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錦八篇

校園2.5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錦八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 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整時與半時的區別,半時的兩種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錶模型、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 出示明明起牀、吃飯、讀書、運動的圖片。

2. 提出問題。

A.同學們,勤勞的明明要寫一篇日記,他還沒有學過鐘錶的表示法,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的説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明明早晨6點就起來了。

B.他在什麼時刻吃早飯呢?這個時刻以前我們沒有學過,你知道嗎?

生:7時半。

C.那麼明明是在什麼時刻開始讀書的呢?

生:他在8時半讀書。

D.下午明明他們有一節體育課,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麼時刻嗎?

生:3時半他在踢球。

揭示課題:明明是個很守時的孩子,他每天6時起牀,7時半吃飯,8時半讀書,3時半踢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半時。(板書)

[運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景,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為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課件出示3時半鐘面。

A.你能説出這是什麼時刻嗎?請用你的學具鐘錶,依照圖上鐘面撥一撥。

B.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自主彙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3. 依次出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

請小朋友們觀察,並動手撥一撥,説一説。

A.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我們發現4時半、10時半、7時半它們的分針都指向6。

B.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麼不同?

生:整時它的分針都指向12,半時它的分針都指向6。

總結得出: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4. 引導學生觀察半時的寫法。(討論)

整時有幾種表示法?想一想半時的電子錶表示法應該是怎樣的呢?

生歸納:電子錶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通過動手撥一撥,觀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時分針與時針指的位置的特徵,使學生充分了解時針、分針在半時時候的指向。]

三.實踐應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説一説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麼,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遊戲活動

A. 教師説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鐘錶學具撥一撥。

B. 同桌合作,一個説時刻,另一個撥出來,相互交換。

3.讓學生任意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並説一説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後,鼓勵同學們上台講一講自己最喜歡在那一時刻幹什麼?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中的樂趣。有學好鐘錶的慾望。]

四、全課小結

今天大家都學會了新本領。我們可以一起來幫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記了。

同學們,我們認識了鐘錶,知道了時間是很寶貴的,希望小朋友們像明明一樣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五.拓展創新

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的星期六。

[讓學生通過設計星期六的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認識半時是認識鐘錶的第二節課,學生已經在前一天認識了鐘面也知道了整時的表示法。這節課是上一節課的延伸。我的設計上主要是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去主動的獲取知識。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本節課初通過讓學生幫明明寫日記的要求,讓學生產生幫助別人的意識,有了一定的目標性,因而很快地進入了狀態。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積極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節課很多知識的總結都是由學生通過自主的討論,操作自己得出來的。學生通過觀察,以及動手撥一撥、認一認,自己找出半時的時候分針、時針所指位置的特點。在反覆操作中強化學生對半時的印象,但又不覺得枯燥。因為即使在練習的設計上,我也力求多變和有趣,通過遊戲的形式去鞏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用實踐應用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在課末佈置的作業中讓孩子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週末,使所學知識能夠真正派上用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正確地解決有關排列數和組合數的問題,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藉助學生的操作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三、教學準備

課件、玩具汽車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課題

1.情境中設問

(1)課件出示第100頁圖(四)的情境圖。

(2)指定學生説説和這學期學的什麼知識有關?

(3)課件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問:看到這個圖,你想到這學期學的什麼知識?

2.揭示課題

板書: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及教師的設問,讓學生髮現已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自主梳理

1.複習觀察物體

(1)課件出示小汽車的圖,同時將實物汽車擺放好。

①自主觀察,組內説説。

小組內的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小汽車,組內説説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車的樣子。

②交流彙報,發現問題。

a.指定一組內的學生説説看到小汽車的樣子。

b.為什麼他們看到的樣子會不同呢?小組內交流。

c.彙報交流,引導發現: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③課件出示從前面、後面、側面看到小汽車的圖樣,指定學生進行連線,説説:你是怎樣判斷?

(2)及時練習

①練一練。(課件出示教材第102頁的第7題)

a.學生獨立在數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b.彙報交流,重點交流:前面、後面是怎樣判斷的?

