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王和卿《撥不斷·自歎》譯文賞析

校園1.65W

中呂·撥不斷·自歎

王和卿《撥不斷·自歎》譯文賞析

王和卿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時了?花到三春顏色消,月過十五光明少。月殘花落。

註釋:

1、撥不斷:又名續斷絃,屬雙調宮曲調。

2、恰:才,剛剛。

3、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三春:春季的三個月。農曆正月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此處指季春時節。

5、消:消失,減退。

參考譯文:

春朝剛過,又恰逢秋宵時節。春花秋月,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啊!鮮豔美麗的花兒到了季春時節,色彩逐漸減退。每當十五過後,明月不再顯得那麼皎潔。月殘花落,實在令人傷感不易啊!

賞析:

《撥不斷·自歎》是元代散曲家王和卿作品。散曲中主要描寫作者對當時的社會和人情世故之不平而不滿,小令中借用寫景來表述自己心中的憤慨之情。

這首小令,六句六韻。春、秋、花、月,反覆吟唱,讀來自有一種宛轉流暢、迴環往復之美。就內容而言,又會令人感到似淺似深,似熟似生。淺者,是因為“詩裏落花,多少風人紅淚”,人們已經見得很多了。但是,月殘花落雖相似,各有心酸各有情。王和卿的這首小令則不同,從頭到尾,春秋花月一路寫去,別無一點“人事”的描敍,歸趣何在?不免又有似熟還生、似淺還深之感。吟詠興趣,索解的心理,也由此而生。

此曲由歎時光流逝之迅疾而生“月殘花落”之深慨,抒發了一種老大無奈的傷感情緒,自歎亦復歎人。若就詩意看,無非如此,似不足譽揚。然而若就律藝方面看,此曲由“春、秋”而衍花、月,然後似軲轆蟬聯而下,一脈貫通。短短三十一字重,兩用對偶,一為工對,一為流水,神於變化,顯得和順諧暢;用典自然渾化,若出己手,這一切卻又使得它流光溢彩,具有了不可或缺的'藝術價值。

作者巧借李後主之詞結合自己此時此地的情與景,抒發其對當時社會的不平。流露出作者對於仕途坎坷的憤懣與悲哀。春花易逝,秋月無常,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與世事的傷感心理。

生活在元初的王和卿,散曲作品並不多,既有滑稽調侃,粗俗嘲謔之風,也有空靈之作,如這首小令,皆頗具特色,其題材、風格之多樣,也可以説預示了元散曲多元發展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