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社戲讀後感2篇

校園2.17W

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戲讀後感2篇

社戲讀後感1

《社戲》的意味是什麼?要吃得準,吃得透,實在頗費思量。

魯迅先生寫戲之意不在戲,這一點還比較容易看出來,有資料就提示:小説題目是“社戲”,但大量篇幅寫的是戲嗎?

那天晚上的戲精彩不精彩?作者着力表現的是什麼?很明白“那夜的戲是相當乏味的”,再則,“豆子本也沒什麼稀奇”,可是,為什麼説“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呢?

既然寫“戲”之意不在“戲”,那麼在於什麼呢?

流行的觀點是:“作者以飽含深情的優美筆觸,刻畫了一羣農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現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反映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嚮往。”

誠然,這並不錯,魯迅在勞動人民身上是看到許多優秀品質的。《一件小事》就表現了這個主題。但是在魯迅筆下,同是勞動人民的短衣幫對孔乙己這麼一個苦人卻是如此涼薄,簡直麻木不仁,唯以取笑苦人為樂,魯鎮上的人們對於祥林嫂的態度也令人悲哀,為什麼如此矛盾呢?

可見,滿足於已有的認識,對於透徹理解《社戲》的意味還很不夠。

讀着魯迅筆下的平橋村,忽然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麼一聯想,《社戲》的主題把握住了,原來魯迅是在抒寫人際關係的理想境界。在這一主題的照耀之下,《社戲》全文便豁然開朗了。

平橋村雖然不像世外桃源那樣是一個虛無縹渺的世界,可也是夠特殊的。請細讀關於平橋村的介紹文字:

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户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平橋村“極偏僻”,雖然並非與世隔絕如桃源,但至少是相當閉塞。唯其閉塞,所以惡濁的世風較少侵襲人心。在這個小社會裏,沒有趙太爺、魯四老爺、丁舉人之流,家家“都種田,打魚”,都是勞動者。為了寄寓自己的理想,在這個小村莊裏有意避開了階級對立,造成一個理想化的環境。這裏彷彿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象六一公公那樣,不象閏土那樣艱難竭蹶,那心境的舒坦表明着他的家境即使不是殷實的,至少也是過得去的。加上“合村都同姓,是本家”,親緣關係上有如遠古的一個氏族。“他們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在那個時代,不識字,從某種意義上説,反倒免受詩書禮易、封建意識形態的浸染。無怪乎他們頭腦中壓根兒沒有什麼等級之類的封建觀念,沒有什麼“犯上”之類的封建觀念。

在那樣一個環境裏,人們的私有觀念較為淡薄,民風格外淳厚。特別是在款待一年一度從大市鎮上下來的客人上面,這裏就是友情的海洋,温暖的樂土,魯迅先生正可以充分抒寫他自己對於人際關係的理想。

“在小村裏,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家家都這麼好客,有如桃花源中人。小朋友們一起釣的蝦。“照例是歸我吃”,吃在別人嘴裏自己覺得更快樂。

關於看戲的情節,最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魯迅不是設計白天裏小朋友和迅哥兒都沒去成,而是設計“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獨獨“我”一個沒有法去呢?假設白天裏大夥兒全都沒有去,到晚上一起去,那意味就全然變調了。小朋友們白天全看戲了,晚航去趙莊,是專門為了迅哥兒看戲。一切都是在寫友愛,寫理想的友愛。船搖得飛快,固然表現着他們技術的嫻熟,然而更深的意義在於表現他們對迅哥兒的熱情,他們明白迅哥兒心情的急切,要讓迅哥兒早一刻看到社戲,“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他們是悉心的照護着迅哥兒的安全。看戲時,雙喜、阿發為迅哥兒隨時做着解説,節目內容倒在其次,處處表現的是友情。

偷羅漢豆的情節,最明顯地表現着魯迅所理想的人格──無私淳樸。讓桂生出來提議“可以偷一點來煮吃的”。就有了請客的意思,桂生買不到豆漿,念念不忘迅哥兒的飢渴。至於阿發説“偷我們的罷:,在稚氣中透着可愛,在可愛中透着稚氣,他們中間沒有私己主義的冰水,有的是利他主義的熱情。這正是魯迅理想的人際關係。

為了表現人間友愛的理想,魯迅把筆墨主要用在純潔的孩子身上,同時並不侷限於孩子圈裏,他還將筆觸擴展到大人身上。他提到了八公公,看來他在村上算是較為小氣的一個了,然而就是他,使了他的航船並不需要去“借”,用了他的鹽和柴,他也毫不計較。更可愛的`是六一公公了,這是無須多説的。

人情好,水也好,山也好,平橋村是一片樂土,魯迅把那裏的自然環境盡情的美化着,詩化着,神化着。在《故鄉》中,魯迅用那樣灰暗的色調描繪農村,那是現實的,在《社戲》中,魯迅卻把農村描繪得如同仙境一般,這是理想中的。這理想的友愛的世界使人產生這樣歡樂的心情,世界也就變得如此理想美妙。

《社戲》這樣的主題在前後兩部分的對比反襯中顯得十分明顯。前一部分寫了兩次看戲,他寫了什麼呢?他同樣不寫演戲而寫人情。寫人情的惡劣。場子裏明明“中間也還有幾個空座”,擠過去坐時,卻説“有人,不行”。後一次,實行對號入座了,可是去晚了,座位就給人佔了。問問演員是誰,一個胖紳士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一眼,説話很不耐煩,劇院打着小叫天的旗號,可是直等到12點鐘叫天竟還沒有出來。世風就是如此惡劣!在這樣醜惡的現實中,魯迅自然嚮往一個理想的充滿友愛的世界。《社戲》便是根據作者幼年在農村中的經歷加以理想化創造出來的一片樂土,在這個天地裏,寄寓着魯迅的一種社會理想。魯迅的創作志在改變國民精神,這正是改變國民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白此,才能發現這篇小説中魯迅思想的光輝。