②説一説。

a.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體圖形是什麼?(正方體)

b.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圓形的立體圖形是什麼?(球體)

③猜一猜。

看到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麼?(正方體、長方體、圓柱)

a.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立體圖形進行觀察。

b.彙報交流,學生彙報時教師適時出示立體圖形讓學生觀察。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交流、比較中,發現觀察一個物體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並在不同形式的練習中加以鞏固、提高,從而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

2.複習搭配問題

(1)課件再次出示兩件不同上衣和兩件不同褲子

①學生根據圖樣,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②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內交流想法,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③彙報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時要有序。

(2)及時練習

①排列問題

課件出示:從8、2、4、1四個數字中選出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a.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內交流想法。

b.彙報交流方法,重點説明:在組兩位數時一定有序地擺數。

②組合問題

課件出示:每兩人握一次手,6個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a.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內交流想法。

b.彙報交流方法,重點説明:在握手時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時每兩人間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慮順序問題。

(3)引導比較,發現問題

上面的組數問題和握手問題在解決時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穿衣服、組數、握手”等活動中掌握排列問題和組合問題的解決方法,並在比較中發現兩類問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與過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搭配問題的認識與與理解,滲透搭配問題的思想方法。

(三)解決問題,鞏固提高

1.練一練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3題。

(1)學生獨立在數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2)彙報交流,指定學生説説:你是怎樣判斷的?

2.組一組

課件出示:從5、9、0三個數字中選出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組數的方法。

(2)彙報交流,重點説明:和0組數時,0不能擺在十位。

3.送一送

課件出示:元旦時,小明、小剛、小陽三人互相贈送一張賀卡,他們一共贈送多少張賀卡?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彙報交流,指定學生説出思考的方法。

4.比一比

課件出示:六個小朋友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小朋友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彙報交流,指定學生説出思考的方法。

5.擺一擺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4題。

(1)學生動手用小棒擺一擺,然後小組內交流想法。

(2)彙報交流,指定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重點:讓想法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了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

(四)暢談收穫,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複習,你又有什麼收穫?以後在解決問題時應注意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案示例一

課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係,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協調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1圖.

(2)啟發學生説明圖意.

使學生明確:從12個圓片中,去掉7個,還剩幾個?

(3)啟發學生回憶:十幾減9、十幾減8是怎樣計算的?

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十幾減9、十幾減8都是想加算減的.

(4)例1應該怎樣想?

分組交流,並填書;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明確:像十幾減9、十幾減8那樣,,可先想7加幾得十幾.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讀算式: 12-7=5.

2.【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組交流.

(2)指導學生獨立填寫.

(3)訂正時,讀算式11-7=4, 15-7=8.

3.【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獨立填寫.

(2)訂正時,讀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課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的口算.

隨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組一組地出示,做減法時説一説都是怎樣想的.

2.“做一做”第2題.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學生無獨立填寫,訂正時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佈置作業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書設計

教案示例二

課題: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2.使學生知道簡單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步驟.理解“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

3.通過比較例4和例5兩種應用題的異同點,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求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根據數量關係靈活地選擇解答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1.口算:

14-8= 15-9= 12-7=15-7=

7+5= 13-8= 7+8= 11-8=

13-7= 17-9= 16-7= 12-9=

2.

3.

(1) (2)

二、教學例4.

由複習題3(1)引出例4.可以設計情境:草地上跑來7只白兔,又跑來5只黑兔.

(1)引導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繼續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出示例4.

(2)正確讀題.

(3)指名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教師在原題上畫批.

(4)根據條件和問題出示兔圖.結合圖教師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隻

兩個同學互相説一説,並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出結果.請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5)列式計算 7+5=12(只).

(6)口答:一共有12只兔.

集體訂正後師問:這道題為什麼用加法解答?(求一共養多少隻兔,就要把7只白兔和5只黑兔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解答)

2.教學例5.【繼續演示課件“求另一個加數的減法應用題”】

由複習題3(2)引出例5.

(1)學生讀題.

(2)指名敍述題意,説出已知條件的問題.

同時教師出示:

(3)比較例4和例5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教師引導學生把兩幅圖聯繫起來説明:白兔的只數加上黑兔的只數一共是12只,白兔有7只,去掉白兔,剩下的就是黑兔.

提問:求黑兔有幾隻,用什麼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聯繫減法的含義:從一個數裏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算式為12-7=5(只).

3.比較.

師:這兩道應用題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結果:

相同的地方是:學校養7只白兔.

不同的.地方是:兩個已知條件中的一個不同,問題也不同,解答方法也不同.

師:什麼時候用加法解答?什麼時候用減法解答?(求兩數和,用加法.已知和與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三、全課小結.

請同學們彙報這節課你又學會了什麼知識?

隨堂練習

1.小明家有7條白金魚,8條紅金魚,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2.小明家有白金魚和紅金魚一共15條.白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訂正,請學生説出想的過程.

