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教學中如何體現數學素養

校園2.91W

數學課堂教學一

高中教學中如何體現數學素養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基礎。好的習慣是解決問題前提,壞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習數學更需要好的習慣。課前是否預習,基礎題目是否真會做,會不會考慮相應的變式,課後是否反思總結等一系列問題,學生有這樣的習慣嗎?許多學生因為沒有好的習慣,從而沒有能及時發現問題,上課時間畢竟有限,課上如果有沒聽明白的課後又不問,結果可想而知,最後當然沒有興趣了,沒有興趣就更不可能主動學習了。如何養成好習慣呢?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可以用任務的形式引導,也可以上課時引導。例如學新內容時的創設情境,舉例説明,變式訓練,課堂小結等都可以讓學生做,自然成習慣,水到渠成。習慣一旦形成,為學生的學習打好了基礎,指明瞭方向。

讓學生學會從學習數學中獲得樂趣有促進作用。很多時候人們認為興趣和樂趣一樣,其實是一種誤解。有了興趣才能發現樂趣,但有興趣並不一定都能發現樂趣,也是需要條件的。有了興趣後還可能又失去,比如説過程中遇到阻力時,再比如興趣比較多時,難免出現問題。怎樣能讓興趣持久?最好是讓學生感到其中有樂趣。數學因其學科特點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但並不是完全枯燥無味的。首先可以從創設情境入手,比如説較難理解的函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變量的關係,如身高與年齡的關係、經驗與實踐的聯繫等,讓學生從中感到與生活很近,從函數中有時可以預知一些未知的事情,從中找到樂趣。其次還可以從做題中找樂趣,機械性地做題顯然不行,讓學生會做一道題方法較多,可直接教給他方法,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當然也可以師生互動,相互驗證,把枯燥的解題變成一種遊戲,學生自然高興了。有了樂趣後興趣更高了,這也是一節課為什麼講法不同的原因之一吧。

教師的學法點撥給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有力工具。學習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很多,類比、數形結合、轉化等等,但在具體做題時許多學生還是不能很好地運用。這在很多時侯限制了學生思維,不能從宏觀角度看問題,侷限性很明顯。其實數學問題很多地方思想方法是雷同的,適當的學習思想和方法效果顯著。要想學生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掌握相應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因此教師的適當點撥尤為重要,教師的主導地位應在這裏發揮相應作用,這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工具,還為學生的學習指明瞭方向,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保障。

數學課堂教學二

一、貫徹新課標精神

作為一名成長在新世紀的教師,必須認識到加強自身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輩子的事,只有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過去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要經常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切實轉變教學觀念,這是我們當今教師的'立教之本。教師必須清楚: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於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敢於放手,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以前的教學,更多的是以老師為主導,採用的多是“擠牙膏、填鴨式”教學,讓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壓制。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二、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習生存和學會做人。以前,數學課堂裏主要是教師為主體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這不再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現在的教學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學習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學習的知識不是我們灌輸進去的,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參與、大膽的探索、自我構建而獲得的。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課堂學習環境,並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使學生主動學習,獲取適應社會和個人發展必需的知識,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努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對於新課引入,可以在教學中設計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繫,並予以遷移和轉化,所設計的問題要能充分展現新舊知識的聯繫,使問題既要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餘地,又要在此基礎上向新課作自然延伸,使學生在思考中有新的發現,而這種發現又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狀態和新課情境中來。我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創設情景:(1)創設產生學習興趣的情景:(2)創設產生認知衝突的問題情景:(3)創設產生髮現樂趣的發現情景:(4)創設產生探索慾望的知識遷移情景:(5)創設產生成就感的成功情景。例如在講解隨機事件問題時,可舉了一個例子創設懸念:同學們,老師有個發現,把數學課本隨意翻開,一定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左邊的頁碼是偶數,右邊的頁碼是奇數,相信不相信?試一試。接着我又出示第二個例子:老師手中的硬幣,如果將它向上拋出,請你們猜一猜,當硬幣落地時,硬幣是下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學生髮現答案不確定)。翻書和硬幣這兩個事情是現實中的有趣問題,最能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自然會把學生引入隨機現象之中,使學生感受到隨機事件就在身邊。這一問題情景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現實和認知基礎上,學生“跳一跳,夠得着”,因而能夠成為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誘因,不斷地引起認知衝突,然後再根據教材中的事例展開分析,更能用好教材。

數學課堂教學三

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場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創設愉悦和諧的學習氣氛。

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娶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説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説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才有路,學才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只會一招一式,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

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後,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並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