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編6篇

校園6.75K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編6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説教材

我們身邊有一些周而復始的事物,一輪又一輪地變換着,在孩子的小腦瓜裏,是否感受到這些變化呢?為什麼白天過去了就是黑夜?為什麼春天過去了就是夏天?通過幼兒周圍事物的變換,引領幼兒進入一輪又一輪的世界。在本活動中以幼兒熟悉的電話為契機,創設情境,讓幼兒通過故事、遊戲等不同的方式來理解輪換的春夏和秋冬。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但是這個階段的幼兒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大班幼兒對周圍的一切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愛學、好問,能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季節以及喜歡的理由,並能在遊戲中進一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徵。

其中活動重點是目標1,活動難點是目標2。

分析:《綱要》中指出語言目標有:能清楚地説出自己想説的事,因此在本節活動中我設定的目標2:讓幼兒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季節以及喜歡的理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由於平時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述不太連貫、不完整,所以我把這點作為一個難點。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關係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和經驗,在活動中,也體現了科學社會領域的內容。

三、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開展活動,我準備了《魔法奶奶的電話》故事課件、四張寫有春、夏、秋、冬的大圖畫紙以及春、夏、秋、冬的實物貼紙若干。

四、教法、學法分析:

在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圖片演示法、談話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法、學法。通過故事圖片的演示能直觀地吸引幼兒,讓幼兒結合圖片內容理解並記憶,激發幼兒興趣。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能引起幼兒愉快的自發參與,帶給其無限的樂趣,通過遊戲來鞏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講。

五、教學過程:

在這節活動中我組織了以下3個環節來開展:

第一個環節猜謎語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我這兒有一個謎語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叮鈴鈴,叮鈴鈴,一頭説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説話聽得清。教師説出謎語後,鼓勵幼兒大膽的猜想。謎底揭曉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家的電話,回憶並説説自己家的電話機是什麼樣的(我着重引導幼兒從電話的種類、外形、顏色、鈴聲等方面説,鼓勵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句説。)我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為了擴散幼兒的生活經驗,從而為第2個環節做鋪墊。

然後,教師出示電話機模型的ppt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電話與生活中的電話有什麼不同。師:今天這部電話和我們平時打的電話可不同,因為這是魔法奶奶家的魔法電話。讓我們來看看它有哪些特別的地方?你們猜猜這部魔法電話能打通誰的電話?

第二個環節播放故事PPT,引導幼兒欣賞故事,並提問。

(師: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

師:(1)魔法奶奶的電話能撥通誰的電話?

師:故事中提到了哪三個小朋友?他們分別要打電話給誰?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最後是誰打電話來了?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大自然中有什麼變化呢?

如果孩子説不出時,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圖片,依次讓幼兒欣賞並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徵。然後鼓勵幼兒説説自己喜歡的季節及其理由。

通過這個環節的開展,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鞏固。

鼓勵幼兒利用春夏秋冬的實物貼紙在代表相應季節的圖畫紙上進行粘貼,佈置自己喜歡的季節。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並參與討論,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2、大膽創編小狗戰勝老虎的情節,並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3、通過對比、感知老虎與小狗的強弱之差,從國小會關心弱小。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四張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第一張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圖上有些什麼?

2、師:花轎裏會坐着誰呢?(掀開簾子)喔!原來是隻大老虎。它想坐着花轎到山裏去看風景,於是請來了8只小狗來抬它。老虎為什麼要讓8只小狗來抬花轎呢?

教師放音樂,讓幼兒初步體驗抬轎子的節奏感,體驗大老虎座得很舒服。為下文小狗為何捱打做鋪墊。

3、我們來學學老虎是怎麼叫的。老虎連叫聲都這麼響,這是一隻怎麼樣的老虎啊?

4、這隻兇猛的老虎坐在花轎裏看上去怎麼樣?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5、老虎這麼舒服,抬轎子的小狗看上去是什麼樣的呀?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二)、討論、創編故事情節。

1、小狗吃力地抬着轎子往山上走,只聽見“哎呦”一聲,發生了什麼事?(找個小朋友來説説,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猜想。)

2、究竟是什麼事呢?我們一起往下看(出示圖二)圖片上面講了什麼呢?

3、小狗忍受老虎的欺負嗎?怎麼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小狗吧!

4、 幼兒討論小狗戰勝大老虎的辦法,老師參與幼兒的活動,聆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完成講述。

5、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

6、像你們説的一樣嗎?我們接着往下看(出示圖三、圖四)(體驗“拋”的感覺)為什麼小狗氣的汪汪叫,老虎卻還睡得着。(突出老虎的目中無人,兇惡)

7、是圖片上小狗的辦法好還是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好呀?

