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範文(精選6篇)

校園2.35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範文(精選6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成為國小生的自豪感,初步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認讀“小”、“學”、“生”三個生字,並學習用好辦法記住字形。

3、指導朗讀“我是國小生。”並初步學習拓展表達。

學習過程:

一、提示生談話,引入課題。

1、提示:小朋友們,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誰知道今天有什麼“特別”嗎?

2、生自由交流:今天我是一名國小生了;今天開始,我讀國小了。……

3、提示小結:對!今天,對我們每個小朋友來説,是個特別的日子,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們都成了一名光榮的國小生了。——出示課題:我是國小生。

(1)提示指讀課題,生跟讀。

(2)指名讀課題。

二、看圖、聽故事、談話。

1、看圖:圖上畫了誰,他在幹什麼?

2、生交流(圖上畫了一個小男孩,他去上學校。)

(引導學生注意小男孩的表情,用上“笑眯眯,高高興興”等詞;引導學生注意小男孩的動作:用上“背上新書包”、“蹦蹦跳跳”等詞。)

3、提示:對呀,小男孩的名字叫方方,和我們一樣,今天起他也是一名國小生了。

出示四幅圖:

(1)提示:早晨起牀,媽媽幫他穿衣服,方方説……

(2)提示:吃早飯時,奶奶要喂他,方方説……

(3)提示:上學路上,爸爸説:“方方,我來幫你拿書包。”方方説……

(4)提示:方方揹着新書包,高高興興地走進校園,他一邊走一邊念起了兒歌

太陽眯眯笑,鳥兒嘰嘰叫。

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

他心想,我長大了,我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從今天起……

4、再讀“我是國小生”,表揚讀出自己“高興、興奮、自豪”等感受的學生。

三、課間小活動。

1、提示:剛才方方在上學路上唸的兒歌真好聽,我們跟方方一起念好嗎?

2、出示圖:(圖上有方方和兒歌)

(1)跟老提示念一遍。

(2)學生站起來,自編動作念兩遍。

四、認讀生字。

1、方方和你們一樣都是國小生了,他很想學習“國小生”三個字。

2、誰做小老提示領讀?(注意讀準“生”)

3、出示打亂順序的,小、學、生、三張生字卡片。

誰能幫方方把“國小生”三字按順序排列好?(指名排列3—4人)

4、識記字形。

(1)方方的好朋友紅紅有好辦法記住“小”字,看書上的插圖,説説並演演紅紅的説法。

你還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小”?

(2)你在哪裏曾經看到“學”字?(校門口、課本上、數學等)

(3)開火車讀“生”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生”字?

5、叫號猜字遊戲。

五、拓展説話。

1、出示句子:我是國小生。

(1)指名讀。

(2)提示引導學生比較句子和課題,告訴學生句末的小圓圈是句號。一句話寫完了,要加上句號。

(3)提示引讀:我是什麼?誰是國小生?

(4)提示:我可以説:我是老提示。你爸爸媽媽會怎麼説?

(5)拓展説話。

2、方方和2個小朋友在上學路上遇到了。指名三個小朋友上來表演“我是國小生。”

(1)第二個小朋友還可以怎麼説‘(啟發學生加上“也”字)

(2)第三個小朋友可以怎麼説?(啟發學生用上“我們”和“都”)

(3)以三個小朋友為單位自由結合,練習説上述3句話。

六、複習

1、“國小生”抽讀卡片、擴詞。

2、方方和我們一樣都喜歡上學,明天我們上學路上也可以念這首兒歌,全班表演兒歌。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2

一、教育與訓練目標

1、知道自己學校的名稱和自己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初步學會大膽地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愛好。

3、初步學會向老師和同學講講自己想當怎樣的國小生的願望。

二、教育與訓練點

1、我是什麼學校一年級幾班的學生。

2、自我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愛好。

3、講講自己想當怎樣一個國小的願望。

三、教育與訓練準備

1、選擇幾位膽子大、口齒清楚的學生按教學要點先作準備。

2、用小黑板先寫好課題、校名、班級並上拼音。

四、教育與訓練過程

1、談話揭題

小朋友,從今天起,你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自己的姓名,另一個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國小生。(揭示課題)跟老師讀“我是國小生了”。當國小生高興嗎?當了國小生説明你們已長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很光榮的。

2、認識校名、年級、班級

當開學的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紅花戴在你們胸前,這説明,全校的老師和同學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這所學校。我們這所學校的校名誰知道?