社戲讀後感2

童年對很多人來講,是高興的,是難忘的,在成人後回想往事時,對其時的人和事,更是懷着一種浪漫的感情,對於童年的回憶,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不同的風景。讀魯迅的《社戲》我們彷彿看到了他童年的“獨特風景”。

《社戲》這篇文章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每樣事物都充滿着屬於自己的回憶,充滿着喜怒哀樂。講的是魯迅小時候隨母親回外祖母家,與那裏的小朋友釣魚、放牛,一起玩耍,覺得這是片“樂土”。到了該看社戲的那天,由於叫不到船,所以他很傷心。但朋友們卻想到了八叔的航船,便一起划船去看社戲。魯迅和朋友們看了一會兒,雖然很有意思,但有些犯困。於是,他們坐着船回去。在途中,孩子們偷了阿發和六一公公家的羅漢豆吃。不料六一公公並沒有責罵,反而誇獎迅哥,有見識,並送他一些豆子吃。

小説寫的是“我”小時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鄰村看社戲的情景,處處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讓人覺得那麼和諧,自然,充滿生趣。魯迅先生的社戲,我看到一種天真爛漫的東西,作者通過對>童趣事的回憶讚美農民的善良與高尚。

我也喜歡文章中所提到的小朋友們。如雙喜是小搭檔中“最聰慧的”,彷彿小搭檔的小首領普通,他的性情也體現得最為凸起:二心細如髮,土頭土腦,當“我”看不可戲,“急得要哭”時,雙喜即刻能想出“好主見”,而且能舉出讓“外祖母和母親也置信”的理由;鐵頭老生夜晚不翻斤斗,“我”很絕望、雙喜又用“誰肯顯本事給白地看”來撫慰“我”,體現了大哥般的關愛;他能做決定,當老旦唱個沒完沒了,各人都曾經厭倦但又欠好説歸去的時分,又是他發起回家;回程時去偷阿發家的豆,雙喜後又勸阻各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曉得是要哭罵的”,闡明他長於為別人着想。孩子們之間的友情最單純,沒有任何污點,只是一張透明的紙。那種童年的感覺,我們到底已經遺忘了多久?

我覺得這篇文章雖然對於景緻的描寫並不多,但是儘管少,分量卻很重。在讀了這篇文章關於景緻的描寫過後,才真的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的豆麥藴藻之香的夜氣裏。”在整篇文章的景緻描寫中,我最欣賞的就是這一句話。因為只有這句話能讓我想象那沉靜以及自失的心,並且讓我也似乎“聞”到了豆麥藴藻之香,那種感覺實在很真實。

我想我現在可能只能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敍述我的感受,我的看法。但是,經過學習瞭解再加上讀完他的其他作品後,我更能感受到魯迅深厚的文學功底。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在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把優美的字句運用得淋漓盡致。他把划船時的情景,社戲的場面,偷豆子的鏡頭,描寫得極具畫面感。比如“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來”這句,把航船形象地比喻為大白魚,傳神地給讀者呈現孩子們划船的情形,具有深厚的文學魅力。

我想魯迅並不是僅僅以“魯迅”這個身份來寫這篇文章,而是以“周樹人”這個人來寫這篇文章。 魯迅很早就離開故鄉,故鄉給予他的,並非都是温馨的回憶,其間還有許多不幸與白眼,魯迅對故鄉,卻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複雜情感。 我很喜歡這種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因為他彷彿真的能讓我們身臨其境。 一幅美麗的“ 農村夜景圖” 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 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

《社戲》作為一篇反映農村生活的文章,卻放在了《吶喊》這部小説集中,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不過這就揭示了文章的另外一箇中心。魯迅不愛看劇場內的中國戲,而偏愛故鄉的社戲;與魯迅小時喜愛農村生活,都寫出了農村真摯淳樸的民風。而魯迅撰寫這篇文章旨在呼籲人們:真實而高尚的生活,源於大自然的本質。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人們的心不斷地變得浮躁,唯有停下腳步,尋像農村生活一樣樸實純真的生活,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因為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

作者在最後一段中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

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魯迅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原因就在於,魯迅隨着年齡的增長,進入到社會,感受到這種樸實,這種善良,漸漸化作烏有。取而代之的是軍閥的壓迫和黑暗的社會,正義和公正的得不到伸張。正如小説名為《社戲》並未直接寫“我”小時所看的社戲,開頭記述的卻是“我”成年後在北京看戲的兩次經歷。那兩次戲都沒看好,反射出了當時社會的混亂、沉悶、世故、污濁,這與“我”少時在平橋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魯迅心中故鄉實有兩個,一是《故鄉》中所描繪的現實中的故鄉——描繪了現實中農村殘破、凋敝的景象,一是《社戲》中所展現的理想中的故鄉——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人情。他常常以理想故鄉中的完美來反襯現實中的殘破。《社戲》沒有正面描寫農村的苦難,但對理想中的故鄉謳歌,也正是對現實的批判。

讀魯迅,讀社戲,讀那個年代的社會。

標籤:讀後感 社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