佈置作業

練習三10、1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遊戲:找朋友

遊戲目的

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複習20以內的減法.

遊戲準備

教師製作如下的數字卡和算式卡:

遊戲過程

1.教師發下數字卡和算式卡.

2.遊戲過程舉例:拿着 的同學説:“我的朋友在哪裏?”,拿着 卡片的同學就回答:“你的朋友在這裏”,並立刻走到拿 的同學身邊.其它的同學一起讀:10減3等於7,對對對,請上位.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本單元教學7~9的乘法口訣、用口訣計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和相應的除法,是在學生認識了乘法和除法,掌握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安排的。本單元內容分成五段,前三段依次是7、8、9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第四段是整理全部乘法口訣,進行乘、除兩步計算。第五段是實踐活動《算24點》,在遊戲中熟練地進行四則計算。

教學7、8、9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教材採用了不同的編排: 7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安排兩道例題分別教學,這是考慮了教學的銜接。1~6的乘法口訣是把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分開教學的,在這些內容的後面又安排了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現在接着教學數的運算知識,採用和前面相同的編排,有利於教學。8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只安排一道例題教學口訣,把用口訣算乘法和除法都安排在想想做做裏,先帶出表內乘法,後帶出表內除法。這是考慮到學生積累了編口訣和用口訣計算的經驗,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能調動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習能力。9的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也安排一道例題教學口訣,把表內乘、除法的計算同時安排在試一試裏教學。這樣,學生不僅能學會口算乘、除法,而且體驗到一句乘法口訣能計算四道算式(特殊的能算兩道),初步感受了乘、除法間的聯繫。

1. 讓學生編乘法口訣,幫助記憶口訣。

在教學1~6的乘法口訣時,多次組織了編口訣和用口訣計算的過程,部分5和6的乘法口訣,在教材的引導下已經讓學生編出。本單元給學生留出了更大的主動學習的空間。

(1) 7、8、9的乘法口訣全部讓學生自己編。

7、8、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線索是: 在現實情境中提出具體的問題,利用加法解決問題,為編乘法口訣作鋪墊;把具體問題抽象成相同數相加的數學問題,並用乘法計算;根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口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思維,三道例題的編寫是有變化的。

第62頁例題教學7的乘法口訣,像2~6的口訣那樣,詳盡地展開了上述活動,使新舊知識的教學很好地銜接起來。擺1只小船用7個三角形,依次算出擺2只、3只7只同樣的小船各用三角形的個數,把得數填在教材提供的表格裏。表格裏三角形的個數分別是1個7、2個77個7相加的和,也是17、2777的積,找到這些教學內容,根據七道乘法算式就能編出7的乘法口訣。這道例題的編寫有兩個特點: 一是表格裏三角形的個數以及乘法算式的積都讓學生計算和填寫,二是在編口訣前先寫出1個7、2個77個7相加這些數學問題,還寫出了相應的乘法算式,這些都是為了學生能順利地編出口訣。

第71頁例題和75頁例題分別教學8、9的乘法口訣,教材裏沒有寫出1個幾、2個幾8個幾、9個幾相加等數學問題和相應的乘法算式,要求看着填好的表格體會裏面隱含的這些數學問題,直接編出乘法口訣。這樣的設計,學生仍然經歷編口訣的全過程,而數學思考的積極性受到激勵,思維的連貫性得到鍛鍊,培養了初步的推理能力。另外,要求編出口訣以後,先在小組裏交流,再填寫在教材上。這樣安排的目的,一是通過交流相互評價編出的口訣是不是正確,把正確的口訣寫出來;二是充實編口訣的學習活動,有利於記憶口訣。

(2) 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7、8、9的乘法口訣句數比較多,得數比較大,部分口訣記憶有難度,甚至個別口訣還會相互干擾。因此,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是教學任務,教材採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是利用題組溝通相鄰口訣之間的聯繫,如第63頁1、2題,第71頁1、2題,引導從熟悉的口訣推出沒有記住的口訣。如果六七四十二這句口訣忘了,可以通過比5個7多7或比7個7少7推出。

二是利用幾個9相加的和比幾十少幾的規律,記憶9的乘法口訣,第76頁第1題就是為此而設計的。如6個9比60少6,由此可知六九五十四。

三是經常要求背口訣,像滾雪球那樣,把新教學的口訣積累在已有的口訣上。如練習六、七、九里分別有背出1~7、1~8、1~9口訣的練習題,這樣既複習了以前教學的口訣,也記憶了新教學的口訣。