(1)出示帶有注音的小黑板。

(2)教師按拼音正確地把校名念一遍。請學生跟老師念。請個別學生念。

(3)誰知道,我們的學校在什麼路上?我們學校周圍有什麼商店、機關、公園?教師正確地介紹學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稱、學校周圍的環境。

(4)教師邊畫邊講年級與班級。

請每個學生自己講講:我是一幾班的國小生。

(5)鞏固校名、年級、班級。

出示:我是( )國小( )年級( )班的國小生。

指名講、同桌講、開火車講。

3、自我介紹

我們這個班有( )個小朋友。大家今後要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認識一下。

(1)示範引路。

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裏?

(2)同桌互相介紹。

(3)介紹愛好。

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或在家裏,都有許多愛好,有的愛唱歌,有的愛跳舞,有的愛畫畫,有的愛講故事,還有的愛下棋。誰能把自己的愛好大聲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4)連起來作介紹。

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裏,自己喜歡什麼,連起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講的時候人要站正,聲音要響亮,説話要清楚,用普通話講。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自己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並知道國小生應該做到的禮儀、衞生、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

國小生的學習、衞生、禮儀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説一説,議一議現在上課老師和我們的問好與幼兒園有沒有區別,知道為什麼有區別嗎?

讓學生積極地説一説自己的體會。從而引出:這一切都因為我們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並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心。

二、學習新課

採用引導討論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新課

1、説一説早上起來後你做了些什麼?當你見到老師和小朋友時會怎樣?

2、我們的校園很美,因為我的校園很整潔,校園怎麼會整潔的呢?你會怎麼做呢?

3、你覺得在國小裏和幼兒園有什麼不同?

每一個問題都要讓學生盡情的表達,並讓學生積極討論,從討論和交流中讓學生明白我是一個國小生了,有着光榮的使命:

有禮貌:見到老師要問早,見到同學問聲好,見到父母長輩要懂禮

講衞生:手中紙屑不亂扔,瓜皮果殼入簍中,地上髒了我來掃,桌上髒了我來抹,講究衞生真光榮

專心聽:上課了,坐得正,有,專心聽,學知識,長本領。

三、鞏固新課

組織學生動手鞏固新課:把自己的課桌理一理,把自己的桌子排一排,把地上的小紙屑撿一撿。

四、佈置作業:

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的行動最最棒?

板書設計:

我是國小生了

有禮貌

講衞生

愛學習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4

一、學習內容

教 材:“我是國小生”;

《叢書》:“上學歌”,“坐得正”,“上學一日歌”,

“上課守紀律”,“課間安全牢記心”,“愛護眼睛”,

“廣播操”,“做早操”。

二、學習目標

1、觀察圖畫,聽讀兒歌,朗讀文章,初步感受成為小

學生的喜悦。

2、認識同桌、周圍同學及老師,熟悉教室,參觀學校,

感受同學的友愛、教師的親切、校園的美麗。

三、學習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大中國》;

2、看插圖,想多民族;

3、講民族故事。

(二)看圖説話,聽讀句子

1、介紹天安門;

2、認識國旗;

3、想長城。

(三)唱一唱,跳一跳

1、《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邊唱邊跳。

(四)鏈接閲讀《叢書》文章

“上學校”,“上學多好”,“我們班裏朋友多”,

“太陽公公起得早”,“吃飯歌”,“值日歌”和“好學生”。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唱讀兒歌,初步感受成為國小生的.快樂。

2、認識同桌、周圍同學及老師,熟悉教室,參觀校園,感受同學的友愛、教師的親切、校園的美麗。

3、初步瞭解做一名國小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國小生的角色認同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同學和老師;參觀校園,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為國小生的快樂。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做一名國小生的基本要求。

三、教學策略

本課重在教師充分利用校園、班級資源引領學生體驗從家庭生活到學校生活的異同,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內熟悉校園、班集體、老師和同學,在豐富的活動中體會作為一名國小生的樂趣,教師在此過程中滲透入學教育的具體規範和要求。

四、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領,激趣説話

小朋友們,從步入校園的那一刻開始,你們正式成為一名國小生了。開始上學了,你的心情怎樣呢?為什麼?