8、你們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

9、如果小狗當時摔跤路,大老虎沒有打小狗,而是原諒路小狗,那麼又會怎麼樣呢?(幼兒自由討論)

10、教師總結。

(三)、初步學習兒歌

1、教師把故事編成了兒歌一起來聽聽吧!

2、幼兒依照畫面跟誦二遍。(教師可用動作提示)

3、可嘗試幼兒獨立朗誦,教師用動作提醒。

(四)、延伸。

根據兒歌內容表演,請“一隻老虎”、“八隻小狗”其它人念兒歌。根據音樂有節奏的表演。再次體驗台轎子的節奏感以及座轎子的舒服。

活動反思:

語言課對於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説並不難,但是對於老師來説,如果不認真備課,設計一些能調動起幼兒積極性的方法,課就會上得毫無生氣,死氣沉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能讓他們感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八隻小狗抬花轎》是幼兒園大班的一節語言課。“八隻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一隻小狗跌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可真妙,噓,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哈哈哈!”這首童謠不長,內容也簡單。我是這樣設計教案的:首先,通過聽賞讓幼兒知道童謠講述了什麼事情。為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起他們的興趣,我充分運用肢體語言,打算一邊朗誦一邊用身體動作把內容表現出一些來。然後分段學念兒歌,這個過程中也要充分運用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習,之後通過帶頭飾表演來複習鞏固童謠。最後還有一個討論:這是一隻怎樣的老虎,如果你是小狗,你會怎樣教訓這隻老虎?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設計的肢體語言:抬、坐轎搖扇、跌跤、踢、睡覺、想辦法、噓、拋、摔、大笑等一系列動作,果然起到了預期的效果。當我很有語氣又加身體動作的把童謠讀完時,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開心的笑着,他們一邊學着某一句話一邊學着動作,積極性特別高。這樣帶着動作學習,孩子們不僅積極性空前高漲,而且學習的速度有了明顯提高。

在學唸到“一、二、三,往上拋”這一句時,一名幼兒唸完後加了一個象聲詞:“咣!”原來乾癟無味的“跌跤”,立刻變得有血有肉,豐滿了許多我聽後既出乎意料,又非常高興,覺得這是這名幼兒創新火花的閃現,也正是所有幼兒創新的一個好機會。於是我靈機一動,對他大加讚揚,我想:再讀時肯定所有幼兒都會加上一個象聲詞。果然不出我所料,每個幼兒讀到此時都加上了一個不同的象聲詞,而且臉上都洋溢着創造的快樂。我欣慰地笑了。

由此我覺得,身體語言在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適時、恰當的運用身體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及時發現、捕捉幼兒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鼓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在“表演”這一環節,我擔心幼兒自己設計不好,就把我的思路説出來讓幼兒們去表演,雖然他們每個人都為能夠表演感到高興,但是卻顯得很被動,我説怎麼演就怎麼演,他們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我想,如果我能夠大膽的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去表演,那麼他們也許會設計出多種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最後環節讓幼兒討論時,孩子們基本都能回答出前面的問題,而在回答後面的問題時卻不盡如人意。他們只是回答和書上類似的方法,如“把它摔個大跟頭”等,沒有把思路打開。課後我仔細想了想,找到了癥結所在。因為孩子們都知道了書中的方法,受其影響和束縛,只能想出以它為例子的類似的方法。如果我改變一下方案,把這一環節放到“聽賞”之中,在念完前半段之後便討論,此時孩子們還不知道書中的結果,那麼他們就能充分發揮想象,一定會想出各種不同的辦法來。所以在備課時,應該考慮的全面一些,減少類似情況發生。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閲讀圖書,能借助場景圖卡,瞭解故事內容和情節的變化發展。

2. 能較細緻地觀察畫面,大膽使用詞彙和體態動作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3. 有濃厚的閲讀興趣,能有目的地進行閲讀。

活動準備:

課件、圖書、圖片、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欣賞圖書封面和第一幅畫面,引起閲讀興趣。

(1)幼兒觀察封面,瞭解故事的名字,猜測故事內容。

(2)幼兒觀察並表述第一幅畫面的內容。

教師:你可以説一説這幅圖告訴了我們一些什麼嗎?

2.幼兒自主閲讀2-21頁,瞭解發現故事的主要內容及線索。

(1)幼兒自主閲讀2-21頁,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發生在哪裏?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幼兒再次閲讀,發現故事發生的線索。

教師:熊、兔子、公雞追狐狸時經過了哪些地方?