四是指導學生把學習的所有乘法口訣填入預設的表格裏,整理出乘法口訣表。還要觀察口訣表,説説自己的發現。如縱看或橫看錶裏口訣的排列規律;區分哪些口訣能算兩道乘法(或除法)算式,哪些口訣只能算一道乘法(或除法)算式;尋找得數相同的口訣發現和交流規律,有利於記憶口訣。

五是適量設計開放的計算題,如7□=□,在方框裏依次填1、2、7,複習了7的乘法口訣。在□□=16 的兩個方框裏分別填2和8或4和4,在36□=□的方框裏分別填4和9或6和6,都在複習得數相同的口訣。

2. 引導學生主動地用口訣計算。

學生在學習1~6的乘法口訣時,形成了用口訣算乘、除法的經驗。本單元教學7、8、9的乘法口訣,要運用已有的經驗,主動進行計算,從而獲得新的計算知識,提高計算能力。

(1) 主動計算表內乘法。

在1~6的乘法口訣裏,沒有編排用口訣計算乘法的例題,而是在教學口訣的例題後面,通過想一想及時讓學生用口訣計算乘法,體會口訣的應用,感受求幾個相同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本單元仍然不編排用口訣計算乘法的例題,在教學7的乘法口訣之後,還是用想一想的形式,讓學生及時應用學到的口訣進行計算。教學8的乘法口訣之後,沒有安排那樣的想一想,設計了第72頁第3題,一個學生説一句8的口訣,另一個學生説兩道相應的乘法算式。這道題不僅讓學生知道8的乘法口訣可以用來算8的乘法,還知道可以算兩道與8有關的乘法,這是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能力的一次提升。教學9的乘法口訣之後,要求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和兩道除法,進一步提升計算水平。

(2) 主動計算表內除法。

用7的乘法口訣求商編排了例題,用做28朵花這個題材提出兩個實際問題,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分別計算287和284。在學生求商的時候,提示了應該想的乘法口訣,重温用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知道這兩道除法是用同一句口訣計算的.。用8的乘法口訣求商不編排例題教學,通過第72、73頁第7、8、9題引導學生計算。第7題補充乘法算式,寫出括號裏的乘數,説説怎樣想的,為口訣求商作了思路鋪墊。第8題根據已有的乘法算式寫出除法算式的得數,感受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繫,體會用口訣可以求商,也為第75頁試一試根據一句9的乘法口訣計算兩道乘法和兩道除法作準備。第9題根據一句8的乘法口訣説兩道除法算式,進一步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思路。這三道題循序漸進,體現了教材對學生的引導。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與用口訣算乘法結合起來教學。第75頁試一試是第一次同時計算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這樣安排是有基礎的。因為在前面已經有一句口訣算兩道乘法或兩道除法的經驗,還有根據乘法算式得到相應除法算式商的體驗。第76頁第2題先把乘法口訣填完整,再計算兩道乘法和兩道除法四道算式,能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口訣計算的方法。另外,第78頁第5題利用9的乘法口訣的特點設計了四組除法題,同組兩題的被除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恰巧換位。意圖是幫助學生正確記住9的乘法口訣,正確地選用口訣求商。

(3) 教學乘法和除法的豎式。

結合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乘、除法口算,教學乘法和除法的豎式。教學目的是進一步熟練計算表內乘法和除法,也為以後教學乘、除法筆算作些準備。編排兩道例題,分別教學乘法和除法豎式的寫法。

乘法豎式的結構和加、減法的豎式比較相近。第64頁例題示範了兩個乘數以及積在豎式裏的位置,由於積是一位數,學生接受乘法豎式的難度不大。試一試寫57的豎式,積是兩位數,要寫在正確的位置上。茄子卡通提出積的個位應寫在哪裏這一問題,可先讓學生思考、討論,再在教師指導下在豎式上寫出積。想想做做裏有關乘法豎式的練習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第1題把積寫到豎式上去,進一步明確積的個位應該和乘數對齊,無論積是一位數還是兩位數,都要遵守這個規則;第二個層次是第2題獨立寫出完整的乘法豎式,初步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即先寫出算式25=,然後寫出豎式,最後把得數寫到算式上;第三個層次是在第2題裏把乘法豎式和加、減法豎式進行比較,體會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除法豎式與加、減、乘法豎式相比顯得很特殊,學生較難接受。例題教學62的豎式,要分兩段講解和示範。第一段講被除數、除數、商的書寫位置以及豎式上表示除法的符號,要強調被除數寫在豎式的裏面,除數寫在左面,商寫在上面,商要和被除數對齊。第二段講把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到豎式上,並用被除數減這個積。這一段是教學難點,可以聯繫圖畫裏平均分的過程幫助理解: 平均分成2組,每組3人,是不是把6人都分完了呢?需要檢查一下。檢查的辦法是把每組3人,2組分掉6人的6寫到被除數的下面,被除數減這個數得0,表示都分完了。試一試寫427的豎式,首先解決商的位置,明確商應該對齊被除數的個位寫。其次是把豎式寫完整,再次經歷被除數減除數與商的乘積的計算過程,鞏固對除法豎式的認識。