預設:興奮、高興;學校很大,有很多同學可以一起玩耍。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上學初識,對學校生活持有濃厚的好奇心,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發揮並保有這種興趣和熱情,探索新學校,開始國小生活。

(二)參觀校園,入學教育

1、同學們,以後我們就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裏開始六年的國小生活了。老師自我介紹後,可點全班學生的名字,也可讓學生一句話簡單介紹自己。

“老師,同學們好。我叫XX,我喜歡做什麼,我的特長是……”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介紹讓學生互相認識、瞭解,引導學生學會用一句話介紹自己。

2、參觀校園。

(1)讓學生了解學校的主要場所,包括教學樓、圖書館、音樂教室、科技教室、電腦機房等學生專用教室。

(2)讓學生了解一天的主要時間安排:有幾節課,課間休息時間,午飯時間。可進行安全以及衞生教育。

(3)參觀結束後,可以讓學生説説對學校最深的印象,也可讓學生回家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校園。

【設計意圖】通過參觀學校,激發學生熱愛學校、嚮往國小學習生活的感情,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國小生的角色中來。

3、打開語文書第四頁,師範讀兒歌《上學歌》,生可跟讀。可播放《上學歌》歌曲,師生欣賞,跟唱。

【設計意圖】欣賞、朗讀、跟唱《上學歌》,緩解繁瑣的入學教育給學生帶來的疲累,保持學生在學校的興趣與熱情。

4、入學教育的課堂教育:師指導學生抄寫課程表,整理書包文具,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課間操安全教育等。

補充入學教育兒歌,可讓學生反覆朗讀、背誦。

【設計意圖】開學第一週,入學教育繁複而重要,教師應不厭其煩地對學生進行安全、衞生、課堂學習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有序、規範的學校生活中來,以利於後續書本學習的展開。

一年級上冊語文《我是國小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語文書,瞭解語文書的基本結構。

2、能在語言環境中讀準“小、學、生”三個生字的讀音;能認讀詞語“國小生”;會讀句子“我是國小生”。

3、通過看圖説話、兒歌學習,感受成為國小生是很快樂的。

4、培養學生認真看,仔細聽,大聲説話,大膽發言的習慣。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學習詞句: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畫了誰?他在幹什麼?

(1)教師示範説,學生邊聽邊記。

(2)學生練習説。

2、瞭解“學生”的意思,認識“小”字。

(1)師敍述:到學校裏來讀書,學知識的人就是——學生。板書:學生

(2)跟老師讀“學生”(齊讀,指名讀,正音,開小火車讀)

(3)師敍述:在國小讀書的學生叫國小生。板書:小

(4)指名讀:“國小生”。

(5)師敍述:看看“小”的字形怎樣記?出示課文中的題頭畫,指名説

(6)師在田字格中書寫,並點名這格子叫“田字格”,老師邊寫邊説筆畫和筆順。

這種記字的辦法真有趣。讓我們學着方方一起來做做動作,記記這個“小”。

拿出右手,跟着老師在手心上來寫一寫。

3、朗讀句子“我是國小生”。

(1)聽老師用上“國小生”這個詞語説一句話。(我是國小生)。誰也會説這句話?

