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精選5篇)

校園3.01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氣壓強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精選5篇)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1

一、教材來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

二、內容來源

國中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

三、主題

壓強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授課對象

八年級學生

六、設計者

雁鳴湖中學慕智勇

七、目標確定依據

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生活中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壓強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對壓力的作用效果的進一步描述,是國中物理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本節由“壓強”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兩部分內容組成,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繫。本節內容集情感體驗、實驗探究、計算、應用於一體,涉及的知識多、綜合性強。

九、學情分析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極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通過不同的實驗最後達到同樣的目的(老師要提前為學生準備豐富多樣的實驗器材)。另外本節可的內容與生活聯繫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的與壓強有關的現象,並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十、學習目標

(一)、能舉例説明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二)、通過實驗,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練應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四)、會解釋和分析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國中物理力學內容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也是學生以後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這一節內容着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它是在學習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國中物理教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此外,壓力、壓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有着密切的聯繫,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繫。

學情分析

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學習的認知基礎;控制變量、比值定義、對比、歸納等學習方法,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涉及,這為本節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方法基礎。另外,初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大、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和壓力總等於重力的誤區,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且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採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

2、在壓強概念的學習中,學習運用比值定義法和類比法。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和壓強的公式。教學難點:影響壓強的因素。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講解與討論相結合。

學法: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法、類比法、對比法、分類法、歸納法。教具學具:多媒體、海綿塊、鉛筆、啤酒瓶、水、燒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課件動畫播放:冬天的北方,漫天雪花飄飄,大地披上了銀裝。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厚厚的積雪中行走,會出現什麼情況?

生甲:腳會陷到雪裏,舉步維艱。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陷到雪地裏。

師: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小聰在雪地裏自由行走?

生乙:穿上滑雪板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的朋友穿上滑雪板在雪地裏自由行走、滑行。

小實驗: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着一端削尖的鉛筆,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生甲:食指感覺有點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覺得疼,肌肉凹得淺。

師:你實驗做得很認真,觀察得很仔細。

以上現象都是由壓力產生的與壓力的作用效果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壓力,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什麼叫壓強等。

二、新課教學:

1.壓力

師:請同學們大膽説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生甲:人走過雪地為什麼會留下腳印?生乙: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生丙: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樣?生乙: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對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甲: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於物體的重力。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入牆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牆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牆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牆面有垂直於牆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牆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牆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課件播放: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總結: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呢?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生甲: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生乙: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麼感覺,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接觸面積有關。

生丙: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可能都有關係。生甲: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比較壓力作用下物體的凹陷程度的大小。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實驗?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後進行交流。

生甲:我們組是利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將啤酒瓶放在海綿上,受力面積一定,通過在瓶子中加水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壓力,從海綿的凹陷程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

生乙:我們將瓶蓋蓋緊,保持瓶子對海綿的壓力不變,通過倒放和正放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受力面積,從海綿的凹陷程度大小可以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

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係。 2.壓強

師:設疑:怎樣方便地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係,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要取相同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來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利用“類比法”(與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速度)及“比值定義法”等得出壓強的概念。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生:可以説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教師歸納:

(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2)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教師説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在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40的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要減小壓強,用的是什麼辦法?課件展示圖片。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例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教師歸納:可從壓強公式P=F/S分析:

F一定時,S增大,P減小;S減小,P增大。 S一定時,F增大,P增大;F減小,P減小。

三、作業課本P41

板書設計

9.1壓強

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2、公式:P=F/S

3、單位:帕(Pa) 1牛頓/平方米=1帕斯卡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始至終讓學生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親自觀察和實驗,經過分析歸納出物理概念,把學習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無疑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實驗能力等智能因素得到發展,有利於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由於課堂教學時間較緊,對壓強計算花時較少,對壓力和壓強概念的類比還比較初步,這些只能在以後的教學中給予加強。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4、瞭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2、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3、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能力。

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於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壓強大小決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正確理解及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具準備:

課件、氣球、針、鉛筆、小刀、橡皮泥、勾碼、彈簧測力計、細繩、長方體木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創設情境)一隻充滿氣的氣球,分別用手掌手指按壓,並沒有破,用一根小針輕輕一碰,破了,思考: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不同的現象?

二、新課教學

(一)壓力的作用效果

播放幻燈片,看圖片:蟬能將口器插入樹皮中,駱駝能行走在沙漠中,水杯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向牆面按圖釘,用物理語言描述這些事例,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徵?