(4) 教學乘除混合兩步計算。

在整理乘法口訣,較好地掌握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第81頁例題教學乘除兩步混合運算,使學生掌握運算順序,更好地用口訣求積、求商。學生有加減兩步計算的經驗,從左往右依次進行乘除混合運算一般不會有問題。儘管這樣,教學時還應該突出運算順序,讓學生牢固掌握。因為後面的教材不再教學這一運算順序了。在練習九里安排乘除混合運算和加減混合運算的綜合,也是為了加強對運算順序的認識。利用第一步計算的結果進行第二步計算是教學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計算錯誤的地方。為此,教材裏有這些設計: 一是例題和試一試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寫在這一步計算的下面,防止遺忘。看着這個數進行第二步計算,能有效地減少計算錯誤,並體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含義。二是想想做做第1、2題都設計了題組,先分步計算,再混合運算。混合運算第一步計算的結果不寫在算式的下面,儘量記在頭腦中。萬一忘了,可以在分步計算裏看出來。這樣,直接寫出第3題兩步混合運算的最後結果就有了思路和基礎。

(5) 在遊戲中練習口算。

實踐活動《算24點》是口算遊戲,任意拿出4張撲克牌,根據這些牌上的數進行四則計算,要求最後得數為24。這項遊戲寓口算於活動中,學生會感興趣並樂意參與,從而自覺地練習計算。各次拿出的牌上的數一般不會完全相同,把各次的4個數組織成最後得數為24的計算必然不會相同,能鍛鍊思維的靈活性。用4個數算得24,可能存在多種計算方法,對思維的發散是有益的。

教材分三塊編寫。在學一學裏交代遊戲規則: 把撲克牌上的數進行加、減、乘、除計算,最後得數要為24;每張牌上的數都要參與計算,但只能計算一次。先對3張牌上的數進行計算,因為3個數算出24比較容易。以7、6、3這些數為例,具體呈現了遊戲的方法和規則,讓學生嘗試着根據2、3、4,9、8、3,3、5、9這三組數分別算出24,體會遊戲的過程和要領;然後把初步獲得的經驗應用到4張牌上的數算得24,體會策略的多樣性。試一試是練習4個數算得24,通過三組數的計算與算法交流,學會算24點。比一比組織算24點比賽。有時4張牌上的數算得24比較難,也會有4個數無法最後算得24的情況,這時可以換牌再算,以維持學生算24點的熱情。

3. 在計算教學的同時重視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應用乘、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以前教過的。教材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幾乎每道例題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裏教學計算知識,還在練習裏應用教學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練習裏編排的實際問題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選擇了一些新穎的素材,充分體會現實的數量關係。如利用一星期7天算3星期的天數、63天是幾個星期、根據停車場的收費標準算停車費等。新穎的素材促使學生把現實的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進一步體會總數、份數和每份數量之間的關係,加強對乘法和除法意義的理解。如第69頁第8題根據同一幅情境圖分別解決一個乘法問題和兩個除法問題,從中感受乘、除法之間的聯繫。第9題在解答已有問題之後,還要提出另一個除法計算的問題,體會已知剪的段數能求每段的長度,已知每段的長度能求剪的段數,這是對平均分的又一次體驗。

第三,用估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第85頁第13題裏24人乘船過河,先回答坐哪種船的只數少,再分別求都坐大船和都坐小船所要的只數。這就要求用估計的方法回答前面的問題。學生聯繫生活經驗進行估計,還能初步感受函數關係,即一隻船裏坐的人多(少),需要船的只數少(多)。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除法的意義,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並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觀察、探究、實踐應用等活動中,體會小數除法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之間的聯繫,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同學們,在四年級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除法,出示320÷3,你會列豎式嗎?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完成後説出計算過程。

2、還記得整數除法是怎樣計算的嗎?

