生活環境中80多歲的老人應該是怎樣生活的?那麼這位晉西北的老人又在幹什麼呢?(引讀中心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讓我們帶着對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讀這一句: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4、從結果在此體驗奇蹟:

一位年過80的老人,在環境如此惡劣的晉西北土地上堅持植樹造林15年,並且還將繼續下去。難怪我們在黃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樣的景緻。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配樂讀。)

  四、解讀奇蹟

那麼為什麼老人能創造這樣的一個奇蹟呢?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創造了這個奇蹟呢?快速默讀全文,可以找找句子來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説。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三句話:

1、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2、老人説:“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3、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外一種東西,他是真的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學生説説是什麼支撐着老人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簡單理解句子的意思。

(對土地的熱愛、對家園的熱愛、堅持不懈的毅力。)

重點理解最後一句話:“另一種東西”是指什麼東西?什麼叫“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他真的能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嗎?那麼是什麼能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課文的最後一句話説“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你怎麼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不會老的除了青山還有什麼?

  五、暢談感想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一座晉西北的小院子,跟着記者樑衡訪問了一位山野老農。此時此刻,你想到了什麼呢?(學生暢談感受)

  六、作業(機動)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位晉西北的老人,已經種了____年樹,綠化了____,造了____,3700畝林網,這是____。老人覺得____,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____,他是真的與____。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____。

2、“青山不老!”説得真好!這位老人是晉西北的農民,他淳樸得就像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地,淳樸頑強、不善言表。縱觀全文老人只有一句話:“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其實老人心中有千言萬語。面對漸漸乾涸的河流,面對皸裂的土地,面對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趨勢,他有許多的話要説。他想對鄉親們説什麼?他想對年輕人説什麼?他想對我們説什麼?今天,你就做他的代言人,説出他心中的話。

你可以簡單地説説,就像我們前幾天背的格言那樣。請一生背環保格言,教師出示這句話。

⑴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⑵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⑶ 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循環。

3、學生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寫在一張小紙上,在實物投影上展示。)

  七、總結

同學們,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地球對於我們也只有一個,熱愛生命就要熱愛地球,熱愛家園。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像那位晉西北的老人那樣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讓青山不老,綠水長流!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境:大風、乾旱、霜凍、沙塵暴
      惡劣
       ↘
        奇蹟!←熱愛故土、堅持不懈
       ↗
      老蒼
     小環境:81歲、就剩一人、五人離世、老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