學生思考回答:力的作用方向都是垂直於物體表面的;都使物體發生了形變。

提出壓力的概念,教師才此期間強調壓力不是重力,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帶領學生用鉛筆的筆尖和筆尾感受壓力的不同效果提出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物體的接觸面積和施力的大小有關

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猜想(運用控制變量法,學生自主實驗,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教師巡迴指導,及時反饋,用時十分鐘左右)

鼓勵幾個小組上前演示(學生展現個人風採,增強自信),總結結論。

(二)壓強

通過數據(比值定義法)得出壓強的表達式

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1牛每平方米表示1平方米麪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牛。

因為壓強單位很小,壓強常用單位還有:百帕、千帕、兆帕,舉例:一張報紙平鋪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就有0.5帕,一粒西瓜子放置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就有20帕等

例題練習PPt(學生通過練習將公式與實際聯繫起來,鞏固知識點)

(三)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老師提出問題:利用橡皮泥和小刀,在橡皮泥上切一刀,怎麼才能使橡皮泥對桌面的壓強減小一半?(學生設計實驗,併到前面演示,通過這個實驗,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學生討論怎樣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用時四分鐘左右)。教師總結:

增大壓強的方法

(1)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2)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3)既增大壓力同時又減少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

(1)受力面積一定,減小壓力(2)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3)既減小壓力同時又增大受力面積

這節課,從壓力的作用效果認識了壓強這個物理量,並且利用了實驗探究的方法和比值定義法得出了壓強的定義公式和單位,學生親身驗證了一下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扣題)請同學們解釋一下課前的現象(學生解釋),教師説明,任何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而在實際生活中,有的時候需要增大壓強,而有的時候需要減小壓強,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辨別並説明都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1、壓力:物理學中把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

與壓力的大小有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壓強: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公式:

單位:帕斯卡(Pa)

3、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四、當堂練習

設計關於壓力作用效果、壓強、及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方面的練習題,鞏固新知識點,用PPt展示。

五、作業

探究生活中與壓強有關的實例,舉出五個以上實例並説明運用了本節課的哪部分知識。

六、板書設計

壓力:物理學中把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公式:

單位:帕斯卡(Pa)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壓強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概念,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都經常用到。這一節內容着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它是在學習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國中物理教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在本節教學內容中,“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關”,是學生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主要載體,“什麼叫壓強”是本節的主要知識點,“怎樣增大和減小壓強”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瞭解壓強的應用。此外,壓力、壓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有着密切的聯繫,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繫。

學情分析: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學習的認知基礎;控制變量、比值定義、對比、歸納等學習方法,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涉及,這為本節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方法基礎。另外,國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大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4、瞭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2、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3、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於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大小決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正確理解及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具準備:

課件、氣球、釘子、鉛筆、小刀、橡皮泥、勾碼、海綿、細繩、小桌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小實驗:如課本P142圖8-2所示,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着三角尺,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生:食指感覺有點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覺得疼,肌肉凹得淺。師:實驗做得很好,講得也很好。

(2).請同學們再看圖8-1滑雪,説説為什麼雪地行走,腳容易陷入積雪中,有了寬寬的滑雪板,運動員不僅不會陷入雪裏,而且還能在雪地上滑行?

生:在雪地上行走,對雪地壓力比較大,所以腳容易陷入積雪,用寬寬的滑雪板滑雪,對雪地的壓力比較小,所以運動員不會陷入雪裏。

生:在雪地行走,腳與雪地接觸面積比較小,所以會陷下去,而用寬寬的滑雪板滑雪時與雪地的接觸面積比較大,所以不會陷下去。

師:很好,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將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上述現象均由壓力的作用產生,這一節我們先來認識壓力,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及什麼叫壓強等。

2.新課教學

(1).壓力的概念

放映幻燈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塊放在斜面上;往牆上按圖釘。請同學們畫出三種情況下壓力的示意圖。

學生畫壓力示意圖,教師巡視,瞭解情況。師:請幾位同學將壓力示意圖拿上來投影,交流。師生共同討論,得出三種壓力的示意圖。(放映幻燈片)

通過畫出以上三種壓力的示意圖,同學們能交流概括出什麼是壓力嗎?

生: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畫出以上三種情況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壓力和重力一樣嗎?