從高位除起,除數是幾位就看被除數的前幾位,除到哪位商寫在那位上,不夠商1就商0。

3、今天我們就在這個基礎上,一起來研究小數領域的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小數除以整數是在學生學會整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學習的一個新內容,算理與計算方法都是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前,對這一知識的複習時非常必要的)

二、探究新知,探索算法

1、冬天來了,天氣比較乾燥,我們都要多吃水果,瞧,媽媽買了好多水果呢!(出示例題)從表格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要求單價,可以根據那個關係式(總價÷數量=單價)你會列式嗎?(師板書三個算式)

(設計意圖:在課的開始就創設了媽媽在超市購買水果的情景,並且出示購買水果的情況表,讓學生的除法計算學習置身於一個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中,激發學生求知的。這裏的情景與計算教學並非簡單的拼湊,而是對學生探索計算方法時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這一激活的生活經驗有利於孩子體會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和為下面豎式算理的探索活動買下了伏筆,奠定了基礎。)

2、我們先來求蘋果的單價。

比較剛才9.6÷3與320÷3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板書課題:小數除以整數)

①每千克蘋果是多少元?誰知道?

②誰來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a、把9.6元分成9元和6角

9÷3=3(元) 6÷3=2(角) 3元+2角=3元2角 3元2角=3.2元

b、9.6元是96角 96÷3=32(角) 32角是3.2元

c、9個1除以3等於3個一也就是3,6個0.1除以3等於2個0.1,也就是0.2,3加0.2是3.2

d、9.6表示96個0.1,吧96個0.1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32個0.1也就是3.2

e、列豎式。(利用小數的組成和小數本身的計數單位(9.6可以分成9個一和6個十分之一,9個一除以3得3個一,6個十分之一除以3得2個十分之一,3個一和2個十分之一合起來是3.2))

③剛才有些同學們利用元、角、分間的進率還有小數的組成算出了蘋果的單價,除了這樣我還發現有同學是用豎式計算的。請那位同學彙報一下計算的過程。

a你是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的呢?(先算9個一除以3等於3個一,3商在個位上;再算6個十分之一除以3等於2個十分之一,2商在十分位上)

b那小數點呢?你為什麼將小數點點在這裏?(指名回答)

(指着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問:同學們認真觀察小數點點在這裏也就是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怎樣了?(對齊)誰願意再來説一遍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點“3”和“2”的中間也就是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這位同學非常了不起,自己用豎式計算出了9.6÷3=3.2,現在你也會用豎式計算了嗎,請同學們説一説用豎式是怎樣計算的。請一生完整地把過程説一遍,課件演示。強調小數點對齊。

④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整個的計算過程。(邊板書豎式,邊回顧)9.6÷3先算? 3商在?計算時為了避免漏掉小數點,通常我們在算出商的`個位上的數之後,就在商裏點上小數點。接下去再算?2商在?)

(設計意圖:周玉仁教授曾説:“學生能探索得知的教師不要替代,能獨立思考的,教師不要暗示,要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因此我就這一環節我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給學生在小組裏説出自己是怎樣想的,通過學生積極的思考,主動探索,説出的理由百花齊放。足夠的探索空間使學生真正的研究知識本身的特點,學生的這些想法正正是為豎式計算的探索活動“蓄勢待發”,在學生充分地説明理由後再説豎式的寫法,學生對豎式每一步的理由,每部分的意義就清晰明瞭多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整個活動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探索算理本身中去,真正地提高探索發現的價值與有效性,也為後面學習12÷5和5.7÷6的計算奠定了豐厚的算理基礎。)

3、下面我們來研究香蕉的單價。

①估算香蕉的單價應該在什麼範圍之間?

②估算對嗎?讓我們用豎式算一算(巡視後,指名板書豎式)。

③我們一起來看這位同學算的。

12個一除以5得2個一,還餘2個一。在整數除法中,算到這兒就行了。但今天我們研究的是小數除法啊,算完沒有?該怎樣繼續除下去呢?(停頓,生答:添0再除)

④0添在哪裏?(2後面)

添0後的20表示20個?(20個十分之一)

這個0在什麼位?(十分位)這樣添0的根據什麼?(小數的基本性質)

⑤能繼續往下算了嗎?(生口述,師板書)

⑥2.4元的確是在估算範圍之內。

⑦小結:這題與以前學的整數除法有什麼不同?(出示:有餘數,添0繼續除)

4、最後讓我們來看看橘子的單價。

你認為橘子的單價會在什麼範圍之內?(學生估算)

是嗎?讓我們用豎式來算算。(指名板書)

②反饋:5.7÷6,除數6是一位數,看被除數的前一位,5除以6個位不夠商1,怎麼辦?(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往下除。)

③小結:,通過這題我們又發現在小數除法中,個位上不夠商1,該怎麼辦?(出示:個位不夠商1,商0)

5、檢驗:

剛才我們分別求出了蘋果、香蕉、橘子的單價,做的對嗎,可以怎樣檢驗?