(2)現在開始就是一名國小生了,那多高興啊,誰能面帶笑容高高興興讀這句句子?(自由練讀)

(3)出示句子,師點着句子帶讀,生齊讀。

説明:

這一環節以課文插圖引入,聯繫了學生生活,能引起他們共鳴,並能較好地理解“學生”、“國小生”。

教學中多采用模仿、跟讀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正音(“生”字的教學應特別注意翹舌音的發音,並在學生的説話過程中隨時糾正。)、識字教學,降低了難度,便於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小”字的學習,藉助圖畫進行,意在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字形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後通過模仿做一做,書空一下,加深學生對字形的記憶。老師在田字格中示範寫“小”字時,邊説筆畫和筆順其目的是滲透筆順規律,滲透基本筆畫,此時無需學生跟讀,更無需學生掌握。

這裏對於第一次出現的“田字格”,教師只作名稱介紹,其他不講解。

過渡:有兩位小朋友也來作自我介紹呢!

二、看圖説話,鞏固詞句

1、出示課後練習1中的第一幅圖

(1)教師介紹圖上的兩位小朋友是怎麼説的。

(2)要求學生學着他們的樣子相互介紹。(指名同桌示範,評議,開雙軌火車練説)教師適時點撥:和別人一樣,我們説話時可以用上“也”。

2、出示課後練習1中的第二幅圖

(1)教師介紹圖上的兩位小朋友是怎麼説的。告知學生:大家一起説時,要用“我們”。

(2)教師與學生配合着説一説。

3、四人小組練習:你説,我説,大家説。任選剛才的三句句子,配上動作説一説。

説明:

在看圖説話練習的同時,引導學生鞏固本課所學的字詞句,既有聽的模仿要求,又有詞語理解的滲透,如“也”、“我們”的使用,教師自己可通過小結點明用法,對學生不作要求。最後的練習“你説,我説,大家説”,可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任選之前的三句話,配動作説一説,進一步幫助理解句子,培養表達的興趣。

三、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生字(出示,齊讀,打亂後再出示,再讀)也知道了一個詞(出示,齊讀),還學習説了一句話“我是國小生。”。你們學得很認真,真是愛學習的國小生。

説明:

適時的小結,有利於幫助學生再一次整體瞭解所學。教師的及時肯定,能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也為引出下一環節“讀書指導”做好鋪墊。

四、認識語文書,進行看書指導

1、過渡:今天大家學習的內容都在我們的書上,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的的好朋友——語文書吧!出示語文書,告知學生語文書中的一些組成部分,如目錄、課題和課文等。

2、指導怎樣看書。

(1)教師示範,邊講解看書時注意的要點。

(2)指導學生“字字過目”讀書。(左手輕輕壓,右手指着慢慢移,眼睛跟着看,字字都過目)

3、讀第一課:師講課文結構,帶讀第一課,生齊讀課文。

4、愛護書本教育:讀完了書,怎麼放呢?看老師的動作,説一説

(輕輕合攏書本,小心擺放在書桌角上。)

説明:

作為入學準備的第一課,對學生進行愛護書本的教育,拿書、看書等細節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老師在課堂上都要非常耐心地示範指導。

五、遊戲鞏固,複習認讀“國小生”

1、叫號遊戲。

説明:

叫號遊戲:

遊戲準備:相關的卡片:國小生

遊戲步驟:

(1)先後出示三個生字,在字上編上號碼

(2)一起根據老師念兒歌的節奏拍手(問:一號一號是什麼?)。

(3)學生齊聲回答(答:如——一號一號“小、小、小“。)。

教師可以換一種問法:“‘小’、‘小’是幾號?”

學生齊聲回答:“‘小’、‘小’是一號。”

加大難度,教師還可以問:“一二號是什麼?”

生齊答:“一二號是‘國小’。”

遊戲可以教師問,學生答;也可一個學生問,其他同學答;還可打亂順序叫號。“聽兒歌,演一演”,通過多次聽兒歌,培養學生邊聽邊記的習慣,激發學生愛上學。

2、課後練習2:聽一聽,演一演《我是國小生》

過渡:放鬆一下,聽一首兒歌,可要用心聽,一會兒還要演一演!

一聽兒歌,記記兒歌講什麼。(指名交流)

二聽兒歌,跟着輕聲讀。

三聽兒歌,準備演一演。(指名演一演,評一評)

出示兒歌,齊做動作讀讀、演演。

附:兒歌《我是國小生》

太陽笑,

鳥兒叫。

背上小書包,

我去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