學生畫重力的示意圖,教師巡視。

生:8-4圖中茶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它的重力產生,壓力與重力方向相同。8-5圖中木塊對支持它的斜面的壓力也是由重力產生的,但壓力與重力方向不同。8-8圖中圖釘對牆的壓力與重力無關,壓力方向也與重力方向不同。

所以,有些壓力是由重力作用產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於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壓力與重力無關。我們可以得出壓力的產生及壓力大小與重力的關係。(放映幻燈片)(2).壓力的作用效果

師:我們來觀看一幅有趣的插圖。壓力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不一樣,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生:

⑴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⑵壓力作用的效果跟物體間接觸面積有關。

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都有關。

⑷可以通過比較壓力作用下物體凹陷的深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師:你們準備如何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呢?

生:可以象課本P143圖8-3,圖(a)(b)(c)那樣,將磚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第一次一塊磚平放,第二次兩塊磚平放,第三次一塊磚豎放,比較(a)(b)觀察海綿狀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來比較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比較(a)、(c)觀察海綿泡沫塑料凹陷深淺來比較當壓力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師:實驗設計很好,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什麼?

生:控制變量法。

師:很好,同學們如果沒有不同意見,可以分組進行實驗,並討論得出實驗結論。學生分組實驗、討論,教師巡視。師:請各組交流實驗結論。

生:我們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是: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我們的實驗結論與他們組相同,通過實驗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師:祝賀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出正確結論。現在我們知道壓力作用效果的決定因素: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

(3).壓強的概念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都有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最簡單的是比較相同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請同學們比較如圖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放映幻燈片)生:(幻燈片)左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00N,(幻燈片)右圖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80N。

師: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

由壓強的定義可以得到壓強的計算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通常用P來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壓強公式為P=F/S。師: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是牛每平方米。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1Pa=1N/㎡。師:1Pa的壓強很小,相當於把3粒芝麻壓成粉,均勻地分佈在1c㎡的面積上所產生的壓強。下面有一些小數據可以讓同學們對1Pa形成具體的概念。(放映幻燈片)

(4)壓強的計算

師: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完成下面的例題(投影例題)。

師:(投放例題答案)請同學們把自己的計算情況與答案對比一下,看看有啥問題。並思考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結合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3.歸納小結及學習過程評估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什麼?

生:(1)我知道了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生:(2)我知道了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計算公式:P=F/S,壓強的單位是Pa.師:同學們表現很棒,歸納得很好。

4.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本節板書我採用提綱挈領式的板書,板書簡單明瞭,重點突出明確。教後反思講完《壓強》這節課後,針對教學設計我仔細回顧了教學的全過程,結合評課老師的點評,有了如下的認識和體會。

一、壓強是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它不僅貫穿本章的學習,還是後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浮力的基礎,所以壓強的概念在國中佔具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壓強的概念。壓力概念是學習壓強概念的基礎,雖然我把握住了重點和難點,但設計時輕視了對壓力概念的認識。

二、本節課我利用“破氣球”實驗引入新課,出人意料的結果創設出討論問題的情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

三、關於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關係”,我讓學生自選實驗器材自己動手準備實驗、做實驗,這是部分後進生的強項,讓他們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克服畏難心理,拉進教師和後進生的距離,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實驗就在我們身邊”。但在施教的過程中,我給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沒有照顧到可能有不同想法的這一部分同學來進一步發表意見,師生共同探討,以讓問題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四、壓強的知識學生生活中接觸比較多,但對概念很陌生,我在教學中通過類比速度概念的方法讓學生去歸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在施教中引導學生時,沒有及時把壓強就是壓力的作用效果這一聯繫結合探究實驗進一步強化,幫助學生構建壓強概念,給學生自主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由於這一缺陷,迫使教師又帶領學生進一步分析歸納,用時過多。

五、在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的講解中,從現象出發,並結合實例分析、運用來鞏固。並讓學生舉出在生活中減小或增大壓強的例子,進一步落實“生活——物理——社會”總體而言,我這堂課從設計和施使中還是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性,但細節把握不夠好,對學生不放心,説的有點多,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5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五、教學用具: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

六、教學設計

1、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錶面的壓力示意圖。

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2、活動10.2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物理上用P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壓強公式:P=F/S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

例:一台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台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3、10.3利用體重計和方格紙測量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猜一猜設計實驗實驗並收集數據思考與討論。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5、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