指名説,你是根據什麼數量關係來檢驗的?(單價×數量=總價)

下面我們分工合作,第一組檢驗蘋果,第二、三組檢驗香蕉,第三組檢驗橘子。它們的單價對嗎?那我們就可以將答案填入表格中,同學們一定要養成及時檢驗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6、比較:

大家看黑板,讓我們再來觀察這3道豎式,你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同:①都是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②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異:①直接計算;②有餘數,在後面添0繼續往下除;③個位不夠商1,在商的整數部分寫0,點上小數點,再繼續往下除。)

(設計意圖:通過3道例題的教學,學生在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常遇到的情況基本在這裏講到了,,這裏的教學能從一般到特殊逐步使學生掌握計算過程中的具體技巧,突破難點,最後通過引導學生對3題式子的比較,初步領會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再次探索,理解算法

1、過渡:學到這兒,老師有理由相信我們五(4)班的每個同學都能獨立地進行計算了,你們有沒有信心來“試一試”嗎?

①在書本第73頁上獨立完成試一試。

指名板演筆算過程,集體交流。提問:個位不夠商1怎麼辦?計算到被除數的十分位還是不夠商1,怎麼辦?

比較兩題與例題的異同。

2,觀察例題和試一試,在小組説説:小數除以整數應該怎樣計算。

①預設:(①都是從高位算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③除的時候不夠商1就商0)其實同學們説的這些就是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説小數除以整數,首先是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來算,但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學生齊讀)

小結:小數除以整數,先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來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你認為在計算時還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問題?

四、鞏固內化,熟練算法

1、P73改錯過渡:相信同學們能正確而熟練的進行計算。

P76/2 : 4.26÷3 0.735÷7 2.76÷6 6÷8

2、五、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手指課題齊讀),現在你會計算小數除以整數了嗎?在計算的過程中該注意什麼?提醒大家要注意,個位不夠0補位,餘數添0繼續除。

六、開放練習

廚房準備了72.72千克的香蕉準備放在一些盤裏面,你認為可以準備( )幾個盤,每個盤裏分得( )千克。

七、板書設計

小數除以整數

9.6÷3=3.2(元) 12÷5=2.4(元) 5.7÷6=0.95(元)

八、作業設計

1、計算: 4.26÷3 0.735÷7 2.76÷6 6÷8

2、改錯3、實際應用:廚房準備了72.7千克的香蕉準備放在一些盤裏面,你認為可以準備( )幾個盤,每個盤裏分得( )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呈現收集的數據。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探究新知

(一)感知分類

出示兩個文具店,提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體驗分類

教師(出示例1):小朋友們到遊樂園玩,買了許多氣球。看,多漂亮!

教師:這些漂亮的氣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板書“形狀、顏色”)。

1、按給定標準分類計數,探索記錄方法

教師:能按照形狀分一分並告訴大家每種氣球有多少個嗎?

學生分組活動並想辦法記錄分類結果。

教師:現在請大家展示分類的結果,並討論“你喜歡哪種記錄結果的方式,為什麼?”

教師小結:雖然大家記錄結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細觀察整理的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教師:記錄的形式多樣,為什麼整理的結果相同?

教師結合不同的呈現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使學生讀懂各種呈現方式,體會不同呈現方式的特點。

2、按顏色分類計數,選擇喜歡的形式記錄結果

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教師組織交流、評價:你覺得他做的怎麼樣?説説理由。

3、在對比中體會

教師:剛才我們分的.都是這些氣球,為什麼分類的結果不一樣呢?

教師:無論結果怎麼樣,什麼應該是不變的?

二、鞏固提升 發散創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2、題。

(1)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第(1)題。

(2)學生自己完成第(2)題。

(3)討論:分的都是這些卡片,為什麼分類的結果不同?

2、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分類(超市、圖書館)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麼幫助?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質數和合數,是在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質數和合數是求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以約分、通分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而且能較快地看出常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58頁、第59頁上半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三中的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質數、合數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關鍵:使學生把握住質數和合數的根本區別在於:質數,只有1和本身二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本身,還有其它約數。

教具準備:紙片、投影器、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我們學過求過一個數的約數,那麼每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又有什麼規律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索這個問題。”

師:“誰能説説什麼是約數?”