(3)教師出示樹林、小山、大海的圖片,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發生的線索。

教師:狐狸抱着小雞先到了哪裏,再到了哪裏,又到了哪裏?

3.共同閲讀圖書前半部分,感知故事情節的發展。

(1)師生共同閲讀,引導幼兒講述大熊、兔子、公雞追趕狐狸時的經歷。

教師:大熊它們是怎樣救小雞的?

(2)引導幼兒發現講述在樹林、小山、大海上小雞和狐狸相處時的樣子,發現小雞和狐狸關係的變化。

教師:大熊它們追得真累啊,那麼,狐狸和小雞呢?它們是怎麼樣的呢?

4.聽錄音,集體閲讀圖書。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1、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喜歡通過角色互動,增強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激發幼兒思考的慾望,續編故事情節,所以在設計過程,通過角色的演繹提問,完成整個過程。

2、通過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幼兒進行廢物利用。幼兒對環境保護意識模糊,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情節、環境,達到環保教育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在老師啟發引導下,合理想象故事情節,完整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的擴散性、創造性思維能力。

2、瞭解稻草的用途。

3、廢物利用,並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瞭解一些有關稻草的常識。

2、稻草製品。如:草帽、草蓆、稻草人、草鞋等。

3、立體活動教具、頭飾(小鳥、小兔、小姑娘)

活動重難點:

把沒用的稻草變成有用的東西,從而進行環保教育。

活動過程:

一、角色互動,引出故事:

冬天的時候,小白楊穿了一條用稻草做的圍裙,真漂亮,又暖和。可是,春天來了,唉,你們發現小白楊怎麼了?(哭了)

1、我們一起問小白楊?(小白楊,小白楊,你為什麼哭呀?)

2、請扮演小白楊的老師回答(春天來了,天氣漸漸熱了,可是我那件用稻草做的圍裙還穿着,太熱了)

3、誰來了?小白楊怎麼問小鳥的?小鳥幫助它了嗎?小兔呢?

總結:哎呀,小鳥、小兔都沒幫助小白楊,它們那麼熱的天不需要圍裙,怎麼辦呢?

二、設疑:教師引出討論點

1、天越來越熱了,小白楊的圍裙還是沒脱掉,它熱得透不過氣來,難受得腰也彎了,怎麼辦呀?(幼兒討論)

2、老師有個辦法:我來幫小白楊脱圍裙,脱下的稻草扔在地上多髒,扔到小河裏吧?(好嗎?)那麼放把火把稻草燒了吧,好嗎?

總結:會環境污染的,扔到小河魚會死,燒稻草的濃煙嗆人。

三、擴疑(廢物利用進行環保教育)

1、哎呀,老師的辦法都不好,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你們想想稻草有什麼用?

2、討論稻草的各種用途,完整故事內容。

總結:你們想出辦法是不是和這位小姑娘想得一樣呢?完整故事內容,體驗成功的喜悦。

3、現在小白楊怎麼樣了?(笑了)

四、扮演角色,體驗成功

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附: 故事:小白楊的圍裙

冬天的時候,小白楊穿了一件用稻草做的圍裙,又漂亮,又暖和。

春天來了,小白楊還是穿着那條用稻草做的圍裙,真熱呀。一隻小鳥飛來了,小白楊忙問:“小鳥,小鳥,請你幫我把這條用稻草做的圍裙脱了,好嗎?”小鳥説:“不行,不行,這麼熱的天,我才不要呢!”一隻小兔蹦蹦跳跳過來了,小白楊又問:“小兔,小兔,請你幫我把這條圍裙脱了,好嗎?”小兔搖搖頭説:“不行,不行,這麼熱的夭,我才不要呢!”哎,天越來越熱了,可是小白楊的圍裙還是沒脱,它熱得直冒汗,熱得喘不過氣來,腰也彎了,他傷心地哭了,這時,正好來了一位小姑娘,小姑娘説:“小白楊,別哭,別哭,我來幫你!”她用稻草做了一頂草帽戴在頭上遮太陽,用稻草編了一條草蓆,睡在白楊樹底下,真涼快。嗨,這下白楊樹再也不覺得熱了,它舒服極了,高興得笑彎了腰,連聲説:“謝謝你,小姑娘!”

