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大全

校園4.1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大全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大全1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習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這一部分教材進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這兩節課的內容整合到第一節課,集中教學計算方法,再安排練習課進行鞏固複習。我比較了蘇教版和北師大教材,發現用14—9作為例題最為合適,先從實際問題引入14—9,再讓學生聯繫實際情境和生活經驗,探索算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學具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在寒假裏,婷婷、明明和小蘭三個好朋友參加了社區的遊藝活動,拍了不少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中的套圈遊戲)

在這幅照片上,你們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幾個圈沒套中”,該用什麼方法計算呢?

指名回答並板書:14—9

2、14減9等於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藉助你手邊的學具驗證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説一説你的想法。

(學生活動,討論)

3、學生彙報,隨機板書:

預設:

A、一個一個的減;

B、做減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問:為什麼要用14先減4?減去4後還要減幾,你怎麼知道的?

(課件演示拿走小棒的過程)

D、10—9=1,4+1=5

提問:10是哪來的?為什麼要用10—9?

板書:14—9=5

4101

+5

(課件演示拿走小棒的過程)

E、14—10=4,4+1=5

提問:為什麼要用14—10,10從哪來的?減了10後為什麼要加1?

4、質疑:

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對這些方法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練一練:

用你喜歡的辦法計算13—8,並跟你的同桌説説你是怎樣算的。

(課間休息)

三、鞏固提高。

1、口算(開火車)。(課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鳥找家。(課件五)

(1)觀察圖畫,注意房子上面的數字。

(2)你想幫哪隻小鳥找家?

(3)還有一隻小鳥沒有家,誰來想辦法幫助它?

(4)一間房子只能住一隻小鳥,那麼我們大家就來給這隻小鳥添一個家,好嗎?

(學生齊答:15—9=6,課間添一個房子,小鳥回到了家)

(5)這些小鳥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麼特點?(都是十幾減9),你發現這些算式的差有什麼特點呢?

(有條理的板書: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3、看圖列式。(課件六)

詳見教材P16。

4、發散練習。(課件七)

()—()=7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同學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一節課學習了幾節課的內容,你們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還不能熟練的計算,讓我們在後面的課堂中再多多練習,爭取算得又對又快,好不好?

教學反思:

一、情境的創設要靈活機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並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為創設情境切忌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麼情景創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二、創設遊戲的樂園。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説接下去要做遊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為我説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遊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遊戲的時候,我採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台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為組裏的同學加油。

三、練習形式多樣,及時評價跟上。

對於純粹的計算,我通常採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通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説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願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並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説“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於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會很認真。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範文大全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場景裏體會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學習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使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懂得了很多課堂紀律。老師問問大家,當我們想發言的時候應該先怎麼樣?(指名回答)大家舉手看一看?(讓學生在座位上舉手)

提問:大家舉的是哪隻手?沒有舉起來的這隻手是——(左手)誰來説説怎樣區分左、右手?

談話: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們的身上你還能找出這樣的好朋友嗎?誰來説説?(要求學生摸着説)

小遊戲:由慢到快聽口令做動作(想想做做第1題)。

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

左邊拍拍手,右邊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多媒體出示小朋友在教室裏上課的場景。

談話:小朋友們上課坐得多整齊啊!你能用我們剛才學習的左和右來説説他們的位置關係嗎?

同桌討論,嘗試説説小明與小紅的位置關係。交流反饋,引導學生正確説出“小明坐在小紅的左邊,小紅坐在小明的右邊”。

如果有的學生説“小明坐在左邊”,則啟發:這樣説不夠完整,你能完整地説一説小明坐在誰的左邊嗎?

小結:在描述兩個人的位置關係時,要説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

提問:你還能看圖説説哪些物體有左、右的位置關係?同桌互相説後彙報。

2、聯繫教室裏的真實場景,強化對左右位置關係的認識(“想想做做”第2題)。

讓每個學生自由説一説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誰,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誰,再同桌交流,最後指名回答。

選同桌兩個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説一説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選橫排或豎排裏的三個小朋友,請學生説説中間小朋友所處的位置。

小結:我們在描述位置時,一定要説清楚,誰在誰的左邊或右邊,而不能只説誰在左邊或右邊。

3、讓學生就教室裏的'某一人或物説一説所處的位置。(可以用前、後的關係進行表達)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星期天,小熊買了好多好吃的來招待好朋友(多媒體出示情境圖)。誰來説説小熊都買了什麼?

提問:每個小朋友可以選一樣,但是不能説出它的名字,只能説出它上、下、左、右的鄰居各是誰,讓大家來猜一猜好嗎?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同桌合作操作:把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中間,把文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右面,把學具盒擺在數學書的左面,把小尺擺在文具盒的上面。

讓學生説一説,擺在最左邊的是什麼,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從左數,文具盒是第幾個,從右數,文具盒是第幾個。數學書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擺放學具,再互相説給同桌聽,指名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最後指名全班交流。

第5題可讓學生先看圖説,再讓學生説説還可以怎樣説。

(四)總結點撥,拓展應用

提問:小朋友們,誰來説説這節課你都知道了些什麼?(揭示課題:認位置)

談話:課後,請小朋友們用你們那善於發現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找出各種物體間的位置關係,並且説一説,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