生:“如果數a能被數b(b不等於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師:“誰又能説説每個數的約數有什麼特點?”

生:“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紙片)時説:“請兩名學生分別寫出左右兩排數的約數。”點兩名學生上黑板完成例1。

例1 寫出下面每個數的所有的約數。

1的約數:1 7的約數:1、7

2的約數:1、2 8的約數:1、2、4、8

3的.約數:1、3 9的約數:1、3、9

4的約數:1、2、4 10的約數:1、2、5、10

5的約數:1、5 11的約數:1、11

6的約數:1、2、3、6 12的約數:1、2、3、4、 6、12

師:“誰能根據這些數的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有一個約數的是:(生)1

有兩個約數的是:(生)2、3、5、7、11

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是:(生)4、6、8、9、10、12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進行分類,其餘學生在書上完成。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或素數)(張貼質數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質數。誰能説説,還有哪些數是質數?”

生:“13、17、19、23……”

師:“質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數不完,質數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張貼合數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數。誰能説説,還有哪些數是合數?”

生:“4、6、8、100……”

師:“合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合數的個數數不完,它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張貼概念)。”

2、教學例2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我們可以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請看例題。”

投影:

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質數有:(生)17、29、37

合數有:(生)22、35、87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質數,並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學生填完後,師:“請你説説是怎樣想的。”

生1:“17、29、37是質數。因為17只有1和17兩個約數,29只有1和29兩個約數,37只有1和37兩個約數。”

師:“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合數,並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學生填完後,

師:“請你説説是怎樣想的。”

生2:“22、35、87是合數。因為22除了1和22兩個約數外,還有2、11兩個約數,35除了1和35兩個約數外,還有5、7兩個約數,87除了1和87兩個約數外,還有3、29兩個約數。”

師:“這兩位同學回答得很好,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了。下面請同學在書上第59面完成中間的做一做。”

投影:

下面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9 21 43 67

質數:(生)19、43、67

合數:(生) 21

請兩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分別寫出答案,並請學生説説怎樣想的。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20以內的數中,有哪些數是質數。”

學生自己動手製出20以內質數表。

師:“如果給我們一個數,如87,我們怎樣知道這些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是個質數呢?”

生:“我們可以用2、3、5、7、9……去除這個數,如果這個數不能被2、3、5、7、9……這些數整除,就説明這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那麼它就是一個質數。”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我們通常可以用2、3、5、7、9、11……這些數除這個數,如果都不能整除,就説明這個數是質數。”

三、鞏固練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練習,請看屏幕。”

投影:題一

檢查下面各數的約數的個數,指出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分別填在指定的圈裏。

27 37 41 51 57 69 83 87

質數 合數

投影:題二

在自然數1~20中:

奇數有: 偶數有:

質數有: 合數有:

投影:題三

下面的判斷對嗎?説出理由。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3)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4)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四、引導小結,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生:“學習了質數、合數的定義;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學會了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的課題就是……(板書課題:質數和合數)。”

五、佈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從課本第62面的第1題中的99數中,先劃掉2的倍數,再依次劃掉3、5、7的倍數(但2、3、5、7本身不劃掉),自己動手製作100以內的質數表。做完以後與第59面中間的質數表對照一下,看誰能夠一氣呵成,製出100以內的質數表。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下課!”

六、簡評。

這節課的主要特點是:循循善誘,層層深入。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例1中12個數的約數的個數的分類,初步使學生認識到根據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可以把自然數分為三類:質數、合數和1。其次,教師進一步讓學生認識這三個概念。再次,教師讓學生從例2中漸漸熟悉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最後,通過練習使學生完全掌握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使學生重視估算的現實應用,理解估算的方法,並學會用“≈”表示估算結果。

教學重、難點:加法估算的'理解與應用。

教具:教學用光盤。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説説下面的各數各接近幾百。

896401609593689

2、揭示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家電圖,商店裏有這麼幾樣商品,請你説一説它們的名稱和各自的價格。

估計一下,買一台電話機和一台取暖器,大約需要幾百元?指名口答説説自已的想法。

500元是一個準確的價格嗎?(不是,它是一個大約的價格,所以在這裏不能用等號,而要用約等號“≈”

讀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約等於五百元。

指導學生寫約等號,再齊讀。

2、教學試一試。

完成第(1)問題。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決,指名説説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應的算式。

完成第(2)、第(3)題。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不同的方法。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題。