活動反思:

從這次語言活動設計中讓我想起了以往我們開展的一些故事教學,結局是統一的,孩子們的“一百種語言”最後變成了一種語言,制約了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改革固有模式,此活動中我們就利用了動畫對孩子具有相當吸引力的特性,讓動畫及聲效的變換去引發孩子主動思考,充分激發孩子的想象,允許孩子們有不同的答案,鼓勵幼兒大膽求異,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將知識轉換成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幼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和將來的終身學習和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喜歡的`風味小吃。

2、嘗試對食物的名稱進行分類。

3、享受集體遊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風味小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風味小吃、展示各種風味小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向幼兒介紹各種風味小吃的名稱及特點。

二、同伴交流。

1、師:“好了!小朋友們都知道這些風味小吃的名稱了,那我請小朋友們找出自己喜歡的風味小吃後,去和自己身邊的小夥伴一起分享,告訴他為什麼自己喜歡那種風味小吃。

2、留心觀察,適時指導幼兒,並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喜歡的風味小吃。

三、給風味小吃找家。

教師舞台放用盒子製成香芋包、餃子、春捲、粽子等“風味小吃屋”,讓幼兒把不同風味小吃的圖片放到相應的風味小吃屋裏。

師:“我們都知道風味小吃的特點了!那小朋友們知不知道那些風味小吃是一家人呢?現在老師就考考小朋友們,把同是一家人的風味小吃,放入風味小吃屋裏,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幹!”

四、遊戲:風味小吃蹲。

教師和幼兒分別戴各種畫有風味小吃的頭飾扮演各種風味小吃,如扮演五香條、魚丸、春捲、粽子等。

師:現在我們玩個遊戲,小朋友先把自己要扮演的風味小吃的頭飾先戴起來,再聽老師説怎麼玩這遊戲,先從“春捲”的小朋友開始,“春捲”的小朋友邊念邊蹲:“春捲蹲,春捲跑,春捲蹲完粽子蹲。”這時扮演“粽子”的小朋友也是邊念邊蹲:“粽子蹲,粽子蹲,粽子蹲完肉包蹲。”這時肉包也是一樣的,按着順序,自己和旁邊的小朋友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要搞清楚,唸錯的小朋友或被點到而沒有蹲的小朋友或是沒被點到的而蹲下的小朋友,不能和我們一起遊戲,並表演一個節目給小朋友們和老師看,念兒歌時不一定要很快,可以由慢到快。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語言活動課,使幼兒對習慣的養成和傾聽、動口、動手能力都得到鍛鍊,這節語言活動課,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高,對一些接受新知能力較強的孩子,活動內容顯得單一了些,和前面參與的積極性相比差了一些,其他的都很好。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我所帶的班級是大班,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有一部分小朋友不愛説話,不善於表達。為了讓孩子,喜歡説、想説、敢説。我選擇了小朋友熟悉而又喜歡的“水果”為活動內容。通過為水果編謎語的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水果的形狀、顏色、用途等用具體的語言概括出水果的特徵。發展幼兒的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

2、通過教幼兒編謎語的簡單方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用具體、形象的語言給水果編謎語。

活動準備:

實物:常見的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桔子等。

掛件: 水果寶寶。

課件:各種水果生長情況及相關知識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穩定幼兒情緒。

二、(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禮物!)出示實物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桔子、葡萄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見過這些水果嗎?在那裏見到的?喜歡吃嗎?請小朋友説出他們的名字好嗎?(有誰知道這些水果的家在哪嗎?進一步深入瞭解)

三、觀看課件,瞭解各種水果的生長情況及相關知識。

請小朋友們説一説:你看到了哪幾種水果?

你最喜歡哪種水果?

為什麼喜歡它?

四、猜謎語(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誰?)

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在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時都穿穿黃外衣。打一水果(桔子)

(“兄弟幾個真和氣”説明它不是單個的。“天天並肩在一起”説明它是緊相連的。“少時喜歡穿綠衣,老時都穿黃外衣説明果子不成熟時是綠的,成熟的時候是黃色的”)

五、教幼兒根據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創編謎語

1 、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掛件,並藏起來。不讓其他的小朋友看到。

2、請小朋友用簡單的語言為他喜歡的水果創編謎語,如:樣子像葫蘆,身穿黃外衣。(鴨梨)

3、對創編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給以幫助。

六、音樂《摘果子》活動結束

七、活動延伸:把今天學到的謎語帶回家,讓爸爸媽媽來猜。看誰猜得快。

活動反思:

本節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喜歡而熟悉的水果為教學內容,利用直觀的教具,幼兒喜歡的課件,逐步滲透,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知識經驗準備不夠充足,個別小朋友創編謎語有困難。課前應進行一些猜謎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幼兒多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想一想,説一説,並鼓勵他們的求異性,發揮他們的觀察、想像、思維、語言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